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好发于女性。男性SLE较为少见,而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既往男性SLE资料不多。为加深对男性SLE的认识,现对我院1955~1992年住院的22例男性SLE进行分析,并以同期44例女性SLE为对照。  相似文献   

2.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9例男性和612例女性 SLE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男性患者面部红斑、光敏发生率低,胸膜炎和心包炎多于女性.肾脏损害、尿蛋白定量、Ⅳ、Ⅴ型狼疮性肾炎比率、抗 Sm阳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好转率低于女性.结论男性SLE临床表现不典型,肾脏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冀玲  杨立川  付平  马行一 《西部医学》2005,17(5):465-466
目的分析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SLE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与非老年SLE患者比较,探讨两者之间异同。结果老年组中男性比例增加,关节痛、浆膜炎、肺部病变、贫血、乏力、体重减轻、IgG增高、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皮疹、脱发、口腔溃疡、光过敏、神经系统损害、肾脏损害、抗Sm抗体、C3降低的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SLE的病情相对较轻,重要脏器受累机率较小,但起病及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上廊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4.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方法:对本院1990~2005年收治的32例老年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SLE患者症状不典型,易误诊。结论:老年SLE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在临床诊治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对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减少临床的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近8年中收治的男性SLE15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特点及其预后,并与同期女性SLE相比较。结果:男性SLE的肾脏损害、神经精神症状、浆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女性SLE(P<0.05);女性SLE的蝶形红斑、光过敏、雷诺现象、关节症状、皮肤血管炎及贫血的发生率高于男性SLE(P<0.05);免疫学检查方面,男性SLE的抗SSA、抗SSB高于女性SLE(P<0.05),而女性SLE的抗ds-DNA、抗Sm抗体高于男性SLE(P<0.05);预后男性SLE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女性SLE(P<0.05);结论:男性SLE忠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而脏器受损较重,治疗效果差,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了老年SL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疗效。并与青年组SLE相比较,结果:老年SLE皮疹发生率低,浆膜炎,肌痛肌无力,肺间质病变发生率,误诊率显著高于青年组,抗dsDNA,抗Sm抗体的阳性率,补体C3水平下降程度低于青年组,依病情活动和脏器累及决定治疗方案,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老年SLE激素治疗后继发性糖尿病发生率高,结论:老年SLE发病不典型,易误诊,上海诊断标准较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更有利于老年SLE早期诊断,依疾病的活动及脏器累及更有利于老年SLE早期诊断, 疾病的活动及脏器累及选择治疗方案,并密切观察药物毒副作用采取对策,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性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男性SLE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不同性别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治疗预后。结果:男性患者的蝶形红斑、关节炎和脱发较女性患者出现率低(p〈O.05),而肾脏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较女性患者高(P〈0.05),男性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明显较女性患者高(P〈0.05),两组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等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治疗反应差,预后不好(P〈O.05)。结论:男性SLE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内脏损害重,应加强对男性SLE患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征.方法 统计分析124例SLE患者(其中老年组62例,成年组62例)的临床表现和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成年人相比,老年人SLE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但是预后比成年人好.结论:老年人SLE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但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院1965~1981年收治的10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12例老年SLE病例作一探讨。临床资料 12例老年SLE患者起病和诊断的年龄均超过60岁,平均66.8岁,其中女性11例,男性1例。全部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学会(T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病例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一般并不困难.若临床症状不典型、或某些症状突出掩盖SLE的其他症状,可能贻误诊断.本文报道5例少见的SLE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国内发病率约为 7/万 ,其中女性占 85 %~95 % [1] 。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提高 ,近期有关成人男性SLE报告增多。男性SLE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症状重、预后不良的特点。男童SLE的报告少见 ,我院收治 4例 ,现就其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均为我院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收治的SLE患儿 ,诊断依据 1982年美国风湿学会修订的 11项诊断标准中符合 4项以上。年龄 7~ 13岁 ,入院前病程 0 .5~ 6个月。临床…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临床特点 ,对 46例和 2 6 9例女性SLE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男性患者 2 1 2 8%有家族史 ,明显高于女性 ;男性病例面部红斑、雷诺氏现象及光敏的发生明显低于女性 ,而胸膜炎和心包炎多于女性 ;确诊时间男性较女性延迟 ;狼疮肾炎的发生率、尿蛋白定量、肾机能损害、病死率、Ⅳ及Ⅴ型狼疮肾炎的比例、抗Sm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 ,而好转率低于女性。上述指标男、女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男性SLE遗传倾向更为明显 ,临床表现不典型 ,肾脏损害更为严重 ,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皮肤血管炎(CV)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先后在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SLE进行临床资料收集与分析.