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乌头去毒指数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萃取法分离-离子对萃取-比色法和异羟肟酸反应-三氯化铁显色-比色法分别测定了乌头中毒性生物碱乌头碱类(A)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根据以上测得结果求得了苯甲酰乌头原碱类(B)的含量,进而求得去毒指数(DI,DI=B/(A B))。采用上下法和醋酸诱导扭体法分别测定乌头对小鼠的LD_(50)和半数镇痛效量(AD_(50)),进而求得了治疗指数(TI,TI=LD_(50)/AD_(50))。DI生品为3.83%,炮制品为51.9~70.3%;TI分别为3.2,4.0~7.6。结果表明DI可用来评估乌头的有效性和毒性。  相似文献   

2.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镇痛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了中药马钱子的主要成份马钱子碱、士的宁的镇痛作用,并与哌替啶作了比较。小白鼠醋酸扭体法:①量效关系:马钱子碱、哌替啶抑制ip HAC引起的扭体半数有效量(ED_(50))分别为12.68(8.12~14.15)mg/kg;2.69(2.21~3.29)mg/kg(Litchfield-Wilcoxon-method)。士的宁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②时效关系:马钱子碱抑制扭体作用持续时间较哌替啶为长约4倍。小白鼠热板法:马钱子碱、哌替啶在一定剂量和时限内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士的宁无显著镇痛作用。马钱子碱39.81(38.95~51.29)mg/kg、哌替啶41.69(38.19~45.5)mg/kg时,两药100min时限内平均镇痛阈提高百分率相等。  相似文献   

3.
荆芥不同粒径粉体解热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荆芥不同粒径粉体的解热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方法 通过鲜啤酒酵母致家兔体温升高实验比较其解热作用;采用热板法、扭体法实验对比其镇痛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荆芥超微粉能明显抑制鲜啤酒酵母致家兔体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明显提高小鼠的病阈值、减少扭体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粉高剂量组比较,荆芥超徽粉低剂量解热、镇痛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荆芥超微粉中剂量解热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剂量荆芥超微粉解热、镇痛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荆芥超微粉体的解热、镇痛作用均优于其他两种粒体.提示荆芥超微粉临床使用剂量可减少至普通粉剂量的1/41~1/2.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马钱子粗粉及其超微粉分别对雄性、雌性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考察微粉化对其毒性的影响。方法一次性分别灌胃给予雄性、雌性昆明小鼠不同剂量的马钱子超微粉或粗粉,观察急性毒性反应,记录死亡潜伏期,用序贯法计算LD50及其95%可信限。结果马钱子超微粉雄性小鼠LD50为194.7 mg/kg,95%可信区间为208.7~180.7 mg/kg,马钱子超微粉雌性小鼠LD50为163.0 mg/kg,95%可信区间为198.2~127.8 mg/kg;马钱子粗粉雄性小鼠LD50为295.7 mg/kg,95%可信区间为331.7~259.7 mg/kg,马钱子粗粉雌性小鼠LD50为271.8 mg/kg,95%可信区间为323.7~219.9 mg/kg;粗粉的死亡潜伏期长于超微粉,而雄性动物的死亡潜伏期也长于雌性。结论马钱子超微粉及其粗粉对小鼠的毒性反应相似,其急性毒性存在量时效关系,但马钱子超微粉比粗粉的毒性大,临床应用马钱子超微粉应减少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微粉化时制马钱子中士的宁、马钱子碱溶出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浆法,用HPLC测定,分别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无酶)模拟体内环境的溶出介质下,转速50r/min,体积为900 mL,比较微粉化前后马钱子粉的溶出行为.结果 以T50、Td、T90为溶出度参数,在人工肠液中,以马钱子碱、士的宁为考察指标,马钱子超微粉分别为0.38、1.33、19.50,0.39、1.31、17.63 min;马钱子粗粉分别为19.43、44.53、249.12,20.84、44.96、229.95 min.在人工胃液中,以马钱子碱、士的宁为考察指标,马钱子超微粉分别为0.32、1.25、20.60,0.45、1.41、20.81 min;马钱子粗粉分别为20.53、43.31、220.30,20.76、46.02、241.82 min,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粉化能提高马钱子中士的宁、马钱子碱的溶出量与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微粉碎对提取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影响.方法 丹参根经普通粉碎和超微粉后得粗粉和超微粉,用乙醇提取后,用HPLC法分别测定其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含量.结果 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粗粉含量分别为0.896%和0.346%,而超微粉为1.012%和0.513%,为粗粉提取的1.13倍和1.48倍.