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与眼底出血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新一儿窒息与眼底出血的关系。方法 对50例窒息新生儿散瞳做眼底检查。结果 50例窒息的新生儿,经散瞳检查眼底发现 底出血的27例,其中Ⅲ度出血的11例;而同期的50例正常新生儿则只检出1度眼氏出血8例,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窒息的程度与出血的程度间呈正相关。提出新生儿眼底出血可能会造成日后的弱视,今后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2.
罗俊  张金梅  田密  龙琦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1):2077-2078
目的:观察高危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用广域数字化眼底成像系统( RetCamⅡ)对2012-10/2014-04入住新生儿科的1463例高危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
  结果:高危新生儿 1463例中,视网膜出血381例(26.04%)。556例足月儿中视网膜出血82例(14.75%),907例早产儿中视网膜出血181例(19.96%)。从自体因素看,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者视网膜出血发生率高。从母体因素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者视网膜出血发生率高。
  结论:高危新生儿的视网膜出血发生率为26.04%,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视网膜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RH)是指新生儿在出生1个月内发生的RH。其发生可能与分娩方式、孕母患病及胎儿疾病等因素有关。经阴道分娩引起的胎头受压以及胎头急速下降引起的压力急剧变化可能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多表现为双眼出血。出血常位于视网膜后极部,以浅层出血为主。出血形态可以是点状、线状及火焰状。通常病情较轻,预后较好,出血可于2周内完全吸收,目前认为尚无需治疗。少数严重出血或黄斑、玻璃体积血吸收缓慢,可能影响患儿视功能发育,导致弱视发生。对新生儿RH与儿童弱视之间的关系、新生儿RH是否需要干预以及如何干预,是今后新生儿RH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原因,我们对319例新生儿进行了眼底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率为12.23%,头位分娩的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剖腹产者,新生儿窒息亦是视网膜出血的一个发生因素,但新生儿性别、胎次、胎龄、出生体重以及母亲年龄、早孕反应、妊娠中毒症与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眼底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1月~6月期间,我们对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29O例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做了眼底检查,其中有59例(83眼)出现机网膜出血,发生率为20.34%。现将59例新生儿视网膜出血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检查方法: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由专业眼科医师检查,先用0.5%托品酸胺扩瞳15~20分钟后检查眼底,3~5天后并由同一专业眼科医师复查眼底。又视网膜出血按程度分为三级。I级:出血量少,仅局限于视神经乳头周围的散在性小点状或线条状出血。I级:出血量稍多,呈斑片状或火焰状,面积一般不超过视乳头直径范围,色调较浓。皿级:出血范围超…  相似文献   

8.
600例新生儿眼底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顺产儿与早产、难产儿视网膜出血发生比例关系,筛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方法 对600例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观察统计了视网膜出血的发生率及其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600例新生儿中,视网膜出血86例(14.3%)合并球结膜下出血12例,其中经阴道分娩81例,剖腹产5例.顺产视网膜出血的发生率10.88%,难产(包括使用胎吸和产钳)50.16%,早产为43.75%.结论 难产及早产新生儿视网膜出血明显高与顺产儿两者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高危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原因,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新生儿科入住的新生儿于生后72h内使用广域数字化眼底成像系统(RetCamⅡ)行眼底照像检查。结果:患儿123例,视网膜出血19例30眼(12.2%)。其中顺产新生儿49例,视网膜出血18例29眼(29.6%);剖腹产新生儿74例,视网膜出血1例1眼(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63,P=0.000)。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提示:影响视网膜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顺产、早产、颅内出血。结论:顺产及伴有颅内出血是高危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宫内窘迫新生儿视网膜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新生儿发生视网膜出血的形态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对90例宫内窘迫新生儿在生后72h内散瞳做眼底检查,记录视网膜出血形态及特征;分别统计胎儿性别、分娩方式、有无脐带绕颈、产程情况、母体健康状况下,各自的视网膜出血率。结果:90例宫内窘迫新生儿中视网膜出血28例34眼(31%)。出血部位以后极部视乳头表面及其周围多见,几乎全为视网膜浅层出血,形态呈点片状、线状、团状及火焰状。