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切口隔离技术在预防腹部切口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成隔离组1300例和对照组1249例,对2组患者根据手术术式统计切口感染率,再根据切口感染主要影响因素统计切口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和隔离组总切口感染率分别是5.9%(76/1300)和2.6%(32/1249)、切口感染率分别为胆囊切除术13.4%(40/300)和3.1%(9/280)、结肠癌根治术14.7%(24/165)和3.5%(6/159)、肠梗阻手术13.6%(15/108)和3.2%(13/114)、胃切除术9.6%(18/187)和1.8%(3/169)(P<0.01);胆道探查术9.3%(13/145)和2.9%(4/153)、WHIPPLE14.6%(8/55)和1.8%(1/56)、胆肠吻合术10.6%(9/85)和2.3%(2/88)(P<0.05);肝叶切除6.3%(6/95)和2.3%(2/86)、脾切除术5.3%(5/95)和1.2%(1/87)、门奇断流术4.6%(3/65)和1.8%(1/57)(P>0.05).Ⅰ类切口感染率对照组和隔离组分别是2.0%(6/305)和1.4%(4/280)(P>0.05);Ⅱ、Ⅲ类切口感染率7.0%(70/995)和2.9%(28/969)、老年人(≥60岁)12.6%(36/286)和3.6%(10/279)、急诊手术10.0%(38/381)和2.8%(10/362)、手术时间≥3 h 9.0%(39/435)和2.8%(12/426)、伴糖尿病14.5%(21/145)和4.9%(6/123)、伴肥胖12.3%(40/325)和3.9%(12/310)、伴营养不良8.5%(39/458)和3.2%(14/433)、伴恶性肿瘤8.6%(40/465)和3.0%(15/496)(P<0.01);择期手术4.1%(38/919)和2.5%(22/887)、年轻患者(<60岁)3.9%(40/1014)和2.3%(22/970)、手术时间<3 h 4.3%(37/865)和2.4%(20/823)、不伴糖尿病3.9%(45/1155)和2.3%(26/1126)、不伴肥胖3.7%(36/975)和2.1%(20/939)、不伴营养不良4.4%(37/842)和2.2%(18/816)、不伴恶性肿瘤4.3%(36/835)和2.3%(17/753)(P<0.05).结论 切口隔离技术能有效减少腹部手术切口污染的机会从而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3.
4.
于永江 《中国疗养医学》2014,(12):1127-1128
目的分析食道癌小切口和后胸切口开胸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将88例食道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小切口及后胸切口开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镇痛泵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和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均具有显著疗效,小切口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可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相似文献   

5.
我院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发生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40例,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总结我科自1999年7月-2001年6月施行的124例微创小切口开胸术(minithoracotomy MT)切口护理特点。其中采用后外侧小切口62例,腋下小切口17例,前外侧小切口25例,根据3种不同类型的MT的临床特点,针对其特点采取护理对策,确保病人术后切口全部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2021,41(4)
目的 比较放射状切口与乳晕缘小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7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切除术,观察组采用乳晕缘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指标、切口愈合分级情况、并发症以及乳房美观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总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切口愈合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经乳晕缘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可降低手术损伤,更利于切口愈合,保证切口美观,提高患者乳房美观满意度,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颌面部手术切口引流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颌面部中小手术后均采用置橡胶片引流 ,其存在许多弊端 :由于橡胶片菲薄易脱落 ,而且受切口挤压后引流不畅 ,引流不彻底 ;引出的血液易浸湿敷料 ,增加切口感染机会 ,对病人造成恶性心理刺激 ;不能准确观察并记录引流量。2 0 0 1~ 2 0 0 3年 ,我院对颌面部中小手术术后引流方法做了改进 ,经临床应用 5 2 5例 (其中男 30 8例 ,女 2 1 7例 ,年龄 1 0~ 6 5岁。腮腺肿瘤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 1 0 5例 ,颌下腺肿物切除术 2 2 6例 ,慢性淋巴结炎症 1 94例 ) ,术后引流效果满意 ,切口愈合良好。现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1 )选用直径为 3mm的硅胶…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436-1437
目的研究子宫切口修补术+腹腔镜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CS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2月CSP患者8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子宫动脉栓塞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术治疗,研究组行子宫切口修补术+腹腔镜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在院诊治时间、随访3个月血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恢复到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减少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在院诊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血清β-HCG水平恢复到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月经量减少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21.43%(9/42)(P<0.05)。结论子宫切口修补术+腹腔镜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CSP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缩短康复时间,促进患者月经及血清β-HCG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
