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多项证据表明UC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此文就UC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肠道菌群的检查方法以及益生菌制剂对UC的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认为UC可能主要由遗传基因易感个体决定,免疫反应增强是关键的直接发病机制;并且许多研究都表明肠道菌群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启动作用,环境、饮食、精神心理等因素可能是发病的重要诱因。基于此理论,微生态制剂在治疗炎症性肠病中得到广泛的  相似文献   

3.
李琳  钟青 《传染病信息》2017,(6):361-36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细胞因子、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分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择未患溃疡性结肠炎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肠黏膜TLR2、TLR4、TLR5、TLR9分子表达检测和外周血IL-4、IL-6、IL-17、IL-23、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检测,分析炎性细胞因子和TLRs表达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结果试验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肠黏膜组织中TLR2、TLR4、TLR5、TLR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外周血IL-4表达低于对照组,IL-6、IL-17、IL-23、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LR2、TLR4、TLR5、TLR9表达与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含量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呈负相关;与IL-6、IL-17、IL-23、TNF-α表达呈正相关,与IL-4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促炎因子表达增加,抑炎因子表达减少,TLRs分子表达增加。肠道菌群紊乱可能通过增强TLRs分子表达来促进促炎因子的分泌,介导肠黏膜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与病理变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观察肠黏膜病理改变状况.方法 对2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27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菌群分析,并与10例正常组进行比较;取全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制做病理切片.结果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舣歧杆菌、乳杆菌比正常组显著减少(P<0.01),而大肠杆菌比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其他细菌差异无显著性(P>0.05);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各种细菌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病理学改变明显不同.结论 活动期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这种变化与其病理学改变有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特征与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诊治的171例活动性UC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根据活动性UC病情分为轻度组(79例)、中度组(47例)、重度组(45例)三个亚组,另选同期院内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外周血炎症因子,对比各组外周血内炎症因子与肠道菌群特征情况,分析活动性UC患者病情与外周血内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TNF-α、IL-1 β、IL-6、IL-17水平及大肠杆菌和拟杆菌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0和肠球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TNF-α、IL-1β、IL-6、IL-17、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是影响活动性UC患者病情的独立因素(P <0.05),肠球菌不是影响活动性UC患者病情的独立因素(P>0.05)。ROC曲线显...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反复发生的肠道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腹泻、血便、腹痛等症状为主.UC的发病被认为与宿主遗传易感性、黏膜免疫和肠道菌群有关.与正常人相比,UC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主要表现在益生菌数量的减少和条件致病菌数量的增多.本文就UC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潜在致病菌和益生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由于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易并发胃肠道急重症,逐渐引起了医患重视。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涉及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微生物生态失调和免疫应答失调,然而单一因素却难以解释该病症状的异质性和复杂性。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宿主肠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使得该病表现出症状的异质性。故基于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免疫的相互作用探索该病发病以期深刻认识该病从而探索高效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与遗传、环境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既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又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结果.研究发现,饮食疗法能调节微生物群以改变环境因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饮食方式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发展及预后整个过程均有关,在溃疡性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溃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炎症应激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溃愈疡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炎症应激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比较肠道菌群分布数量、炎症应激及相关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肠球菌、肠杆菌数量, MCP-1、MIP-1α、HMGB1、HIF-1α、TGF-β1及β-E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1),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丁酸梭菌的数量显著增多(均P<0.01);观察组患者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及MCP-1、MIP-1α、HMGB1、HIF-1α、TGF-β1、β-EP水平分别为(7.11±0.71)log10CFU/g、(8.22±0.91)log10CFU/g、(45.63±4.71)ng/mL、(10.65±1.28)ng/mL、(21.15±2.25)pg/mL、(49.11±5.09)ng/L、(128.47±14.06)ng/L及(5.54±0.67)pg/100μL,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672、7.261、9.235、20.386和22.926、5.338、8.513和37.388,均P<0.01)。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丁酸梭菌数量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清溃愈疡汤方剂可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紊乱状态,缓解炎症应激,抑制HIF-1α、TGF-β1和β-EP的过表达,进而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上有明显的优势与鲜明的特点。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综述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互关系以及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分析甘草泻心汤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寒热错杂型UC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中药组(30例)在相同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甘草泻心汤口服.