宫内窘迫新生儿采取顺产时发生视网膜出血的风险是剖宫产的14.3倍(P=0.003);孕妇合并并发症时,其出血的风险是没有并发症的30倍(P=0.006);产程延长时出血的风险是产程正常的9.3倍(P=0.014)。结论:宫内窘迫新生儿易发生视网膜出血,母体合并并发症、产程延长是增加宫内窘迫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风险因素,而采取剖宫产可明显降低其风险。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黄斑区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自发性黄斑区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 对1998年9月至2003年3月我院眼底病科临床确诊的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范围大于4 DD×5 DD的患者,共23例(23只眼)的连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B型超声波检查,进行病因分析,随诊观察视力及眼底变化。 结果 23例患者均表现为视力突然减退至0.2以下或光感。23只眼中7只眼确诊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5只眼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2只眼为视网膜大动脉瘤;9只眼病因不明。23只眼中3只眼积血吸收,黄斑中心凹无瘢痕形成,视力恢复0.4~0.8;12只眼黄斑出血区形成机化瘢和色素增生,视力数指/眼前~0.2;另外8只眼并发玻璃体积血,其中3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术,黄斑区大片机化及瘢痕,视力数指/66 cm~0.2;5例视力丧失。 结论 自发性出血性视网膜脱离多发生于老年人,视力突然下降或丧失。出血形态表现为局灶性或弥漫性,因黄斑区组织严重损害,大部分病例预后差。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228-231)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无晶状体状眼视网膜脱离(ARD)和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PPRD)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ARD和PPRD患者798例805只眼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视力、屈光度、眼压检查,以及裂隙灯显微镜、直接和(或)间接检眼镜检查。805只眼中,ARD 321只眼,PPRD 484只眼,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0.6。主要根据患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和视网膜裂孔情况对患者采取巩膜外手术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合巩膜手术。根据手术时间将805只眼分成1995~1999年和2000~2007年两组,前者243只眼,后者562只眼。手术后随访3~2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3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作为疗效判断时间点,以视网膜解剖复位作为疗效判断标准。每次随访都采用手术前同样方法进行检查,并记录手术并发症。采用Mantel-Haenszel 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组中PPRD的构成比例,手术前患眼的视力、眼部病变、手术方式、手术结果和手术后视力等差异。结果 805只眼中,晶状体摘除至视网膜脱离发病的平均时间间隔为:PPRD眼15.4个月,ARD眼39.1个月。手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95.9%。只作巩膜外手术眼复位率93.5%,玻璃体手术眼复位率97.2%。805只眼中,手术后矫正视力在0.3以上者11.9%,与手术前相比提高2行以上者67.3%。PPRD与ARD比较,症状发生早,全玻璃体后脱离比例高,PVR更严重,视网膜脱离范围更广泛,手术前视网膜裂孔检出率低,解剖复位率略低。2000~2007年组患者中,PPRD比例、采用玻璃体手术比例、总体复位率、最后一次随访时较佳视力比例均高于1995~1999年组。结论 ARD和PPRD眼内病变临床特征较为复杂,其治疗效果正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的分类及临床特征。 方法 对诊断为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的9例(12只眼)患者全部进行全身、眼部、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其中3例(4只眼)同时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检查。 结果 8例10只眼的血管变异位于视网膜后极部,1例2只眼血管变异从后极部延伸至中周部。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先天性视网膜粗大血管1例(1只眼);(2)先天性视网膜小动脉纡曲2例(3只眼);(3)先天 性视网膜静脉纡曲1例(2 只眼) ;(4)先天性视盘及视网膜前血管袢5例(6只眼),其中伴有Val salva动作导致自发性视网膜出血有4例(5只眼)。 结论 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常好发于视网膜后极部,变异可发生在视网膜动脉或静脉,并可因Valsalva动作诱发自发性出血。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269-33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功能发育程度,比较早产儿和足月 产婴儿出生时视 网膜功能发育的异同。 方法 健康无眼病的早产儿10例10只眼和足月产 婴儿20例20只眼,随 机选取1只眼在出生后1周内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测,记录视杆细胞反应、视锥细 胞反应、最大混合反应,振荡电位(OPs)及30 Hz闪烁光反应。 