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Fibrosis)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Fibrogenesis,即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和纤维分解(Fibrolysis,即细胞外基质降解)不平衡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反应。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肝纤维化的研究有了许多突破。在这一病理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使肝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在窦周间隙过度沉积,继之肝窦毛细血管纤维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分子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整合素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素为一类位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家族分子,介导细胞-细胞及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整合素在正常肝脏实质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整合素表达种类及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变化。肝损伤早期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通过整合素调节肝脏细胞的表型功能,尤其是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以促进肝纤维化发生;而且肝脏细胞又可通过整合素调节其迁移粘附的病理生理功能。选择性干预异常ECM成分与整合素的结合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可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促进肝脏内环境稳定与肝脏细胞功能恢复,可望成为肝纤维化防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肝纤维化是各种致病因子引起肝脏慢性炎症刺激的损伤后修复反应,其特点是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引起细胞外基质在肝内过度沉积。肝纤维化的发生通常是由慢性肝病引起,近年来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研究,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的[1]。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有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失衡,导致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过度堆积;肝星状细  相似文献   

4.
于庆潭  董磊  赵权  王华强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2):1539-1541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的、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病理学检查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同时,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测因其创伤小、简便快速成为肝纤维化诊断的发展方向.血清学检测指标主要有细胞外基质成分、胶原酶类和细胞因子三大类,本文就肝纤维化临床检验的血清学指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不平衡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反应。肝纤维化发生机理复杂,在这一病理过程中,细胞一细胞因子一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使肝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在窦周间隙过度沉积,继之肝窦毛细血管纤维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分子病理学基础,而细胞因子作为免疫调节介质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也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的必然病理过程 ,其特点是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trix ,ECM )的异常增多、沉积。国内外许多学者试图通过实验性肝硬化的研究 ,对肝硬化进行干预 ,预防或逆转肝硬化 ,以期找到理想的方法对肝硬化进行治疗 ,本文就这方面进行综述。近年来 ,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对肝纤维化的研究有了许多突破。在这一病理过程中 ,细胞 -细胞因子 -基质之间相互作用 ,是肝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 ,在窦周间隙过渡沉积 ,继之肝窦毛细血管化 ,使肝纤维化形成的分子病理学基础。肝脏主质细胞分…  相似文献   

7.
肝窦内皮细胞参与肝纤维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窦内皮细胞在肝纤维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表达相关细胞因子、介导肝脏炎症反应、活化星状细胞、参与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与降解、参与肝窦毛细血管化、调节肝脏血管等参与肝纤维化.本文就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纤维化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近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肝脏纤维增生(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和纤维分解(细胞外基质降解)不平衡,纤维组织过度沉积,是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肝纤维化形成的机制非常复杂,除了目前公认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不平衡的因素外,细胞因子对肝纤维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基础,是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之路.在各种病因引起肝脏损伤修复过程中,肝星形细胞(HSC)被一些可溶性递质和局部细胞外基质(ECM)的改变所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在肝内沉积,逐步形成肝纤维化.此时如能去除病因,增多的胶原纤维可被逐渐吸收,使肝脏结构恢复正常.如病变继续发展,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及结节形成,则成为肝硬化.近年来中医药抗纤维化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的形成原因较多 ,常表现为一个缓慢而复杂的病理过程 ,不论何种因素致病 ,其机制均为肝脏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后引起细胞因子的释放 ,通过细胞因子 -基质 -细胞基质的相互作用最终使基质沉积于肝脏 [1] 。在肝脏损伤的修复过程中 ,肝星形细胞 ( HSC)过度激活促进了肝纤维化的发生。肝纤维化 ( Hepatic fibrosis,HF)是肝损伤后的修复机制 ,指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 ,细胞外基质 ( ECM)的合成大于降解导致过度沉积 ,但无假小叶形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肝脏内不同类型的细胞都参与损伤修复过程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造成…  相似文献   

