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志奇  吴晖  叶妍婕  邵丹  洪丽芬 《当代医学》2021,27(25):136-137
目的 观察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指标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PLT、PT、APTT、FIB、D-Dimer、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中医临床症候积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LT、PT、APTT、FIB及D-Dim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7天,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7天,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中医临床症候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犀角地黄汤能改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凝血指标,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 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12h 1次,共 7 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C 反应蛋白 (CRP)、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 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统计两组 ICU 住院时间和 28 天病死率.结果:治疗后 7 天,治疗组 APACHEⅡ评分、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计数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PT、APTT及 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 ICU 住院时间和 28 天病死率比对照组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并有缩短ICU住院时 间、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趋势,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侯有华  姚晖  宋越  丁智  李琴 《安徽医学》2011,32(7):934-936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在严重脓毒症早期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严重脓毒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脓毒症治疗,试验组除常规治疗外,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在入住ICU后每日行APACHE Ⅱ评分、SIRS评分;并记录患者氧合指数、肌酐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8例严重脓毒症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LMWH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凝血指标、住PICU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各项凝血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dimer和FIB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LT、FIB和P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dimer、APT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P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可改善严重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紊乱,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法对脓毒症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脓毒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抗凝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3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96例,按照抗凝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肝素抗凝,观察组采取局部枸橼酸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肾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滤器使用寿命以及出血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PT、APTT以及TT水平较治疗前无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T、APTT以及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滤器使用寿命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与普通肝素抗凝在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具有着相似的滤过效果,但局部枸橼酸抗凝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可降低患者出血风险,同时有助于延长滤器使用寿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孙屹屹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027-2028
目的观察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辅助治疗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72例ICU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分为参照组和激素组,各36例。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参照组接受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激素组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血肌酐(Scr)水平、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治疗7 d后激素组APACHEⅡ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治疗7 d后激素组血清Cys C、Scr水平较参照组低,肾小球滤过率较参照组高(均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辅助治疗ICU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可减轻患者病情,降低血清Cys C、Scr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本院87例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3)与试验组(n=44)。对照组进行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持续小剂量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氧合指数、凝血功能及炎性反应递质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APACHEⅡ与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高于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确切,可增加氧合指数,改善凝血功能,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严重脓毒症患者与非脓毒症患者使用无肝素抗凝方法进行CRRT治疗的抗凝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重症感染合并高出血倾向患者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2例重症患者进行床边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根据患者原发病情况将其分成A、B两组,其中A组(合并严重脓毒症)14例、B组(非脓毒症)28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APACHEⅡ评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CRRT治疗过程中滤器发生凝血的时间以及组内不同APACHEⅡ评分段滤器使用寿命,探讨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滤器使用寿命与患者原发病以及疾病危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结果:A组滤器发生凝血的时间(17.3±4.4)h,B组滤器发生凝血的时间(20.5±4.6)h,其中A组中治疗前APACHEⅡ评分>25分者滤器凝血时间(16.6±4.5)h,APACHEⅡ评分<25分者滤器凝血时间(19.8±3.8)h;B组APACHEⅡ评分>25分者滤器凝血时间(18.7±3.4)h,APACHEⅡ评分<25分者滤器凝血时间(22.6±5.0)h。结论: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的抗凝效果与患者原发病以及危重程度相关,合并重症感染者或(和)APACHEⅡ评分高分者无肝素抗凝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治疗重度脓毒症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入住的60例重度脓毒症伴DI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LMWH小剂量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护理干预后两组相关指标[出血停止时间、肝素使用时间、DIC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血小板计数(PLT)]、治疗护理干预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及治疗护理干预后病死率比较情况。结果治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1.43±0.31)d、肝素使用时间(4.13±1.31)d、术中引流量DIC指标恢复正常时间(3.98±0.50)d分别均显著短(P0.05);治疗、护理干预后两组PT、a PTT分别均显著降低,PLT显著升高,APACHE II评分分别均显著减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PT(16.12±2.48)s、a PTT(27.26±0.61)s分别均降低显著,治疗护理后1 d、7 d、14 d,APACHEII评分(20.81±4.49)分、(15.62±3.89)分、(9.13±2.38)分分别均减小显著,PLT(98.82±28.98)×109/L升高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配合低分子肝素小剂量治疗对重度脓毒症伴DIC患者病情控制作用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在婴幼儿脓毒症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樟树市人民医院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48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小剂量肝素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并比较住院天数、治疗10 d后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48例脓毒症患儿治疗前40例D-二聚体升高,36例抗凝血酶Ⅲ下降,小剂量肝素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天及第5天相比,D-二聚体明显下降(P<0.01),抗凝血酶Ⅲ明显升高(P<0.01),与常规治疗组同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PT、APTT、FIB、PL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的病死率小剂量肝素治疗组33.3%,常规治疗组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肝素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住院天数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升高、抗凝血酶Ⅲ降低可反映婴幼儿脓毒症的早期凝血状态.