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任飞  肖茜  贾强  张富海  谭建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4,24(6):349-349,i004
患儿男 ,2岁 ,因大便带血 6h入院。既往多次 (10余次 )发生肠套叠 ,10d前再次发生肠套叠 ,经空气灌肠复位。入院时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检查 :WBC 17.5× 10 9 L ,中性粒细胞占35 % ,淋巴细胞占 6 0 % ;Hb 114g L。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粪隐血试验呈强阳性。腹部B超检查 :左中、下腹可见部分肠管扩张 ,肠壁明显不均匀性增厚 ,未见确切肿块 ,未见肠套叠征。X线空气灌肠检查 :未见肠套叠征。住院期间给予禁食、补液、抗炎、抑制消化液分泌等对症支持治疗 ,患儿仍多次排黑便 ,每天 2~ 5次 ,量约 10~ 2 0ml 次。为明确诊断行异…  相似文献   

2.
黄世廷  杨阳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2):1881-1881,1886
例1男,19岁。患者于2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部打侧为著,阵发性加重。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症状兀明显好转。10天前始出现血便.为鲜血便或黑便,腹痛消失,偶伴有腹泻,给予抗炎、输血、输液治疗(具体小详),效果不佳,血便渐加重,自述行血箭造影及结肠镜检查均末发现异常,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血便原因待查”收入院。专科查体刚性。血常规:HGB105g/L(参考值110~170)。结肠镜:镜下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核素显像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诊断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影像特征及其意义。方法:^99Tc^mO4^-60min间断动态显像法。结果:16例核素显像诊断为消化道重复畸形患儿,其中8例为消化道重复畸形,4例Meckel憩室,4例为其他疾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论:核素显像诊断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简便、有效,可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病儿,男,4个月。腹胀、腹痛、呕吐2月余加重1 d。查体:皮肤弹性差,腹部膨隆,上腹见肠型,未见蠕动波。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全腹未扪及明显包块。肠鸣音亢进,约10次/min,可闻及金属音及气过水声。腹部立位片: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腹腔肠管明显胀气,扩张,并见  相似文献   

5.
异位胃黏膜核素显像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放射性核素异位胃黏膜显像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中的显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99Tcm-高得酸盐(99TcmO4-)对57例患儿分别进行了多时相(动态、30min及60min静态)显像。结果57例患儿中异位胃黏膜显像阳性39例。44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Meckel’s憩室29例,影像特征呈小圆形或类圆形异常核素浓聚灶,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围,位置固定;肠重复畸形8例,影像特征呈肠袢形或大团块状异常核素浓聚影,不规则。假阳性2例(4.55%),假阴性3例(6.82%)。结论放射性核素的特征性影像可为异位胃黏膜所致的下消化道出血患儿提供可靠的病因和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6.
肠重复畸形指附着于消化道的球形或管型空腔脏器,具有消化道结构,并与肠管有共同血管供应。消化道重复畸形较少见,小肠重复畸形占消化道重复畸形的42.5%~66.6%。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并讨论有关该病的病因、发生机制、病理分型、诊断及影像学表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儿肠重复畸形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经手术治疗且有病理结果的8例小儿肠重复畸形患者,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结果行超声检查8例,7例阳性;行 CT 检查7例,6例阳性;行 ECT 检查者6例,4例阳性;超声、CT、ECT 检查阳性率分别为87.5%、85.7%、66.7%,超声与 CT 联合、CT 与 ECT 联合阳性率均可达100%。结论超声、CT 及 ECT 对小儿肠重复畸形诊断有一定价值,都不具有特异性,选择合适检查方案对其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患儿 男.3岁。因间断咳嗽、呕褐色物3年.面色苍白2年来我院就医。  相似文献   

