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食道调搏(TEAP)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评估窦房结功能不全。方法36例经阿托品试验诊断为窦房结功能不全患者,经食道调搏方法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及矫正时间。结果 SNRT小于1500ms者4例。病窦综合征32例。结论 食道调搏是测定窦房结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食道心房调搏 (TEAP)对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65例行射频消融术 (RFCA)患者术前TEAP诱发或终止SVT的心电图情况。并与PFCA时心内电生理检查 (EPS)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对诱发窗口、诱发频率、房室结不应期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相对于EPS的TEAP诊断符合率。结果 :TEAP诱发SVT窗口、诱发频率、房室结不应期与EPS结果的相应指标均呈正相关 (P <0 0 1) ,其对SVT的诊断符合率达 94% (61/65 )。病人发生的SVT均能经TEAP终止。结论 :TEAP对SVT的确认、旁道的定位、旁道与双径路的鉴别以及SVT的终止都有一定的价值 ,是RFCA必要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3.
郑亚西  顾为勇 《临床荟萃》1998,13(20):920-920
食管心房调搏(TEAP)在实施过程中,可能诱发产生多种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是其中常见的一类.我们回顾分析近年来所做食管心房调搏1790例心电图记录资料,发现TEAP时诱生的交界性心律失常分为下列几种情况:单个交界性搏动;交界性逸搏心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本文对这些心律失常的产生及临床意义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润滑止痛胶的润滑麻醉作用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国产药物润滑止痛胶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治疗中的润滑麻醉作用.方法采用常用药物及润滑止痛胶,对198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治疗.结果①使用润滑止痛胶较常用法用药方便,且润滑性能好,易使食道电极导管顺利插入食道,不引起或较少引起恶心、呕吐反应.②起搏阈值均值对比,润滑止痛胶法20.5V±4.0V,低于常用法23.2V±4.02V(P<0.05).③检查或治疗调搏时出现灼痛、刺痛、撞击等不适反应,吞咽0.5~1.0g润滑止痛胶后,上述反应减轻或消除.结论润滑止痛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麻醉作用,在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或治疗中使用,可减少患者因插管及调搏刺激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润滑止痛胶对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常用法及润滑止痛胶法,对198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①润滑止痛胶法,润滑性能好,易于食管电极导管顺利插入食管,不引起或很少引起恶心、呕吐反应。②起搏阈值均值对比,润滑止痛胶法20.1±4.0V低于常用法23.2±4.0V(P<0.05)。③调搏中出现的灼痛、刺痛、撞击等不适反应,经口吞咽0.5~1.0g润滑止痛胶后,不适反应减轻或消除。结论:应用润滑止痛胶法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可减少受检查者因插管及调搏刺激造成的不良反应,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自1973年 Montoyo 创用经食道非创伤性心房调搏以来,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国内迅速开展。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从而使窦房结(SAN)的激动形成和传导功能有了较为客观的定量和定性检查指标。但是,单纯 TEAP 测得的 SNRT、SACT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影响了对 SAN 功能的判定。作者采用药物双向阻滞前后TEAP 检查方法,观察 SNRT、SNRTc(窦房结恢复时间校正值)、SNRT(?)(房窦结恢复时间指数)、TRT(窦房结恢复总时间)、继发抑制、SACTc(连续刺激法测得窦房传导时间)。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食管左心房调搏术 (TEAP)引发心律失常的纠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 73 0例行TEAP检查引发的5 3例心律失常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发生机制及制订纠治方案。结果 :5类心律失常分别为房性过早搏动、室性过早搏动、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停搏。若各种类型早搏在数分钟后不能自行终止 ,则可应用阻断植物神经的药物 ;对持续时间较长的房颤、房扑 ,可静脉注射西地兰 ;在心脏停搏时间≥ 2 5s时 ,应进行保护性起搏。结论 :TEAP引发的心律失常 ,可以得到有效的纠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食管左心房调搏术(TEAP)引发心律失常的纠治措施。方法:对我院730例行TEAP检查引发的53例心律失常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发生机制及制订纠治方案。结果:5类心律失常分别为房性过早搏动、室性过早搏动、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停搏。若各种类型早搏在数分钟后不能自行终止,则可应用阻断植物神经的药物;对持续时间较长的房颤、房扑,可静脉注射西地兰;在心脏停搏时间≥2.5s时,应进行保护性起搏。结论:TEAP引发的心律失常,可以得到有效的纠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院50例已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的食道心房调搏(TEAP)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其中有5例TEAP结果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不符合,现就其原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13-68岁。有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在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选取30例有胸痛或胸闷症状临床怀疑心绞痛但常规心电图无明显心肌缺血表现者,先行TEAP,30min后静脉使用多巴胺10μg/(kg·min),当血压达到稳定后,再次行TEAP.记录先后两次负荷试验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冠心痛标准(冠脉狭窄≥50%为阳性,诊断冠心病;<50%为阴性,诊断非冠心痛).比较两种负荷试验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TEAP敏感性为57.1%,特异性为77.8%;多巴胺联合TEAP敏感性为81.0%,特异性为88.9%.联合负荷试验敏感性高于TEAP(P<0.05),两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的TEAP比较,多巴胺联合TEAP能提高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不降低特异性,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斌  蔡其云 《临床荟萃》1997,12(2):60-61
我院自1988~1995年共收治数百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现对资料比较完整的423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此类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423例均行食道调搏(TEAP)检查。  相似文献   

