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国农村丧亲个体的哀伤反应。方法:选取9名江西东北部某农村丧亲个体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丧亲者的哀伤反应主要为四个方面,情感反应有伤心、想念、舍不得、痛苦、愤怒、无助感、孤独感、内疚、后悔、失落感和平静,认知反应有不相信、不公平、羡慕、反事实思维、闯入性思想、感觉逝者存在和对生命和物质的态度的转变,行为反应有退缩、人际冲突增加或减少以及回避提醒物,生理反应有疲倦、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和失眠。结论:农村丧亲者的哀伤反应有其普遍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恋维度对丧亲者延迟哀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星网上取样的方式招募572名成人被试(男180人,女392人),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延迟哀伤问卷(PG-13)、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离世原因、去世时是否在身边、去世后的自杀想法和行为在PG-13得分差异显著(F/t=39.14,15.25,30.32;P0.001);PG-13得分与逝者年龄、被试年龄呈负相关(r=-0.17,-0.09;P0.05),与依恋焦虑维度、回避维度呈正相关(r=0.24,0.13;P0.01);依恋的焦虑维度对PG-13得分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β=0.31,P0.001),解释PG-13变异的6.3%。结论:依恋焦虑维度对丧亲者延迟哀伤反应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丧亲青少年的哀伤过程,为青少年的哀伤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据理论抽样原则选取18名在青少年时期丧亲(父或母去世)的被访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方法分析数据,运用编码分析软件Atlas.ti 5.0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丧亲青少年的哀伤过程有4个共同主题,即面对生活的巨变、体验丧亲的痛苦与失落、在哀伤中继续生活、重新诠释死亡。共同主题还分别有4个次级主题,即强烈的反应、否认与逃避、生活秩序的骤变、卷入家庭系统的重组;承受告别的痛苦、未完成事件的遗憾、强烈的思念与呼唤、承受死亡的真实;独自哀伤的需要、对哀伤的反思、寻找应对方式、哀伤的反复;将死亡合理化、与逝者建立联结、建立死亡的意义、哀伤的超越与转化。结论:青少年从哀伤到复原需经历四阶段的哀伤过程,其哀伤过程具有独特的阶段特征。对青少年进行哀伤咨询时应引导青少年接纳其哀伤过程的阶段性特点、尊重青少年哀伤的独特性,并同时处理家庭哀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探讨未参加丧葬仪式的丧亲者哀伤反应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考察丧葬仪式对于丧亲者哀伤修复的功能。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3名未参加亲友丧葬仪式的丧亲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丧亲者的哀伤反应体现在情绪、认知、行为、生理四个方面。情绪反应包括遗憾、愧疚与自责、恐惧、愤怒、失落、想念、伤心难过、烦躁、抑郁、震惊;认知反应包括不接受、不孝、重新理解死亡、转变对生者的态度、闯入性思维、迷信信念;行为反应包括哭、缅怀过去、精神自虐、暴力宣泄、绩效降低、家庭冲突增多、人际退缩、回避提示物、私下祭拜;生理反应包括浑身无力、身体不适、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抑郁、多梦。结论:未参加丧葬仪式不利于丧亲者的哀伤平复,丧亲者表现出强烈的遗憾与自责;他们的哀伤反应具有普遍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研究中国农村丧亲个体的哀伤应对策略.方法:选取9名江西东北部某农村丧亲个体进行深入访谈,将访谈资料逐字转录,使用Nvivo 7.0管理资料,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丧亲后的个体会经历强烈的哀伤,他们采用的应对策略包括葬礼仪式、处理遗物、归因、背鬼、压抑、回避、投身事物、社会交往、葬礼后仪式和保持联结.这些应对策略又可以归入到丽个更高级别——丧失指向的应对和恢复指向的应对——的分类中.每个丧亲者均会使用不同形式的丧失指向的应对和恢复指向的应对,随着时间的变化,丧失指向的应对变少,恢复指向的应对增多.丧亲者在两种应对之间有良好的摆动.结论:农村个体的哀伤应对策略有其独特性,对哀伤平复有良好的作用.仪式对哀伤平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殡葬礼俗指安葬、祭奠死者的一系列礼仪和习俗。农村的殡葬礼俗尽管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心理治疗价值。表现为:哭丧使丧亲者的负面情绪得以充分宣泄;闹丧活动转移了注意力,冲淡阴森、压抑氛围的同时也避免了丧亲者沉溺于哀伤;众人聚集对死者共同进行悼念发挥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功效;各种仪式和习俗使丧亲者不断体验丧失的现实感,在心理上逐步完成与逝者的分离;各种祭祀活动帮助丧亲者重建与逝者的情感联系,为丧亲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激励其重拾生活的信心;通过"尽礼"以达"尽心",减轻了丧亲者的自责与愧疚。