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林  陈锦明 《临床医学》1996,16(7):9-10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以下简称DCM)并非少见,其预后不良。病程难以预测,易致猝死。我们从1992年6月至1994年6月对30例DCM患者进行左室质量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30例均系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18,女12例,年龄19~63  相似文献   

2.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与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目前尚无彻底治疗方法,一旦临床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预后不良。本文观察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作用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我院1996年5月~1999年4月,扩张型心肌病住院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36~57岁,平均43.6岁;心功能级14例,级8例,级4例。对照组(B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39~54岁,平均41.3岁;心功能级9例,级6例,级5例。1.2 方法 A组患者给10%葡萄糖250ml加硝酸甘油10mg,口服倍…  相似文献   

3.
近年研究发现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VMC)、扩张型心肌病 (DCM)与持续性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抗体有关。Fu等[1]在DCM患者血清中发现抗M2 胆碱能受体抗体。本研究以与人心脏中M2 胆碱能受体胞外第二个环形结构 16 9~ 193位置氨基酸序列作模板 ,以人工合成多肽作抗原 ,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M2 受体抗体。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VMC患者 5 0例 ,男 30例 ,女 2 0例 ,年龄 12~ 6 0岁。DCM患者 5 0例 ,男 33例 ,女 17例 ,年龄 16~ 5 9岁。均符合 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诊断标准。健康献血员 4 0名…  相似文献   

4.
扩张型心肌病 (DCM)系原发性、广泛性的心肌细胞变性和心肌间质纤维化 ,因心肌各部位病变严重程度不同 ,心电图表现亦各不相同 ,现将我院 1995~ 2 0 0 0年共收治的 DCM34例ECG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DCM32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33~ 84岁 ,平均 5 7.7岁± 4 .2岁。1.2 方法 参照 1980年 WHO/ ISFC制定的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除根据病史 ,临床症状外 ,每例均测定心胸比例、UCG、心电向量图、ECG。2 结果2 .1  UCG  32例均有房室扩大 ,室间隔 ,左室壁动度减低 ,波幅降低。2 .…  相似文献   

5.
余荣水  陈德芳 《临床荟萃》1993,8(12):559-560
缺血性心肌病(ICM)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二者有时不易区别。本文通过27例ICM与11例DCM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UCG)资料的分析比较,对ICM与在DCM的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1 对象 本文对象分为三组。ICM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52~84(69±9岁),均符合Burch等关于ICM的标准。DCM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6~54(38±11岁),均符合WHO/ISFC关于DCM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由于有多发性小梗死灶或慢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纤维化为主的心肌病变,属继发性心肌病、特异性心肌病范畴。由于它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较新的疾病概念,很难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相鉴别。为此作者特收集整理1990年3月~1991年8月本院285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确诊为ICM的30例和45例DCM中年龄≥45岁的20例。从临床症状体征及特殊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对缺血性心肌病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作一初步探讨。1 临床资料与分析1.1 一般资料.30例ICM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9~75(60±6.88)岁。20例DCM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5~70(55±6.19)岁。两组均以男  相似文献   

7.
β1 受体阻断剂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的肯定疗效已为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所证实。本研究对比观察了 DCM患者与健康成人 QT离散度 (QTd)的差别及美托洛尔治疗对 DCM患者QTd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选择我院 1 998~ 2 0 0 1年住院确诊 (符合 1 995年WHO/ ISFC标准 )的 DCM患者且随访证实已服用美托洛尔治疗 3个月以上。病例入选时及以往服用美托洛尔前 (应有资料证实 )有以下情况者除外 :1电解质紊乱 ;2房颤 ;3长 QT间期综合征。且未服或停服地高辛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5个半衰竭以上。共筛选了符合条件的患者 35例 ,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合并心力衰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1~2005年期间收住的30例DCM心衰患者加强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 30例DCM患者中,28例症状缓解,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猝死.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药物治疗控制DCM心衰症状的同时,加强观察和护理措施对DCM心衰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特异性方法不多,扩张型心肌病常靠冠状动脉造影以除外其他心脏病而确诊。由于冠状动脉造影属有创伤性检查,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应用的普及,采用SPECT无创性诊断心脏疾病的报道已越来越多[1,2],但关于SPECT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报道却较少见。本文总结了1994年1月~1997年4月我院3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SPECT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特征,以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诊断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经临床确诊的扩张型心肌…  相似文献   

