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随着我国城乡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民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龄病人也不断增加。当前,老年人的缺血性肠病,尚未引起医务界的足够重视,国内对此也研究甚少,它已是老年人急腹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容易误诊和漏诊,某些临床类型预后险恶,故必须对本病加强认识。肠管的血液是由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所供给的。不同的分枝供给自空肠迄直肠不同肠管的血循。它们之间互相连接,构成极为丰富的血管网。任何全身或肠管本身的病变引起的肠道供血不足,都可以引起缺血性肠病:急性或慢性;普遍性或局灶性;小肠或结肠。如一枝血管慢慢发生闭塞时,因为侧枝循环形成,症状不明显;但若是突然的闭塞则可引起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肠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琦  章静  张伟 《四川医学》2007,28(4):392-394
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外科及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肠病3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全部伴有其它疾病,其中伴发高血压、冠心病22例,心瓣膜病6例,同时伴心房颤动8例、脑梗死2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肝硬化3例,合并腹腔感染性疾病2例;结肠癌1例;SLE 2例。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均以腹痛为主,36例于病后48h内行腹部B超检查,24例于住院后48h内行结肠镜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肠粘膜缺血性病变。内科综合治疗20例,17例有效,1例死亡,2例无效转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共18例,14例有效,术后并发肠瘘、严重感染等死亡4例。结论①缺血性肠病绝大多数患者临床伴有其它基础疾病;②早期腹部B超及结肠镜检查对缺血性肠病诊断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③通过扩血管等内科综合治疗同时积极治疗伴发疾病大多数缺血性肠病可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3.
4.
缺血性肠病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老人,常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休克、心肌梗死、外伤等基础上发生.具有一系列结肠缺血损伤的临床表现特点:可逆性结肠病变(黏膜下或壁内出血)、一过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狭窄、坏疽和爆发性弥漫性肠炎.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肠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1]。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患者日渐增多及肠镜检查的普及化,该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现将我科2006-06~2010-06经肠镜、CT检查、B超、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肠病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血胜肠病是指由于支配肠道的血管本身结构改变(闭塞)和/或功能异常(挛缩),或者全身血液动力学变化(低灌注)导致肠道血流减少而引起的肠壁器质性损害及肠功能障碍。包括小肠缺血和结肠缺血。根据发病情况和病变范围,肠缺血可以分为3类: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缺血陛结肠炎。急陛肠系膜缺血是指突然发作的肠道供血不足,常表现为急性重度腹痛,诊断一般不困难。慢性肠系膜缺血(肠绞痛)是间断或持续的肠道供血不足,无法满足餐后肠道活动的代谢需求。缺血性结肠炎是肠道供血不足导致的结肠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缺血性肠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及危险因素造成血液供应缺乏或回流受限导致肠壁出现不同程度病变及损害的肠道相关疾病。近年来缺血性肠病发生率逐渐上升,本文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出发,主要对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基础、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以期能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迸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42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顽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10例有高血压病史,16例有冠心病史.CT确诊8例,B超确诊6例,DSA确诊15例.该病临床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结论 缺血性肠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误诊率高,病死率高,对于具有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应高度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oliseases)是一种少见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缺血流灌注不足所致的肠壁缺血性损害。分为急性肠黏膜缺血(aewte mesenteric ischemic,AMI)慢性肠黏膜缺血(chromic mesenteric ischemia,CMI)及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三种类型。动脉痉挛,动脉  相似文献   

10.
