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忠兵  雷金宝  兰峰 《疾病监测》2012,27(8):644-646
目的 了解浙江省龙游县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游县2007-2011年钩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显微镜凝集实验,对临床确诊病例和宿主动物血清进行抗体测定;采集鼠、蛙、鸭、猪肾和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采集鼠、蛙肾进行钩体聚合酶链反应(PCR)监测。 结果 龙游县2007-2011年钩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0.40/10万,患者以中年农民人群为主,女性高于男性,病例血清抗体对应菌群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农忙夏收季节是钩体病的高发期,全县多个乡(镇)有发病,以庙下乡发病最多;病原学监测检出钩体菌12株,以秋季热群为主,占83.33%;宿主动物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1%,以黄疸出血群及秋季热群为主,分别占51.22%和39.02%;宿主动物PCR监测阳性率为28.07%。 结论 农忙夏收季节为钩体病高发季节,中年农民为重点人群;宿主动物携带钩体菌群与所检出的患者血清抗体菌群不完全一致,应继续加强对宿主动物和人群的监测,注意菌群变动。  相似文献   

2.
2001~2004年浙江省钩端螺旋体菌群变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群和宿主动物钩端螺旋体菌群分布和变动情况,为研究钩体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对临床确诊病人和宿主动物血清进行抗体测定。采集鼠、蛙、猪、水鸭肾脏和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结果近年来,病人血清抗体对应菌群以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为主,与1990~2000年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宿主动物钩体秋季群的构成较1990~2000年显著上升,成为主要菌群。宿主动物血清抗体阳性对应菌群以秋季群为主。结论宿主动物携带钩体菌群发生变动,其带菌情况与病人带菌血清学检测对应的菌群不完全一致。浙江省钩体病的防制工作不容忽视,尤其应加强宿主动物监测。  相似文献   

3.
王敏  余樟有  姜宪尘  张幸 《疾病监测》2013,28(9):726-729
目的 了解浙江省衢州市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衢州市2001-2012年钩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对临床确诊病例和宿主动物血清进行抗体测定;采集鼠、蛙、鸭、猪肾和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采集鼠、蛙肾进行钩体聚合酶链反应监测。 结果 衢州市2001-2012年钩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0.27/10万,发病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以青壮年农民为主,男性高于女性,病例血清分型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宿主动物病原学监测阳性率为0.56%,以黄疸出血群和秋季热群为主;宿主动物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7.79%,以黄疸出血群及秋季热群为主,分别占50.00%和28.30%。 结论 衢州市钩体病防治工作仍然不能放松,在洪涝灾害后,应列为防制重点,并继续加强对宿主动物和人群的监测,注意菌群变动。  相似文献   

