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与“法”是辨证统一的。不易之谓“方”,可准之谓“法”。方以法立,法以方传。下法为中医治疗“八法”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提出了下法的理论根据。《伤寒论》发挥了这一理论,并把它和临床实践融为一体。针对各种应下之证,立法设方。将理、法、方、药,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后世医家所捧喝。临床各科用下法治疗多种疾病。《伤寒论》论误下条文计有47条,约佔全部条文的百分之十二以上。可见关于误下论述,在《伤寒论》中佔有重要位置。《伤寒论》以六经病辨证为主,设方遣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灸法随证而设,立论严谨,机圆法活.本文仅就灸法的应用和禁忌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灸法应用仲师用灸,机圆法活,明确掌握了“泻实宜针、补虚宜灸”这一基本法则.《伤寒论》灸法,多用于三阴经病,特别是伤寒少阴,用灸最多.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医学在国际上威望的日益增高,各国派往中国学习中医的学生日渐增多,如何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的问题便愈加突出。本文就如何教好留学生《伤寒论》课程提出五种教学法,愿交流于同道并希求指正。1 联系法(联系相关学科内容)  《伤寒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经典著作,对中医各科均具指导作用。但因年代久远,文辞古奥,不要说外国人,就是本国中医学生学起来难度亦较大。故应利用其对中医各科均具指导作用特点,应用联系法教学,即多联系医古文、中医基础、中药、方剂、诊断等相关学科,以加强对《伤寒论》基本内容理…  相似文献   

4.
卢世秀  王凡 《河南中医》1996,16(1):11-12
《伤寒论》禁忌初探卢世秀北京首钢总医院门诊部(100041)王凡北京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主题词《伤寒论》;禁忌《伤寒论》中明言“不可汗”、“不可下(攻)”、“不可吐”、“不可灸”者有34条、38处,明言“不可与某汤(方)”者有18条、19处...  相似文献   

5.
徐灵胎说:“观《伤寒论》所述,乃为庸医误治而设。所以正治之法,一经不过三四条,余皆救误之法”。说《伤寒论《完全为误治而设,似乎有点过分,但纵观全书398条中,就有120多条谈到了误治。《伤寒论》的  相似文献   

6.
<正> 厥证,历代医家均有不少论述。朱丹溪曰:“厥证乃手足因气血逆而冷也。厥者,甚也,短也,逆也,手足厥冷也。”既讲病机,又云病证。《内经》把气血阴阳逆乱而出现的四肢厥冷或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之证,均称为厥。如《厥论》的“寒厥”,《生气通天论》的“煎厥”、“薄厥”,《调经论》的“大厥”等,在病机上《内经》强调“下虚”,如  相似文献   

7.
现代研究《伤寒论》多重视其"方",即某症用某方、某病用某方,忽略了"剂"的研究,即用何种工艺制成何种剂型。从"剂"的角度对《伤寒论》中所载"方剂"进行分析,探讨其制剂工艺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通过对《伤寒论》中"剂"进行研究后发现,《伤寒论》中"剂"的思想,对中药新工艺、新剂型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的辩证法思想源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它以阴阳为纲,六经为目,确立了辩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完整思想体系。《伤寒论》之所以历千百年而不衰,古而不朽,是因为它辨证论治的规律符合客观实际。其辨证分析、疾病转归、治法治则、选方用药等无不体现出辩证法思想。纵览全书,事物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普遍联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辩证法的基本法已蕴涵其中。  相似文献   

9.
在《伤寒论》的113个方剂中,有37方用生姜,或为君臣,或为佐使,配伍严密,各显其效。就其具体用法简述如下。 一、调和营卫 风寒之邪是伤寒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风寒侵 犯机体常致营卫不和,对于伤寒中风证,仲景常以辛温发散、调和营卫之法治之。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汗自发,阳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中用生姜之辛温善于通阳助卫的功能,一助桂枝解肌祛风,以为辛温发散,降逆止呕;  相似文献   

10.
伤寒脉法,是《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六经各篇均以“辨××病脉证并治”命名,在全书397条原文中,脉证并举的有145条,约占三分之一强。这不仅说明了脉法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脉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此,笔者拟从《伤寒论》脉法的作用、特点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潜证即潜伏于体内还未暴露于外之病证;隐证即体表反应不明显之证,二者类似,下称潜证。如隐匿性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常无明显的临床体征,而经现代医学检查所证实,其体内确实存在着某种病变而急需治疗。又如中医辨治哮喘病,即使哮喘平息其人如常时,也仍应采取治本或标本同治之法以防宿疾引动而诱发等,尤其重视补益肾气之  相似文献   

