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对人菌斑和唾液的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采集10 名志愿者的菌斑和唾液经甲酯化预处理,用GC,GC/MS法检测菌斑、唾液中脂肪酸的成份及含量.结果:牙菌斑含有5种直链饱和及3种直链非饱和酸;唾液含有3种直链饱和及3种直链非饱和酸.脂肪酸占菌斑干重为35.15μg/mg,在唾液中含量为13.23μg/ml,C16:0、C18:1是含量最多的脂肪酸.牙菌斑和唾液脂肪酸的成份不同,提示两者的脂肪酸来源和作用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2.
3.
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aisne为珙桐科喜树属多年生植物 ,阔叶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诸省区 [1]。我国是喜树的唯一原产国。目前 ,国内外对喜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喜树中具有独特抗癌机制的喜树碱 ( CPT) [2 ] ,而对喜树中其他成分的研究很少报道 ,尤其是未见有关喜树脂肪酸组成的报道。本文采用 GC- MS联机方法研究了喜树果实中脂肪酸的组成。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原料 :喜树果实为四川都江堰 1 997年 1 2月所产 ;喜树果实油脂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获得。1 .2 实验设备 :VG PLATFORM 气相… 相似文献
4.
5.
6.
本研究检测了10例无龋成人(龋失补牙数为零)和10例严重龋病患者(龋失补牙数等于或大于10)刺激性全唾液的流率、缓冲能力和碳酸氢根(HCO_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缓冲碱、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尿酸的浓度。结果表明无龋成人的唾液流率、缓冲能力和缓冲碱、HCO_3~-、尿素氮和SOD的浓度明显高于严重龋病患者(P<0.05);而尿酸、总蛋白、白蛋白浓度两组之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本文研究还表明,唾液缓冲能力与其中的缓冲碱、HCO_3~-及尿素氮的浓度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Ca^2+检测、分析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自制的中性载体Ca^2+-ISME直接测试牙菌斑中的Ca^2+,并对Ca^2+-ISME进行了一步的改进。结果:聚氯乙烯毛细管与玻璃毛细管制备的电检具有类似的性能,但在牙菌斑Ca^2+的测试中电位显示不稳定,波动幅度大,重复性差。结论:Ca^2+-ISME用于原位牙菌斑Ca^2+的测试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东北天南星根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东北天南星根中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方法:利用乙醚回流提取,Na2CO3水溶液萃取,HC1酸化再甲酯化以乙醚萃取、无水Na2SO4干燥,用GC-MS测试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得总脂肪酸1g,得率0.5%,鉴定了16种脂肪酸成分。结论:东北天星根中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0%。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使用木糖醇口香糖对唾液和菌斑中变形链球菌(mustans streptococci,MS)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木糖醇提供依据.方法 从2006年2月-2009年2月,选取石家庄市2所学校8岁住校学生96名,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即木糖醇无糖口香糖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咀嚼含50%的木糖醇口香糖,每日3次,每次20min;对照组不咀嚼口香糖,口腔检查在基线,开始后24、36个月.结果 在使用木糖醇口香糖24、36个月后,唾液和菌斑中MS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 长期使用木糖醇口香糖可以减少唾液和菌斑中MS水平,因此,木糖醇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甜味剂预防龋齿. 相似文献
10.
11.
Banderas-Tarabay JA Zacarías-D'Oleire IG Garduño-Estrada R Aceves-Luna E González-Begné M 《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2002,33(5):499-505
BACKGROUND: Variability in salivary proteins and their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ir protective features against dental caries. Knowledge of molecular content of saliva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is important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this biological fluid.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nalyze electrophoretic pattern and protein composition in resting human whole saliva (HWS) of a Mexican population and to correlate these data with decayed, missing, and filled teeth (DMFT) index in these subjects. METHODS: Resting human whole saliv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20 healthy Mexican dental students. Salivary flow rate,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electrophoretic profile analyzed qualitatively by sodium dodecyl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were correlated with DMFT index. Gels were successively triple-stained with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R250, periodic acid Schiff (PAS), silver stain, and salivary molecules were scored as absent (-), present (+/-), and high intensity and size (+). RESULTS: These showed no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in number of band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however, a slight 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sex was found (p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蔗糖溶液漱口前、后乳牙菌斑液短链有机酸含量与龋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3~5岁完整乳牙列幼儿32例,无龋组12例[龋补牙数(dft)=0且龋蚀指数(CSI)=0];有龋组20例,其中高危亚组10例(dft≥5且CSI≥10),低危亚组10例(0相似文献
13.