腹部切口感染是腹部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切口受到污染。腹部手术中,超过90%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手术,尤其是急诊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剖腹手术,切口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术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传统切口手术与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患者98例,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小切口组。术前准备以及术中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均相同,传统手术组患者实施传统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小切口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大于小切口组(P〈0.05);传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显著高于小切口组(P〈0.05);传统组术后住院天数显著多于小切口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51-3652
对比微创小切口与传统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小切口)和对照组(传统切口)各50例。对比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输血量、C-反应蛋白(CRP)、术后引流量、Harris评分。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和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贲门癌手术切口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贲门癌手术治疗,目前大多采用胸腹联合切口为主,老式的腹线切口在辅以框架拉构的基础上仍有少数人采用。本组手术治疗543例,采用经腹66例(12.4%),手术切除率70%,经胸及胸腹联合切人477例,切除率9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3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腋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根治术。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指标(离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强度评分、预后、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强度评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15.51%)(P<0.05)。2组患者术后6月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腋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疗效肯定,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心脏手术后,手术切口的美观问题越来越受医生和病人的关注,尽管有右开胸、胸腔镜、介入、机器人手术等方法,但均由于其手术设备过于昂贵,手术难度及风险大,所行手术种类局限等原因,未能普及开展,估计在较短期内很难代替常规正中切口。我院在Doty等医生发明的胸骨下半切口的基础上,改进为低正中皮肤切口全锯胸骨的方法,2001年6月-2004年6月共行心脏手术13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切口相关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与切口相关的并发症及应对策略。方法对于1036例(1273眼)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资料中关于由于构筑切口而引起并发症和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中术后因切口原因引起前房出血、后弹力层脱离、虹膜损伤等并发症以及引起切口渗漏、前房波动、娩核困难等操作难点的共216眼,占16.97%。其中因素为隧道太浅24眼,占11.11%;隧道太深33眼,占15.28%;隧道太长11眼,占5.09%;隧道太短12眼,占5.56%;切口太小71眼,占32.87%;切口太大23眼,占10.65%;切口形状不规则36眼,占16.67%;侧切口密闭性差6眼,占2.78%。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术中切口制作不当会影响手术操作及并发症,提高构筑切口的手术技巧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改进的Stewart切口--双圆法设计乳癌根治术切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使Stewart切口能适应各个部位的乳腺肿瘤,特改进手术切口设计,以求最佳效果。方法:分别以病灶及乳晕为中心设计双圆,将两圆以双切线相连,然后以两圆分别向两侧作梭形延伸相交。结果:设计的双圆法切口使Stewart切口可适用于任何部位的乳腺肿瘤。结论:双圆法切口设计最大程度地节约了健康皮肤,避免了不必要的植皮,使切口既美观又不影响患侧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8.
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切口缝合改良、预防切口污染、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等各种因素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回顾和总结3年多来96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94例切口甲级愈合,1例切口感染,1例脂肪液化延期愈合。结论通过采取切口缝合改良、预防切口污染、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等方法,可明显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切口感染至今仍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切口感染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而且可形成窦道、经久不愈,重者可导致手术失败或致残,甚至危及生命,故预防切口感染至关重要。一、缩短术前住院时间、重视全身因素目前,我国许多医院术前住院病人完成术前准备时间一般需1周左右或更长。张肇达认为:术前住院时间越长、携带的耐药菌株越多、外源性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超过1周者,其切口感染率明显增高。Alexander统  相似文献   

20.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尤以普外科常见,如何降低、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有较多的文献讨论[1-2],但效果有限。近1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种新的切口缝合处理方法,未再出现切口感染,现将这一新的切口缝合处理方法总结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行各类腹部手术共252例,其中Ⅰ类切口53例(5例合并糖尿病,12例体型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