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Parks手术结合结肠成形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年1月~2004年9月共28例患者的手术资料.结果:全组获得随访2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局部复发2例.术后5个月统计每日排便次数:1~2次占73.9%,3~4次占17.4%,多于4次占8.7%.效果满意.结论:Parks手术结合结肠成形术能在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率的同时获得更满意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利用支撑管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24例利用支撑管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3例,随访时间平均80个月,局部癌复发2例。结论利用支撑管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利用支撑管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24例利用支撑管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3例,随访时间平均80个月,局部癌复发2例。结论利用支撑管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肛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联合经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及经肛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效果.方法 经肛ISR联合经腹TME及经肛结肛吻合术治疗34例无肛门外括约肌受侵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肛门功能训练及功能评价.结果 34例患者远切缘距肿瘤下缘的中位距离为2.3 cm.病理类型为腺癌28例(其中高分化11例,中分化17例),乳头状癌1例,绒毛状腺瘤癌变5例.病理TNM分期Ⅰ期28例,Ⅱ a期1例,Ⅲa期4例,Ⅲb期1例.术后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裂开2例,直肠阴道瘘2例.术后早期肛门控便能力明显下降,术后6~12个月肛门功能逐渐恢复.术后5个月吻合口复发1例,术后40个月肝转移1例.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肛ISR联合经腹TME及经肛结肠肛管吻合术符合肿瘤根治性原则,并保留了肛门功能,是一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双荷包缝合技术在低(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直肠腔内双荷包缝合行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吻合口瘘发生,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3.2%),2例出现吻合口出血(6.5%),经保守治疗,恢复正常。排便功能术后24周基本恢复正常。1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结论直肠腔内双荷包缝合应用于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器械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8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带结肠盲管之直结肠端侧吻合。结果 术后盆腔复发 5例 ,发生率 5 74% ,吻合口狭窄 3例 ,发生率 3 45 % ,吻合口漏 2例 ,发生率 2 3% ,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采用吻合器行带结肠盲管之直结肠端侧吻合低位保肛术治疗直肠癌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吻合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器械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宏  王健生等 《陕西肿瘤医学》2000,8(4):218-219,225
目的:探讨器械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8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带结肠盲管之直结肠端侧听合。结果:术后盆腔复发5例,发生率5.745,吻合口狭窄3例,发生率3.45%,吻合口漏2例,发生率2.3%,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采用吻合器行带结肠盲管之直结肠端侧吻合低位保肛术治疗直肠癌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吻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对直肠癌淋巴转移的重新认识、全直肠系膜切除和自主神经保留技术应用以及吻合器和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的应用,拓宽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58例低位直肠癌术中应用吻合器保留肛门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手术方法按照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及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原则,切除近端肠管至少15cn,肿瘤下缘远端2era的直肠,应用吻合器在骶前行结一直肠端端吻合术以保留肛门。结果:全组病例均一次完成吻合,无1例手术死亡。吻合口狭窄2例、无吻合口瘘。随访1年~5年,复发2例。结论:应用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术中保留肛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 ,随着人们对直肠解剖、生理、病理认识的不断深入 ,手术技巧、方法、吻合器等设备的逐步完善 ,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 ,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国内外众多学者 ,从多学科对直肠癌 ,尤其是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保肛手术率逐年提高 ,现结合我院 1990年 10月—1999年 12月对 2 3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临床经验和效果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9例 ,女性 14例。年龄32岁~ 6 9岁 ,平均 5 3.6岁。肿瘤下缘距齿线 2 .5 cm~ 5 .0 cm,其中 2 .5 cm~4.0 cm 6例 ,4.0 cm~ 5 .0 cm 17例。Dukes分期 …  相似文献   

11.
回肠置管造口预防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观察--附9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盲肠回肠置管造口术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中的作用.方法对91例直肠前切除病人术中行经盲肠回肠置管造口术,并观察其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每例每24小时造瘘管流量平均为228.5ml(10~3300ml),置管时间平均为9.5天(9~16天).经造瘘管造影显示20例中有4例的球囊被排入结肠.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1.09%).结论经盲肠回肠置管造口术可预防和治疗术后吻合口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肠贮袋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国乐  邱辉忠 《癌症进展》2004,2(6):415-419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后如果行结肠直肠(或肛管)端端吻合,"新直肠"容量将明显不足,术后许多病人会出现排便功能障碍,如便频、便急和便不尽感等.为改善术后排便功能,结肠贮袋技术应运而生.本文介绍3种主要结肠贮袋,探讨结肠贮袋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并发症,阐述结肠贮袋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旨在倡导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合理应用结肠贮袋,改善病人术后排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Mason手术在中下段直肠癌局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ason手术在中下段直肠癌局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近14年来采用Mason手术作局部切除的54例中下段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is期癌17例,T1期癌20例,T2期癌15例,T3期癌2例.所有标本切缘经病理检查未发现癌残留.平均随访期为66个月.5年存活率为95%.术后局部复发1例(1.9%).术后无肛门失禁发生,伤口感染和直肠皮肤瘘各2例(3.7%).结论Mason手术是中下段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的理想术式.术前高质量的肠道清洁准备,术中正确处理肛门外括约肌的切断与修复,完整彻底地切除肿瘤,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盆腔解剖和直肠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能够保留肛门,保肛手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直肠癌最常用的术式。高质量的手术需要同时在肿瘤学和功能学方面使患者受益,因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需兼顾肿瘤根治和肛门功能。