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3.
4.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与术式选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与术式选择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1995年6月至2005年6月经本院治疗的324例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病例资料,发现术后合并尿道狭窄43例,分析不同术式、狭窄发生部位与狭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尿道口前移龟头成形术(MAGPI),加盖岛状皮瓣法(OnlayIslandFlap)的尿道狭窄发生率为0%,Mathieu法的尿道狭窄发生率为9.4%。而Dennis-Brown法与膀胱粘膜法的尿道狭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8.3%、40.0%。结论对于阴茎头、冠状沟型尿道下裂应尽量采用MAGPI法;阴茎体型尿道下裂宜采用Mathieu法;而近端型尿道下裂宜采用OnlayIslandFlap或Duplay Duckett法;只有当没有或缺少材料时才考虑采用膀胱粘膜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总结尿道下裂术后尿道憩室样扩张发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12年2月至20115年12月首诊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发生尿道憩室样扩张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1期尿道成形术的方法,憩室样扩张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部位,憩室裁减术中所见等。结果首诊治疗尿道下裂866例,Duckett术式546例(含Duckect + Duplay术式98例),Onlay术式210例,Snodgrass术式71例,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39例。术后并发尿道憩室样扩张50例,均发生于Duckect(含Duckect+Duplay)术式术后。憩室裁剪尿道修复术后随诊6个月以上,2例术后并发尿道瘘,2例术后再次发生尿道憩室样扩张,1例术后尿道狭窄,余一次治愈。结论憩室裁剪、尿道修复是治疗尿道憩室样扩张的手术方法。1期尿道成形术时避免尿道狭窄和裁减新尿道宽度适中可防止尿道下裂术后尿道憩室样扩张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尿道板斜切延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21例行尿道板斜切延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的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岁6个月~4岁11个月,平均2.8岁。阴茎体型17例,阴茎阴囊型4例。所有病例均为首次手术病例。手术方法:保留尿道板,将阴茎皮肤脱套至阴茎根部,充分伸直阴茎。于尿道板正中纵切增宽尿道板,于阴茎弯曲最明显处斜切延长尿道板,留置导尿管,卷管成形尿道。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65~100 min,平均78 min。术后近期发生尿道瘘3例(14.3%),尿道狭窄4例(19.0%),均在1~3次尿道扩张后缓解。术后3个月发生尿道瘘2例,无尿道狭窄、尿道憩室患儿,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9.5%。阴茎伸直效果满意。结论 尿道板斜切延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近期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容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冠状沟及阴茎体中间型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采用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的483例冠状沟及阴茎体中间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结果患儿手术年龄8个月至14岁,平均4岁8个月,手术时间45~100min,平均68min。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2%,其中术后尿道瘘3.5%,尿道口狭窄2.3%,伤口感染及裂开1.0%,阴茎扭转2.1%,尿道憩室0.4%。冠状沟型与阴茎体中间型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尿道瘘及尿道憩室经再次手术成形尿道治愈,尿道口狭窄经扩张尿道口改善。结论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并发症较容易处理,是治疗冠状沟及阴萃体中间型尿道下裂的合适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尿道延伸术治疗冠状沟型尿道下裂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总结了两年间收集的15例行尿道延伸术的尿道下裂息儿的手术资料。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岁,其中阴茎头型4例,冠状沟型8例,单纯阴茎下曲3例。结果15例全部成功,术后随访3-24个月,阴茎外观满意,排尿通畅.无尿道狭窄及尿瘘。结论尿道延伸术适合于治疗阴茎头型、冠状沟型、单纯阴茎下曲型尿道下裂,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适应证及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总结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的78例尿道下裂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冠状沟型18例,阴茎体型54例,阴茎阴囊型6例。14例为尿道成型失败者,52例合并阴茎下弯畸形行阴茎背侧12点处白膜折叠短缩,留置导尿管12~14d。拔管后常规前尿道扩张。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2年,一次手术成功71例(91.0%),阴茎外观正常。无下弯畸形,尿道口位于阴茎头正位,成纵行裂隙状,排尿通畅,无尿道狭窄。7例(9.0%)发生尿道瘘,经尿道扩张后自愈2例,4例已行尿瘘修补术,1例再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均成功。结论Snodgrass尿道成形术适用于近、远端型,无或有轻中度阴茎下弯,尿道板发育良好的患儿,手术保留了尿道板,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手术成形效果好,易于掌握及推广。对尿道成形失败而阴茎所剩皮肤极少者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尿道下裂(hypospadias)是儿童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发病率较高且有增加趋势,其中近段型尿道下裂占比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儿阴茎发育.