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α_1微球蛋白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α_1微球蛋白(α_1—MG)是正常人血、尿中含有的一种低分子糖蛋白,Ekstrom 曾从肾小管疾病患者的尿液中分离纯化。Tejler 发现α_1-MG 在正常人的血浆或尿液中以单体或二聚体状态存在,后者可与IgA 或白蛋白复合,曾被称作proteinHC(人复合糖蛋白,电荷不均一)。α_1—MG 的分子量是33000。α_1—MG 主要在肝脏产生,血液中的小分子α_1—MG 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作用,在近曲肾小管被重吸收或分解代谢。肾功能正常时,大分子的α_1—MG 不会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尿中检查  相似文献   

2.
<正>Heremans最早发现人类α_2-HS-糖蛋白(α_2-HS-glycoprotein),称为α_2-Z-球蛋白(α_2-Z-globulin)。Schmid及Burg继续研究,将其命名为Baα_2-糖蛋白(Baα_2-glycoprotein)。Schultze等根据这种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α_2)将其命名为α_2-HS-糖蛋白。H与S分别是Heremans与Schmid姓氏的第一个字母。α_2HS的分子量是49000道尔顿,由A、B两条多肽链组成,两链以二硫链共价结合。A链含282个氨基酸,有4个连接糖的部位,B链含27个氨基酸,只有1个连接糖的部位,即第6个氨基酸残基丝氨酸;与B链连接的糖侧链由涎酸、半乳糖及N-乙酰胺基半乳糖组成,用神经氨酸酶(ncuraminidase,NANA)脱涎酸,可使α_2HS的等电点由pH4.5~5.0提高至pH5.5,最近才报道。α_2HS的分离与纯化及其生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肿瘤相关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发现并应用于临床诊断的肿瘤相关糖蛋白较多,主要有甲胎蛋白(AF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癌胚抗原(CEA)、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糖蛋白激素(如HCG)、甲状腺球蛋白(TG)等.本文仅对新近发现的或已被确认的肿瘤相关糖蛋白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沉降率与血清酸溶性蛋白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许多活动性病理情况下可明显增快,它虽无特异性,但能对机体有无炎症,病变有无活动性,疗效观察等有重要参考价值。血清酸溶性蛋白(ASP)是含糖较高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其主要成分为α_1-酸性糖蛋白,α_2-HS 糖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触珠蛋白、α_1-抗胰蛋白酶等,这些成分中多数为急性反应相物质,可应用于临床作为急性  相似文献   

5.
α_1-酸性糖蛋白(α1-AG)、α_1-抗肤蛋白酶(α_1-AT)是两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相反应蛋白。我们检测了133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CSFα_1-AT、α_1-AG以探讨其诊断价值。一、标本来源1.患者组:采集患者CSF133例(男73,女60,年龄1月~68岁。病名和例数详见表1。2.正常对照组:正常CSF 30例。二、方法采用上海生物制品所生产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6.
免疫抑制性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siveAcidic Protein,简称 IAP)是分子量为59,000,等电点为 pH3.0~3.4,电泳位于清蛋白区域,但又不同于α_1-AG、α_2-AT 和清蛋白的酸性蛋白。其结构类似于α_1-酸性糖蛋白,含糖量为31.5%。作者探讨了妇科恶性肿瘤的进展期与血清 IAP的关系,并采用单向放射免疫扩散法测定 IAP,所  相似文献   

7.
血清酸溶性蛋白(Acid Soluble Proteins,ASP)为一组能溶于低浓度的过氯酸或磺基水杨酸等酸性溶液中的糖蛋白类。主要成份为α_1—酸性糖蛋白(α_1—acid glycoprotein,α_1—AG 77.7%),α_2—耐热糖蛋白(α_2—heat stable glycoprotein,α_2—HSG 15.5%)及α_1—抗胰蛋白酶(α_1—antitrypsin,α_1—AT 6.8%)。其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弄清,但已知与机体防御功能有关。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及肾脏疾病血清ASP可升高。近年来,血清ASP检测的临床应用国外屡见报道,而国内有关资料极少。本文采用简易灵敏的过氯酸—CBB定量法对102例各种炎症患者及247例健康人血清ASP进行检测,旨在探讨炎症时血清ASP变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酸溶性蛋白(Acid Soluble Protein,ASP)是指在低浓度的过氯酸或磺基水扬酸等酸性溶液中可溶的含糖量较多而分子量较小的复合蛋白质.如α1—酸性糖蛋白(α1—AG,MW40,000),α2—耐热糖蛋白(α2-HSGMW50,000)等.ASP 能从尿中排  相似文献   

