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纤维化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蒋业贵 《临床荟萃》1998,13(16):721-722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纤维性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是一个慢性、渐进性的过程,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病理学基础,是发展到肝硬变的必经阶段,且与肝癌发生有一定关系.其实质是由于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导致在肝内过量沉积.积极治疗肝纤维化,可以延级或阻断肝硬变的形成,甚至逆转其病理进程.抗肝纤维化药物的分类,目前尚未统一,有人将其分为抑制间质合成、分泌、沉积和促进间质降解四类.现就肝纤维化药物治疗进展作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都有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肝纤维化通过不同途径发展为肝硬变,由于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变的可逆阶段f’l,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阻止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尚缺乏准确反应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血清ill型前胶原(PCIll),ill型前胶原肽(PlllP),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CllV)等可能反映胶原合成状态12],为此我们对引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血清PC皿,P皿P,LN,HA,CllV等联合检测,以了解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临床的关系,研究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3.
丹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所致慢性肝炎的共同病理变化,特征在于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与过度沉积,其核心环节在于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近年来,丹参及其有效成分在抗肝纤维化研究中取得了许多进展。丹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主要有:抗自由基过氧化损伤、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改善肝脏微循环、抑制胶原生成、促进病理沉积胶原的降解、抑制HSC活化。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共同病理特征,是纤维生成[Fibrogenesis]和降解[Fibrollysos]的动态平衡的结果.在发病机制中,主要涉及肝内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胶原,非胶原性糖蛋白,蛋白多糖等)的异常沉积,并反映在外周血液中.近十年来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成为肝病研究的热点之-.我们对120例患不同肝病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人Ⅲ型前胶原测定研究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刘长庚,谭正良,林英慢性肝病多数发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变,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肝细胞外间质成分大量增生和沉积,最终肝实质被结缔组织取代。人Ⅲ型前胶原(hPCⅢ)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是个可逆的病理过程,因此,寻找可靠和敏感的早期血清学指标,有助于指导选用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我们对96例各类肝炎患者检测了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的血清Ⅳ型胶原(Ⅳ-C)和IL-6,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是个可逆的病理过程,因此,寻找可靠和敏感的早期血清学指标,有助于指导选用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我们对96例各类肝炎患者检测了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的血清Ⅳ型胶原(Ⅳ-C)和IL-6,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特别是胶原)过度沉积。是肝损的修复反应,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的中间环节,其病因涉及复杂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因此通过病理检测和肝功能检测等多种方法监测,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是研究肝纤维化并寻找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的前提。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造模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刘加群  张建军 《临床荟萃》2009,24(7):631-633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各种原因(如病毒、乙醇、寄生虫、铜铁沉积等)引起的慢性肝损伤所共有的病理改变.其特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各成分因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而在肝内过量沉积。肝纤维化为一动态过程,属可逆性病变。但若进一步发展致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肝硬化阶段)则不可逆。因此,阻断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血清Ⅲ型前胶原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学兵  吴文漪 《临床荟萃》1996,11(24):1138-1139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变发展的必经阶段。探讨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动态观察肝纤维化过程的临床指标,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报道,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是诊断肝纤维化较好的血清学指标,但因PⅢP进口药盒价格昂贵,不易推广应用。我们应用国产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试剂盒测定了116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CⅢ含量,以探讨PCⅢ测定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附芍术提取物对BSA致大鼠肝纤维化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肝脏的慢性、实质性病变,在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再生及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等,是慢性肝病最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慢性肝炎、肝硬变等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环节。有效地预防、逆转肝纤维化可以延缓或防止肝硬化发生。西医主要用秋水仙碱、干扰素等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虽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效果,但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大,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肝病病人如不能治愈,逐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而导致各种并发症死亡,但在肝纤维化阶段其病理反应是可逆的,也正为临床所重视。我院应用理肝Ⅱ号(滋补肝肾,活血化瘀)观察治疗前后和未治疗病人同期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I. C),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说明理肝Ⅱ号对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治疗使用。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是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也是肝硬化的早期和必经阶段。预防肝纤维化的发生,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是当今治疗慢性肝病的目标之一,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而中医学在此方面体现了独特的优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是多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慢性乙型肝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由于肝纤维化的持续活动,最终可发展成肝硬化。肝纤维化的治疗至今尚无标准方案。我们200506/2006—10使用虫蚁胶囊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观察其抗纤维化的效应,为临床抗纤维化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为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是影响慢性肝炎预后的重要环节 [1 ]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的、过量的细胞外基质 (特别是胶原 )沉积 ,它是细胞外基质合成过多或降解不足的直接后果。抗纤维化的治疗分两个方面 :一是针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 ,如抗肝炎病毒、抗血吸虫病、戒酒、祛铁、祛铜等 ;二是针对抗肝纤维化本身的治疗 ,如抑制 HSC的激活、抑制胶原的增生、促进胶原的降解等 [2 ]。但迄今为止 ,国外尚无实质意义上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或方法投入临床应用。我国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治疗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口服抗肝纤丸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肝纤维化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谷丙转氨酸(ALT)与谷草转氨酶(AST)、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N末编肽(PⅢNP)、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 抗肝纤丸治疗组有效率高;血清ALT、AST、HA、LN、ⅣC、PⅢ 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结论 抗肝纤丸具有保肝、抗纤维化作用,能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肝硬变患者TNFα、IL-6、LN、Ⅳ型胶原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肝硬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6、LN、Ⅳ型胶原。结论:肝纤维化过程中,贮脂细胞的活化,胶原合成增加与TNFα、IL-6等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培红 《临床医学》2005,25(11):71-73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不同病因导致肝纤维化共同途径是肝星状细胞的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合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ECM分泌增加,降解减少,以致其在肝内大量沉积,肝纤维化逐渐形成.故肝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余海峰  林明增 《临床荟萃》1998,13(24):1137-1138
肝硬变一直是治疗上比较棘手的内科疾病,目前无特效的中西药物.近年来各地使用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治疗肝硬变,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们选用肝乐宁和强力宁治疗各期肝硬变,结果显示肝乐宁疗效明显优于强力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第31讲 肝纤维化诊治中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家骐 《临床荟萃》1998,13(23):1103-1104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变.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形成是以贮脂细胞为主导的许多细胞的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及细胞因子的调节等有关.ECM的主要组份有胶原蛋白、蛋白多糖、粘连精蛋白等.在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胶原蛋白以胶原纤维的形式发挥作用,蛋白多糖在胶原纤维之间以无定形基质的形式填充、包绕,而在纤维与细胞之间则有粘连糖蛋白使它们互相连结.上述主要成份不断在肝内沉积,在假小叶形成后即发展为肝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