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LBBB)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285例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收入院心电图显示LBBB的患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年龄33~86(60±9)岁,其中男性165例,女性120例。采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检查,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在285例患者中根据造影检查结果,确诊为冠心病者174例,其中男性117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65±9)岁。排除冠心病者111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60±9)岁,与不合并冠心病者相比,冠心病合并LBBB者,年龄较大,男性多见,糖尿病、高血压、既往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双支和3支病变分别占32%、20%和46%。病变部位:前降支受累者最多见,占89%,回旋支受累者58%,右冠状动脉占64%,累及左主干者18%。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合并LBBB的冠心病患者,其独立预测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增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者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危险因素越多,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发生率越高。结论合并LBBB的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其临床特征包括高龄、男性、多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既往有心肌梗死史。当LBBB伴不明原因胸痛或心电图异常难以解释时,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确定缺血性心脏病及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Fightbundlebranchblock,RBBB)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189例心电图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为本院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入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例。最小年龄38岁,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61±10)岁,其中男性154例,女性3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由心电图分析确定。采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及右心室造影检查,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定右心室射血分数。所有资料采用SAS软件处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189例患者中根据造影检查结果,确诊为冠心病者134例,其中男性11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2±9)岁。排除冠心病者55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7±10)岁。与不合并冠心病者相比,冠心病合并RBBB者,年龄较大,男性多见,糖尿病、高血压、既往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分别占35%、24%和40%。病变部位:前降支受累者最多见,占85.1%,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占62.7%,回旋支受累者57.5%,累及右主干者11.9%。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合并RBBB的冠心病患者,其独立预测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增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者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危险因素越多,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发生率越高。结论大多数合并RBBB的冠心病患者,其临床特征包括:高龄、男性、多合并糖尿病或/和高血压,既往有心肌梗死史。当右束支传导阻滞伴不明原因胸痛或心电图异常难以解释时,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确定缺血性心脏病及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因素以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45岁,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成为年轻组;同时,连续选取同时间段50例50~7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临床病史、风险因素(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年轻组男性占91.7%,而对照组为72.0%;年轻组吸烟史占83.3%,家族史占47.2%,高胆固醇血症占44.4%,而对照组高血压占54.0%,糖尿病占42.0%,吸烟史占40.0%,高胆固醇血症占38.0%;年轻组罪犯血管在前降支占58.3%,右冠状动脉38.9%,回旋支为0,对照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所占比例分别为56.0%、42.0%,22.0%;年轻组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分别为63.9%、27.8%、8.3%,对照组为42.0%、40.0%、18.0%。年轻组单支血管病变者平均风险因素为1.64±0.40个,而多支血管病变者为2.78±0.56个。结论吸烟、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是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年轻患者以单支血管病变占多,没有发现以回旋支为罪犯血管,没有发现住院死亡;多支血管病变者较单支血管病变者有更多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CA)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疑诊CH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结果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者分别为75.0%、52.6%和30.2%。有吸烟史者占31.2%。其中心肌梗死组、典型心绞痛组、不典型胸痛组的CAG阳性率分别为100%、81.08%、22.22%。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总的符合率为60.4%。CAG显示:冠脉供血呈右优势型者57例(75%),均衡型者11例(14%),左优势型者8例(11%)。病变累及CA136支,单支病变占31.6%,2支病变占21.0%,多支病变占45.6%;A型病变38支(27.9%),B型病变52支(38.2%),C型病变46支(33.8%),重度以上狭窄占65.2%,23例(40.4%)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其中5例(21.7%)为3级。