小剂量肝素可改善婴幼儿脓毒症的凝血状态,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治疗儿童重症水痘并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1例重症水痘并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分为研究组28例与对照组23例,入院后两组患儿均予针对病因、脏器支持等综合治疗,研究组同时加用小剂量肝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凝血功能指标、PLT水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APTT、PT显著缩短,PL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IB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IC和MODS发生率分别为17.9%和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和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C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结论 儿童重症水痘并脓毒症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时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保护脏器功能,降低DIC及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并分析血清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的预后状况分为生存组(125例)和死亡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脓毒症程度分为脓毒症组(55例)、严重脓毒症组(60例)、脓毒症休克组(35例),分析观察三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LVEF的变化。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清NT-proBNP、血乳酸及APACHEⅡ评分和LVEF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患者与严重脓毒症、轻度脓毒症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血清NT-proBNP、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依次升高,而LVEF却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随着病情的增加,其呈线性增长趋势。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以及预后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本院2011年7月-2013年10月间9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采取容量复苏、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控制血糖、脏器支持等基础对症治疗,肝素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持续静脉泵入普通肝素5 u/kg/h,疗程1周,评价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并检测两组患者PT、a PTT、PLT、TXB2、6-keto-PGF1α、CD62P、TXB2/6-keto-PGF1α(T/K)水平,计算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比较两组出血并发症与28日死亡率。结果治疗1 d、4 d、7 d后,两组患者PT、PLT、a PTT数值略有升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素组患者TXB2、T/K、CD62P表达水平逐渐呈下降趋势,常规组患者则呈上升趋势,两组患者在7 d后TXB2、T/K、CD62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keto-PGF1α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肝素组治疗7 d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II评分逐渐降低,肝素组患者治疗7 d后APACHEII评分(11.81±3.24)显著低于常规组(13.74±3.54)(P0.05)。肝素组和常规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2.50%vs.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7,P=0.504)。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18.75%vs.25.00%)(χ2=0.549,P=0.459)。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可在不显著改变凝血时间的前提下,抑制脓毒症的凝血级联反应,纠正凝血功能紊乱,降低血小板活化水平,增强临床疗效,死亡率有下降倾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重症中暑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重症中暑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例随机分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凝血功能、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及死亡例数的变化。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均P〈0.05);治疗组血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APACHEⅡ评分、D-二聚体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可以明显改善重症中暑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可以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轻症组46例、重症组34例。入院后检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并分析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轻症组PT、APTT、FIB、D-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PT、APTT、FIB、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症组(P<0.01)。 MODS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MODS组(P<0.05或P<0.01)。 FIB和D-D与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8,0.82,P<0.01)。结论轻症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基本正常,而重症胰腺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FIB和D-D与患者病情指标APACHEⅡ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时不同抗凝方法的抗凝效果,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ICU收治出现DIC并予CBP治疗的患者56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共行CBP治疗162例次;根据患者28 d病死率分为存活组21例,死亡组35例;根据CBP治疗时所选择的抗凝技术不同,分为小剂量肝素抗凝组、无抗凝剂组、肝素体外抗凝组和枸橼酸钠体外抗凝组;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和不同抗凝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CBP治疗前,死亡组APACHEⅡ评分较高(P<0.01)、肝胆管损伤较重(P<0.01),血小板计数(BPC)较低(P<0.05).不同抗凝方式组间比较,CBP治疗后次日晨,小剂量肝素组患者的BPC较治疗前升高(P<0.01),D-二聚体(D-Di)小剂量肝素组较无抗凝剂组及肝素体外抗凝组降低(均P<0.01);小剂量肝素组单次CBP治疗时间最长,且CBP并发症发生最少.结论: DIC患者在有效抗凝技术和严密监测凝血指标的前提下,可以耐受CBP治疗;在抗凝方式选择上,小剂量肝素抗凝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25例脓毒症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另外选择25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CB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HMG-1、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可以缩短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APACHEⅡ评分,HMG-1及TNF-α的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乳酸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于入院第1日及第3日分别统计血小板计数( PLT)、动脉血气中乳酸( LAC)水平、降钙素原( PCT)及APACHE Ⅱ(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感染性休克组,分析组间P LT与LAC的变化. 结果:死亡组的第1日、3日LAC、PCT、APACHE Ⅱ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而PLT低于生存组(P<0.05);两组间血小板计数与血乳酸水平均与PCT及APACHE Ⅱ评分具有相关性. 严重脓毒症组和感染性休克组,与第1日比较,第3日LAC明显升高( P<0.01) ,而PLT降低( P<0.05). 结论: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乳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临床,二者是判断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arsha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以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MarshaⅡ评分和动脉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NT-pro BNP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健康状态,降低动脉血乳酸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ICU老年脓毒症患者炎症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脓毒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CRP、PCT、PT、APT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机体高凝状态,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