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安全的远切缘和环周切缘是保证肿瘤学效果的关键,能够有效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而保留更多的肛门括约肌以及术中对盆腔植物神经的保护则是改善术后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保肛术后吻合口位置与肛门功能的关系。  方法  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间行低直肠癌保肛手术的82例患者, 根据吻合口位置, 将病例分为5组, 吻合口距离肛缘距离用L表示: Ⅰ组: L≤3 cm, Ⅱ组: 3 cm < L≤4 cm, Ⅲ组: 4 cm < L≤5 cm, Ⅳ组: 5 cm < L≤6 cm, Ⅴ组: 腹膜返折水平下L>6 cm。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肛门功能进行主、客观评定, 同时设立未涉及盆底及肛门部手术操作的降结肠、乙状结肠肿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  结果  从肛门直肠测压评估方法可以得出: 1)对照组和各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Ⅰ~Ⅳ组术后3个月平均静息压、最大静息压、缩榨压和最大耐受容量较术前显著降低(P < 0.05); 3)Ⅱ、Ⅲ、Ⅳ组术后12个月各项指标即接近正常值(P>O.05); 4)Ⅰ组术后12个月平均静息压、最大静息压、最大耐受容量仍较术前低(P < 0.05), 但缩榨压接近正常值(P>O.05); 5)对照组有1例患者未引出RAIR(Recto anal inhibitory reflex), 各组手术后均有(RAIR)消失, 但术后12个月RAIR阳性率较术后3个月明显增加。采用徐忠法的肛门功能主观评估法得出: Ⅰ~Ⅴ组患者术后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的分别是: 1)术后3个月时有: Ⅰ、Ⅱ、Ⅲ组; 2)术后6个月时有: Ⅰ、Ⅱ组; 3)术后12个月时仅: Ⅰ组; 4)其余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严格遵循保肛手术的适应证及由熟练的手术者操作的前提下、采用合适的术式, 吻合口距离肛缘3 cm以上的直肠癌患者术后经过长时间(1年)的修复或排便锻炼都可以保住肛门功能, 吻合口距离肛缘5~6 cm以上的直肠癌术后3个月即可基本恢复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6.
Low anastomosis using a circular stapling instrument has become standard for performing a colorectal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resection of a rectal cancer. Often these anastomoses are performed deep in the pelvis using a circular stapling instrument without clear visualization of the anastomotic site. In the female patient, unless an adequate stump of rectum is left above the circular staple line, there is danger that the side wall of the posterior aspect of the vagina can be included in the tissue rings (donuts) that are resected by the circular stapling instrument. This leaves the patient at high risk for late development of a rectovaginal fistula by vaginal mucosa being incorporated into the rectal wall. Maintenance of an adequate stump beyond the linear staple line and a vaginal examination prior to firing the circular stapler will prevent this problem. A patient is presented and the technical details for a safe low-low colorectal anastomosis are reviewed. © 1996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行直肠低位双吻合,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及“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如何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仍处于探索之中。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探讨腹腔镜下垂直切割闭合直肠远端在改进直肠低位双吻合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2010年2月-2014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完成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12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以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下缘离齿状线距离及肿瘤分期等为指标,逐一配对。其中A组(观察组)55例,在进行“第一吻合”时,将常规的直肠远端切割闭合,由水平方向改为垂直方向;行“第二吻合”时,行肠-肠“端-角”吻合,去除直肠远侧闭合线上端角部(“狗耳”);血管夹夹闭去除下端“狗耳”;加强缝合“端-角”吻合后形成的一处钉合线“T”形交汇处(“危险三角”)。B组(对照组)65例,按直肠低位双吻合常规操作完成手术,两只“狗耳”及两处“危险三角”不作任何处理。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在垂直切割闭合直肠远端后,“狗耳”及“危险三角”均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便于观察和处理。“端-角”吻合后远近端肠管轴线形成一定交角,远端直肠腔形成类似“壶腹”样膨隆;无“狗耳”存在,一处“危险三角”得以缝合加强。B组完成“端-端”吻合后远近端肠管在同一轴线上,留有两只“狗耳”及两处“危险三角”。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吻合口出血、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耗时、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数、排便次数、里急后重、术后再次手术造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低位双吻合时垂直切割闭合远侧直肠,使双吻合后肠管的走行和形态更接近直肠的生理弯曲和形态;同时方便了术中去除“狗耳”和“危险三角”的加强缝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与Lap-ISR联合经肛下拉套入式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06月至2021年01月符合纳入条件并完成Lap-ISR和Lap-ISR联合经肛下拉套入式吻合的低位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估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病理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功能 Wexner评分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52例纳入本研究并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0例完成Lap-ISR联合经肛下拉套入式吻合;32例完成Lap-ISR。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远端切缘距离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近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5)。两组患者术后第3、6个月肛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 1.86,95%CI:0.36~9.67,P=0.462)。结论:与Lap-ISR相比,Lap-ISR联合经肛下拉套入式吻合避免了预防性造口且不增加吻合口漏发生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曦羽  邱辉忠 《癌症进展》2004,2(6):410-414
低位直肠癌通常是指位于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肿瘤.传统的手术方式多以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为主.这种手术方式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较大,生活质量下降.因此,近几年来,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开始尝试新的方法,力求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目前较受关注的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括约肌保留和全系膜切除(TME)的临床实践与进展.  相似文献   

20.
回顾分析了1985年6月~2003年6月采用拉下法手术治疗的79例中低直肠癌(距肛缘4~8c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行拉下法手术后15d~3个月内,患者的肛门括约肌功能逐渐得到恢复,术后半年基本恢复正常。总的局部复发率23·5%(16/68)。1、3、5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8·7%(78/79)、72·2%(37/52)、54·5%(24/44)和47·2%(17/36)。回顾分析结果提示,拉下法手术治疗是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方法之一,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