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项国内外大型临床循证医学试验证实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减少斑块继发性病变,从而降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同时近年来研究结果已证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我们旨在探讨短期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其中脂质代谢紊乱是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辛伐他汀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恢复内皮功能,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数目,抑制巨噬细胞分泌酶的活性来延缓颈动脉硬化。笔者运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老年高血脂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方法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行冠脉造影或冠脉双源CT检查符合1支或多支冠脉血管狭窄程度达到50-70%,入选48例患者,根据是否规律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使低密度脂蛋白降至2.0mmol/L以下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1年-1年半后再次复查冠脉造影或冠脉双源CT,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变化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钙片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回退率和斑块无进展率明显增高,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回退,管腔扩大,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和美托洛尔在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方法将56例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都能使颈动脉粥样斑块消退。但是治疗组(辛伐他汀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能很好的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中的价值。方法:以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接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病患50例为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划分成实验、对照组(n=25)。实验组治疗用中药复方制剂,对照组用辛伐他汀。对比血脂水平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用药结束时SF-36评分(87.92±3.86)分,比对照组(80.15±3.41)分高,P<0.05。实验组用药30d后C反应蛋白(2.96±0.53)mg/L,比对照组(5.47±0.92)mg/L低,P<0.05。实验组用药30d后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中药复方制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病患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脂与C反应蛋白水平,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颈动脉超声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对参加我院健康体检时经彩超检查发现有颈动脉斑块的观察病例68例,每晚服用辛伐他汀,连续4月,观察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变化以及血脂的动态改变。结果68例观察者共发现斑块112个,服药4月后发现低回声斑块面积消退幅度达32%,混合性斑块达25%,高回声斑块只有9%,平均消退幅度22%,除高回声斑块外,其他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TC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G、LDL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HDL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观察服用辛伐他汀4月后斑块的面积变化以及血脂的改变结果表明,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达到稳定与消退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宋怀河 《工企医刊》2014,(3):772-773
目的观察分析我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中随机抽取于2010年4月至2013年10月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入院治疗的患者100例。这100例患者根据接受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的辛伐他汀和葛根素联合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等其他数据。分析讨论。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由于对照组,且临床数据的改善也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使用葛根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能够很好的帮助治疗患者,减轻症状,保护心肌,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的深入研究,可以推广使用,有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影响。方法入选在解放军总医院成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于5个月后回院复查的冠心病患者,共纳入30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0.17±11.37)岁。采用QAngioXA 7.2分析软件行冠状动脉定量分析,非靶血管的狭窄程度较前加重20%以上定义为斑块进展。发生斑块进展者60例,无进展者240例。患者于两次冠状动脉造影前测定血脂、尿酸以及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60例斑块进展患者中非靶血管狭窄程度由(24.15±11.89)%加重至(53.75±12.91)%。斑块进展组和无进展组首次造影时总胆红素(11.00±6.67)μmol/L vs(13.88±5.95)μmol/L,复查造影时总胆固醇(4.29±0.94)mmol/L vs(3.80±0.86)mmol/L、三酰甘油水平(1.97±1.18)mmol/L vs(1.59±0.87)mmol/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2.45±0.62)mmol/L vs(2.09±0.74)mmol/L、高尿酸血症40.0%vs 2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水平总胆红素是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低水平总胆红素是PCI术后非靶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冠心病患者粥样斑块致使动脉腔变窄,阻碍人体血液流动,造成患者出现心脏缺血和心绞痛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两种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5-01-2018-05-01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5mg瑞舒伐他汀钙,高剂量组给予10mg瑞舒伐他汀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积分、血脂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动脉斑块积分分别(3.21±0.34)和(3.28±0.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6,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三酰甘油水平为(1.37±0.18)mmol/L,低于低剂量组的(1.58±0.21)mmol/L,t=4.295,P0.05;高剂量组总胆固醇水平为(3.31±0.43)mmol/L,低于低剂量组的(4.22±0.54)mmol/L,t=7.457,P0.05;高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为(1.81±0.16)mmol/L,低于低剂量组的(2.25±0.27)mmol/L,t=7.931,P0.05;高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为(1.08±0.37)mmol/L,低于低剂量组的(1.26±0.41)mmol/L,t=1.844,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血清hsCRP水平为(6.92±0.47)mmol/L,高剂量组为(6.83±0.51)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4,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5mg与10mg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hsCRP的影响相同,但高剂量对患者血脂的影响优于低剂量,因此对于血脂水平不高的患者,建议选用5mg服用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与斑块稳定性。方法:对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斑块形态结构、动脉内膜厚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饮酒、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血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P〈0.05)。脂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相关(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饮酒、高脂血症、餐后血糖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高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超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彩超诊断,观察其回声大小、性质、管腔狭窄程度及彩超下血流频谱参数.结果 155例患者中,硬斑32例,软斑44例,扁平斑50例,混合斑29例.斑块好发位置多在颈内动脉起始部及颈总动脉分叉膨大,其中右侧斑块82例,左侧斑块73例.管腔狭窄32例,轻度狭窄12例,中度狭窄18例,重度狭窄2例.结论 彩超能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发现并及时识别,准确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防治脑梗死.  相似文献   

12.
