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药穴结合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药穴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CMP-140、TXB2)的影响。方法:将262例UC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5例口服中药方【黄芪、蒲黄(包)、党参、茯苓、厚朴、荔枝核、白术、川芎、木香、三七粉(冲)】。耳穴组48例取脾、大肠、内分泌、交感、皮质下,以王不留行籽贴在耳穴上。药穴组89例在口服中药同时加耳穴贴压。对照组8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2.0g。分别测定治疗前后CMP一140、TXB:的含量。结果:药穴组CMP-140、TXB:治疗后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药穴组与对照组、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药穴组能明显降低CMP-140、TXB2含量。总有效率药穴组与中药组、耳穴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耳穴组、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药穴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结论:药穴结合能明显降低CMP-140、TXB:的含量,对UC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赖光强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2):107-10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型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6例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69.2%,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规范的西医治疗配合中医药辨证用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型病人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5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25例采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上中药煎液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按30天1个疗程,并随访6个月后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56%,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28%,总有效率为60%。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6%,对照组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纯西药效果好,且复发率低,更适合对本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6.
关立杰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4(7):1535-1535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归于中医“肠风”、“脏毒”范畴,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我院自1993-1997年对结肠炎患者应用庆大霉素加锡类散灌肠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陆积连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11):23-24
溃疡性结肠炎是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症改变,目前认为免疫因素在本病中起重要作用,每因饮食、劳累、情志等因素而发作或加重。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黏液及脓血便为主,少数患者可有便秘,病情易反复发作。我们采用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采用西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黄连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30d后比较临床疗效和疾病活动指数。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痊愈3例,好转4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50例痊愈1例,好转3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活动指数为(1.68±0.27),对照组为(2.67±0.12),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larative Cot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性非节段性分布,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多见,偶尔涉及回肠末段。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病可缓渐或突然发生,多数病人反复发作,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以抗炎、抑制免疫反应,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 相似文献
11.
1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西医认为导致UC发病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免疫、遗传等因素,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免疫方面。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方法多样,副作用相对较少。本文作者探讨了免疫因素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T淋巴细胞、黏附因子、细胞因子、一氧化氮、环氧合酶-2、核因子-κB等在UC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对UC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中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中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效果分析.方法 收集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于中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的临床试验的文章,运用Jadad质量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并利用RevMan 5.2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比较,临床疗效分析比较:235/267 (88.01%),199/269(73.97%),(OR =3.01,95% CI:[1.83,4.97]).复发率;8/171(10.52%),78/172 (45.34%),(OR=0.13,95% CI:0.07,0.23]).不良分析比较:(1.31%),14/75(18.66%),(OR=0.08,95%CI:[0.01,0.43].敏感性分析:显示评价结果较为稳定;漏斗图图形不对称,考虑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 中医疗法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3例,收到了较好效果,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2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两方面对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概况作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避免、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止泻汤灌肠加护理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63例病人采用中药止泻汤保留灌肠加情志、饮食、起居护理。结果:63例痊愈40例,好转18例,有效率为92.1%。结论:中药止泻汤灌肠加护理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卜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5):76-7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两组在服用柳氮磺胺嘧啶基础上,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灌肠。对照组采用基础和西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4.51%,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病 ,至今病因尚未明确 ,亦无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我们采用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溃疡性结肠炎均符合 1 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 ,并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确诊 ,大便培养均无致病菌生长 ,共 78例 ,其中男43例 ,女 3 5例 ;年龄 2 6~ 62岁 ,平均年龄 3 8岁 ;病程 6个月~ 8年。随机分成A组 (中、西药联合治疗组 ) 3 8例 ,B组 (西药对照组 ) 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