皮肤血管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即出现提示皮肤血管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例如肢端红斑、网状青斑、可触及性紫癜、皮肤溃疡等,并排除血栓性疾病及药物反应等其他可能的原因.同时需一位资深皮肤科医生会诊证实CV的诊断.结果 在278例入选的SLE患者中,有103例患者有典型的CV表现,CV的发生率为37%,其中84例(82%)为女性患者,19例(18%)为男性患者.CV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肢端红斑.最常被累及的部位为指端及手掌.其他常被累及部位依次为下肢、上肢、躯干及面部.CV的持续时间从不满1周至数月不等,平均3.7周.与没有CV的SLE患者相比,具有CV的SLE患者女性/男性比例较低,SLEDAI评分较高,雷诺现象、血液系统累及、高丙球蛋白血症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SLE中CV的发生率为37%,在临床十分常见,而且CV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伴发CV表现的SLE患者的女性/男性比例较低,临床表现更重,并更容易出现雷诺现象、血液系统累及、高丙球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13例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特点和治疗及随访结果表明,≥50岁的SLE发病率很低,占SLE的6.2%;发病常不典型,误诊率高达61.6%。ANA阳性率高(100%),LBT阳性率为57.1%,抗dsDNA抗体阳性率低(15.3%)。作者主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用量个体化,不宜用细胞毒制剂。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特征.方法 统计分析550例SLE患者(其中老年组102例,成年组415例,儿童组33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并进行对照.结果 老年组女:男为5.38:1,成年组女:男为11.2:1,儿童组女:男为7.25:1;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老年组长于成年组,儿童组比成年组明显缩短;老年组疲乏、关节痛、体重下降、肌痛肌无力、肺部病变多见.儿童组体重下降、肾损害、皮疹、神经精神症状多见.老年组血沉增快、肝功能损害多见,补体降低、dsDNA阳性率明显低于成年组(P<0.025).儿童组U1RNP、dsDNA阳性率高,IgG升高、抗Sm阳性率低(P<0.05).结论 老年及儿童SLE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误诊和漏诊.老年SLE雷诺现象、脱发、肾损害发生率低,病情较轻,预后良好;儿童SLE肾脏损害,神经精神症状较多见,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老年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与冠脉造影的性别差异。方法 :将 10 7例大于 60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女性 3 8例 ,男性 69例 ,分析两组的临床与冠脉造影特点。结果 :老年女性平均年龄80 .2± 8.5岁 ,男性平均年龄 71.8± 7.8岁 ;有多个危险因素女性多于男性 (2 5 %VS 8.8%P <0 .0 5 ) ;不典型胸痛女性多于男性 (4 7.4%VS 2 7.5 %P <0 .0 5 ) ;心梗部位均以前壁及下壁多见 ,两者无显著性差别 ;心原性休克女性多于男性 (2 8.6%VS 10 .0 %P <0 .0 5 ) ;冠脉双支病变男性多于女性 (5 4.5 %VS 3 0 .6%P <0 .0 5 ) ;结论 :提示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可能为患病年龄大 ,不典型胸痛、高危因素多 ,并发心原性休克多见 ,而冠脉病变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青年女性多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高峰年龄为20~40岁,老年发病少见[1].有报道老年发病的SLE与青年发病者在临床表现、器官系统受累、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均有不同[2].笔者整理了我科31例老年SLE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87例非老年SLE患者比较,探讨两者之间异同,以期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老年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德明  乔锐  黄盛  程静芳 《安徽医学》2009,30(5):521-523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特点及发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症状分析。方法将2006—2009年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60岁以上老年女性、老年男性与非老年女性患者,对其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危险因素与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女性冠心病与老年男性无差别,病变以双支、三支病变为主,血管病变类型以B、C型为主;老年女性、男性两组危险因素除吸烟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临床症状老年女性不典型;而非老年女性冠心病血管病变以单支、双支为主,类型以A、B型为主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老年女性与非老年女性一样不典型。结论老年女性冠状动脉病变以双支、三支病变为主,类型以B、C型为主,非老年女性冠心病血管病变以单支、双支为主,类型以A、B型为主;影响老年女性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与老年男性相似,老年女性与非老年女性临床症状均不典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风湿免疫科确诊的SLE患者272例,按发病年龄分为幼年组、中青年组、老年组,了解不同发病年龄SLE患者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情况.结果:幼年组患者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较中青年组及老年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年组以肌肉症状、脱发、肾脏受累、脓尿、血管炎、低补体血症、神经表现较中年组及老年组少见,抗ds-DNA、抗SSA阳性率较中年组及老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WBC较幼年组及中青年组低,抗U1RNP阳性率较幼年组及中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以脓尿、血管炎、尿蛋白定量、低补体血症较幼年组及老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年SLE炎症反应重,较少出现典型的症状,中年发病的SLE大多症状典型,老年发病的SLE症状不典型,病情较轻,易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对疾病活动性指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按不同性别、疾病活动指数分组,分析不同性别的患者临床表现及免疫学检查结果,比较不同病情的患者SLE的活动指标。结果SLE女性患者面部皮疹、脱发、光过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患者系统性损害(如肾脏病变、心脏及消化系统损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抗SSA抗体阳性率和抗U1RNP/Sm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不同,SLE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及白细胞计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女SLE患者临床表现具有明显差异,男性患者早期特异性表现不典型,但器官损害重;白细胞与补体C3的降低与疾病的活动程度明显相关,可以作为临床上监测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