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线粒体膜电位是指生物膜两侧离子浓度不同所产生的跨膜电位差,它反映了线粒体功能的完整性,是评价线粒体功能的敏感指标。本实验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活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进行动态观察测定,从而计算出线粒体膜电位的电位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神经细胞(SH-SY5Y)由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提供。罗丹明-123(Sigma公司,分析纯),用无离子水配成20 mg/L溶液,4℃避光保存。DMEM培养液,Gibco公司提供。胎牛血清:Gibco公司提供。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eica TCS_NT)由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提供。CO2…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和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在能量代谢和自由基代谢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线粒体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并通过链式反应形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当ROS水平较低时,可促进细胞增生;而当ROS水平较高时,使得线粒体MPTP开放,不仅导致跨膜电位崩溃,也使细胞包素C外漏[1].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通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细胞死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但是直到最近一二十年,人们才认识到:细胞死亡是一个主动过程,是细胞外界环境因素与细胞自身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细胞有丝分裂一样,该过程的启动和进行受到基因的精确调控;细胞死亡源于这些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 根据起源、性质和生物学意义可将细胞死亡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凋亡(apoptosis)或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和坏死(necrosis).前者是一种受基因调节的自主控制过程,在生物个体发育和生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坏死则是细胞处于剧烈损伤条件下发生的细胞死亡.在体内,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不能引起机体炎症反应,而后者则可引起炎症反应.因此在生理和绝大多数病理条件下的细胞死亡都呈现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是一种细胞器,广泛存在于除红细胞以外的大多数细胞体内,同时也是细胞进行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及氧化呼吸链的主要场所,产生ATP,提供细胞活动所需能量,同时线粒体也参与细胞代谢的多个环节,如细胞增殖、凋亡等。近年来,线粒体与细胞调控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成为潜在的研究热点。因此,明确线粒体在细胞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认识及指导对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芳  毛晓华 《现代医学》2002,30(3):201-203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细胞受基因精确调控的主动消亡过程。多种分子参与、多重信号转导通路介导其调控机制,其中,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凋亡信号可经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通路传递给线粒体,诱导细胞色素c释放,活化caspases蛋白酶家族、或诱导凋诱导因子(AIF)释放,执行凋亡。Bcl2家族成员参与凋亡调控,并作为桥梁沟通线粒体、死亡受体介导的通路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介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多年前 ,线粒体曾是生物学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线粒体在细胞中含量多 ,容易纯化 ,含有许多重要的酶类 ,细胞能量代谢的最重要过程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都在线粒体内进行 ,因此 ,对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研究曾经在生物科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遗传学研究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在细胞核功能的研究上 ,对线粒体的兴趣慢慢减弱 ,有关工作出现了一段相对沉寂的时间。近 1 0多年来 ,对线粒体的研究又再现重视[1 ] ,但焦点已转向线粒体与细胞死亡、线粒体的进化生物学、线粒体分子病甚至法医学上。其…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线粒体细胞病是一类数量正在不断增加的疾病,这类疾病是由于线粒体中各种酶的生化缺陷所引起.在电镜下可见到线粒体常常有结构的异常,通常累及肌肉的线粒体(故最初的名称叫线粒体肌病).但现在已清楚许多器官的线粒体也可受累(出现临床或亚临床表现).在光镜下用改良Gomori三色染色可在肌肉中见到蓬毛样红纤维(RRF).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损伤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在维持机体组织形成、成熟及机体免疫组织发生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但其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细胞凋亡过程中,内源性核酸内切酶、Caspase蛋白酶家族、信号转导系统、凋亡相关基因、氧自由基、Ca^2+、NO、能量代谢、线粒体都参与了凋亡的发生。而线粒体同时又是Ca^2+、氧化应激和能量的来源和作用对象。  相似文献   

