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糖代谢异常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发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4年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468例,分为糖尿病组(101例)、糖耐量减低组(70例)和非糖代谢异常组(297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观察其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和冠状动脉受累情况。结果:3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冠状动脉双支和3支病变发生率(59.4%,36.6%)均明显高于非糖代谢异常组(29.6%,10.1%),双支病变发生率(59.4%)明显高于糖耐量减低组(11.4%),而单支病变发生率(3.9%)均显著低于糖耐量减低组(51.4%)和非糖尿病组(60.3%)(P<0·05),多节段病变发生率(43.5%)则显著高于非糖代谢异常组(11.1%)(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对预后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效果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并发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发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7年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720例,分为糖尿病组(208例)、糖耐量减低组(96例)、空腹血糖受损组(30例)和非糖代谢异常组(386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血糖、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观察其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体重指数和吸烟)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1)4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平均弥漫病变血管支数分别为1.53、1.37、1.46高于非糖代谢异常冠心病组0.62(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空腹胰岛素、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是弥漫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糖调节受损时冠状动脉已发生严重病变,病变呈弥漫性,与糖尿病组相近。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及时发现糖代谢异常患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7.0 mmol/L的不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冠心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这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空腹血糖7.0 mmol/L的426例冠心病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单支病变组(n=110)和冠脉多支病变组(n=316),通过OGTT分析两组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冠脉单支病变组中,糖调节受损54例(49.09%),糖尿病11例(10.00%),糖代谢异常共65例(59.09%);冠脉多支病变组中,糖调节受损180例(56.96%),糖尿病47例(14.87%),糖代谢异常共227例(71.83%)。与冠脉单支病变组比较,冠脉多支病变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患者较多,体重指数较高,肥胖及超重患者较多,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有冠心病家族史者较多,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患者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8,95%CI:1.009~1.068)、吸烟(OR=1.964,95%CI:1.232~3.129)、体重指数(OR=1.662,95%CI:1.181~2.338)、糖耐量异常(OR=1.039,95%CI:1.032~1.224)、糖尿病(OR=1.651,95%CI:1.032~3.109)、冠心病家族史(OR=2.122,95%CI:1.104~4.076)是冠心病患者冠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空腹血糖7.0 mmol/L的冠心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比例较高,且冠脉多支病变组较冠脉单支病变组存在更多的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4.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临床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糖代谢异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探讨餐后2 h血糖检测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72例,取清晨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值后将患者分为糖尿病(DM)组,糖耐量减低(I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和糖耐量正常(NGT)组,比较4组的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DM组58例(33.72%),IGT组56例(32.56%),IFG组10例(5.81%),NGT组48例(27.91%).前3组弥漫性病变率、合并血脂异常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多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率高,容易合并其他危险因素,餐后2 h血糖测定可提高该类患者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及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新发糖代谢异常的情况。方法 A组为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5例,B组为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70例。两组在住院期间行空腹血糖检查,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均排除了糖代谢异常。在随访1~18个月期间,监测患者空腹血糖及OGTT,明确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在随访过程中确诊糖尿病3例,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12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22例;B组确诊IGT 4例,IFG 9例,无糖尿病患者。两组随访18个月时确诊糖尿病、IGT、IFG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3/65)vs.0,P<0.05;18.5%(12/65)vs.5.7%(4/70),P<0.05;33.8%(22/65)vs.12.9%(9/70),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并发糖代谢异常的风险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包括OGTT检查,以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并早期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餐后血糖异常对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2例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非糖尿病患者,其中60例确诊为冠心病,62例为非冠心病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OGTT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比较,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餐后2小时血糖呈正相关(r=0.34,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糖耐量受损明显者的冠状动脉病变重,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对冠心病的临床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和分析高血压人群中糖代谢的状况。