9.
Meckel憩室是胃肠道常见的先天性变异,发生率0.5%~3.0%。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可帮助诊断Meckel憩室,病灶定位不明确时采用SPECT/CT融合显像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笔者对104例怀疑为Meckel憩室的患者进行99TmO4-平面及SPECT/CT融合显像,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女26岁。四年前开始右侧腹部疼痛.近来呈持续状,前时向同侧大腿部放散,大便干燥.以肾肿物收入院。体检:右季肋部扪及约10×10×9厘米大小包块,质中等,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活动.超声检查:右腹部探及8×8×7厘米大小实质性波平段。同位素肾图检查:右肾功能基本正常,上尿路引流不畅.肾扫描检查:右肾上移.泌尿系窥镜检查:疑后腹膜肿瘤.上消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10岁,因“反复便血3年多”入院。患儿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鲜红色便血,约50ml,伴头晕,无腹痛,于当地医院行止血及输血治疗后缓解。此后反复发作,为求进一步治疗而入本院。体格检查示:贫血貌,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血常规检查示:红细胞2.55×10^12/L,血红蛋白73g/L;胃镜检查示:贫血胃;电子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疑异位胃黏膜,行99^Tc^mO4^-腹部显像:静脉注射99^Tc^mO4^-74MBq后即以1帧/min连续采集30min,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重复畸形 ,是发生在十二指肠的先天性肠道畸形 ,临床上很少见 ,195 6年Adams[1] 报告时 ,国外文献中仅有 2 0例。以后又有数例报告 ,近年来 ,国内外文献均未见报道 ,本病多发生在婴幼儿 ,成年人发病率低 ,其术前诊断非常困难。我们遇到 1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1岁 ,上腹疼痛 2年余伴腹泻 ,近一年来体重下降 ,纳差。查体 :慢性病容 ,皮肤粘膜无黄染 ,剑突下及右上腹有压痛 ,未触及包块 ,肝脏肋缘下可及 ,脾未及 ,移动性浊音可疑 ,双下肢无浮肿 ,血压、脉搏均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检查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99Tcm RBC显像诊断小肠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6 4例小肠出血患者行99Tcm RBC显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9Tcm RBC显像诊断小肠出血阳性率 95 .3% ,定位诊断率 84.4% ,特异性 88.5 %。结论 增加捕捉时机是提高99Tcm RBC显像定位诊断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患儿女,11个月。因反复呕吐70d入院,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体检:患儿消瘦,轻度脱水貌。上腹部触及横行包块,质软。可见蠕动波,下腹平坦。  相似文献   

16.
^99Tc^m—RBC显像诊断小肠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99Tc^m-RBC显像诊断小肠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4例小肠出血患者行^99Tc^m-RBC显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9Tc^m-RBC显像诊断小肠出血阳性率95.3%,定位诊断率84.4A%,特异性88.5%。结论增加捕捉时机是提高^99Tc^m-RBC显像定位诊断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42岁。右下腹包块逐渐长大,伴有右下腹疼痛并放射到背部2年。查体:腹部平坦,柔软,未见肠型,右下腹扪及-5cm×5cm的质硬包块,表面不光滑,有中度压痛,活动欠佳,未叩出移动性浊音。大便潜血( )。B超见右下腹有7.6cm ×4.7cm的实性回声光团,呈“假肿瘤征”,中间有气体强回声,肿瘤与右下腹肠管相连接,考虑为右半结肠癌。钡灌肠仅见回盲部有一外压性压迹,结肠腔内未见其它病变。CT扫描:升结肠中下段壁外见-4.1cm × 5.2cm× 5.1cm的软组织肿块影,边界尚清楚,…  相似文献   

18.
DSA诊断小肠血管畸形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DSA诊断小肠血管畸形的价值。方法本文分析8例小肠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及DSA特征,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所有患者均行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结果临床特征①急性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②常规检查一般为阴性;③血红蛋白含量短期内降至4~6g/ml。DSA特征①动静脉瘘;②局部肠壁染色增浓;③局部血管异常增多,结构紊乱。结论DSA是诊断血管畸形所致小肠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重复畸形是指附着于消化道系膜侧的,具有与消化道相同特性的球形或管形空腔肿物,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其中以小肠重复畸形多见,结肠、十二指肠和直肠发病率相对较低。由于重复畸形发生的部位、形态、体积、并发症及合并其他畸形等因素不同,其临床症状表现不一。结肠重复畸形的临床症状较轻,病人常有排便困难或便秘,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肠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提高对肠重复畸形的术前影像学认识及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肠重复畸形影像学表现、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 11例肠重复畸形中,空肠2例,回肠8例,结肠1例,全部为囊肿型。其中,1例有细孔与回肠相通,同时有异位胃粘膜,1例囊肿穿孔,2例伴发炎症,与周围组织粘连。肠重复畸形9例位于系膜侧,2例位于系膜对侧。X线平片及钡餐见肠管受压移位,充盈钡剂的肠管勾划出肿块轮廓。超声示腹腔内囊性肿块,周围有蠕动的肠管包绕,其中1例并发感染,边缘模糊,壁厚。抗炎治疗后肿块缩小。CT扫描:低密度单房囊性肿块,壁较厚,增强扫描囊壁可强化。推移囊肿后位置可发生一定变化。结论 通过对多种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并紧密结合临床,可提高肠重复畸形的术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