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通过系统梳理泽泻汤的历代中医古籍,对其处方沿革、基原、炮制、剂量、功能主治等制约经典名方开发的关键核心问题进行考证。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泽泻汤由2味药组成,其组方药材基原选用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基本保持一致,泽泻基原为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白术基原为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饮片建议选用生品,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炮制;剂量选择以一两=3 g折算,泽泻15 g,白术6 g。该方古籍记载主治痰饮所导致的疾病,现代临床常用于梅尼埃病、高血压、高血脂、中耳炎等。  相似文献   

2.
大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是百首经典名方之一。该次文献考证共检索46条古籍文献,来源于42本古籍,现代文献207条。通过系统考证大建中汤的方名、剂量、炮制、方义衍变、主治病证、煎服方法及使用注意等内容,为大建中汤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文献依据。考证结果表明,大建中汤由“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胶饴一升”组成,笔者更倾向于折合成现代剂量为蜀椒3 g,干姜12 g,人参6 g,胶饴30 g。药品说明书的功效可标注为温中补虚,降逆止痛。现代文献记载其主治病证涉及消化系统、循环系统、骨科系统、泌尿系统和眼科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其中以消化系统的肠梗阻、胃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病证为主,上述病证的核心病机为“中焦虚寒,阴寒内盛”。该方的使用注意主要以下几点,①蜀椒的炮制,炒后可降低其毒性和提高有效成分的煎出率;②剂量注意,此方如用量过多,可出现干咳、水肿等不适;③服药防护,药后忌食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保暖;④证候禁忌,阴虚寒凝气滞者慎用,脾胃湿热者禁用。以上考证结果为大建中汤的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文献资料,同时为其药品说明书的标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创建经典名方泽泻汤基准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指纹图谱,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与质量评价,为泽泻汤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方法]依据传统方法复原至现代煎煮方式制备泽泻汤标准煎液,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选用乙腈-水进行梯度洗脱,创建泽泻汤HPLC特征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对18批泽泻汤基准样品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和特征图谱共有峰分析。[结果] 18批泽泻汤基准样品的相似度为0.912~0.997。通过对样品图谱进行数据匹配,确立了11个共有峰。并通过混合对照品比对指认了4个特征峰,分别为泽泻醇A(4号峰)、白术内酯Ⅰ(6号峰)、泽泻醇B(8号峰)、23-乙酰泽泻醇B(9号峰)。以23-乙酰泽泻醇B的色谱峰(9号峰)为S峰,规定11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结论]建立的泽泻汤基准样品HPLC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灵敏、稳定且数据准确可靠,体现了泽泻汤基准样品的整体化学成分特征,为经典名方泽泻汤基准样品及复方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竹叶石膏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百首经典名方之一,该研究采用溯源法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竹叶石膏汤的主治病证、功效方义、现代疾病谱等方面进行考辨分析,以进一步推进该方复方制剂的研发。考证结果表明竹叶石膏汤最早源自《伤寒杂病论》,组成为淡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古籍记载的竹叶石膏汤主治病证广涉内、外、妇、儿各科病证,包括中暑、咳喘、疮疡、汗证、呃逆、失眠、疟疾、头痛、血证、鼻渊、喉痹等,细究其病机总属“余热未尽,气阴两伤,胃气失和”。研究发现,该方还可用于治疗痘疮、麻疹、霍乱等疫病,尤其适用于疫病后期。方中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人参、麦冬、甘草、粳米生津益气;半夏和胃降逆止呕。全方配伍精妙,共奏清热除烦,益气生津,和胃降逆之效。竹叶石膏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广泛,其中在消化系统、儿科相关病证、呼吸系统、传染病、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应用频次较高,具体病证包括复发性口疮、呃逆、小儿肺炎、小儿夏季热、不明原因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麻疹后期等。  相似文献   