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治疗的5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基本信息,患者均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OGTT实验的测定,并将所有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减低组,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异常组,测定各组患者的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收缩压的水平。结果有325例(65.00%)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的情况,其中空腹血糖异常患者30例(6.00%),糖耐量减低患者90例(18.00%),已达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05例(41.00%)。空腹血糖受损组和糖尿病组患者的发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糖耐量异常组患者的年龄多在60~70岁的年龄段。糖耐量减低组和糖尿病组的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年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受损组患者仅年龄高于正常血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人群中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在预防高血压和糖代谢异常的过程中应注重其危险因素的预防,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预防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血糖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12例无糖尿病(DM)病史的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患者和127例老年体检人群,分别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并对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血糖水平与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血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因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127例体检人群中87例血糖正常,20例糖耐量减低(IGT),20例DM;而112例冠状动脉支架患者中有73例糖耐量减低(IGT),11例DM,仅28例血糖正常。冠状动脉支架人群糖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普通体检人群(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脉支架置入史为糖代谢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冠状动脉支架患者人群中,糖代谢异常组年龄、腰臀比、FBG、餐后血糖(PBG)、肌酐(Cr)、TG、白细胞等因素与糖代谢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显著升高,临床上应重视这部分人群的血糖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血糖异常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出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患者,分为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观察1月、3月、6月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 共有42例患者(糖耐量减低18例,糖尿病24例)完成研究,其中比索洛尔组22例,美托洛尔组20例.治疗3月后比索洛尔组HbA1c、空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组HbA1c、空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较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于冠心病合并血糖异常患者糖代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糖代谢水平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尽早发现和干预糖代谢异常的重要性。方法 2011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85例,均在入院后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观察患者的糖代谢状况,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与不同糖代谢水平的关系。结果 385例患者中63.38%合并糖代谢异常。合并糖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二支及三支)和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血管狭窄指数积分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及局限狭窄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糖代谢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表现为多支及弥漫性病变。对心血管患者应关注其血糖代谢,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可以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患者,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预防,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CHD)合并糖调节受损(IGR)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特点及介入术后观察。方法选择CHD患者1212例,按WHO诊断标准分为血糖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受损(配T)组及T2DM组,比较各组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和晚期血栓的发生率。结果糖代谢异常各组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范围、病变性质等方面的积分显著高于NGT组(P〈0.05或P〈0.01)。糖代谢异常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及T2DM患者晚期血栓形成率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CHD合并IGR或T2DM患者,多个CHD危险因素并存,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多见,病变程度严重、弥漫,且支架内再狭窄率及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冠脉病变程度与糖代谢紊乱及β细胞功能的关系,为血糖异常患者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对183例接受了冠脉造影(CAG)的患者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分析冠脉病变程度与血糖及B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在FBCr〈5.6mmol/L的糖调节受损(IGR)组中[包括糖耐量减低(IGT)和糖尿病],2hBG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316,P〈0.01),8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566,P〈0.01);而在FBG〉5.6mmol/L组中,2hBG、HOMA—β与冠脉病变程度不相关(2hBG:r=0.017,P〉0.05;HOMA-β:r=0.280,P〉0.05)。结论在FBG正常的IGR中,2hBG及β细胞功能损害与冠脉病变程度具有显著相关,而在FBG异常患者中三者的关联减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79例,根据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和非早发冠心病组.统计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主干(LM)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为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标准对每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TG水平显著高于非早发冠心病组(P<0.05).