观察2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初诊为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分布及改变在UC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扬州市区2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初诊为UC的124例患者以及10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采集受试者的新鲜粪便进行菌群分析,比较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肠球菌属及大肠杆菌属这6种菌群定量结果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患者肠内双歧杆菌属(5.6±0.3比8.7±0.4)CFU/g、乳酸杆菌属(3.4±0.6比9.5±0.5)CFU/g、拟杆菌属(4.9±0.2比7.9±0.5)CFU/g、梭菌属(5.0±0.3比7.8±0.6)CFU/g,数量明显减少,而大肠杆菌属(8.4±0.4比3.6±0.5)CFU/g、肠球菌属(7.6±0.6比4.4±0.2)CFU/g,数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检出率与菌群数量变化结果基本相符。UC患者B/E1,较健康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患者肠道菌群呈失衡状态。在扬州地区UC患者肠道内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减少,且乳酸杆菌属减少更明显,提示在益生菌治疗上可能应倾向于应用乳酸杆菌属。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后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6-04/2018-05在杭州市老年病医院就诊的UC的患者共100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依病情口服柳氮磺吡啶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FMT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相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采用Sutherland指数评分、肠道菌群评分和肠镜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两组经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菌群、肠镜评分及Surtherland指数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两组治疗后肠道菌群、肠镜评分及Surtherland指数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FMT治疗UC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正常人的肠道细菌DNA指纹图谱,分析其肠道菌群的整体差异,并探讨UC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为临床治疗U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5例UC(30例活动期,25例缓解期)患者及15例正常人粪便标本,提取总基因组DNA,应用ERIC(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PCR技术建立各组肠道细菌DNA指纹图谱,运用UVP凝胶电泳分析软件统计分析活动期UC、缓解期UC及正常对照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相似性。结果活动期UC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指数H3=2.2080,而缓解期UC和健康人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7848、2.8080,且活动期UC菌群丰富度较其他两组低(P1,3<0.001,P2,3<0.001),而缓解期UC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区别(P1,2=0.542)。结论 UC活动期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较UC缓解期、健康人肠道菌群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UC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移植联合美沙拉嗪在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就诊,诊断为中度UC的3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患者采用口服美沙拉嗪,B组患者在服用美沙拉嗪的基础上加以肠道菌群移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炎症指标水平、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并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1β、IL-17、IL-23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B组患者的IL-1β、IL-17、IL-23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患者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治疗前D-乳酸和DA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D-乳酸和DAO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为未来该类疾病临床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完成治疗的29例活动期UC患者,作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与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探索两者的关联。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IBS-D和UC患者各24例,以及6名健康志愿者,收集新鲜人类粪便标本,提取DNA并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优势菌群等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代表菌群丰富度和均匀度的α多样性分析中,IBS-D组和UC组的Sobs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goods_coverage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570.79±81.78 vs. 566.50±84.30(P=0.859)、765.35±101.32 vs. 749.15±90.53(P=0.562)、795.29±103.76 vs. 781.81±94.02(P=0.639)、1.00±0.00 vs. 1.00±0.00(P=0.261)、4.12±0.54 vs. 4.07±0.50(P=0.730)、0.85±0.08 vs. 0.85±0.07(P=0.904)。在Anosim检验(R=0...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和直肠炎性疾病,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一种。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通常涉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延伸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UC见于任何年龄,但初发以20~30岁多见,男女比例为1.0:1~1.3: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肠道菌群、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轴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溃疡性结肠炎组,另选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组内不同分型患者肠道菌群(肠杆菌、肠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FUC)的发病因素和临床诊治经验(尤其足并发症的抢救),以提高FUC的诊治水准.方法 22例急性发病或暴发加剧患者,按发热、频繁腹泻黏液脓血便,结合结肠镜和活检病理结果,参照Truelove和Witts等的标准确诊为FUC.调查既往病史和发病诱因,检测血常规、粪常规及培养、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以监测病情.以皮质类固醇甲基氢化泼尼松静脉滴注为主,加5-氨基水杨酸(5-ASA)并联合禁食、输全血或血浆、补充免疫球蛋白、补充益生菌和营养支持治疗等.出现并发症且经内科治疗无效者转外科行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或贮袋术.结果 22例FUC中9例为初发,发病前有分娩、手术、骨折、中暑和脑血栓形成等诱因.原有溃疡性结肠炎(UC)者,暴发加剧的诱因主要为服药依从性差.10例患者经内科急救治疗无缓解、并发肠出血、肠穿孔、肠梗阻和巨结肠等,转外科治疗,术后死亡1例.发生并发症者术前曾有皮质类固醇给药不规范、饮食管理不准确和口服环孢素A等情况.内科治疗缓解者中初发患者居多,病程中发热、黏液脓血便等好转的同时,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前白蛋白等显著增高.结论 FUC的发病诱因可能有分娩、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创伤等应激因素;慢性UC暴发加剧的诱因主要为服药依从性差;初发FUC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应答较好;足量和足够疗程甲基氢化泼尼松和环孢素A静脉滴注+胃肠内短肽营养+益生菌治疗可使部分FUC患者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及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