结论我院CHD患者普遍高龄,且合并多种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可不典型,CA分布以右优势型居多,CA病变以2支及多支病变为主,B型及C型病变占多数、CA狭窄程度较严重,部分病例已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47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年龄≥60岁)患者,将其分为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组(179例),单纯冠心病组(29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与单纯冠心病组相比较,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组发生3支病变较多(P〈0.01)、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及弥漫病变比例更高(P〈0.01),其Gensini积分亦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09)。结论LDL-C、FBG及2hPBG是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累及范围广且程度重。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正常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病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有典型的心前区疼痛病史而心电图正常的病人进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收集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的完整冠心病病例共88例,其中合并有高血压病40例,糖尿病36例,进行分析.结果88例病人冠状动脉造影共累及病变数487处.其中左主干(LM)13例13处,左前降支(LAD)74例150处,左回旋支(LCX)59例106处,右冠状动脉(RCA)63例112处,对角支49例56处,间隔支1例1处,钝缘支15例15处,锐缘支4例4处,左室后支6例7处,后降支18例22处,中间支1例1处,左前降支心肌桥2例2处(其中1例心肌桥收缩期100%闭塞);88例病人中100%闭塞病变18例(占20.5%),存在侧支循环22例(占25%);单支病变14例(占15.9%),以左前降支为多,占78.6%(11/14),双支病变28例(占31.8%),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相对多,占46.4%(13/28),三支病变33例(其中1例为LCX合并RCA及中间支),占37.5%(33/88),且多合并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左主干病变13例,占14.8%(13/88),其中左主干合并单支病变3例(占3.4%),左主干合并双支病变4例(占4.5%),左主干合并三支病变6例(占6.8%).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正常的原因:病灶小、局限;病变狭窄程度轻;狭窄病变供血的心肌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冠状动脉存在广泛病变;心电图伪改善.因此,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不一致性提醒临床医师不应根据体表心电图无缺血改变而除外冠心病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下后壁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冠状动脉作为梗死相关动脉罪犯病变造影特点。方法60例明确诊断急性下壁、正后壁或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为本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收入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病例。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57±11岁。所有资料采用SAS软件处理,以P〈0.05作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临床特点:本组入选60例患者,男性占83.3%,女性占16.7%,男女比例5∶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001)。男女患者发病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878)。40岁以上者占绝大多数;(2)心电图特征:60例经心电图确诊的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患者中,55例合并右心室梗死,占91.7%;(3)冠脉造影特征:60例患者中1例为冠状动脉左优势型,4例拒绝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余55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均为右冠状动脉,罪犯病变在近段者18例(32.7%),其中15例完全闭塞,中段24例(43.6%),13例完全闭塞,远段5例(9.1%),1例完全闭塞;后侧支3例(5.5%),2例完全闭塞,后降支4例(7.3%),2例完全闭塞;锐缘支1例(1.8%),以右冠状动脉近、 中段狭窄或闭塞最常见(占76.4%)。在罪犯病变狭窄程度方面:轻、中度狭窄者5例(5.5%);重度狭窄19例(34.5%);完全闭塞33例(60%);(4)左心室功能:全组平均EF正常(60%±13%)。结论在急性下、后壁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冠状动脉作为梗死相关动脉最为常见。罪犯病变以近、中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为主。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扩张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冠脉)扩张的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2005-200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入选冠脉扩张患者25例进行研究.并按日期配对入选冠脉粥样硬化组25例和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25例.结果 冠脉扩张患者大部分为男性(72%).只有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3例患者合并了高血压.所有患者均以胸痛入院,其中9例有ST段改变,4例为ST段抬高.冠脉扩张患者中最常受累的血管是右冠脉(76%),其次为左前降支(60%),左回旋支(48%)和左主干(8%);其中单支受累的患者占44%,而3支受累者占36%.与粥样硬化相比,冠脉扩张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较低(冠脉扩张组合并糖尿病为12%,粥样硬化组为48%,正常组为16%),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等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脉扩张以男性好发,合并糖尿病较低,右冠脉为最常受累血管,而且以单支受累为主.  相似文献   

9.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08例老年心律失常伴(A组)或不伴(B组)心绞痛及缺血性心电图改变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冠状动脉病变率77%,双支、三支病变占58.14%;B组冠状动脉病变率19.2%,单支病变占80%。A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P〈0.001)。结论心律失常伴典型心绞痛或心肌缺血者诊断冠心病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年龄>60岁的患者248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24例和非糖尿病组124例。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主干(LM)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为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标准对每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比非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01)。糖尿病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01),单支病变、两支/左主干病变发生率低于非糖尿病组(P<0.001)。