9.
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性糖蛋白,能够在血清和多种体液中发现。据此,我们用琼脂单扩散法测定了脑脊液(CSF)中α_1-AT含量,以了解其与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关系。一、标本来源正常CSF标本31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0.
ICS—Ⅱ型手动方式快速检测α1酸性糖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α_1-酸性糖蛋白(α_1 Acid Glycoprotein,α_1AG)又称血清类粘蛋白(Orosomucoid),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s)早期认为只有肝脏能合成和分泌,最近发现淋巴细胞也能分泌α_1AG。在组织损伤和感染、炎症反应时血清值增高,尤以慢性炎症为著,类风湿关节炎、烧伤、肿瘤时增加也较明显。国内早期应用过氯酸和磷钨酸分级沉淀α_1AG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151例风湿病患者的血清糖蛋白电泳1次测定的结果,大多数(76.2%)有糖蛋白的变化,表现为α_1,α_2糖蛋白上升,A、β、γ糖蛋白下降;与7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急性风湿病患者的糖蛋白变化幅度较恢复期和静止期显著。作者认为血清糖蛋白电泳对风湿病活动性的诊断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利用实验室现有装备,用抗α_2M 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了测定血清α_2M 含量的半自动免疫比浊技术,现介绍如下.1.试剂兔抗人α_2m McAb(腹水型),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免疫科提供;α_2M 标准参考品购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α_2M 含量为2.4733g/L;稀释液含分子量6000的聚乙二醇40.0g/L、NaF10.0g/L、Na_2HPO_4·12H_20 101.5g/L、  相似文献   

13.
1969年Hakkinen 等从胃癌胃液中提取一种存在于胚胎胃的蛋白,称为胎儿硫糖蛋白(FSA);1973年Deatsh 等从胃癌胃液中提出一种糖蛋白,认为是一种胃癌相关抗原(GCA)。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进行了这项工作,证实为B 区带的糖蛋白.1972年沈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胃癌肝转移灶中提取抗原后证实为α_2区带的癌胚糖蛋白,也称为α_2GP.此外从胃癌组织中提出的促贫血因子,化学性质也属糖蛋白类。血清耐热试验(水试验)和极谱  相似文献   

14.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免疫比浊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检测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多采用单向扩散法或火箭电泳法,这些方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本文在美国Beckman公司制造的矩阵蛋白系统(Array Protein System,APS)仪上,应用自配试剂定量测定血清α_1AG,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血清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P)浓度增加见于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大手术患者。这种糖蛋白可大量结合硷性药物如奎啉,其浓度增加可减少血清中此类游离药物的浓度,影响药物的作用。作者介绍了一种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在2.5小时内得出精确、重复性好的结果。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单项免疫扩散法测定了133例患者脑脊液中的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和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的水平,结果表明α_1-AT、α_1-AG 是鉴别化脑、结脑、病脑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良好指标.化脑时α_1-AT 和α_1-AG 显著增高,分别为0.159±0.050g/L 和0.127±0.046g/L;结脑时α_1-AT、α_1-AG 分别为0.113±0.026g/L、0.096±0.024g/L,比正常高;而病脑时α_1-AT 和α_1-AG 则正常。脑膜白血病患者的α_1-AT、α_1-AG 与其它急性白血病比较有显著意义。脑血栓与脑出血患者α_1-AT 比较有显著意义,但两病患者的α_1-AG 比较无差异。对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病时的脑脊液α_1-AT、α_1-AG也进行了测定。此法可为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鉴别诊断提供实用依据。  相似文献   

17.
α1-AT是一种分子量为54,000D的糖蛋白,由一条多肽链和四条碳氢侧链组成.具有蛋白酶抑制作用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α1AT占血清中抑制蛋白酶活力的90%左右[1].测定α1AT的方法以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为准确快速,我们对128例肿瘤患者应用美国Beckman公司产生的ARRAY 360免疫测定仪进行检测,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发作缓解后因易复发和诱发合并症,故治疗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血中急性时相反应物质(acute phase reactants,APR)在伴有炎症及组织损伤的疾病时增高。多数报告它是对感染、恶性肿瘤及外伤等作为掌握病情及判断治疗效果的指标。本文报告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α_1-抗胰蛋白酶(α_1-antitryp-sin.A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cid glycopro-tein、AAG)及补体C_(3c)病程观察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唐文波  吕莹 《临床荟萃》1999,14(15):706-706
许多血清蛋白酶在疾病的急性期可起到一种“报警”的作用。急性期明显增高的蛋白酶包括α_1-糖蛋白及C-反应蛋白、α_1-抗胰蛋白酶、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和血浆酮蓝蛋白等呈中等程度增加。而α_1-巨球蛋白则是一种非急性期蛋白质。这些血清蛋白质是一种抗炎症蛋白质,他们还有发挥免疫调节机制的功能。在组织损伤的时,这些急性期蛋白质浓度的变化,通过加强宿主抵抗微组织损伤和促进炎症病损的清除和恢复。这些急性阶段的反应可达到一种有益效果。在研究中,检测了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中的α_1-抗胰蛋白酶、α_1-糖蛋白、结合珠蛋白、α_1-巨球蛋白、转铁蛋白和血浆酮蓝蛋白,并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琼脂单扩散法检测了100例肺癌患者和100例正常人对照者血清的纤维结合蛋白(Fn)、前白蛋白(PA)、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铜蓝蛋白(CP)和结合珠蛋白(HP)含量。所用标准血清和抗血清均购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并使用北京信息光学仪器研究所生产的MCI型免疫环测量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