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市售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对市售肉制品进行随即抽样调查,120份抽样检测结果合格率为91.9%,仍有部分肉制品存在亚硝酸盐超标的现象。提示相关部门仍需要加强对市场整顿及对肉制品生产部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
肉制品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食品之一,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常使用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而加入过量的亚硝酸盐可引起急性中毒,人体长期摄入的亚硝酸盐与食品中的胺类化合物相结合可产生亚硝酸按,而亚硝酸胺是早已确认的致癌物质。因此应严格控制食物中亚硝酸酸盐的含量,以保证群众的食用安全。2005年10~12月,为了解我市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加强肉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控制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对187件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与数量本市的肉制品加工单位和部分销售点,其中加工单位42个,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预防食物中毒发生的建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实验室检验,剩余食物(萝卜烧咸肉)中亚硝盐含量为1 360.0 mg/kg,病例人呕吐物中亚硝酸盐含量为19.4 mg/kg,确认该事件是一起由于误食亚硝酸盐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应当加强学校、幼托机构食品安全的监管,加强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大理州市市售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大理州市售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其潜在危害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大理州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及超市采集各类肉制品样品45件,根据GB/T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选用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抽检的45件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合格率为95.56%,各类肉制品中硝酸盐含量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3,P〉0.05),超过限值(≥30 mg/kg)为2件,占4.44%。结论大理州市市售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中普遍使用亚硝酸盐基本规范,不过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关部门还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肉与肉制品的检验方法与结果。方法:对2015年检测市场超市饭店随机采集的生肉25份,熟肉制品28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检测肉25份,检出致病菌阳性2份,总检出率为8%;检测熟肉制品28份,检出致病菌阳性1份,阳性率为3.57%。结论:各国政府对肉品的卫生与安全极为重视,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做好肉与肉制品的卫生及与安全检验。对预防微生物对肉与肉制品的污染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平乐县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1992~2006年统计报表和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2006年,平乐县共报告食物中毒事故30起,中毒人数347人,无死亡病例。中毒主要发生在第二、第三季度;中毒场所以家庭为主、饮食业在第2位;引起中毒的食品以蔬菜为主、肉与肉制品在第2位;引发的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主要是有机磷农药和毒蕈。结论我县食物中毒多发生在第二、第三季度;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过高和肉与肉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所占比例大,中毒人数多。因此,应加大夏秋季节的卫生监督和监测力度,同时加强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贵阳市市售散装酱腌菜微生物污染状况,为我市的酱腌菜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食源性疾病提供预警,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随机采集市售散装酱腌菜160份,对样品进行大肠菌群及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160份散装酱腌菜中有8份样品分离出沙门氏菌,4份样品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份样品分离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有29份样品分离出条件致病菌。结论:贵阳市售散装酱腌菜已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应加强对酱腌菜类型食品的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当前我州市售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其潜在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抽样,选择我州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及商店(超市、便利店、专营店)采集各类肉制品样品41份,根据GB/T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选用离子色谱仪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风险评估。结果:本次抽检的41件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出率为63.41%,各类肉制品中硝酸盐含量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P0.05),超过限值(≥30mg/kg)为5件,占12.20%,不合格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5)。结论:我州市售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中亚硝酸盐使用现象较普遍,依然存在超标使用和不合理使用亚硝酸盐的状况,有关部门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为此类食物中毒的预防提供科学措施。方法采用卫生学、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法,同时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结果此次食物中毒共发病2人,死亡1人。根据毒物快速检测定性和定量试验,此次事件为误服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结论根据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资料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此次事件为误服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的可疑中毒食品和呕吐物进行分析,以确定引起中毒的原因。