结论 超微粉碎为植物药提取的前处理又提供了一个新方法,为高效的使用中药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圣愈超微粉颗粒与普通粉颗粒的溶出速率。方法:将圣愈汤中部分药材进行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后,分别与其它药材所得浸膏混合制为颗粒,使用药物溶出仪测定两种颗粒的溶出速率,并按威布尔分布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用超微粉和普通粉药材粉末制成的圣愈颗粒的溶出速率参数T50和Td分别为49.29min、110.57min和125.52min、268.66min。结论:超微粉颗粒溶出速率明显快于普通粉颗粒。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东乐膏中马钱子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PLC法(高压液相法)测定是东乐膏中士的宁、马钱子碱的含量,为修订质量标准、保证药品质量提供依据。线性回归方程:士的宁y=1841258x 5823,r=0.9987,马钱子碱y=1040171x 5314,r=0.9971;精密度:士的宁RSD=1.8%,马钱子碱RSD:2.0%.测定991101、991102、991129三个批次东乐膏中士的宁的含量(μg/片)分别为:398.2、534.8、428.6:马钱子碱的含量(μg/片)分别为:213.0、307.3、266.8,回收率测定平均为:士的宁102.2%,马钱子碱98.2%。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马钱子粗粉和超微粉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有效性、安全性的量效关系差异。方法 采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马钱子超微粉与粗粉ig给药剂量分别为50.0、35.0、24.5、17.2、12.0 m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1 d,测定试药对模型大鼠的足跖容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有效性评价指标的影响,以及对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指数等安全性评价指标的影响,并比较马钱子粗粉和超微粉最小起效剂量、有效剂量范围、最小中毒剂量。结果 马钱子超微粉与粗粉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足跖容积,最低起效剂量分别为17.2、24.5 mg/kg;有效剂量分别为17.2~35.0、24.5~50 mg/kg;马钱子超微粉安全剂量为17.2~24.5 mg/kg,而马钱子粗粉的有效剂量同时也是中毒剂量。结论 马钱子超微粉的最小起效剂量低于其粗粉,临床应用宜采用超微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丙嗪对丙泊酚镇痛效应的影响,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实验小鼠80只随机分为2组(n=40),分别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异丙嗪和丙泊酚镇痛小鼠热板法痛阈(HPPT)和扭体次数的改变。结果与其他各组相比,异丙嗪+丙泊酚组的痛阈提高(P〈0.05),扭体次数减少(P〈0.01)。结论异丙嗪和丙泊酚合用能够对小鼠产生协同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1.
复方可待因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复方可待因(可待因:阿斯匹林=1:25)的镇痛作用。方法 镇痛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和大鼠甩尾法。结果 复方可待因(剂量为可待因14mg/kg、阿斯匹林352mg/kg)可以抑制小鼠由热板和醋酸以及大鼠由光辐射引起的痛反应。结论 复方可待因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而且可待因和阿斯匹林在复方中表现出较好的镇痛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钙拈抗剂nimodipine与天麻的协同镇痛作用。方法:通过热板法和扭体法,测定小鼠热板致痛和化学致痛的痛阈值。结果:nimidopine和天麻合用比分别单用时,对小鼠痛阈值的提高更显著。结论:结论:nimidopine与天麻合用具有协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药理效应法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热板法镇痛效应为指标 ,测定了 2种不同粒径马钱子粉末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2种马钱子粉末给药后体存量的表观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普通马钱子粉为 :Ke =0 .10 94h 1 ,Ka =0 .85 45h 1 ,t1 / 2 (Ka) =0 .8112h ,t1 / 2 (Ke) =6.3 3 5h ,T(peak) =2 .75 86h ,C(max) =2 9.7179mg/kg ,AUC =3 67.3 0 74(mg/kg)·h ,Cl/F(S) =0 .163 4(mg·kg- 1 ) / [h·(mg·kg- 1 ) - 1 ] ;超细马钱子粉为 :Ke =0 .163 7h 1 ,Ka =2 .40 49h 1 ,t1 / 2 (Ka) =0 .2 882h ,t1 / 2 (Ke) =4.2 3 3 9h ,T(peak) =1.1989h ,C(max) =3 0 .415 8mg/kg ,AUC =2 2 6.0 779(mg/kg)·h ,Cl/F(S) =0 .2 65 4(mg·kg- 1 ) / [h·(mg·kg- 1 ) - 1 ]。结论 超细粉体技术既可加快马钱子在体内的吸收 ,使其迅速发挥疗效 ,又可加速马钱子在体内的清除  相似文献   

14.