5.
经典名方是中医理论的重要载体和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凝结了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经验结晶,而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复方制剂研发也成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之一。由于历史文献资料的局限性和文献考证的不同认知角度,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中剂量、基原、炮制和煎服法等方面的关键信息考证仍都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注册进程。在2 000多年的历史中,经典名方也在历代的临床应用中不断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经典名方的历史发展演变及其在组成、药味、剂量、功能主治、煎服法、剂型等方面的内涵衍变特点,包括基础方组成的稳定、药物基原的兴衰与分化变迁、炮制方法不断进步、处方剂量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功能主治不断拓展等。针对经典名方的关键信息考证,提出应在统一原则指导下不断形成共识,充分考虑方剂始源和历史衍变规律,遵从历史发展主流。在药物考证上结合历代药用资源、用药习惯和生产工艺变迁,实现经典传承和古今衔接。剂量考证应以历代度量衡为基准,综合古今临床实际确定合理剂量与煎服法,并根据临床实际灵活调整应用。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遵古不泥古,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去解决关键信息考证中的共性...  相似文献   

6.
蔡璐瑶  柳思洋  郑云枫  张先文  金玉  彭国平 《中草药》2024,55(13):4373-4385
目的 建立同时适用于泽泻汤药材、饮片与基准样品的HPLC特征图谱检测方法,研究泽泻汤基准样品的物质群量值传递研究。方法 依据古代医籍记载的方法制备泽泻汤基准样品,采用HPLC-TOF/MS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技术对泽泻汤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推导,初步阐述泽泻汤主要化学成分;建立基于HPLC-UV-ELSD的基准样品特征图谱方法,明确其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及峰归属,结合指标性成分23-乙酰泽泻醇B、蔗果三糖的含量范围和转移率范围以及出膏率,进行基准样品制备过程中物质群的的量值传递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基准样品特征图谱中,泽泻汤的基准样品中共指认18个特征峰,其中10个特征峰来自泽泻、5个特征峰来自白术;指标性成分23-乙酰泽泻醇B质量分数为0.06~0.11 mg/g,平均转移率为(5.11±1.53)%;指标性成分蔗果三糖质量分数为4.29~7.41 mg/g,平均转移率为(71.11±21.33)%;15批基准样品的出膏率控制在13.00%~15.10%。结论 采用整体物质群控制的特征图谱方法、制备工艺过程中物质量值传递研究思路与技术经济指标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泽泻汤基准样品的评价方法,且明确了药材-饮片-基准样品的传递规律,为经典名方泽泻汤的进一步开发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功能主治是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与注册审评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关键信息,功能主治的定位与表述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药品的临床价值及其上市后的合理、有效、安全使用,也是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最终生命力的体现.由于古代经典名方的特殊性,准确界定和表述经典名方制剂的功能主治对于发挥其特色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对《古代经典名方...  相似文献   

8.
橘皮竹茹汤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该方有着益气补中、和胃降逆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兼有寒、热,或寒热不著的呃逆、呕吐等胃气上逆所致之病证,被历代医家推崇沿用至今。现代临床常用其治疗妊娠恶阻、顽固性呃逆及化疗后呕吐等疾病。文章通过方药考证与文献收集,整理了从东汉至清末民初古籍共96部,从橘皮竹茹汤处方来源、方剂组成、方证衍变、功能主治和煎服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以冀为该方的后期开发研究提供方法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厚朴温中汤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收录方剂。笔者通过整理古代医籍、现代文献,系统考证厚朴温中汤处方来源、组方、主治等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发现该方最早见于金代名医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惑论》,主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后世医籍记载主治与原方基本一致;煮散剂与水煎剂的剂量不同但用药比例一致;清代时出现丸剂记载。现代主要用该经典名方治疗胃肠道疾病如胃痛、胃肠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炎、止痛、调节胃肠道功能等作用;药材粒度及煎煮水量对该方各指标性成分无明显影响。笔者通过全面文献考证,可为经典名方厚朴温中汤的现代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文献,对古代泽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历史沿革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为包含该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古代泽泻药材主流基原为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及东方泽泻A. orientale。文献著录泽泻最早的产区为今河南一带,之后陕西汉中成为泽泻的优质产区;自明代以来产地扩展至福建,清代时福建建瓯为泽泻的道地产区,民国时泽泻产区增加了四川及江西。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所用泽泻药材可采用福建、江西等地所产东方泽泻A. orientale或四川等地所产泽泻A. plantago-aquatica的干燥块茎。古代泽泻药材炮制方法多为酒制,当代多数标准及规范中已不再收录酒泽泻的炮制规格,盐泽泻虽为现代常用,但其发展时期较晚,清代才成为泽泻的主流炮制品种之一。参考《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与《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建议经典名方中未明确注明炮制要求的泽泻药材以生品入药,注明炮制要求的处方根据方义选择盐制、酒制等炮制品入药。  相似文献   