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丧亲中未完成的事务量表(Unfinished Business in Bereavement Scale, UBBS)在中国丧亲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并初步探索这一群体未完成的事务的特点。方法:采用中文版丧亲中未完成的事务量表、哀伤体验问卷的内疚感与羞耻感两个子问卷、压力生活体验整合量表和延长哀伤修订版问卷对755名丧亲的在读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中文版丧亲中未完成的事务量表的28个条目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2)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原量表的二因子结构。(3)未完成的事务与内疚感、羞耻感和哀伤症状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意义建构呈显著负相关。(4)丧亲中未完成的事务量表中文版及2个子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42、0.938和0.917。结论:中文版丧亲中未完成的事务量表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测量学标准,并在我国丧亲大学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极重灾区妇女创伤后应激症状、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99名妇女(47名地震中丧亲妇女,52名未丧亲妇女)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民版(PCL-C)、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8)进行测查。结果:①)极重灾区妇女PTSD总检出率37.4%,丧亲妇女检出率55.3%,未丧亲妇女21.1%,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79.8%,丧亲妇女检出率为89.3%,未丧亲妇女检出率71.2%,丧亲妇女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丧亲妇女。文化程度不同的妇女PTSD检出率有显著差异。②总体PCL-C与GHQ-28测量结果之间各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③丧亲状况的主效应显著,丧亲妇女和未丧亲妇女之间创伤后应激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分数均存在显著差异。④丧亲是极重灾区妇女PTSD症状和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是否为医学生为调节变量,探讨哀伤认知对延长哀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哀伤认知问卷(GCQ中文版)和复杂哀伤量表修订版(ICG-R),对430名大一和大四的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多层回归的结果表明,生活(β=0.14,t=2.50,P0.05)、自责(β=0.16,t=3.78,P0.001)、他人(β=0.17,t=4.43,P0.001)、恰当(β=0.088,t=2.09,P0.05)、珍惜(β=0.09,t=2.50,P0.05)5个方面的负性认知能够预测延长哀伤反应。以是否为医学生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探讨哀伤认知对延长哀伤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医学生而言,哀伤认知能解释延长哀伤反应变异的60.6%(F=341.39,P0.001),对非医学生而言,哀伤认知能解释延长哀伤反应变异的67.4%(F=421.14,P0.001)。哀伤认知量表对预测非医学生的延长哀伤反应效果更好。结论:医学教育的经历有助于丧亲者减少负性认知,并且患延长哀伤障碍的可能性降低。在学校教育中,对非医学生加强医学教育与生命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引进的持续联结量表(Continuing Bonds Scale,CBS)进行修订和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获得了1288份有效数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偏相关分析及内部一致性检验等方法评估该量表的信效度,并初步探索中国丧亲群体持续联结的特点。结果: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包括内化联结与外化联结两个维度。外化联结与复杂哀伤症状显著正相关,内化联结与个人成长显著正相关。结论: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具有跨文化的适应性,可用于哀伤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为尝试将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和研究统一起来,首先对一名复杂哀伤儿童进行箱庭治疗实践,从中提取了研究的主题—箱庭疗法用于儿童哀伤咨询的机制;接着对复杂哀伤儿童进行箱庭治疗个案研究验证箱庭疗法与儿童哀伤咨询结合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最后将箱庭疗法和儿童哀伤咨询的理论背景进行梳理和总结获得箱庭疗法应用于儿童哀伤咨询的有效机制:①箱庭疗法的非言语特性可以提供安全表达哀伤的空间;②箱庭疗法为丧亲者提供过渡性客体;③箱庭制作能引发哀伤;④箱庭疗法能促进自我成长;⑤箱庭疗法与哀伤咨询的治疗理念相符;⑥箱庭疗法能促进家庭哀伤的完成。  相似文献   

12.
