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中医按照病因将其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金杰教授认为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中气不足,阳气虚弱,阴火内生,阳气外浮则发热;当以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为治则。金杰教授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及其临证经验辨治内伤发热,认为对其治疗应辨清病因病机,临证时运用升阳益胃汤益气升阳,甘温除热,调畅气机,使气血阴阳恢复平衡,古方治疗内伤发热疾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38-440
刘嘉湘认为本病病机往往由于患者阴阳气血虚损,或气血痰湿郁滞,癌毒内蓄,蕴积化热而成。临床上要根据患者脉证辨析其病因病机以治病求本。临床以中晚期患者并发此证较多,此时患者多以正气亏虚为主要矛盾,尤以阴虚或者气阴两虚者多见。总体上从内伤发热辨治较为适合,临床应详辨病机,辨证论治,多从阴虚发热、气虚发热、气郁发热、湿郁发热、热毒炽盛5型论治,同时要明辨标本,退热抗癌。  相似文献   

3.
毛德西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集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德西教授认为本病以气阴两虚为本 ,以热毒与瘀血为标。初期热毒较为突出 ,病至中、末期 ,瘀血证逐渐显露 ,而气阴两虚的本质贯穿于病变的始终。病毒性心肌炎应以脏腑气血阴阳辨证为纲 ,病因辨证为目。指出其证候出现率依次为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兼热毒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热毒耗阴证、厥脱证等。治疗应以补虚为主 ,佐以泻实。方药选用生脉散作为益气养阴的主方 ,随证增选白虎汤、承气汤、银翘散、桑菊饮、升降散、柴胡养荣汤、炙甘草汤等。而老师经验方五参顺脉汤融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为一方 ,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等引起的心律失常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正内伤发热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以低热为主,有时高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1]。内伤发热的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辨证候之虚实,但内伤发热属虚者居多,临证时可针对病情补益气血阴阳,以促进脏腑功能及阴阳平衡的恢复,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  相似文献   

5.
毛德西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集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开颜 《中医药学刊》2004,22(7):1174-1177
毛德西教授认为本病以气阴两虚为本,以热毒与瘀血为标。初期热毒较为突出,病至中、末期,瘀血证逐渐显露。而气阴两虚的本质贯穿于病变的始终。病毒性心肌炎应以脏腑气血阴阳辨证为纲,病因辨证为目。指出其证候出现率依次为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兼热毒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热毒耗阴证、厥脱证等。治疗应以补虚为主。佐以泻实。方药选用生脉散作为益气养阴的主方,随证增选白虎汤、承气汤、银翘散、桑菊饮、升降散、柴胡养荣汤、炙甘草汤等。而老师经验方五参顺脉汤融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为一方,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等引起的心律失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聂莉芳治疗慢性肾脏病学术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伟刚 《北京中医药》2009,28(6):415-416
聂莉芳主任医师治疗肾病强调辨病期与辨病证相结合,动态整体地诊治疾病,权衡标本缓急,注重气血阴阳及脏腑辨证,突出脏腑定位,深入研究气阴两虚证,注重调理、固护脾胃,用药考究;广开思路,立足中医根本,综合现代科研方法 实现中医疾病诊治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浅谈代谢综合征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志龙  李锡杰 《新中医》2007,39(3):88-89
本文从分析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入手,提出脏腑、气血、阴阳综合辨证的方法,认为代谢综合征可分肝胃郁热、痰湿困阻、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瘀血阻络6个证型治疗。  相似文献   