与非早发冠心病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二者在受累冠状动脉部位上并无差别.非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平均Gensini积分高于早发冠心病组(1.97±0.82比1.66±0.93,P=0.003;8.72±6.21比48.65±8.9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95%CI:2.342~10.420,P=0.000)、吸烟(95%CI:9.468~31.220,P=0.000)、早发冠心病家族史(95%CI:8.120~23.480,P=0.001)、TG(95%CI:1.224~5.465,P=0.001)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是以单支病变为主.男性、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TG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戒烟、降低TG能够降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患者冠心病(CHD)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非糖尿病患者826例,按WHO诊断标准,确诊冠心病患者531例,非冠心病患者295例。826例对象按1985-1997年[1]WHO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断标准分为:血糖正常组367例。空腹血糖受损(IFG)组152例、糖耐量受损(IGT)组307例。531例冠心病患者进一步分组为:血糖正常。组208例;IFG1组t02例;IGT1组221例。结果:①IFG、IGT组CHD发生率分别为67.1%和72.0%,较血糖正常组(56.7%)显著增高(P〈0.05~〈0.01)。②IFG1、IGT1组与血糖正常1组比较在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病变范围、病变性质各方面都有显著差异(P〈0.05~〈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IGT、IF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是CHD独立危险因素(OR=-0.302~1.738,P〈0.05~〈0.01)。④IGT、HbAlc、SBP、HDL—C与CHD病变严重程度相关(p=-0.722~0.350,P〈O.05~〈0.01)。结论:IFG、IGT阶段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度增加,且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多见。程度严重、弥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糖尿量异常(IGT)或者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进行探究.方法 将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接收治疗的24例DM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35例IGT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以及65例冠心病患者(C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和糖代谢紊乱不同,A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2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如.05).结论 与冠心病患者相比,DM或者IGT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较为复杂和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137例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T2DM组)及非糖尿病组(NDM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血清学指标及CAG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的高血压、高血糖症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DM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P<0.05);T2DM组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C型病变均高于NDM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尿酸(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TC、TG、LDL-C均高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也比后者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的青壮年男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顺义医院住院,经CAG确诊的233例青壮年CHD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患糖尿病分为DM合并CHD组(71例)和单纯 CHD组(162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和 CAG结果。结果:与单纯CHD患者比较,DM合并CHD患者总胆固醇[TC,(4.11±0.26)mmol/L比(5.79±0.3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31±0.32)mmol/L比(3.91±0.45)mmol/L]、甘油三酯[TG,(1.60±0.25) mmol/L比(3.28±0.56)mmol/L]水平显著升高(P 均<0.01);CAG 显示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15.4%比35.2%)、节段性病变(13.6%比35.2%)、弥漫性病变(31.5%比57.7%)比例显著增加,侧枝循环比例(50.6%比29.6%)显著减少,P均<0.01。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青壮年男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弥漫性病变多,侧枝支循环建立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冠脉病变及胰岛素抵抗状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某病区ACS患者174例的冠脉造影及血液学检查资料,根据OGTT结果分为两组:合并IGR的96例为ACS+IGR组,不合并IGR的78例为ACS组。另选取冠脉造影正常糖代谢正常者80例为对照组(NC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计算冠脉病变Gemini积分。应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ACS+IGR组与ACS组患者相比心血管事件患病率高,冠脉病变多支、弥漫、病变重。甘油三酯、BM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HOMA-IR较ACS组增高。ACS+IGR组和ACS组hsC-RP、胰岛素较NC组高。结论合并IGR的ACS患者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比率,以及冠脉病变复杂程度均高于糖代谢正常者,提示应早期积极干预IGR,预防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随机选择我院5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组(冠心病亚甲减组,28例),冠心病无甲状腺功能减低组(冠心病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冠心病亚甲减组合并高血压(57.1%),心肌梗死(35.7%),心力衰竭者(35.7%)比例明显高于冠心病组的(36.7%,10.0%,13.3%,P均<0.05);与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亚甲减组甘油三酯[TG,(1.95±1.23)mmol/L比(3.32±1.20)mmol/L]、总胆固醇[TC,(3.50±1.15)mmol/L比(5.87±1.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7±0.74)mmol/L比(3.40±0.65)mmol/L]、脂蛋白(a)[LP(a),(200±33)mg/L比(275±35)mg/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0±0.52)mmol/L比(0.88±0.25)mmol/L]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冠脉三支病变(13.3%比64.3%)、弥漫性(33.3%比78.6%)、重度(26.7%比53.6%)及闭塞(10.0%比32.1%)病变患者比例也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特点是临床表现和冠脉病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