病史摘要 张××、男、51岁,住院号87208,病理号66763。因腹痛、腹胀、恶心5天于1989年5月30日入院。查体:心率96次/分,血压21/11kPa,体温36.6℃。双肺呼吸音清,心音纯、律整。腹部略饱满,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浪,全腹软无压痛及抬手痛,肝脾未触及、肺肝浊音界于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无移动实响。1981年曾患肺栓塞。化验:白细胞24.0×10~9/L。尿黄色透明,蛋白阴性,尿淀粉酶16u。单纯X线腹透于右下腹部可见多个肠管积气扩张但未见液平面。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房性逸搏,S-T改变,入院诊断:腹痛待查。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肠病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老人,常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休克、心肌梗死、外伤等基础上发生.具有一系列结肠缺血损伤的临床表现特点: 可逆性结肠病变(黏膜下或壁内出血)、一过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狭窄、坏疽和爆发性弥漫性肠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经血管超声、肠系膜血管螺旋CT、肠系膜血管造影或手术确诊的缺血性肠病32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男22例,女10例,年龄33~85岁,平均(65.5±10.7)岁,均经血管超声、肠系膜血管螺旋CT、肠系膜血管造影或手术确诊。23例有基础疾病,其中冠心病13例,高血压病8例,糖尿病3例,心肌炎1例。合并心房纤颤9例,肝硬化5例,主动脉夹层2例,腹部外科术后3例,胰腺癌2例。误诊率高,32例中,4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4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误诊为肠梗阻,3例慢性患者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3例误诊为结肠肿瘤,误诊率为53.1%。结论对具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出现腹痛、血便等需考虑本病可能。可经结肠镜、血管超声、肠系膜血管螺旋CT、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明确诊断。内科保守治疗可好转,部分需手术治疗。缺血性肠病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护理要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我院2011年至2012年确诊为缺血性肠病的患者的心里护理、饮食、用药等观察.结果 患者能积极配合,情绪稳定,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提高了病人对本病的认识,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后治愈和缓解,结论:①对临床症状为腹痛、便血且伴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应考虑缺血性肠病的可能。②缺血性肠病通过保守治疗可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肠病的定义和分类 缺血性肠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血液供应不足、回流受阻或是局部血管异常、组织代谢需求超过了氧的供给,导致肠壁缺氧损伤,从而引起的急性和慢性炎症性病变,好发干血管性疾病(如胶原病、血管炎、糖尿病或是服用血管收缩性药物等),但机械性肠梗阻(栓塞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所致的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低血压等均能导致缺血性肠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诊治的认识。方法收集缺血性肠病患者23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恶心、呕吐及发热等。腹痛23例,腹泻11例,便血17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43.5%(10/23);17例行全腹螺旋CT检查,阳性率52.9%(9/17);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阳性率100%(8/8),造影检查发现血管畸形、管腔狭窄、闭塞;1例腹部立位X线检查提示肠梗阻。所有患者经恰当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缺血性肠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误诊率高,如及时行肠镜等辅助检查能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肠病是指结肠和(或)小肠因供血不足发生的缺血性肠道损害,可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及结肠缺血[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上升,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肠病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经验。方法:收集经结肠镜、影像学、病理或手术证实的缺血性肠病患者22例,对其临床特征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男15例,女7例。肠镜+彩超确诊15例,肠镜+CT确诊4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2例,手术确诊1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16例(其中2例还合并房颤),糖尿病4例,无相关疾病2例。误诊率高,22例中有5例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占22.7%;3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占13.6%;2例误诊为药物相关性肠炎,占9.1%,总误诊率达45.5%。结论:对具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出现腹痛、便血等需考虑本病可能。可经结肠镜、腹部CT或MRI、彩超、DSA等明确诊断。内科保守治疗可好转,部分需手术治疗。缺血性肠病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9.
42例缺血性肠病临床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42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10例有高血压病史,16例有冠心病史。CT确诊8例,B超确诊6例,DSA确诊15例。该病临床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结论缺血性肠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误诊率高,病死率高,对于具有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应高度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着重探讨45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病因、CT检查技术及其影像表现.资料与方法45例缺血性肠病均经螺旋CT扫描.26例经过手术证实,14例经过治疗痊愈,5例急性死亡.结果 其中肠系膜动脉缺血24例,肝固有动脉缺血4例,肠系膜静脉缺血17例.结论 严格掌握CT检查技术,根据CT影像表现并密切结合临床,对缺血性肠病患者可以作出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