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脾脏和脾脏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有德 《普外临床》1989,4(6):341-346
  相似文献   

2.
脾脏外科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维佩 《普外临床》1989,4(5):257-26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仁济医院1990年7月至1998年7月间原发性脾脏肿瘤16例,其中良性8例,恶性8例,全部行脾脏切除,3例附加胰腺体尾切除。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脾良性肿瘤预后良好,随访5例恶性淋巴瘤病例,3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9个月和18个月死亡,死于肿瘤复发,1例生存8年健在,1例术后5个月仍在术中,结论:原发性脾脏肿瘤早期诊断很 重要,治疗选择及预后与病理  相似文献   

4.
脾脏疾病的CT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脾脏疾病的CT诊断北京医院放射科(100730)顾占军,王占立脾脏位于左上腹,外缘圆隆而光滑,其内缘因有胃、胰腺及肾脏的压迹而呈分叶状隆起,明显的分叶可突入到胰尾和左肾之间,临床医生不应将之误诊为脾大、左肾上腺或胰尾部肿瘤。脾脏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外形...  相似文献   

5.
姜洪池  朱化强 《器官移植》2010,1(5):261-263
脾脏外科从无到有发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早年的脾脏外科主要做脾脏的切除,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脾脏的各种生理功能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保留脾脏的手术逐步开展。脾移植作为保留脾脏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已在不同层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7.
原发性脾脏肿瘤临床少见。我院1982年6月~2002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脾肿瘤患者34例。现就其外科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对2014 年3 月至2019 年3月在宁波鄞州区第二医院普外科14 例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的脾脏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5±0.4)h,术中出血量(180±40)mL。术中无胰腺损失、大出血等并发症,住院时间(5.3±1.6)d,硅胶引流管放置时间(3.2±1.5)d,术后无腹腔感染、胰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未见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脾脏分段灌洗与保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脾脏分段灌注与保存的方法来选择一种适合于脾脏的灌洗液。方法 根据脾脏的解剖学分段将脾灌洗后,通过不同时限灌洗脾段的细胞存活率及光、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比较Hartmanns液,Colins液和WMO-I号液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再论无辜性脾切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任何其它学科一样,现代脾脏外科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若干影响深远的理论,对本学科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自从无辜性脾切除作为一个全新概念被提出以后,外科医生已广泛接受这一观点,并开展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使脾脏外科得以进一步完善。然而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人对脾脏重视不足,以为“留之无用、切之无害”,手术操作简单粗暴,导致正常脾脏切除屡见不鲜。我们认为,有效避免无辜性脾切除依赖于临床医生对脾脏功能的正确理解及其在科学理念指导下的外科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微创技术在外伤性脾脏破裂出血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微创观念的不断深入及不断发展,微创技术正在腹部外科广泛应用。以腹腔镜和介入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外伤性脾脏破裂出血中的应用近年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现对血管介入脾动脉栓塞及腹腔镜在脾脏破裂处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讨论。  相似文献   

12.
脾脏囊肿与其他器官相比较为少见,可继发出血、破裂和感染。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手术治疗2例脾表皮样囊肿。报告如下。例1.病人男性,25岁。2010年8月因体检时发现脾脏包块1周入院。病人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查体:全腹软,肝脏和脾脏肋下未及,未触及包块。全身浅表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69岁。因左上腹胀痛伴消瘦1月,于2006年11月1日人院。体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未见黑痣及黑色素瘤,腹平软,肝未及,脾脏肋下5cm,左上腹扪及-6×3×2cm大小包块,质硬,移动度差,无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彩超示左上腹囊性肿块,CT:平扫见肝右2个低密度病灶,脾脏明显增大,实质内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占位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疾病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14例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中脾脏上叶切除8例,脾脏下叶切除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2例在3D腹腔镜下完成.术后病理:脾囊肿6例,血管瘤4例,脉管瘤2例...  相似文献   

15.
脾脏为淋巴器官,胎儿时期或贫血严重时有造血功能,血运极为丰富.脾脏肿瘤较为少见,血管肉瘤更是罕见,一般认为病变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原发性脾脏血管肉瘤症状不典型,早期发现困难,如果出现脾破裂出血,将危及生命.本文报道嘉兴市中医医院2019年11月收治的1例早期原发性脾脏血管肉瘤,并通过文献复习,分析总结原发性脾脏血管肉瘤...  相似文献   

16.
脾外科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脏,这个深居在左上腹,正常时全在左肋弓所遮盖的脏器,很带一些神秘色彩,其患病时的表现,对其他疾病的关系和诊治作用,历来看法不一,使人捉摸不定。随着近年来研究不断深入,对脾的功能,自身患病和其他疾病的关系,不断有新的认识与发展,致脾外科形成一引人注目的领域,为此,漫述如下。一、外科进展沿革对脾脏及其功能的认识,可分4个阶段,最初阶段认为脾脏像阑尾、扁桃体一样,没有值得一提的功能,可以随便切除,称之为“脾脏无功能论”或“切脾无害论”。在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均发现,脾切除后可引发严重的凶险性感染(OPSI),承认脾脏确有强大…  相似文献   

17.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脏器,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而致大出血,并危及生命,常需急诊行脾切除,按传统的方法,其强调的是手术快速控制或减少出血,常采取大块集束钳夹、结扎脾蒂,这种处理脾蒂的方法容易导致术后脾蒂结扎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脾脏外科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理论和实践不断积累,确立了现代脾脏外科发展的理念,形成了具有初步框架的理论结构及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实践中也确实存在许多争议,例如:脾脏的功能作用有多大,不同病理状态下脾脏保留的指征,脾脏移植的意义及我国脾损伤的分级及治疗对策等。这些疑问的明确必将有助于我国脾脏外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病人,女性,52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于2006年6月26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一般情况好,无不适主诉。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仅CA19—9升高:4755U/ml(正常值〈37U/ml)。MRI报告:脾脏可见多发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动态增强可见周围环形低信号,少许实性部分强化。诊断:脾脏巨大肿块伴明显出血和囊变,考虑恶性肿瘤,以肉瘤可能性大。入院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拟行“脾脏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脾脏上后极与胰尾之间并与二者粘连紧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金华市中心医院对7例术前诊断为脾脏良性病变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7 例患者脾脏病灶直径为6~15 cm,平均直径9.1 cm;4例位于脾脏上极,3例位于脾脏下极。7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100~205 min,平均(165±17)min。术中出血量为70~230 mL,平均(148±56)mL。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2~5 d;术后住院时间5~7 d。术后无腹腔大出血、消化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