对健在养育者因素在丧亲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丧亲家庭中,健在养育者为母亲、养育者适当的哀伤表达及其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亲子互动有助于丧亲儿童健康发展;反之,养育者的不适当行为将对丧亲儿童造成二次伤害。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丧亲类型和健在养育者的人格特质对养育者与丧亲儿童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5.12地震一年后北川灾区8-14岁儿童创伤症状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震后1年北川小学生创伤症状的严重程度及风险因素。方法:在汶川地震1年后,整群抽样北川地区两所小学的715名3-5年级学生。使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和儿童用创伤症状量表简版测查。结果:震后1年小学生的焦虑症状最为突出,其次是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分离,愤怒症状最弱。震前创伤、丧亲和当时感到强烈的害怕/无助/恐惧能显著预测创伤症状的各个维度;受伤和目睹死亡能预测PTSD症状和分离症状;男生的焦虑症状更严重。结论:震后1年灾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应当继续坚持心理辅导和干预,并特别关注有震前创伤、创伤暴露水平高(丧亲、受伤、目睹死亡)、和震时情绪反应强烈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丧亲者的内疚感与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两条中介路径。方法:研究采用纵向设计,让194名丧亲时间在两年内的被试填写了一系列调查问卷,并在一年后再次进行调查。结果:中介分析发现,丧亲者的内疚感增强了内化联结,对PTG有正向作用;但是内疚感同时也降低了丧亲者的自尊感,对PTG有负向作用。两条中介路径的效果相反,效应量相当,因此内疚对PTG的整体预测作用不显著。结论:丧亲者的内疚对于PTG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是一把双刃剑,值得临床工作者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青少年多次丧友的哀伤反应类型及特点,为有效心理介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某高校进行公开招募,选取在青少年期经历过多次丧友事件的在校大学生3人,年龄为19~20岁,其分别在9岁、12岁以及15岁、17岁两次丧友。对3位入选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其丧友后的哀伤反应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被访者在经历丧友后的常见哀伤反应主要有震惊、后悔、愤怒、否认、难以置信、害怕死亡、哭泣、寻找支持、回避,以及认知到死亡的残酷等;特有的及再次丧友的哀伤反应有:关心逝者亲朋、对朋友角色产生阴影、减少社交、寻求刺激与发泄、反抗学校、暴力倾向、努力学习等。结论:青少年在多次丧友后的哀伤反应具有多样性,并呈现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须给予特别的关注与恰当心理介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震区儿童羞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症状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SCL-90、小学生羞怯量表测查了汶川震区在山东省异地复学的169名丧亲小学高年级儿童.结果:①羞怯与PTSD症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羞怯对PTSD症状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②PTSD症状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FFSD症状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③PTSD症状作为中介变量,影响到羞怯认知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论:羞怯和心理健康都与PTSD症状存在相关,并且羞怯通过认知层面对PTSD症状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哀伤咨询培训的效果。方法:通过网络形式面向社会招募心理咨询师,达到入组标准的咨询师接受8次包含提升个人胜任力、知识与技能概念化、评估技能、哀伤治疗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哀伤培训。在培训前后咨询师分别填写哀伤咨询胜任力问卷,共120人有效完成了两次问卷。结果:1.咨询师以往的哀伤培训经验能够显著预测哀伤咨询胜任力;2.培训后,咨询师整体和各维度的哀伤咨询胜任力较培训前均有显著提升。结论:基于胜任力的哀伤咨询培训体系能够有效帮助各个流派的咨询师做好处理来访者哀伤议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国失独父母的哀伤反应。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4名失独父母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实物资料,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失独父母的哀伤反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情感反应有思念/想念、孤独/孤单、后悔/自责、无奈/无助/无望、不舍/可惜、害怕过节、空、烦躁、震惊、痛苦;认知反应有不相信、不公平、自己倒霉/造孽/赖自己、幻觉、闯入性想法、反刍、自我贬低、自杀意念;行为反应有哭、社交退缩与回避、回避提醒物、冲动行为、整理或者保存遗物;生理反应有疲倦、睡眠问题、梦见已故者。结论:失独父母经历极其强烈的哀伤反应,其哀伤反应有其普遍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采用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延长哀伤四项负性指标,以及创伤后成长和希望两项正性指标,来全面描述失独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延长哀伤问卷(PG-13)、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和希望量表(ADHS),对466名失独者进行调查,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LPA)来对失独者进行分类。结果:①四种情绪障碍之间呈两两显著正相关;创伤后成长与四种情绪障碍及希望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希望与四种情绪障碍之间均为显著负相关。②失独者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延长哀伤的检出率分别为94.7%、82.6%、47.9%和23.4%,四种情绪障碍的共病率为22.3%。③根据失独者在六项心理健康指标上的得分,可将失独者分为"低情绪障碍-高希望型"(占23.3%)、"中情绪障碍-中希望型"(占53.9%)和"高情绪障碍-低希望型"(占22.8%)。结论:失独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对失独者进行心理干预时,可将减轻情绪障碍和提升希望水平结合起来,同时需要为创伤后成长的培养设计单独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新疆某三甲医院的创伤住院患者,以及目睹亲人经历重大创伤或者突然亡故的家属400名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应用PTSD诊断量表(PCL-C)、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采用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估,依据DSM-Ⅳ诊断标准确诊PTSD的患者并调查其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①400例被试PCL-C评分均值为(36.975±14.090),PTSD的症状筛查阳性率为31%(PCL-C分值≥41分);②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女性(χ2=13.380,P0.001)、重大外伤(χ2=24.488,P0.001)、癌症(χ2=9.268,P0.05)、丧亲(χ2=41.083,P0.001)的被试PTSD症状的发生率高。结论创伤后PTSD症状发生率较高,性别、创伤的严重程度、是否患有癌症或丧亲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