14.
使用含氟漱口液和APF溶液后菌斑和唾液氟离子水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正常人使用含氟漱口液和 APF溶液后 ,唾液及菌斑中氟离子浓度 ,并探讨其对龋病预防的意义。方法 :选择 40例自愿者 ,用离子选择性氟电极测定单独使用含氟漱口液 ( A组 )及联合使用含氟漱口液和 APF溶液后 ( B组 )不同时间点氟浓度 ,并与基线水平相比较。结果 :B组在用氟后 60 min内唾液和菌斑氟浓度都较基线水平有显著性提高( P<0 .0 5 ) ,A组只在 2~ 5 min时高于基线水平。 A组与 B组相比 ,各个时间点唾液和菌斑氟浓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联合使用含氟漱口液和 APF溶液后可以使菌斑和唾液的氟浓度升高 60 min左右 ,多种剂型和途径联合用氟是较为有效的氟防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使用三氯新牙膏的口腔卫生措施对牙间隙菌斑及牙龈炎的控制效果,并与使用牙间隙清洁工具的口腔卫生措施相比较。方法以Quigley-Hein指数和(龈)乳头出血指数对41名受试者牙间隙的菌斑和牙龈炎症进行评分,符合轻度牙龈炎标准者被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使用含三氯新的牙膏,但不指导其进行牙间隙清洁;对照组使用不含三氯新的同品牌牙膏,但指导其使用牙间隙清洁工具和Bass法刷牙。分别于3周、2个月、4个月后对2组受试者进行口腔复查。结果试验组菌斑指数由基线2.62±0.38降至4个月时2.09±0.28(P0.01),乳头出血指数由3.30±0.79降至2.78±0.70(P0.05),对照组亦有同等程度的改善;两组均显示前牙比后牙的改善更显著。结论含有三氯新的牙膏能够降低菌斑及牙龈炎水平,其效力与定期使用牙间隙清洁的措施相当,必要时可作为后者的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人牙根面菌斑中蛋白水解酶的种类和活性。采用SephadexG-200层析技术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收集和菌斑中的蛋白水解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结果发现,亮氨酸氨肽酶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酶和胰酶样蛋白酶存在于根面菌斑中,且均有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人牙源性多潜能干细胞重编程体系的特点。方法分别利用 STEMCCA 慢病毒/饲养层和仙台病毒/基质胶两种重编程系统,将人根尖乳头干细胞重编程为 iPS 细胞,比较两种方法的诱导效率、诱导工作量、iPS 细胞非整倍体核型比例、外源性基因消除难易程度等情况。结果 STEMCCA 重编程体系需要制备饲养层细胞 MEF,重编程效率约为0.1%,后期经 Cre-Loxp 酶切技术可得到无外源性转录基因的 iPS 细胞。仙台病毒重编程体系为无饲养层培养,基质胶制备方便、标准统一,重编程效率约为0.7%,明显高于 STEMCCA 系统(P <0.05),外源性病毒和转录基因经自然传代后逐渐消除。结论与 STEMCCA 系统相比,仙台病毒/基质胶体系更适于人牙源性 iPS 细胞的诱导。 相似文献
19.
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正常人红细胞膜中脂肪酸的含量,选择氮气环境中三氟化硼-甲醇酯化法。结果该方法能够使红细胞膜中脂肪酸酯化完全且不饱和脂肪酸不易氧化。测定了正常人红细胞膜中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提示此方法快速准确,稳定性重复性皆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用唾液取代龈下菌斑采集牙周致病菌样本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各36例,应用16S rRNA PCR技术分别检测患者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 和福赛斯坦纳菌(T.f).以21名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A.a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1.67%和50%,与其他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g在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6.67%和50%,在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和91.67%,与对照组的30% 和51.74%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T.f在侵袭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和健康对照者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91.67%、91.67%和85.71%;在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5%、66.67%和71.43%;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牙周炎患者的非刺激性全唾液是龈下菌斑样本的集合,可以取代龈下菌斑用于采集细菌样本检测牙周病原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