结果 与足月产 婴儿比较,早产儿出生时视杆细胞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 (t=3.216,P=0.003),振幅明显降低(t=6.05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大反应a、b波潜伏期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t=0.465,P=0.650;t=1.068,P=0.295),而振幅降低(t=6.584,P=0.000;t=6.64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婴儿视锥细胞反应a、b波潜伏期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7,P=0.939;t=0.935,P=0.358),早产儿组振幅明显降 低(t=3.417,P=0.002;t=6.310,P=0.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30 Hz闪烁光峰值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8,P=0.341),早产儿组振幅明显降低(t=3.745,P=0.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间最大混合反应的b/a波振幅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5,P=0.831)。 结论 出生时早产儿视网膜的发育程度低于足月产婴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非外伤性严重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非外伤性严重玻璃体积血患者1107例1202只眼纳入研究。按收治时间对患者进行分组,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为A组,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为B组。A组患者415例444只眼;B组患者692例758只眼。回顾分析引起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A组444只眼中,视网膜静脉阻塞(RVO)156只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17只眼、视网膜裂孔或脱离(RH/RD)61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 病)42只眼、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EAMD)20只眼,占同期玻璃体积血患眼的89.19%;RVO患者比例最多。B 组758只眼中,PDR 347只眼、RH/RD 135只眼、RVO 133只眼、Eales病 29只眼、EAMD 22只眼,占同期玻璃体积血患眼的87.87%;PDR患者比例最多,RVO次之。PDR引起的玻璃体积血构成比逐年增加。结论 PDR、RVO、RH/RD、Eales 病、EAMD是非外伤性严重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PDR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视网膜裂孔伴玻璃体积血的早期误诊原因,探讨对急性视网膜裂孔伴玻璃体积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早期给予急性玻璃体积血的患者药物治疗,一旦发现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及时根据病情给予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结果急性玻璃体积血患者早期给予药物治疗,612天发现其中12例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术后1年随访,12例患者视力均较手术前有所提高,其中3例患者在取出硅油后再次出现视网膜脱离,二次行硅油填充术,至今尚未取出硅油。结论对于Ⅱ级以上的急性玻璃体积血,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早期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玻璃体积血吸收情况和视网膜情况,一旦发现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应尽快给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玻璃体积血的原因,处理措施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DRⅣ期患者122只眼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后发生玻璃体积血25只眼的临床资料。 结果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占本组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的20.5%。积血发生在手术后1周内者8只眼,1周至1个月者6只眼,1个月以上者11只眼。25只眼中C3 F8填充眼占31.1%,硅油填充眼占6.1%;空气填充眼占33.3%;灌注液填充眼占26.3%。视网膜周边部新生血管增生9只眼。3只硅油填充眼中2只眼积血自行吸收,1只眼局部形成视网膜前膜,在硅油取出同时行前膜剥除;22只非硅油填充眼中6只眼积血自行吸收;2只眼积血加重,但未及时处理,1只眼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只眼广泛玻璃体视网膜增生脱离,视力无光感;14只眼观察2周积血无吸收后进行了再次手术治疗,12只眼1次手术处理后未再积血。随访结束时,视力无光感者3只眼,手动者2只眼,数指~0.1者10只眼,0.3及以下者4只眼,0.3以上者6只眼。 结论 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的患者多数有周边部新生血管增生,经过及时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241-24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斑部视网膜出血的出血原因、部位和程度,并分析对中心视力的影响。方法:对85例黄斑部视网膜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FFA检查对发病后中心视力、出血部位、面积、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黄斑部视网膜出血患者发病时中心视力损害严重,依出血部位分为视网膜前出血、视网膜内出血、视网膜下出血、混合性出血,依出血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巨大出血。结论:各种原因导致黄斑部视网膜出血影响中心视力重要因素是出血遮蔽,出血面积和部位影响出血的吸收和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