8.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有的患者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就内伤发热的病因,通常我们遇到的阴虚、气阴两虚者较多,而就形成阴虚、气阴两虚型内伤发热机制本人有新的体会,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对其积极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医病名、辨证分型、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痰浊内阻,心脉不通;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血瘀、痰浊互阻。临床辨证各有心得,或以阴阳、脏腑、病因、气血津液辨证;或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或辨病为主;或一方为主,随证加减;或突出治法,辨证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冠心病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对其积极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痰浊内阻,心脉不通;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血瘀、痰浊互阻。临床辨证各有心得,或以阴阳、脏腑、病因、气血津液辨证;或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或辨病为主;或一方为主,随证加减;或突出治法,辨证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1.
正发热从中医学角度可以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邪气及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的体温上升,可伴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临床表现;内伤发热是指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发热。西医学的发热是由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导致的,以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最常见。近年来,建立动物的发热模型为解热药物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根据,为发热的临床用药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从动物模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所致的发热,往往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李小娟教授根据临床经验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3.
张崇泉教授擅长从肝辨治脑病,将阴阳气血辨证、脏腑辨证与治肝之法有机结合,常用清肝泻火、滋阴平肝、益气养肝、柔肝熄风、温补肝肾等法,临床辨治各种脑血管病患者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人群逐年增加,其发病机制复杂,西药疗效甚微。中医药辨治此病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其机制可能与参与调节中枢及内分泌系统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管通透性等改善循环代谢,抗抑郁改善焦虑等相关。重视情志的作用,辨证病位主要在心,与其他各个脏腑密切相关,以气血阴阳失衡、心神不宁为其主要病机,治疗坚持整体观念,多从心、肝、脾、肾入手,调整脏腑气血阴阳,扶正兼以祛邪,配合针灸推拿治疗,疗效显著,常见的分型有心神不安型、气血两虚型、气阴不足型、肝气郁滞型、心肾不交型等。  相似文献   

15.
项颖  白桂春  吴黎明 《河北中医》2012,34(5):766-767
原发性高血压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和饮食失衡、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属中医学头痛、眩晕范畴,病机为长期不良的情志刺激导致气机逆乱、阴阳失衡、脏腑气血失调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痰湿壅盛、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2010-01—2011-12,我们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施以相应的情志护理社区原发性高  相似文献   

16.
高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状之一,可以发生于许多疾病中.中医认为,高热多因感受六淫、疫疬之邪或脏腑,阴阳,气血虚损而致;一般可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护理上可根据这两大类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17.
不明原因发热临床并不少见,现代医学认为发热病因绝大多数属感染性,少数为非感染性.感染原因以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最常见,以及某些急性传染病和其他系统的感染.非感染性发热如风湿热、过敏、血液病、恶性肿瘤等,多将其归于中医学"内伤发热"的范畴,认为发热是人体正气与病邪抗争的保护性反应,是气血阴阳受损所致,与脏腑虚损相关.一般而言,内伤发热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临床疗效欠佳.朱良春教授强调辨治此类疾病从气血、阴阳,结合脏腑进行辨治,对临证者颇多启迪,现举一例验案共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清、下两种治法对不同发热模型大鼠退热作用的差异。方法:分别选取脂多糖(LPS)和干酵母两种不同致热源,观察白虎汤、大承气汤对不同发热模型大鼠体温的影响。结果:白虎汤和大承气汤对LPS和干酵母两种发热模型大鼠均有解热作用,与大承气汤比较,白虎汤的解热作用强,退热迅速且持久。结论:清、下两种治法均呈现解热作用,但退热作用的特点有所不同,这为临床治疗发热性疾病有效方药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脏腑辨证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 ,其中脏腑虚证又是脏腑辨证教学的重点。脏腑的虚证主要有气血阴阳四大类。然而不同的脏腑各有其不同的虚证类型 ,而不是每一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证候全都存在。例如 ,肺有肺气虚证、肺阴虚证 ;脾有脾气虚证、脾阳虚证 ;肝有肝血虚证、肝阴虚证 ,等等。之所以存在这种不同 ,与脏腑、气血、阴阳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探讨了脏腑虚证不同证候类型产生的内在规律 ,以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和认识脏腑辨证。1 脏腑气虚的证候气是人体不断运动的、具有极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  相似文献   

20.
第四章清热剂清热剂主要用于治疗由温、热、火所致的里热证。本章共选用方剂二十一首,根据其功效不同,分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和清虚热六类。一、清气分热本类方剂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适用于热在气分,热盛津伤,或气阴两伤之证。常用方剂有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两方俱为清气分热的代表方剂。前者功用是清热生津,以清为用,主治阳明(气分)热盛之证;后者功用是清热兼以益气养阴,降逆和胃,主治热病之后,气阴皆伤,余热未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