12.
心房扑动(AF)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可用电击复律。自1967年Haft等首先报道经静脉右心房起搏终止AF成功后,国内外报道日渐增多,尤其是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为无创伤性方法,更易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所接受。我们于1992年2月至1993年11月对14例AF患者应用TEAP治疗,效果颇满意。  相似文献   

13.
食管心房调搏(TEAP)是心脏电生理检查最常用的无创性技术,由于操作者或患者等方面的原因,有时会发生失败.我院1997年2月~1999年4月共行TEAP检查160例,其中12例失败,占检查病例数的7.5%.现对12例失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失败原因并探讨其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2007年11月,我们共收治30例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预激综合征食管心房调搏诱发房颤房扑伴快速心室反应湖北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施冰,江洪,陈芳,许家,左进预激综合征(WPW)可用食管心房调搏了解旁道位置、电生理特性及诱发和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观察室上速性质与对血液动力学影响[1,2]。本文选自1985-19...  相似文献   

16.
静注三磷酸腺苷与食管心房起搏治疗PSVT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比较三磷酸腺苷(ATP)、食管心房调搏(TEA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 96例住院PSVT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TP治疗组48例,TEAP治疗组48例,限定半小时为复律与否的终点。结果 ATP治疗组的转复律为89.6%,TEAP治疗组的转复律为93.7%,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作用发生率:ATP治疗组为95.8%,TEAP治疗组为37.5%,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瞬间心律失常发生率ATP组为95.8%,TEAP组为35.4%,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静脉注射ATP及TEAP均能有效终止PSVT,ATP引起瞬间心律失常较常见。TEAP副作用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起搏多参数分析以寻找最佳起搏位置 ,把病人的痛苦程度降到最小。方法  90 7例经食管心房调搏 (TEAP)的病人 ,分析身高、插管深度、食管导联P波振幅及方向和起搏阈值 ,对统计数值行相关分析。结果 食管电极导管插入的深度与病人的身高有显著的相关性 (P <0 .0 0 1) ;食管导联P波振幅的高低与起搏阈值呈负相关 (P <0 .0 0 1) ;3种不同P波形态与起搏阈值组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病人的身高可预测插管的深度 ;食管导联P波振幅越大 ,所用起搏阈值则越小 ,而与P波形态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TEAP)电生理检测诊断隐匿性房室旁路(CAP)形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射频消融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分析78例CAP所致AVRT的TEAP心电图(ECG)资料,计算各项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第1个SR间期250 ms时诊断AVRT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48%和100%;SR跃增值60 ms时诊断AVRT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51%和93.59%;RP间期70 ms时诊断AVRT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1.78%和87.50%;RP/P-R1时诊断AVRT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9.67%和89.25%。结论电刺激诱发和终止、SR跃增值、RP间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第一个SR间期等指标是TEAP诊断和鉴别诊断AVRT的有效指标,TEAP可较好的对CAP导致的AVRT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起搏多参数分析以寻找最佳起搏位置,把病人的痛苦程度降到最小。方法:907例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的病人,分析身高、插管深度、食管导联P波振幅及方向和起搏阈值,对统计数值进行分析。结果:食管电极导管插入的深度与病人的身高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食管导联P波振幅的高低与起搏阈值呈负相关(P<0.001);3种不同P波形态与起搏阈值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病人的身高可预测插管的深度;食管导联P波振幅越大,所用起搏阈值则越小,而与P波形态无关。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经食管心房调搏准备方法,费时较多,有时影响检测和抢救治疗。通过44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探讨快速准备方法及护理特点。本文的快速插管、定位和双正极3极起搏法及护理方法,使患者较快地接受检测和抢救治疗,节省了准备时间,提高了检测效果和抢救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