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2963-2966
目的:研究茶碱控释片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功能及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糖皮质激素抑炎、茶碱控释片联合β2受体激动剂舒张气道,对照组接受糖皮质激素抑炎、β2受体激动剂舒张气道。治疗后8周时,测定气道功能、血清中信号通路分子及细胞因子含量、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含量。结果:治疗后8周时,观察组的潮气量(VT)、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Toll样受体(TLR2)、连接蛋白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外周血中CD4~+IFNγ~+Th1细胞、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D4~+IL-4~+Th2细胞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茶碱控释片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功能、减轻TLR2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4):467-470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氧合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8例,根据单盲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n=29)、对照组(n=29)。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噻托溴铵辅助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0d时,采用肺功能仪检测肺通气功能;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氧合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肺通气功能、氧合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_(7 5%))、呼气峰流速值(PEF)、氧合指数(PaO_2/FiO_2)、氧输送(DO_2)、氧摄取率(O_2E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氧消耗(VO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白介素-27(IL-27)、C反应蛋白(CR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可优化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通气及氧合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18)、白介素-33(IL-33)及呼气一氧化氮(FeNO)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医院同期健康体检小儿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肺功能仪检测2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25%)、50%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50%)、7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75%)、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8和IL-33含量;采用电化学法检测FeNO。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血清IL-18和IL-33水平变化和FeNO变化,及FeNO与IL-18、IL-33相关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FEF25%、FEF50%、FEF75%、FVC和FEV1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L-18和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NO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FeNO与IL-18和IL-33呈线性正相关。 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血清IL-18、IL-33水平及FeNO值升高,且FeNO与IL-18和IL-33呈线性正相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辅助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功能及血清气道 重塑分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7 年12 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稳定期COPD 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百令胶囊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稳定期COPD 常 规治疗,百令胶囊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百令胶囊辅助治疗,持续8 周。对比治疗前、治疗8 周后两 组患者气道功能参数水平及血清气道重塑分子含量的差异。结果 百令胶囊组治疗8 周后第1 秒用力呼气容 积、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剩50% 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中段呼气流速及剩25% 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速高于对照组(P <0.05)。百令胶囊组治疗8 周后转化生长因子-β1、烟酰胺腺嘌呤 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核因子-κB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 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稳定期COPD 患 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百令胶囊辅助治疗,可有效优化气道功能并抑制气道重塑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92例无症状吸烟者及78例不吸烟健康人进行最大呼气流速的测定。吸烟组较不吸烟组FEV_(1.0)、FEF_(25%~75%)、FEF_(75%~85%)的异常检出率都高。FEF_(25%~75%)及FEF_(75%~85%)两组差别极显著(P<0.001),说明吸烟确实可引起小气道的功能异常。在吸烟组FEF_(75%~85%)的异常检出率较FEF_(25%~75%)的异常检出率高,说明FEF_(75%~85%)在诊断吸烟引起的小气道异常方面更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胸闷气短患者肺功能小气道指标25%用力呼气流速(FEF25)、最大中期呼气流速(FEF25-75)、75%用力呼气流速(FEF75)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以胸闷气短为主诉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组)行肺功能检测,以同期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哮喘患者(哮喘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小气道指标FEF25、FEF25-75、FEF75和Raw。结果:FEF25、FEF25-75和FEF75三个指标中,FEF25-75诊断小气道功能异常的灵敏度最高;小气道功能异常组FEF25、FEF25-75明显高于哮喘组和COPD组,Raw明显低于哮喘组和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EF25-75对诊断伴有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单纯胸闷气短具有临床意义,部分胸闷气短症状可能是哮喘或COPD的前奏。  相似文献   

7.