彭幼英 《现代养生》2013,(18):42-4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脂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确诊为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脂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治疗,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疗程4个月,对比分析两组在治疗前后IMT、TG、TC、LDL-C、HDL-C的变化情况,评价用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变化,观察组患者的血脂降低程度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的IMT也比治疗前有所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却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对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脂患者而言,辛伐他汀能起到良好的降脂作用,而且还能起到稳定甚至减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分析粥样斑块的造影显像情况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26例有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粥样斑块全部显影;30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中,17例有少量稀疏显影,13例无显影。结论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内的微循环情况,可以无创性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at herosclerosclerosis,CAS)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特征,是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的窗口[1],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缺血性脑卒中分组,将100例存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00例不存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斑块稳定性、IMT、CAS斑块面积、狭窄度、颈动脉血流量及脑血流量。结果观察组不稳定斑块形成率较对照组高,稳定斑块形成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中膜厚度(IMT)及CAS斑块面积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ICA)、颈总动脉(CCA)及椎动脉(VA)的狭窄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A、CCA、VA及脑血流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通过高频超声可有效评价斑块及狭窄程度,判定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于旭 《中国卫生产业》2013,(35):102-103
目的分析和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自2011年9月-2013年3月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共7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9例,详细记录患者在入院初诊时和治疗第3、6,、12个月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并且通过颈动脉超声的检查,评估和对比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的厚度(IMT)。结果在第6个月与第12个月进行复诊,干预组患者通过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IMT明显缩小,对照组中的患者颈动脉斑块却出现增大。两组和治疗以前进行对比,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检测颈动脉斑块对比,均存在有显著性的差异,干预组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厚度明显减小,对照组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厚度明显增加。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上使用阿托伐他汀药物,不仅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而且更有助于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在治疗患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内膜损伤后导致炎性增生性反应和脂质代谢紊乱有关。AS粥样斑块主要由血液来源的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免疫细胞以及血管壁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组成,AS斑块破裂和继发的血栓形成是大多数急性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经皮血管介入技术的开展,使AS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程度改善,但是作为基础药物治疗之一的抗栓治疗仍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过早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平衡抗栓治疗和出血风险的关系以及预防并积极实施合理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是否有助于预测脑梗死发病风险。方法颈动脉内径狭窄小于70%的TIA患者158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类型,并随访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125例患者完成研究,平均随访24.1个月,发生血栓栓塞性脑梗死13例,其中无斑块组年发生率为1.5%,稳定性斑块组为3.6%,不稳定性斑块组为9.2%,后者明显高于前二组。结论采用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助于预测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血脂异常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盐酸肌醇酯片0.2g每日3次,疗程为6周;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通过治疗前后血脂变化观察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情况。结果观察TC、TG、HDL-C、LDL-C,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2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56.7%。结论辛伐他汀对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斑块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血脂异常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盐酸肌醇酯片0.2g每日3次,疗程为6周;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通过治疗前后血脂变化观察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情况。结果观察TC、TG、HDL-C、LDL-C,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2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56.7%。结论辛伐他汀对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斑块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