11.
升阳益胃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的百首经典名方之一,最早来源于金代医家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中,是由黄芪、人参、甘草、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独活、防风、羌活、柴胡、白芍、泽泻及黄连14味药物组成,功效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主治脾胃虚弱,湿热滞留证。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升阳益胃汤的处方来源、组成用量、制法用法、功效主治、组方原理、药物基原与炮制及现代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探明了其历史沿革,确定了其关键信息。同时,发现升阳益胃汤现代临床应用极广,适用于多系统病证,其中消化系统(264次)最多,占41.71%;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57次)占9.00%,神经系统(48次)占7.58%。治疗范围虽广,但中医学病机总属“脾胃虚弱”,充分体现了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脾胃内伤学说学术思想。通过对记载升阳益胃汤的古籍及现代文献综述,确定其关键信息内容,以期为升阳益胃汤合理临床应用、后续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该方由泽泻和白术2味中药配伍而成,具有利水除饮、健脾制水的功效.相较于西药治疗有关病证,泽泻汤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实现长期稳定给药.笔者通过整理泽泻汤的近些年研究情况,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泽泻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泽泻醇A和B,23-乙酰...  相似文献   

13.
越鞠丸始载于《丹溪心法》,素来被冠以“治郁圣药”。通过梳理越鞠丸相关中医古籍及现代临床文献,发现在药材基原、炮制方法及处方剂量折算等方面存疑。根据文献归纳整理,建议方中苍术基原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干燥根茎;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的干燥根茎;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的干燥根茎;神曲为建神曲,由面粉、麦麸、辣蓼、青蒿、苍耳草、赤小豆、苦杏仁制成;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的干燥成熟果实。炮制方面建议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炮制方法。剂量上,建议丸剂1次6~9 g,1日2次,成人用量为12~18 g/d,70~120丸/次,日总服用量为140~240丸;汤剂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各药材等分以6~10 g/d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驻景丸是2023年《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汉族医药的第40首,出自北宋《太平圣惠方》,由菟丝子、车前子、熟地黄3味药组成,功用补益肝肾、清热明目,主治肝肾亏虚之眼病,为中医眼科临床常用名方。采用文献统计学方法,搜集分析驻景丸的古今文献,共筛选有效古籍数据63条,涉及47部中医古籍。从驻景丸的方源方名、组成剂量、药物基原与炮制、制法用法、主治功效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其方证关键信息。研究发现,驻景丸中菟丝子、车前子、熟地黄的配比为5∶3∶3是采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剂量;《黎居士简易方论》首载加减驻景丸,该方的主治范围与原方相仿,但药效更全面有力,历代应用更加频繁;现代医家继续对驻景丸进行化裁,提出驻景丸加减方、通络驻景丸等衍生方,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取得良好效果。驻景诸方以滋补肝肾为本,或兼宁心安神,或兼清热利湿,或兼化瘀通络,然其对应的病机根本在于肝肾虚损,导致目力不足、障翳昏花。驻景诸方在老年性眼病、其他老年退行性改变及青少年近视防治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后续可开展相关药理研究和制剂研发。  相似文献   