康小平  龙飞  薛芹  张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134-136,139
目的:研究斑秃患者血清学指标及外周血免疫指标及其与脱发面积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斑秃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70例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含量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1)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含量:观察组外周血中CD4+ CD25 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4v7基因的含量高于对照组,CD4+ CD25+T淋巴细胞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h1和Th2细胞功能:观察组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含量高于对照组,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胞因子含量:观察组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含量低于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4v7基因含量以及血清中IFN-γ、IL-12、TGF-β1含量与脱发面积呈正相关,外周血中CD4+ CD25+T淋巴细胞含量以及血清中IL-4、IL-10、IGF-Ⅰ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斑秃患者CD4+和CD8+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增强,Th1细胞功能亢进、Th2细胞功能抑制,IGF-Ⅰ、TGF-β1含量异常;且以上指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200例RMPP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 s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25%时瞬时流速(PEF25)、最高呼气峰流速(PEF)]、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D-二聚体(D-D)。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0%vs.8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25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2、IL-6、TNF-α、INF-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无呼吸道症状的吸烟者呼吸、心血管系统异常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进行体检的152例无呼吸道症状的吸烟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不吸烟的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呼吸、心血管系统状况,其中呼吸系统指标为用力呼气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_1),1秒率(FEV_1/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VV)、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_(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_(75%));心血管系统指标为心率(HR)、血压(BP)、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全血还原黏度(WBRV)、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结果观察组的FEV1/FVC、MVV、FEF_(50%)、FEF_(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WBV、PV、WBR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呼吸道症状的吸烟者呼吸、心血管系统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状态,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主要参数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气道功能对气道高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疑似存在气道高反应且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均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194例,分析小气道功能指标与气道反应性和敏感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本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72.68%,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25%,50%,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FEF 25%、FEF 50%、FEF 75%)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显著下降(P<0.01),而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无统计学差异.小气道功能异常发生率为39.18%,异常组激发试验阳性率为92.11%,正常组为60.17%,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气道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基础呼吸阻力(Rrs)、基础呼吸传导率(Grs)、反应阈值(Dmin)和PD3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导率下降斜率(SGr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气道功能指标与气道反应性和敏感性指标相关(r值最高为0.47).FEF 25%、FEF 50%、FEF 75%、MMEF 75/25与PD35、Dmin多元同归分析的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472 1和0.459 1(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气道功能异常对激发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P=0.000 3,OR值为6.19).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相比小气道功能有统计学差异,小气道功能下降对气道高反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小气道功能与气道敏感性和反应性的关系,探讨气道高反应性(AHR)变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5年1月~2006年4月期间支气管激发试验(BPT)阳性疑诊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气道敏感性以引起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20%的乙酰甲胆碱(Mch)累积量表示(PD20);气道反应性以Mch剂量反应曲线斜率(DRS)表示,以FEV1下降率除以Mch累积量.以log10DRS作为因变量,以在50%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50%)和在2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25%)反映小气道功能,建立小气道功能指标与log10DRS之间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以log10DRS作为因变量,根据年龄、身高、FEV1%pred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出决定系数(r2).将小气道功能指标加入此模型,重新计算r2,二者差异代表小气道功能指标在气道反应性中的作用.分别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组进行分析.结果 共入选184例患者,男70例,女114例.PD20越低,Vmax50%和Vmax25%越低,反之亦然.PD20与log10DRS呈显著负相关(r=-0.874,P<0.01).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发现,FEV1%pred、Vmax50%、Vmax25%分别与log10DRS显著相关(r2值分别为0.062、0.097和0.085,P均<0.01).与年龄、身高、FEV1%pred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Vmax50%、Vmax25%引起气道反应性的变异程度分别占3.9%和2.6%.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患者,Vmax50%与log10DRS显著相关,并且男性r2值高于女性.年龄≤25岁者女性Vmax50%、Vmax25%与log10DRS显著相关,r2值高于男性.而年龄在25~45岁患者男性Vmax50%、Vmax25%与log10DRS显著相关,r2值高于女性.