9.
10.
肝癌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肝癌细胞(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HCCs)分泌的可溶性细胞因子营造的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线粒体功能状态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方法用免疫磁珠从人外周血分离CD14+单核细胞,加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SF,rhGM-CSF)、白介素4(IL-4)将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s(immature DCs,imDCs),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factor-α,rhTNF-α)将imDCs诱导为成熟DCs(mature DCs,mDCs),分别将imDCs和mDCs与肝癌细胞在Transwell中共培养48h,正常培养和撤生长因子培养的DCs作为对照,利用免疫荧光和MTT比色法研究HCCs对DCs的线粒体膜电位、酶活力和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与HCCs共培养后,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显示:imDCs和mDCs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从(659.991±17.052)和(473.741±11.676)下降到(482.681±7.935)和(407.189±5.051)(P0.05),imDCs和mDCs胞内钙离子浓度分别从(427.983±3.358)和(232.587±3.815)增加到(517.308±0.249)和(413.062±2.981)(P0.05,P0.01),MTT比色法的检测结果显示imDCs和mDCs的酶活力分别从(0.764±0.089)和(0.708±0.019)下降到(0.291±0.019)和(0.218±0.019)(P0.01)。结论HCCs可能通过抑制DCs的线粒体功能来损伤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T细胞丰富的B细胞淋巴瘤一例报告北京医院病理科(100730)周小鸽,孙肇武,张劲松,张小平1984年Jaffe等人首先报道了6例T细胞丰富的B细胞淋巴瘤(TRBL).随后又出现了几篇报道,然而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近期遇见一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通过电镜和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人白血病细胞的线粒体超微结构和蛋白组分,发现白血病细胞的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病理损伤,嵴缺少,内膜缺损以及基质出现空泡等;它的蛋白组分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背景:线粒体细胞病(M Cs)是一组临床上的异质性群体,其中一部分有典型的表型。据报道脑M RI有助于M Cs的诊断。目的:探讨M Cs患者的普通脑M RI表现与不同M Cs亚群患者临床表现间的相关性。设计:病例系列研究。机构:墨西哥城的一所国立医院。患者:21例有以下表现的M C患者,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n=7)、卡恩斯-塞尔综合征(n=7)、线粒体神经消化道脑病(n=6)以及肌阵挛型癫痫伴红纤维肌病(n=1)。结果:21例患者中的20例(95%)M RI表现异常。最常见的异常表现为:19例(90%)患者的广泛脑白质高密度、18例(86%)患者的幕上皮质萎缩和13例(62%)…  相似文献   

14.
生精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一种形态和生化特征明确的细胞主动死亡形式。哺乳动物睾丸生精细胞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自发细胞死亡是通过生精细胞的凋亡来实现的。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线粒体在其调控细胞凋亡进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生精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机制以及线粒体与氧化应激、Bcl-2蛋白家族、HSPs和TR3的相互协同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释放膜间隙中与凋亡相关的活性物质(促凋亡蛋白)。如细胞色素C、AIF、Smac/DIABLO等,线粒体上PT孔道的开放,削弱了线粒体膜两侧的质子梯度,导致ATP合成下降;释放的活性物质激活Caspase,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JN Williams Jr于1964年报道了用差分光谱法测定鼠肝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并用回收实验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由于此法不需特殊仪器和试剂,且能同时定量四种细胞色素成份(a、b、c、C_1),所以直至近年,国外仍不断有人沿用此法,但国内尚少见报道。 我们在应用原法的基础上,对子测定的  相似文献   

17.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活化增殖是形成肝纤维化的主要因素.活化的HSC转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样细胞表型,产生大量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成分,同时活化的HSC表达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 TI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2, TIMP-2)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等阻碍ECM的降解,加重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调控的高度保守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在多细胞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组织同源性等过程起重要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线粒体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上PT孔道开放,释放膜间隙中与凋亡相关的活性物质即各种促凋亡蛋白,如细胞色素C、AIF、Smac/DIABLO等,线粒体上PT孔道的开放,削弱了线粒体膜两侧的质子梯度,导致ATP合成下降;释放的活性物质激活Caspase,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高糖高脂作用下胰岛β细胞线粒体功能损害情况.方法 分别于5.6 mmol/L和25 mmol/L葡萄糖中加入0.4 mmol/L软脂酸,培养胰岛β细胞株INS-1细胞24 h,通过荧光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mPTP)、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ROS)的改变,了解β细胞线粒体...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线粒体DN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tDNA)含量变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4例甲状腺腺瘤,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其配对正常甲状腺组织的mtDNA含量变化,并结合甲状腺乳头状癌主要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1)2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tDNA相对含量为224.13±217.24;配对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mtDNA相对含量为88.69±44.0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tDNA含量增加、无明显变化和减少的比例为21:2:6。(2)2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mtDNA相对含量为129.48±105.27;配对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mtDNA相对含量为89.44±29.75。甲状腺良性病变mtDNA含量与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无显著差异,但低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P<0.05)。(3)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mtDNA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甲状腺乳头状癌的mtDNA含量变化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 mtDNA含量增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有关,但与其临床病理参数未见相关性,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