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更多累及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非糖尿病组相比较,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更多、Gensini积分更高(P<0.001)。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为广泛、严重,具有更高的致死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冠脉支架置人术后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临床特点。方法支架置人术后半年至2年复查冠脉造影的患者,筛选支架处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分析易患因素,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209例患者于支架术后复查冠脉造影,有11例发现发生了支架相关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其中8例为男性(8/1209),9例为药物支架(9/1209),发生在前降支者6例(6/1209),右冠脉者5例(5/1209)。对发生动脉瘤患者进行随访,在平均18个月(9~25个月)的随访中,发生1例因心绞痛住院,1例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在16个月后再次复查造影,动脉瘤样扩张消失。结论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总体发生率低,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青年人冠心病临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年冠心病的临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52例年龄≤4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其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28例患者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结果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85.7%,高胆固醇血症占46.2%,冠心病家族史占38.5%;发病前有明显诱因者占55.8%;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者占7.7%,单支、双支、三支病变者分别为57.7%,21.2%,13.5%;行介入治疗的28例患者共扩张血管37支,病变45处,置入支架41枚;病例成功率96.4%,病变成功率93.4%。结论 青年人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为男性、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PTC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frE田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CAG)阳性病例的特点。方法选择同期内(相距时间〈1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而有心前区不适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62例,男性4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0-10岁。平板运动试验以运动中及恢复期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sT段水平型下移〈0.05mV为阴性标准。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为阳性标准。结果62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共累计病变数108处。其中左主干1例1处、左前降支22例29处、左回旋支8例10处、右冠状动脉28例33处、对角支9例11处、心房支2例3处、圆锥支1例1处、间隔支2例2处、钝缘支4例4处、锐缘支2例2处、左室后支1例1处、后降支5例5处、中间支2例3处、房室结支1例2处、窦房结支1例1处。病变范围在50%~74%占64处、病变范围在75%~89%占33处、病变范围在90%~95%占11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41例(占66.1%),以右冠状动脉及左前降支为多,占73.2%(30/41),双支病变15例(占24.2%),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较多,占53.3%(8/15),三支病变6例(占9.7%)。62例患者中有侧支循环者占29例。15例运动量不足中,男性占12例。女性占3例。结论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的原因:病变小;病变狭窄程度轻;狭窄病变供血的心肌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未达到运动量。对于有临床症状而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胸闷、胸痛伴心电图改变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15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根据年龄和性别分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为82.8%.男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比女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3%(157/184)vs.67.7%(21/31),P<0.05].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比男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3±5.7)岁vs.(61.2±8.3)岁,P<0.05].老年组男性和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9% vs.80.3%,P<0.05;75.0%vs.42.9%,P<0.05];非老年组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明显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9%vs.80.3%,P<0.05];老年组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与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女性患者以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病变为主,非老年组女性患者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主;老年组患者以三支血管病变为主,而非老年组女性患者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结论 对于临床上有胸闷、胸痛伴有心动图改变疑诊冠心病的患者,特别是中年以上男性患者或老年女性患者,应尽早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通过对年龄<40岁的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易患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血运重建进行回顾性研究,进而对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入选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院,年龄为20~40岁,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的107例青年女性患者,对其冠心病易患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血运重建治疗特点进行研究,并与同时期住院的20~40岁的320名青年男性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7.53±3.11)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占20.6%,最常见的冠心病易患因素为高血压(51.4%),其次为高脂血症(40.2%),糖尿病患者占20.8%。