4.
程均福 《疾病监测》1994,9(2):43-46
湖北省1990-1992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结果:该病流行地区分布广泛,病人以青壮年农民为主,以8-10月为流行高峰时间。宿主动物以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并出现优势鼠种的变动。鼠、猪和牛的带菌率分别为14.10%,11.67%和5.00%,携带黄疸出血群,犬群和波摩那群钩体。流行前期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为38.74%。目前,我省钧体病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应防患于未燃,加强防制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病在我省于1964年从病原学、血清学上证实。全省68个市县中,45个市县有发病占全省、市、县66.18%,年发病率最高为17.91/10万,最低为0.021/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65/10万,病死率为0.31~1.10%。我省病原体是为波摩那群、塔拉索夫群。对动物宿主作病原体分离和血清学试验,证实有11种动物感染钩端螺旋体。从黑线姬鼠分离出波摩那型钩体,猪分离出波摩那型和塔拉索夫钩体。本病流行季节是7~3月份。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10~39岁年龄组为72.80%,雨水型以儿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孟连县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流行特征,为钩体病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定期采集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全血,鼠、蛙、猪肾和水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和显微镜凝集试验,对临床确诊病例和宿主动物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和分析. 结果 孟连县2005-2013年期间,全县6个乡镇共报告钩体病172例,年平均发病率14.88/10万,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病例以青壮年和农民为主(81.4%),男性高于女性(1.97 : 1).病例血清分型发现有12个血清群,其中以黄疸出血群为主(37.63%).多种宿主动物病原学监测总阳性率为2.34%,其中鼠类带菌率最高(3.50%). 结论 孟连县近年钩体病疫情整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地呈现钩体菌群多样性高和鼠类带菌率较高的地区特征,提示孟连县存在钩体病暴发和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陈忠妙  张宽深 《疾病监测》1999,14(4):137-138
我县自1987年暴发流行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以来,每年都在6~9月开展宿主动物调查。为了解其它季节宿主动物的带菌情况,我县于1997年对鼠每月进行了钩体培养监测。根据以住调查掌握的各种鼠类带菌情况,本次我们选用黑线姬鼠作为调查对象。现将结果报...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掌握全省钩体病的流行特征和规律 ,提高钩体病防制水平 ,控制本病的流行 ,根据《1999年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预防和控制计划》和《1999年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计划》 ,我们开展了钩体病人群病原学、血清学监测和宿主动物间疫情调查 ,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全省监测点调查资料、各县市疫情报告资料。2 病人检测 对全省各医院临床确诊钩体病病例用MAT法检测抗体和无菌采血分离培养病原体。3 动物病原监测 各监测点用夹夜法定期在室外捕鼠 ,鉴定鼠种 ,计算鼠密度 ,用背式法解剖取双肾分离培养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丁凡  刘波  殷文武 《疾病监测》2011,26(4):261-263,270
目的 了解全国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的流行趋势(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为有效调整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9年全国钩体病监测及实验室数据做描述性分析。 结果 全国钩体病的报告病例数和死亡数处于低水平波动,发病构成未见明显改变。各监测点疫情与全国总体疫情变化一致。监测点鼠密度合计为3.63%,略高于2008年(3.43%)。各监测点捕获的鼠类总体仍以黑线姬鼠最多,占捕获鼠的44.36%。血清学抗体滴度阳性界值的判定标准仍不统一,致使各监测点的血清学监测结果相互间缺乏可比性。 结论 全国发病总体趋势呈现较低水平,部分地区偶见散发。各省应继续对钩体病疫情加强关注,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杨盛旭  林海江 《疾病监测》2009,24(10):766-767
目的了解浙江省三门县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疫情动态及健康人群对钩体的免疫水平。方法用显微镜凝集实验,对临床确诊病例、健康人群血清进行抗体测定;采集鼠、蛙和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结果健康人群血清检测587份,阳性60份,血清抗体阳性率10.22%;鼠阳性率0.07%,为黄疸出血群;捕获青蛙1400只,牛中段尿140份,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夏秋季节为高发季节,青壮年农民为重点人群;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与宿主动物带菌率不一致,应继续加强对宿主动物和人群的监测,注意菌群变动。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建民  谢昀  丁晟  唐松  章承峰 《疾病监测》2007,22(2):98-100
目的 了解江西省钩体病流行状况,为钩体病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钩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对宿主动物进行钩体病原分离培养同时用显微凝集试验检测健康人群钩体抗体水平.结果 2005年全省发病87例,发病率0.20/10万,7~8月份为发病高峰,职业以农民为主,年龄以30~49岁组最多,男女性别比约为3:1.全省鼠密度为4.61%,从鼠肾中培养出8株钩体菌株,阳性率7.55%,全部为致病性钩体菌株.猪肾、牛尿未培养出钩体菌株.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以黄疸出血群赖型最多,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次之.结论 江西省钩体病的传染源以野鼠为主要动物宿主,流行形式为稻田型.今后该省钩体病的防治重点:以灭鼠为主,搞好环境卫生,开展健康教育及接种钩体疫苗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Complex therapy, using hemosorp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hemodialysis and hyperbaric oxygenation, was sugges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erminal stages of icterohemorrhagic leptospirosis. Such complex therapy decreased the mortality rate of patients with terminal stages of icterohemorrhagic leptospirosis from 76-96% to 18-22% and reduced the in-hospital stay from 60-80 to 35-40 day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此次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聚集性发病的流行因素。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血清学、病原学方法,对病例、感染人群、宿主动物及传染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通过病例搜索发现病例9例,死亡1例。所有病例均集中居住在同一工棚,发生在同一潜伏期内,罹患率达64.28%(9/14),感染率达92.86%(13/14),相距最近的工棚人群隐性感染率仅为5.88%。疫点鼠密度为12.73%。黑线姬鼠携带病毒率达17.65%(3/17);带病毒指数为0.15。结论此次暴发疫情主要是由于患者吸入工棚内含病毒的气溶胶感染引起,不排除个别感染者通过破损的皮肤、鼠体螨叮咬造成感染。其传染源为黑线姬鼠。此次疫情甚为罕见,为聚集性发病,为HFRS的防治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浙江省台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实验室病原学、血清学方法.结果 2000-2005年浙江省台州市HFRS年均发病率为3.63/10万(4.50/10万~2.6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2/10万,病死率为0.42%;发病主要分布在天台、临海、椒江等三个县市区,占病例总数的73.43%,12.62%个次乡(镇)报告病例数占总发病数的46.33%.各年均出现冬春季和夏秋季两个高峰,属姬鼠型为主的混合疫区;以壮年、老年农民发病居多,占86.54%,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98%.5年监测野外总鼠密度为4.61%;黑线姬鼠捕获率3.59%,居民区总密度为2.67%,褐家鼠捕鼠率为1.99%,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分别为野外和居民区的优势鼠种.带毒率17.00%(0.90%~36.40%),带毒鼠指数0.02~0.14,平均为0.08.结论 2000-2005年台州市HFRS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仍需加强重点疫区重点人群的HFRS防治,姬鼠型为主的混合疫区宜选用双价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三峡库区淹没区兴山段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和宿主动物间汉坦病毒携带状况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实验室病原学、血清学监测方法。结果三峡库区兴山段自1997-2007年与三峡工程同步进行了HFRS监测,检测健康人群血清1831份,发现HFRS隐性感染率为2.18%,年龄以30~50岁人群为主,感染率为3.10%;职业以农民为主,感染率为3.23%;男女性别之比为0.74∶1。宿主动物监测捕获啮齿动物共741只,捕获率为2.19%,汉坦病毒(HV)平均带毒率为2.70%,监测点居民区室内鼠带毒率为2.79%;野外鼠带毒率为2.46%。室内鼠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带毒率为3.58%;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带病毒率为4.41%。结论三峡库区是HFRS的潜在流行区,应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应加强库区HFRS的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16.
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20年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全面掌握宝鸡市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以来的流行规律及变化,为进一步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84~2004年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率呈现阶梯式下降趋势,死亡率和病死率持续下降;渭河谷地是主要疫源地,疫区类型从姬鼠型逐渐向混合型转化,野外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室内有从黄胸鼠向褐家鼠转变趋势,动物带病毒指数与发病率呈高度正相关,渭河谷地人群隐性感染率高。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受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影响较大。多年来,采取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和防鼠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对预防和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效果显著,系统地开展监测对疫情预测预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