方法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症状等相关资料,分析调查可疑食物中毒的原因。结果在被检可疑中毒食品和呕吐物中检出亚硝酸盐。结论食用过量亚硝酸盐为引起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应加强监督管理,预防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预防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对就餐者和食物中毒发生地点进行调查,对剩余食物、患者的排泄物、可疑中毒食品进行现场采样做定性和定量实验。结果此次调查共发病5人,根据现场毒物快速检测定性实验和实验室定量分析结果,证实这是1起误食而引起的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件,结论按照GB/T5009.33-2010盐酸萘乙二胺法方法对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中,如试验中加入显色剂后溶液呈现黄色或紫红色立即退去则应对样品稀释后重新测定;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食品行业人员的培训,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日常饮食中预防亚硝酸盐中毒。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我县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期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1961年-2010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09起,中毒2046人,死亡33人.食物中毒的特点是二、三季为发病高峰期,肉及肉制品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居首位,以农村家庭散在发生为主.提示:我县食物中毒防治工作重点在广大农村,建议加强对肉类的卫生监督管理,尤其在二三季度更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靖江市 1998~ 1999年 2 97份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97.6 %的熟肉制品中添加了亚硝酸盐 ,2 5 .3%的熟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 ;提示 :需加强对亚硝酸盐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省海产品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由创伤弧菌引起的感染及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在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随机采集市售海产品230份,按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创伤弧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测。结果检出11株创伤弧菌,检出率为4.78%。结论我省海产品存在创伤弧菌污染,应加强我省海产品创伤弧菌的卫生监督监测力度,避免由创伤弧菌引起的感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认为,中毒患儿所食亚硝酸盐虽远未达到中毒剂量,但中毒者年龄幼小,对亚硝酸盐敏感应该是主要原因.提示在食物中毒判定实践中,不能仅靠有无共餐者群体发病而妄下结论,必须做出综合判定.还提示应加强市场监管,将经销者和使用者纳入我们监督部门的视线,定期监测使用情况,密切监控食品中亚硝酸盐残留状况,同时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引导经营者、使用者正确使用,警示消费者谨慎消费,从各个环节有效预防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一起因食用腐败变质南瓜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开展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对患者胃内容物、可疑食物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该事件是一起由于食用腐败变质南瓜引起的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件。结论应当加大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珠海市海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现状,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于2012年1~12月共采集市售海产品240份,对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9.2%,创伤弧菌检出率为15.8%,霍乱弧菌检出率为0%,5~9月份检出率最高,霍乱弧菌未检出.不同种类的海产品中,贝壳类的检出率最高,其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检出率分别高达40%和43.3%,农贸市场和酒店的污染情况无明显差别.结论疾病控制及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市售海产品的卫生监督,合理引导市民的饮食习惯,不生吃或进食未经煮熟的海产品,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余淑军 《当代医学》2013,(18):159-160
目的通过剖析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总结应对中毒事件的经验,科学地处置中毒事件,降低危害程度。方法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依据流行病学调查对相关物品采样,对相应项目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从进食情况分析,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了该次事件是一起进食被亚硝酸盐污染食品所致的食物中毒。结论亚硝酸盐是一类引起食物中毒机率较高的无机化合物,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亚硝酸盐的正确认识,并加强亚硝酸盐生产、销售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等环节的监管,减少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误食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硝酸盐通常被用作鱼、肉制品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亚硝酸盐中毒临床称为"肠原性青紫症",是因大量食用含有亚硝酸盐高的食品引起的中毒,此病发病急骤,病情发展也很快 .本文报道一起发生在我市首例规模之大的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0.
张进 《华夏医学》2002,15(3):387-388
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 ,国家标准 [1 ]明确规定允许在肉制品中使用 ,但现实加工过程中超标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我市曾于 1 998年对市售 53份腊肉制品进行监测 ,亚硝酸盐检出率 1 0 0 % ,超标率 1 3.2 % ,最高达 1 66.2 mg/ kg[2 ]。为了解我市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添加情况 ,笔者于 2 0 0 1年 3~ 1 0月对全市 2 3个菜市场内 1 30户个体工商户所售熟肉制品的亚硝酸盐残留量进行了卫生调研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来源直接从本市四个城区的 2 3个菜市场计 1 30个熟肉制品零售摊点现场随机采集熟肉制品样各 1份 ,每份重 50 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