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薯蓣皂苷元是目前合成各种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具有抗肿瘤、改善心血管功能、调节免疫、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从抑制脂类吸收、影响胆汁酸的肝肠循环、抑制脂类合成、抗氧化、提高HDL、降低VLDL及LDL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薯蓣皂苷元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动物胆汁作为药物应用防治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包括鸡、猪、蛇、牛、熊等的胆汁,而胆汁酸类成分是胆汁的重要活性成分。研究表明,胆汁酸类成分主要包括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等,能通过肝肠循环与肠道微生物互相影响,在营养吸收和分配、代谢调节和动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胆汁中胆汁酸类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溶胆结石、抗癌、保护肾脏、保护心脑组织、保护神经、镇咳、平喘、祛痰、治疗眼病、调节肠道功能、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了更好地发挥胆汁酸的药用价值以及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该文通过对药用动物胆汁中胆汁酸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以期为胆汁酸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胆汁是在胆道中流动的一种特殊的体液,由肝细胞和胆管分泌,主要局限于肝肠循环,组要作用是乳化胆汁中的脂类,尤其是胆固醇。作为一种消化性体液,胆汁酸的稳态在正常机体内被精密的调节,使得它们在细胞和组织中的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但是,当参与调节胆汁酸稳态的机体系统出现问题时,胆汁酸的稳态便会有所波动。而由这种波动造成的稳态失调会触发和诱导肝细胞凋亡和随之的纤维化,并造成肝肠循环紊乱,从而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中药物质基础不明、药效机制不清、存在潜在毒副作用的现状,是阻碍其现代化和广泛应用的关键。因此,当传统的中药化学成分理化分析不足以反映中药的作用特点及机制时,符合中医药基础理论整体观的多靶点生物体系关联分析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胆汁酸作为机体内重要的内源性代谢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均有重要调节作用,从而极大地影响机体健康。近年来,胆汁酸代谢途径研究不断深入以及在机体代谢中发挥的调节作用被不断挖掘,使其有望成为中药作用于机体的重要靶点。针对于此,该文基于胆汁酸代谢,对胆汁酸调节机体代谢、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为探讨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胆汁酸代谢变化的内涵提供依据。并进一步综述了胆汁酸代谢在中药效/毒机制研究中的研究现状,为以胆汁酸作为生物标志物进行中药药效和肝毒性机制探讨提供依据,从而为中药临床安全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体内外结合的方式探究京尼平苷酸(GPA)对胆汁淤积大鼠胆汁酸肝肠循环作用影响及其基于去乙酰化酶1(Sirt1)-法尼醇X受体(FXR)通路的作用机制探究。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00 mg·kg~(-1)·d-1UDCA),以及100,50,25 mg·kg~(-1)·d-1GPA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10d。在第8天药后,除空白大鼠其余均一次性灌胃65 mg·kg~(-1)ANIT,末次药后,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总胆红素(TB)和总胆汁酸(TBA)的含量; 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胆汁酸肝肠循坏关键基因Sirt1,FXR,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胆盐输出泵(BSEP),钠离子-牛磺胆酸协同转运多肽(NT-CP),回肠中顶端钠-胆汁酸转运体(ASBT),回肠胆汁酸结合蛋白(IBABP)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免疫荧光三染法检测MRP2,BSEP和NTCP在肝脏中表达,ASBT,IBABP在回肠中表达; 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Sirt1,FXR表达;体外培养原代肝细胞观察GPA对EX 527(Sirt1抑制剂)抑制与否,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Sirt1和FXR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体实验表明,GPA能显著降低或改善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大鼠血清ALT,AST,γ-GGT,ALP活性和TB,TBA的含量(P0. 01)以及肝组织病理损伤; GPA能显著升高肝组织Sirt1,FXR,MRP2,BSEP,NTCP和回肠中ASBT,IBABP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P0. 01);体外原代肝细胞实验表明,EX-527能通过抑制原代肝细胞中Sirt1基因和蛋白功能来抑制FXR基因和蛋白表达(P0. 01),GPA可显著提高改善EX-527抑制的原代肝细胞中Sirt1和FX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 01)。以上结果发现GPA的改善作用呈剂量正相关性。GPA可改善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大鼠的胆汁酸肝肠循环发挥保肝利胆作用,其可能机制是GPA通过激活改善氧化应激损伤关键调控基因Sirt1来激活核受体FXR,激活的FXR再调控胆汁酸肝肠循环的相关蛋白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张幸  李风华  刘平  刘佳  王爽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943-3948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中降解的代谢产物,在肝内蓄积可引起肝脏疾病,可造成肝损伤以致肝纤维化。实验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4个给药组。造模4周,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2周,模型组与正常组同时给予等量灭菌水。实验以血清胆汁酸为标识物,通过检测并观察肝功能指标和胆汁酸代谢的变化,辨识与肝损伤相关的胆汁酸类靶标,首次从胆汁酸代谢水平评价人工虫草菌丝及其组分对肝纤维化大鼠逆转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对牛磺氨酸结合型胆汁酸、甘氨酸结合型胆汁酸和游离型胆汁酸共17种内源性胆汁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对模型进行了肝损伤评价。造模后ALT,AST活性和TBil含量都显著性升高,Alb含量显著降低。病理组织切片检查HE染色显示模型组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水肿,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给药组不同程度病理变化减轻。