12.
<正> 怎样研究《伤寒论》?陈修园认为:“大抵入手工夫,即以伊圣之方为据,有此病即用此方……论中桂枝证、麻黄证、柴胡证、承气证等,以方名证,明明提出大眼目,读者弗悟也。”陈氏所谓“大眼目”,很明显,就是贯穿《伤寒论》全书的方剂辨证,它是除六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时间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时间观初探刘杰祥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许昌461000)孙玉信河南中医学院医院(郑州450003)《伤寒论》中表示时间的词共2种:1是表示1日的某1个或几个时辰,如日晡、午后等;2是表示日数,如一二日、五六日等。而后者又有2款,虚数和实数。这...  相似文献   

14.
张静莎  耿连岐 《光明中医》2016,(14):2006-2009
从《伤寒论》中脉诊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仲景祖师脉证合参用于指导临床的学习体会。本人初入临床工作,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患者,深感惶恐,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工作之余,面对浩如烟海的医学巨著,顿感无处下手,幸有名师指导,师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针灸科耿连岐主任,老师教导:《伤寒论》是学习中医诊病的桥梁,而从脉学切入学习《伤寒论》是开启中医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是仲景留给后人的一部不朽巨著。书中的许多留传至今的名方虽药味寥寥 ,但用之于临床效如桴鼓 ,细琢摩之 ,张仲景组方精妙之处体现在“着眼于寒热同治 ,用心于气机升降 ,留意于正邪强弱 ,落脚于阴阳自和”等诸方面 ,从而积极发挥“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等作用 ,现分述如下。1 寒热同治 ,权衡调控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了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素问》中“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 ,阴虚则内热”即为此意。寒热随着病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亦可出…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伤寒是感寒而病,而寒邪伤阳。所以历代论述伤寒者,谈救阳的多而言保阴者少,致使仲景的保阴思想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影响伤寒方不能很好地在临床上运用和发挥。所以探讨(伤寒论)的保阴思想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太阳病证治中的保明思想邪在太阳肌表,法当汗而发之,但若津液不足,则非但不能化汗达邪,反促使表邪内传而致变证。所以治疗太阳病应须保阴。从枝枝汤的配伍及其服法上谈保阴太阳表虚证的病机为营弱卫强,唯其营阴不足,故在治疗上既要辛温发表,又应兼顾营阴。挂枝汤以挂姜辛温发表,芍枣敛阴和营,有祛邪之功…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中使用附子的方有20首,附子在其中的作用包括破阴散寒,回阳救逆;温肾回阳,散寒除湿镇痛;温经祛邪达表,固表止汗以及温阳化气利水等方面。而对于不同的证候在使用附子时,其煮取的时间从30min到75min不等,以使其在治疗中发挥最大效力,由此可见仲景对附子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8.
杨绍泉 《四川中医》1997,15(5):10-11
《伤寒论》有关发开的条例较多,讲述也较详尽。笔者就此对《伤寒论》使用开法初探如下:玉.明确病邪性质、时间、所在部位《伤寒论》把疾病的性质、发生、发展以及转化后的一系列治疗规律进行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阳六经辨证。分析给予其治疗原则,极为重视对疾病初起的治疗。在(伤寒论》397条中,太阳病脉证病篇就占lgy条,并将疾病初起的脉证以总纲的形式列出,如何发展变化,以总纲为前提,如在第一条中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恶寒包含发热在内,本条指出太阳病基本脉证,因太阳主一身之表,功能固…  相似文献   

19.
蔡雪琴 《中医研究》2000,13(4):15-16
《伤寒论》中运用黄连的方剂共有 12首 ,其中太阳病篇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小陷胸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 ;少阴篇有黄连阿胶汤 ;厥阴篇有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白头翁汤。1 关于用量在《伤寒论》用黄连的 12方中 ,其用量以乌梅丸中最大 ,其量是 16两 ,仅次于乌梅而居第二位 ,诸药以饭、蜜为丸 ,黄连主要是协合黄柏以苦寒清热于上 ,并驱蛔虫下行。其次是黄连阿胶汤 ,以黄连 4两为主药 ,配黄芩直折心火而除烦热 ,使心火平而肾水济 ,心烦不得卧等症自愈。再者是葛根黄芩黄连汤、黄…  相似文献   

20.
徐嘉 《国医论坛》1996,11(5):9-10
通过对《伤寒论》中有关狂证的第106条、第124条、第125条、第192条、第112条共5条条文的分析,归纳了张仲景在狂证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用药三方面的成就,并阐述了蓄血发狂对后世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