当年龄>45岁时男性和女性患者Vmax50%、Vmax25%与log10DRS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小气道功能下降导致气道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272例疑似哮喘患者行基础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其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最大中期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 pred)、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用力呼气75%、50%、25%肺活量的瞬时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pred)明显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小气道功能异常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86.0% vs 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47, P<0.01);MMEF75/25% pred、FEF75% pred、 FEF50%pred、FEF25%pred、PEF%pred 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2(95% CI: 0.640~0.764)、 0. 654(95% CI: 0. 588 ~ 0. 720)、0. 704(95% CI: 0. 642 ~ 0.765)、0.723(95% CI:0. 662 ~0. 784)及 0. 682(95% CI: 0.616 ~0.749),各指标与参考线下面积0. 5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D20FEV1 与 MMEF75/25% pred、 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 pred、PEF% pred 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24、0.439、0. 540、0. 418、0. 276.结论 与气道反应性正常的患者相比,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小气道功能明显偏低;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可能更易出现阳性结果;小气道功能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对急性气道堵塞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79例气道堵塞病人行急诊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并观察其效果。结果经气管镜及时诊断并清除气道内堵塞物后,患者症状迅速改善,总有效率98.9%。结论支气管镜能及时发现及解除气道堵塞,纠正急性呼吸衰竭,通过支气管镜局部用药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和气道反应性特点。方法 应用CSA-800肺功能测定仪和TCK-6000CV气道反应测定仪检测了44例CVA患者、17例典型哮喘患者和37例健康者的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结果 CVA组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高于哮喘组,但与健康组无差异;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FR)、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 50)低于健康组,但高于哮喘组;3组间气道初始阻力(Rrs)无显著差异。CVA组的反应阈值(Dmin)高于哮喘组,其MMFR、 50、 25与Rrs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CVA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小气道功能障碍,气道反应阈值高于典型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特点与典型哮喘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陈俊松  李敏  汤昱 《浙江医学》2018,(7):722-724,738
目的探讨小气道功能指标在儿童哮喘缓解期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98例哮喘儿童进行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肺功能测定,比较小气道功能的变化以及缓解期小气道功能障碍组与肺功能正常组的临床特征。结果哮喘缓解期第一秒最大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2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25%)均高于发作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缓解期小气道功能障碍组和肺功能正常组在年龄、规律吸入激素疗程、过敏性鼻炎病史、特异性皮炎病史、哮喘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气道功能障碍组患儿的病程长于肺功能正常组患儿,哮喘严重程度重于肺功能正常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气道功能障碍组哮喘重度风险是功能正常组的4.127倍(95%CI:1.755~9.707,P<0.05)。结论缓解期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指标仍有异常,与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可用于缓解期哮喘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无症状吸烟者和非吸烟健康人,以及慢阻肺患者测定CV、CC、SBN_2、MEFV、MMEF、FEV1.0、RV/TLC的结果,经统计处理,吸烟与非吸烟,慢阻肺与健康人之间有显著差异。资料分析表明,在检出小气道功能异常方面SBN_2最敏感,其次是CC/TLC%和V_(50)/H。尽管小气道功能检查用作个体诊断还有误差,但仍不失为研究小气道病理生理功能和慢阻肺发病机制的敏感方法,对于慢阻肺的早期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3 0例哮喘患者全身应用地塞米松 2周 ,而对照组则全身应用地塞米松 3天以缓解症状 ,随后的吸入激素治疗及其他治疗 2组间无差别。 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 ,治疗后 3天、14天及 1年进行肺功能检查 ,测定FEV1(% )及FEF75 (% )。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 14天时FEV1(% )较对照组增加 13 .4% (t =4.1898,P <0 .0 1) ,且治疗后 1年差别仍明显 (t =4.2 70 8,P <0 .0 1)。治疗组治疗 14天及 1年后FEF75 (% )却较对照组分别增加 74.2 % (t =7.60 75,P <0 .0 1)及 64.7% (t =6 7884,P <0 .0 1)。结论 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继以局部雾化吸入维持可以有效地改善小气道功能 ,防止气道重塑 ,在哮喘的治疗中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L P Boulet  J Milot  N Lampron  Y Lacourcière 《JAMA》1989,261(3):413-416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sometimes cause cough; the mechanism is unknown. We therefor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ambulatory treatment with captopril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on nonspecific bronchial responsiveness to methacholine in 15 hypertensive subjects. Lung volumes, expiratory flows and nonspecific bronchial responsiveness to methacholine using doses up to 64 g/L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four and eight weeks after captopril treatment was started. Throughout the study the subjects recorded respiratory symptoms and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s. In four subjects a persistent cough developed related to the use of captopril, but this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irflow obstruction or 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 The mean provocative concentration of methacholine that resulted in a 20% fall in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 was 43.6 +/- 1.8 g/L after eight weeks of captopril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61.6 +/- 1.2 g/L at the baseline evaluation. We conclud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lung function during treatment with captopril. The development of a cough related to this medication i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irflow obstruction or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