虫草菌丝及其组分可能主要通过激活与HDCA,TCA,TCDCA,TLCA,TUDCA,UDCA,THDCA代谢有关的受体或阻断相关的信号通路而影响大鼠体内胆汁酸的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肾苏Ⅱ干预阿霉素肾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浆代谢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干预的代谢途径和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小鼠肾病模型,连续给药14 d后,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对血浆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筛选并鉴定与肾损伤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并富集代谢通路,探讨肾苏Ⅱ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肾苏Ⅱ可明显改善注射阿霉素导致肾病小鼠肾组织病理变化;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到1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脂质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嘌呤代谢等过程。[结论]肾苏Ⅱ能够有效改善阿霉素肾病小鼠损伤,可能通过影响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及嘌呤代谢等相关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基础上,观察SSTF对大鼠血清及肝脏脂质水平、脂蛋白代谢酶,粪便胆汁酸代谢的影响.结果 与高脂对照组相比,SSTF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提高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LCAT的活性.SSTF能显著降低肝脏TC、TG含量,并能促进粪便中胆汁酸的排泄.结论 SSTF可能是通过增强LCAT的活性和促进粪便中胆汁酸的排泄而达到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鼠在体肠吸收穿心莲内酯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玲  刘薇  唐斓  夏笔军  龚耘  刘中秋 《中草药》2010,41(2):219-222
目的为探讨穿心莲内酯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考察穿心莲内酯肠道吸收特性,肝肠循环和肠道酶代谢特点。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运用HPLC法测定肠灌流液、胆汁以及经肠道酶降解后样品中穿心莲内酯的量。结果穿心莲内酯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率,以十二指肠最高,达40%,而在结肠最低,仅有10%。穿心莲内酯在十二指肠灌流液中的生物降解最显著(1 h降解约50%),在回肠、结肠中则几乎无降解反应。穿心莲内酯有胆汁排泄,其排泄量为灌流药物总量的0.76%。结论穿心莲内酯在大鼠肠道的吸收较差,而在十二指肠中吸收表现较好是由于存在较强的肠道酶代谢作用。同时,穿心莲内酯存在明显的肝肠循环。穿心莲内酯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与肠吸收差、肠道酶代谢作用强和肝肠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丁锐  王奎龙  沈梦丹  吴鑫  吴国清  曹岗 《中草药》2023,54(3):798-807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商陆Phytolacca acinosa醋制前后正丁醇部位肝肾毒性的差异及减毒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Q-TOF/MS的方法对商陆醋制前后正丁醇部位的成分变化进行研究。小鼠ig商陆生醋品正丁醇部位低、高剂量(27、54 mg/kg)28 d后,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和病理切片评价商陆醋制前后的肝肾毒性差异;采用UPLC-Q-TOF/MS对血清进行数据采集;通过QI、HMDB及MetaboAnalyst 5.0寻找与商陆炮制减毒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 商陆醋制后部分皂苷类成分含量下降显著,并能够明显降低生品导致的肝肾功能指标的异常升高。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生品组的肝、肾组织病变明显;醋制后病变程度显著减轻。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胆汁酸代谢可能与商陆醋制减毒密切相关;进一步对胆汁酸进行半定量分析发现,商陆醋制后能够改善生品导致的结合型胆汁酸含量的下降及次级胆汁酸含量的升高,从而改善胆汁酸代谢紊乱。结论 商陆生品具有肝肾毒性,醋制后皂苷类成分含量下降,毒性显著降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胆汁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汁酸及其代谢物在高血压前期的潜在作用机制,探索高血压前期的关键代谢途径和重要内源性靶点。方法 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和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高血压前期的代谢机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通过网络分析预测并生成相关的生物功能和信号目标,最终通过体外实验验证该重要途径的预测靶点,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分析并验证相关靶点信息。结果 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发现在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中有64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13条代谢途径;网络分析和生物学验证结果表明,高血压前期的发生与胆汁酸和芳香族氨基酸代谢异常引起的血管炎症有关;胆汁酸代谢通过调节血管炎症反应在高血压前期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氨基酸N-酰基转移酶、髓过氧化物酶及胆酸汁受体TGR5在代谢网络的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在高血压前期,胆汁酸可能参与调节血管炎症,从而导致高血压前期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索补中益气汤改善脾虚型大鼠胃肠动力学障碍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C-LTQ-OBITRAP高分辨质谱方法检测正常、模型及补中益气汤组血清代谢物变化,分析补中益气汤改善胃肠动力学障碍的血清生物标记物,解析补中益气汤作用的内源性代谢通路。结果研究发现补中益气汤对脾虚胃肠动力障碍大鼠体内的代谢轮廓有显著影响,与正常组相比,脾虚胃肠动力障碍大鼠有24种差异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而补中益气汤给药后可逆转其中14种差异代谢物,包括色氨酸、谷氨酰胺、磷脂胆碱等,通路分析研究表明,这些差异性代谢物主要与谷氨酰胺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丙氨酸和天冬、谷氨酸代谢有关。结论补中益气汤改善脾虚型大鼠胃肠动力学障碍可能与其影响代谢物轮廓,调控谷氨酰胺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文章归纳了近年来中医方法治疗骨关节作用机理研究的相关文献,以期探讨中医治疗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和研究方向。