冠状动脉造影示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占59.4%。绝大多数合并前降支病变(81.1%)。左主干病变占12.3%,3支病变为9.3%。糖尿病或合并有2种以上易患因素者患多支病变的比例明显增加。71.7%的患者接受PCI治疗,平均置入(1.4±1.1)枚支架,17.9%的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3例可能为非传统易患因素所致冠状动脉疾病,其中多发性大动脉炎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1例患者为川崎病,1例患者为马方综合征出现主动脉夹层累及右冠状动脉,2例为产后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结论: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易患因素及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需要建立多中心的大样本研究以增进青年女性冠心病病因及临床特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基因第4内含子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扩张症(CAE)的关系。方法纳入71例住院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扩张组30例和冠状动脉正常组41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第4内含子基因多态性。结果冠状动脉扩张组患者病变累及单支冠状动脉最多,共14例(46.7%);累及2支、3支冠状动脉患者分别为8例(26.7%)、8例(26.7%)。病变累及右冠状动脉最多,占44.4%;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分别占31.5%和24.1%。冠状动脉扩张组与冠状动脉正常组aa、ab、bb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3.3%、33.3%、53.3%和4.9%、17.1%、78%(P0.05)。冠状动脉扩张组与冠状动脉正常组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30%、13.4%(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第4内含子a等位基因是冠状动脉扩张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3.327,95%CI=1.083~10.226)。结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第4内因子a等位基因可能是冠状动脉扩张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有一支血管病变狭窄≥50%入选为冠心病组(8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为对照组(38例)。抽取空腹静脉血4ml,分别测定Hcy、ET和NO。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cy、ET分别为(18.09±9.46)μmol/L,(108.04±21.1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NO为(98.26±25.2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三支病变者血浆Hcy和ET显著高于单支病变者,NO显著低于单支病变者(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Hcy、ET显著增高,NO显著降低,血管病变支数越多,Hcy和ET增高越显著,NO降低显著。  相似文献   

18.
150例高血压伴胸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150例高血压伴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测量血脂、脂蛋白和血糖。结果发现68例冠状动脉异常(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一支或多支血管内径减小≥50%),82例冠状动脉正常。冠状动脉异常患者的血胆固醇(4.91±0.84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2.90±0.60mmol/L)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患者的血胆固醇(4.61±0.94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2.64±0.86mmol/L)(P<0.05)。其它测定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此结果提示高胆固醇血症(≥5.68mmol/L)伴或不伴缺血性心电图ST-T波改变对高血压伴胸痛患者的冠心病的诊断性低,因此确诊冠心病仍需行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9.
钱伟  王效增 《心脏杂志》2003,15(4):319-320
目的 :为了解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的冠心病患者临床与冠脉病变特点 ,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平静心电图正常及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 6 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40例 (6 5 %) ,高血压病 2 8例 (45 %) ,糖尿病 16例 (2 6 %) ,吸烟者 30例 (48%)。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2~ 3支血管病变占 6 5 %(40 / 6 2 ) ,包括左主干受累 4例 ;单支血管病变占 36 %(2 2 / 6 2 )。 2~ 3支血管病变 40例中 34例 (85 %)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2支血管病变为前降支和右冠者多见 ,占 5 4%(14/ 2 6 ) ,单支血管病变以前降支者多见 ,占 5 9%(13/ 2 2 )。73%(16 / 2 2 )单支血管狭窄为 5 0 %~ 74%。结论 :对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 ,即使平板运动试验阴性也应及早作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结节性多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受累特点。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有病案记录的结节性多动脉炎合并心肌梗死的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系统受累、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及其他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和病理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1~52岁,平均(37.6±11.7)岁。胸痛6例,心力衰竭1例。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5例,除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外,未见其他恶性心律失常。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50%)3例,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6例,室壁瘤形成2例,心肌病变2例,肺高压1例。4例有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资料,均累及右冠状动脉,3例为三支病变,1例为两支病变,其造影结果描述为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冠状动脉扩张、多发动脉瘤以及节段性狭窄、闭塞。这些患者均有其他多部位血管受累的表现和动脉造影检查的异常。结论结节性多动脉炎可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其冠状动脉受累常为多支病变、多有右冠状动脉受累,动脉瘤伴血栓形成和节段性狭窄。对冠心病低危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完善血管检查,警惕结节性多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