15.
当归六黄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的百首经典名方中的第47方,被誉为“治盗汗之圣药”。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搜集记载当归六黄汤的古籍,筛选出有效数据269条,涉及中医古籍156部。从当归六黄汤的历史源流、主治病证与病机、药物组成与剂量、制法用法及药物炮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经典名方当归六黄汤源于李东垣《兰室秘藏》,由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黄芩、黄连、黄芪7味药物组成,有滋阴降火、固表止汗之功,主治阴虚火旺之盗汗证。后世治疗病证多承李东垣之说,并有所扩展,达30余种(共计339次),其中盗汗(208次)最多,占总病证的61.36%;其次为自汗(38次),占11.21%。同时,发现当归六黄汤现代临床应用广泛,用于多科病证,内分泌科(77次)最多,占28.21%;其次为妇科病(48次),占17.58%;再者为儿科病(24次),占8.79%。其治疗病证范围虽广,但病机总属“阴虚火旺”。通过对记载当归六黄汤古籍文献的系统挖掘及现代临床应用的梳理分析,探明其历史沿革,确定其关键信息,为经典名方的研发申报提供更详实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该文对小续命汤来源的追溯、历史发展、变化的进程及临床应用均进行系统的考证。考证结果表明,续命汤及其类方是唐宋以前治疗中风的主要方剂,延绵七八百年,为治风准绳,其中以小续命汤最具代表性。小续命汤由续命汤衍变而来,方名最早出现于东晋《小品方》,唐代孙思邈将其纳入《备急千金要方》,对其治疗中风的疗效推崇备至,曰"诸风服之皆验",后经《外台秘要》及多部医著记载,被列为治疗中风第一要方。宋以后,随着医家对中风病机认识的变化及对小续命汤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其在中风证的临床应用中逐渐减少,近现代以来又被重新认知和应用,期间其临床应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多种脑部及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1)脑卒中及其后遗症,(2)周围性面瘫,(3)类风湿关节炎,(4)高血压,(5)其他运动神经系统疾病等。主治为脑卒中及其后遗症,其次为周围性面瘫,还有其他新的适应证正逐渐被发现,以上为小续命汤的临床定位、新药转化研究提供有效性安全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白术散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首历来为医家所推崇并广泛运用于临床的经典名方,被收录于202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儿科部分)》中。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搜集白术散的相关古代文献,分析和考证方剂源流与组成、药物基原与炮制、剂量与煎服法、功能主治等。共获取白术散古代文献数据211条,涉及中医古籍116部。结果发现古代以白术散命名的方剂较多,但以人参、茯苓、白术、藿香、木香、甘草、葛根7味药物组成的白术散首先见于《小儿药证直诀》,现一般称之为“七味白术散”。白术散的方剂组成、方义历代较为统一;其药物基原与炮制基本清晰,但白术与甘草的炮制存在争议,建议选用土炒白术和甘草生品;其功能为健脾益气,和胃生津,主治病证较多,如泄泻、消渴、不食等,古今文献一致,但需注意脾虚津亏的基本病机。此外,发现白术散文献中关于药物剂量与煎煮法的争议较大,而“武英殿聚珍本”《小儿药证直诀》所载白术散药物配伍比例为历代主流用药规范。  相似文献   

18.
经典名方猪苓汤出自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编纂的医学著作《伤寒论》,被收录于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梳理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对经典名方猪苓汤的历史源流、组成、剂量、炮制、煎服法、功效和应用等进行考证分析。共获取猪苓汤相关信息733条,涉及中医古籍206部,其中52部详细记载了猪苓汤的组成、剂量、炮制、功效等关键信息。考证分析结果显示,猪苓汤由猪苓、茯苓、泽泻、阿胶和滑石组成,其中猪苓和茯苓宜去皮使用,阿胶宜蛤粉炒制,滑石宜粉碎或水飞。根据古今剂量折算,煎服时取猪苓、茯苓、泽泻、滑石各15.63 g,加水800 mL,煎煮至400 mL,除去药渣,药汁加入阿胶15.63 g烊化,每次温服140 mL,每日3次。猪苓汤具利水、养阴、清热之功效,主治水热互结证,症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等。现代研究表明,猪苓汤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腹泻、尿路感染等疾病。该文对经典名方猪苓汤进行了关键信息考证,为猪苓汤的后期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