10.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2~ 1998年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 (ICM)及疑诊为 ICM后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SCA)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 (DCM)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两者的鉴别诊断要点。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2 2例 ICM患者诊断符合文献〔1〕的标准 ,其中男 2 1例 ,女 1例 ;年龄 6 0~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常合并出现室性心率失常,室性心率失常不仅是DCM的常见症状,而且是其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旨在通过DCM患者QT离散度(QTd)变化及其与室性心率失常的相关性研究,探讨DCM患者室性心率失常的发病机理。1资料与方法1.1扩张型心肌病组选择1992年2月~1995年10月在我医院住院的DCM患者89例,均符合1980年WHO制定的DCM诊断标准、除去其中合并心房纤颤的23例,束支阻滞和室内阻滞24例,入选病人42例。42例中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13岁。其中合并Lown二级以上室性心率失常10例。入选病例近1个月内…  相似文献   

12.
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临床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充血型心肌病。老年患者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 ,且病史较隐匿 ,临床上易致误诊。本文就 1987年 1月~ 1997年 12月 12 7例老年人和非老年人 DCM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 (≥ 6 0岁 )和非老年组 (<6 0岁 )。其中老年组 4 5例 (35 .4 % ) ,男 32例 ,女 13例 ;年龄 6 0~ 79岁 ,平均 6 3.2岁。非老年组 82例 ,男 4 2例 ,女 4 0例 ;年龄 17~ 5 9岁 ,平均 4 5 .3岁。1…  相似文献   

13.
夏晓利  艾丽奴尔 《临床荟萃》2000,15(21):990-991
一般认为 ,肠道柯萨奇 B(Coxsackie B,COXB)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是青少年猝死的重要原因 ,亦是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clCardiomoputhy,DCM)的重要发病基础。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方法对 72例患者进行血中白细胞和心肌组织肠道病毒的检测 ,探讨该方法 ,对病毒性心肌炎 (Virus myocarditir,VMC)诊断的价值 ,以及在心肌炎病毒感染持续存在时向扩张型心肌病发展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对象及分组1.1.1 心肌炎组 34例 ,年龄 2 1~ 45岁 ,男 14例 ,女 2 0例 ,汉族 2 4例 ,维族 10例。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  相似文献   

14.
赵园媛 《天津护理》2014,22(5):418-419
<正>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联合学会(WHO/ISFC)将心肌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限制型心肌病(RCM)[1]。其中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的最常见类型,常伴有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发病急、病死率高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最严重类型[2]。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基础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较少见,病情凶险,预后差。我科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收治2例确诊为扩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心肌病( ischaemic cardiomyopathy,ICM)与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均以心脏扩大、心肌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临床易误诊误治.2011年我院收治缺血性心肌病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素E1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素E1(PGE1)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但对于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治疗尚少报道,我们自1997年12月至1998年8月对15例DCM心衰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治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72例住院的DC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调查干预前后DCM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72例患者DCM相关知识水平提高,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帮助DCM患者了解相关知识,消除恐惧心理,提高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树立了治疗疾病及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抑郁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抑郁心理及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患者进行抑郁心理评估.结果 60%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存在抑郁心理.结论 护士应该结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诱发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其应用。方法选取福建省省立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住院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4例作为DCM组,根据有无并发心力衰竭又分为A组(心力衰竭组,29例),B组(无心力衰竭组,25例),对照组为福建省省立医院非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共36例,测定所有患者血浆中BNP浓度及LVEF值,并观察其ROC曲线特征。结果 DCM组BNP、LVEF值为(3 820.71±2 934.3)ng/L、40.25%±9.80%;对照组BNP、LVEF值为(439.57±597.57)ng/L、58.79%±6.7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BNP浓度高于B组患者BNP值,LVEF值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BNP和LVEF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669)。DCM组BNP和LVEF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98、0.935。结论检测血浆BNP浓度与LVEF对扩张型心肌病尤其是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抑郁心理及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患者进行抑郁心理评估.结果 60%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存在抑郁心理.结论 护士应该结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诱发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