11.
肝星状细胞的持续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肝损伤时,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可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促进胶原纤维沉积,导致肝纤维化的形成.白介素-10是一种多功能的炎症抑制因子,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纤维化的作用,因而研究白介素-10与肝星状细胞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白介素-10对肝星状细胞激活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纤维化是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所共有的病理改变和途径,是细胞外基质在肝脏的过度沉积,其质与量均发生变化。而肝星状细胞是细胞外基质产生的主要细胞来源,它的激活、凋亡均受到众多细胞因子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是由于病毒感染、酒精、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导致肝脏慢性损伤的结局.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硬化必然经过的中间阶段.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活化、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导致ECM在细胞间质过量沉积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基本机制.抑制HSCs活化、增殖和减少HSCs胶原合成,阻断相关信号通路转导、诱导HSCs凋亡成为防治和逆转肝纤维化的重要手段[1-3].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能够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多能干细胞.Sakaida Ⅰ.等[4]研究表明,CCl4诱导的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移植骨髓干细胞后,纤维化程度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  相似文献   

14.
细胞因子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所共有的病理过程。肝星状细胞 (HSC ,也称贮脂细胞 ,lipocytes,fat storingcells)的激活 ,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是肝纤维化的重要环节[1 ] 。近年研究显示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HSC激活 ,调节细胞外基质 (ECM)生成方面。现将研究近况简要综述如下。1 肝纤维化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特征肝纤维化都是以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化学物质如酒精、四氯化碳 (CCl4)等因素引起肝脏损伤为起点 ,继之有炎症、细胞坏死 ,激活肝脏内的…  相似文献   

15.
展玉涛 《医学综述》2000,6(5):210-211
<正>肝纤维化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肝脏“创伤愈合”反应,其主要病理特点是细胞外基质在肝脏过多积聚和沉积。近十几年来,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我们仅将有关肝纤维化细胞学的一些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肝星状细胞是产生肝脏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其活化、增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受许多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白介素-1、白介素-10等的调节.近十年来有关细胞因子在肝星状细胞中的信号转导通路逐渐被阐明.现就细胞因子在肝星状细胞中的信号转导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参与肝纤维化的细胞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纤维化的形成是一缓慢而复杂的过程 ,不论何种致病因素 ,其机制都是肝脏受到外界刺激后引起细胞因子的释放 ,细胞因子 -细胞 -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 ,最终使基质沉积于肝脏 [1 ]。因而近年细胞因子的研究倍受重视 ,取得了可喜进展。1 转化生长因子 ﹀(TGF﹀)它是双硫键联结的二聚体碱性蛋白 ,分子量为 2 5 k D,机体内多种细胞如淋巴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都可以产生TGFβ,在肝脏主要由枯否细胞、窦内皮细胞可以合成、分泌TGFβ,分离和培养的大鼠肝细胞也有 TGFβ表达 [2 ,3] 。原位杂交技术表明人肝纤维化组织及 CCl4中毒大鼠肝组织…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 ,不同病因 (如病毒、酒精、寄生虫等 )引起肝脏慢性损伤的病理过程不同 ,但各种不同病因肝纤维化发生最终共同途径是肝星状细胞的激活 ,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学者提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肝内存在与胶原生成有关的“肝星状细胞 -纤维母细胞 -成纤维细胞”效应细胞系统 ,引起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各成分合成增多 ,降解相对不足 ,过多沉积在肝内引起纤维化 ,若进一步发展造成肝小叶重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 ,则进入肝硬化。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肝纤维化在一定情况下可被逆转 ,本文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9.
脂肪性肝病和肝纤维化是最常见的两种弥漫性肝脏病理学改变,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两者常相继发生或合并存在,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预防保健措施的相对滞后,在代谢性肝病中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在我国某些地区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常见肝病。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创伤愈合反应,表现为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与沉积,它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肝纤维化是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生成和积累的结果,肝细胞、肝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窦内…  相似文献   

20.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细胞慢性损伤后的机体修复机制,是慢性肝脏疾病共同的病理改变。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临床可表现为门脉高压和肝功能损害。弥漫性的纤维化形成大量的纤维条索,分割、包绕正常肝组织,导致纤维结节不断形成,使正常组织结构改建,形成肝硬化。肝纤维化是一种主动进展的、可逆的基质代谢失衡和肝脏结缔组织重构的过程。由肝炎病毒、酒精、药物与毒物、血吸虫、代谢和遗传、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各种损伤因素长期慢性刺激肝脏引起炎症而形成,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的活化。纤维化反应是所有肝脏疾病末期并发症的基础,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