近段型尿道下裂多合并严重阴茎下弯,手术治疗以横断尿道板术式为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保留尿道板术式.目前,Duckett术式的应用最为广泛,但存在手术操作困难以及尿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阴茎头沟背侧局部减容术在尿道下裂保留尿道板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以四川省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尿道下裂修复中采用阴茎头沟背侧局部减容术的6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尿道下裂手术史分为初治组和再手术组.收集患儿基本人口学资料,记录术前情况及术式,术后予门诊或网络随访;术后3~6个月于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尿道延伸术治疗远端型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3年2月至2013年7月采用尿道延伸术治疗的18例年龄2~15岁远端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儿中,冠状沟型尿道下裂10例,阴茎远端型尿道下裂 8例;8例伴有轻—中度阴茎下曲畸形,重建尿道长度1~2.0 cm,平均1.5 cm 术后无尿瘘及尿道狭窄发生。。全部患儿均获3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期间阴茎下曲得以矫正,阴茎外观、尿道功能满意。结论尿道延伸术在选择好适应病例的情况下,具有手术恢复快、并发症少、尿道功能满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不同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05—2016年69例尿道下裂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至11年,患儿发生尿道狭窄时,首先予以尿道扩张,最终以患儿排尿通畅、尿线粗、无尿道憩室为治愈标准(包括间隔时间2个月行尿道扩张1次的轻度尿道狭窄患儿)。结果 69例尿道下裂术后出现尿道狭窄患儿中,22例经间断规律尿道扩张治愈(31.88%);28例(40.58%)通过间断尿道扩张后缓解时间较短,经留置多孔硅胶软管支架治愈;13例(18.84%)采用尿道扩张及留置支架管后无改善行尿道狭窄切开,同期行尿道成形术,治愈8例,3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2例出现尿道瘘,6个月后尿道瘘修补成功治愈;6例(8.7%)尿道探针无法通过,尿道扩张未成功,采用切除尿道瘢痕,一期预置尿道板,二期行尿道成形术,治愈4例,1例尿道瘘6个月后行尿道瘘修补术成功治愈,1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结论对于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患儿,根据个体狭窄情况选择普通尿道扩张,或短时留置硅胶软管支架,可有效解决狭窄问题,临床效果肯定,有推广价值;尿道扩张失败的患儿应行尿道狭窄切除术,并同期或分期行尿道成形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尿道下裂学的发展,尿道下裂矫治技术越来越成熟,手术效果已显著提高.面对众多手术方式的选择,多元化治疗是必由之路.随着人们对阴茎外观、功能等要求的提升,专科医师们也面临着更多挑战,尿道下裂的治疗需要赋予更多内涵.本文旨在介绍尿道下裂治疗策略的十二字方针:量体裁衣,术式多元,见招拆招.  相似文献   

16.
17.
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并发尿瘘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并发尿瘘的治疗经验。临床资料:尿道下裂修复后井发尿瘘25例,其中7例并有尿道狭窄,3例有不完全性阴茎阴囊转位,在修复尿瘘同期修复了尿道狭窄和阴茎阴囊不全转位。治疗结果:一次修补成功23例。结论:尿瘘修补应同期解决尿道狭窄,也要以同期解决阴茎阴囊转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运用一期手术及分期手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阴茎伸直后尿道开口位于阴茎根部、阴茎阴囊交接部及会阴部)手术效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病历资料完善的重度尿道下裂患儿765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一期手术组(650例)和分期手术组(11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年龄、尿道缺损长度及术后尿道瘘、尿道憩室、尿道狭窄发生率差异。结果 一期手术组650例平均初次手术年龄29月龄(7~130月龄),尿道缺损长度均值为4.01 cm(2.00~8.00 cm);分期手术组115例平均初次手术年龄34月龄(8~156月龄),尿道缺损长度均值为4.33 cm(3.00~9.00 cm),两组患儿手术年龄和尿道缺损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5%(198/650),分期组为33.9%(39/1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4,P〉0.05)。一期组术后尿道瘘发生率为16.0%(104/650),分期组为31.3%(36/1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07,P〈0.05)。一期组术后尿道憩室发生率为14.0%(91/650),分期组为2.6%(3/1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4,P〈0.05)。一期组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为7.5%(49/650),分期组为4.3%(5/1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6,P〉0.05)。结论 对于重度尿道下裂,一期手术和分期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一期手术术后尿道瘘发生率较低,而分期手术术后尿道憩室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20.
尿道板双侧旁正中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尿道板双侧旁正中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应用尿道板双侧旁正中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31例,其中阴茎体型28例,阴茎阴囊型3例.本组平均年龄2.7岁(1.6~5.2岁),平均手术时间91.6 min(80~105 min).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术后随访超过3个月,外观满意,多数病例形似包皮环切术后阴茎外观.尿道外口位于龟头尿道沟正位,裂隙状.术后尿道瘘3例,发生率为9.7%;尿道口狭窄2例,发生率为6.5%,均在尿道扩张后缓解;没有发生尿道狭窄.结论 尿道板双侧旁正中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容易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