方法检索近年来中医方法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的相关文献,从不同研究靶点分类综述。结果中医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理研究内容丰富,涉及到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滑膜和软骨代谢各个方面。结论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确切,能够是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胆病从肝论治"为原则研究大黄灵仙胶囊防治胆结石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致石饲料诱发方法建立豚鼠胆囊结石模型,治疗组造模期间每日予大黄灵仙胶囊(制作成悬液)灌胃治疗,连续8周。观察比较治疗组和模型组豚鼠胆囊结石形成率,检测各组豚鼠肝脏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情况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胆固醇、胆汁酸代谢相关酶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豚鼠胆囊结石形成率分别是10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豚鼠肝组织病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胆固醇7a-羟化酶、胆汁酸盐输出泵基因表达分别是模型组的2.08倍和2.57倍(P0.01)。结论:大黄灵仙胶囊具有较好的防治结石功效,作用机制与其保护肝组织以及在转录水平上调胆固醇、胆汁酸代谢相关酶的表达有关。"胆病从肝论治"在胆结石防治实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苦荞降血糖、降血脂功效成分、提取制备方法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认为黄酮类成分(芦丁、异槲皮素)、D-手性肌醇、甾体皂苷、苦荞蛋白等为苦荞降血糖、降血脂的主要成分,其降糖机制主要是抑制ɑ-葡萄糖苷酶、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等,降脂机制主要是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代谢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H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大黄水提物对正常大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和大黄水提物组,给药2周后收集各组大鼠尿液、血清样本,处理后进样分析,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代谢网络富集、生物学功能解析。结果 尿液和血清样本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显示,大黄组与正常组均显著分离。经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分别鉴定出生物标志物52个(尿液)、38(血清)个。代谢网络富集和生物学功能解析显示,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酮体的合成与降解、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代谢、咖啡因代谢、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途径。结论 大黄可影响机体的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以及肠道微生物等代谢途径,从而发挥其泻下通便、降血脂、改善胃肠道疾病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扶正化瘀胶囊(Fuzheng Huayu capsules,FHC)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分别建立对照组、模型组和FHC组的大鼠血清代谢图谱,并定量分析各组内源性代谢物——氨基酸和胆汁酸水平。实验结果表明,FHC组大鼠的血清代谢指纹谱与模型组存在显著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DA)初步鉴定了潜在5种溶血磷脂胆碱类生物标记物。再通过定量分析各组大鼠血清氨基酸和胆汁酸的水平,发现FHC治疗4周后血清中失调的14种氨基酸和5种胆汁酸水平明显有回归正常水平的趋势。由此可见,FHC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溶血磷脂胆碱类、氨基酸和胆汁酸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代谢综合征痰湿证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的代谢通路,探讨其内在的生物物质基础。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联用技术检测模型组和空白组生物样本血清的代谢轨迹,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PLS-DA)寻找各组代谢物差异,筛选潜在内源性标志物。结果发现与疾病相关的代谢物变化涉及氨基酸代谢17条,脂质代谢11条,磷脂代谢7条,碳水化合物代谢6条,氧化应激损伤3条,能量代谢3条,胆汁酸代谢2条。结论代谢综合征痰湿证生物模型存在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胆汁酸代谢、氧化应激、磷脂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能量代谢紊乱,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有助于揭示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的微观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别样茶(Non-Camellia Teas)是一类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和应用传统,不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迄今在民间仍广泛作茶饮的植物。现代化学研究表明,别样茶富含黄酮类、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等多种化合物;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别样茶具有降压、降血脂、降糖、抗氧化等作用,是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很好的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别样茶降血脂方面进行了整理,此文从别样茶降血脂的化学成分及降血脂作用的机理进行阐述,为别样茶降血脂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别样茶(Non—CamelliaTeas)是一类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和应用传统,不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迄今在民间仍广泛作茶饮的植物。现代化学研究表明,别样茶富含黄酮类、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等多种化合物;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别样茶具有降压、降血脂、降糖、抗氧化等作用,是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很好的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别样茶降血脂方面进行了整理,此文从别样茶降血脂的化学成分及降血脂作用的机理进行阐述,为别样茶降血脂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