3—乙酰乌头碱的半合成及其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头碱为原料半合成3—乙酰乌头碱,其对小鼠镇痛效果较吗啡、高乌甲素强;经实验结果证明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与天然产物一致。用热板法及0.7%醋酸扭体法(SC)测得其镇痛ED_(50)分别为0.0766mg/kg和0.162mg/kg,LD_(50)为0.77±0.0317mg/kg。  相似文献   

15.
当归超微粉和普通粉的显微特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当归经超微粉碎与普通粉碎后植物细胞显微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技术和生物显微鉴别方法,观察当归超微粉和普通粉的生物特征.结果:当归普通粉颗粒大小不均,植物细胞完整;而超微粉颗粒均匀,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结论:当归经超微粉碎后,粉末均质度明显改善,植物细胞破壁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屈菜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特点。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两种致痛模型研究白屈菜总生物碱镇痛作用特点。结果: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实验结果:白屈菜总生物碱3个剂量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P≤0.05或P≤0.01),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结论:白屈菜总生物碱对炎性因子造成的疼痛和直接刺激外周神经末梢所致的疼痛都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乌红天麻种麻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红天麻种麻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与剂量的关系。方法:通过热板法和扭体法,测定小鼠热板致痛和化学致痛的痛阈值。结果:乌红天麻种麻可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乌红天麻种麻有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琴  刘莉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1):1796-1799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前后川芎的粉体学性质,为超微粉碎对含挥发油类药材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粉末粒径及粒度分布;生物显微镜进行显微学研究;测定粉体休止角和堆密度,测定25 ℃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粉体的吸湿性。结果 川芎超微粉和普通粉的D50分别为14.58、58.54 μm,且超微粉粒度分布均匀性较好;显微镜下可见超微粉和普通粉在显微特征上都有较大的区别,油滴显著减小;超微粉碎对川芎粉体的流动性、堆密度和吸湿性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 超微粉碎后细胞破壁率显著增大,均匀度得到改善,其中油滴的显著减小为挥发油类药材超微粉碎形成“乳化结构”的证实提供了初步的依据和借鉴。流动性、堆密度和吸湿性无显著变化,说明富含挥发油的川芎在粉体学性质上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拳参正丁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研究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致痛法、电刺激致痛法观察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镇痛的效果。结果: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热板法和电刺激法诱发的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纳洛酮不能对抗其镇痛作用。结论: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白及甘露聚糖抗胃溃疡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白及甘露聚糖的抗炎、镇痛及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方法]从白及中分离白及甘露聚糖。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法、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行抗炎试验;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进行镇痛实验观察;采用冷水应激、幽门结扎等方法进行胃溃疡试验。[结果]白及甘露聚糖对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对抗作用;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一定对抗作用;白及甘露聚糖能明显抑制热板和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减少热板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和减少扭体次数。大鼠幽门结扎实验显示,白及甘露聚糖(3mg/只)能有效降低溃疡指数(P〈0.05);大鼠应激性溃疡实验显示,白及甘露聚糖(3mg/只)能有效降低溃疡指数(P〈0.01)。[结论]:白及甘露聚糖具有良好抗炎和一定镇痛作用及对实验性胃溃疡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