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滑脱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小儿静脉留置脱管率"为活动课题,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共1815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进行导管滑脱现状调查,分析导管滑脱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达到操作标准化.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小儿静脉留置针脱管发生率由9.7%降到6.0%.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留置针脱管率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降低脊柱手术体位变换时脱管率中的应用。方法:由8人组成品管圈,分析脊柱手术体位变换时脱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脊柱手术体位变换时脱管率有所下降(P〈0.05),具体见表。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到脊柱手术体位变换中取得了满意效果,降低了脱管率,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增加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增加了团队护理水平相互协调能力。学会应用品管工具解决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引流管标识准确率中的应用.方法由8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手术引流管标识缺陷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手术引流管标识缺陷率由6.9%降至3.0%(P<0.05).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于手术室引流管标识管理中取得显著效果,提高了全科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实现引流管安全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6.
蔡长茂  李威  曾永明  陈伯赞 《海南医学》2014,(12):1842-1843
目的:探讨自制低负压双套引流管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和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施行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145例。根据引流管的选择分为传统单腔引流管组(对照组,n=73)和自制低负压双套引流管组(实验组,n=72),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量、引流管堵管发生率、盆腔积液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腹腔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引流管通畅度优于对照组[(205±32) ml vs (163±41) ml],盆腔积液发生率(4.2%vs 17.8%)、吻合口瘘发生率(2.8%vs 5.5%)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低负压双套引流管是一种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制作简单的新型引流管,我们提倡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硅胶负压球引流管在剖胸术中的应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26001)姚祖仁,章臣楠,薛群硅胶负压球引流管已广泛用于腹腔手术,乳腺、甲状腺等手术,胸腔手术因有其特殊性,未能单独使用该引流管。1993年12月~1994年4月在50例开胸术中我们将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负压引流管在处理肥胖患者剖宫产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改进当前剖宫产切口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2月来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计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采取剖宫产后常规缝合。试验采用脂肪层与筋膜层之间留置负压引流管,然后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层,1~2d拔管,7d拆线。2组缝合后均沙袋压迫6h。比较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术后观察两个月,脂肪液化试验组1例,对照组4例。切口皮下硬结试验组2例,对照组5例。切口裂开试验组无,对照组2例。切口皮下血肿试验组无,对照组1例。愈合时间试验组平均(25.5±2.5)d,对照组平均(40.8±4.3)d。各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均较对照组低,愈合时间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置负压引流管对肥胖患者剖宫产产妇切口愈合临床效果好且操作简单,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价值。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1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应用品管圈活动护理管理方法对观察组进行护理,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压疮的发生率,观察组7例压疮患者发生率占7.78%,对照组32例压疮患者发生率占35.6%,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比采用品管圈方法、专业水准、团队精神以及沟通能力比改善之前提最低高5分以上,效果明显。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价值。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1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应用品管圈活动护理管理方法对观察组进行护理,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压疮的发生率,观察组7例压疮患者发生率占7.78%,对照组32例压疮患者发生率占35.6%,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比采用品管圈方法、专业水准、团队精神以及沟通能力比改善之前提最低高5分以上,效果明显。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夏少锋 《当代医学》2021,27(34):156-158
目的 探究一次性沟槽负压引流管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引流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一次性沟槽负压引流管引流,n=40)与对照组(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n=56),其中对照组分为单管引流组(对照A组,n=30)与双管引流组(对照B组,n=26).比较3组术后临床恢复指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胸腔穿刺率.结果 实验组胸腔总引流量、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A组、对照B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A组、对照B组,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的26.67%、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二次胸腔穿刺率为2.50%,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的20.00%、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沟槽负压引流管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住院费用,缓解疼痛,降低二次胸腔穿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产科病区分娩产妇母乳喂养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母乳喂养不足或未进行母乳喂养原因,制定整改方案。结果:通过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后,母乳喂养率由60%上升到80%,产妇无1例乳腺炎发生。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乳房肿胀和乳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管预防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取存在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剖宫产手术的标准程序进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管进行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存在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术中放置自制的简易负压引流管能有效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长引流管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勤 《河北医学》1999,5(1):57-58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术后放置长引流管对促进术后伤口愈合、预防和减少继发感染的效果;方法:共观察72例乳癌根治术病例,每例病人在术后均放置前端多侧孔长度90cm乳胶引流管,以负压吸引对创曲渗液进行引流;结果:本组病例中没有发生一起与放置长引流管有关的皮瓣感染,仅有2例出现术后切口轻度感染;结论:长引流管的应用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利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合并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8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40例采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1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因纵膈感染死亡,实验组中1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治愈率均为97.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颌面部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使患者痛苦小,创面愈合快、更换敷料次数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并且具有美观、安全、手术创伤小、可保护重要组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门急诊患者洗胃堵管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门急诊患者洗胃堵管率为活动主题,对门急诊洗胃患者堵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堵管率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门急诊洗胃堵管率由60.00%下降到5.00%,同时提高了护士操作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较大限度的挖掘护士潜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率及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的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前留置胃管患者76例(品管圈前组)按常规方法管理胃管,品管圈后组患者80例按品管圈法管理留置胃管。对比两组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率、品管圈圈员在品管圈活动前后品管手法、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等10项指标的评分。结果品管圈前组发生意外脱管8例,脱管率为10.53%,品管圈后组发生意外脱管2例,脱管率为2.50%,品管圈后组胃管脱管率明显低于品管圈前组(P<0.05)。品管圈后圈员品管手法、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等10项指标分值除外积极性和自信心,其余均明显高于品管圈前(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可明显降低住院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率,提高品管圈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梁礼莉  闵丽华  李洁  张健  曾婧 《四川医学》2013,(10):1505-1506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会阴切开率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活动开展前对影响会阴切开的要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降低产妇会阴切开率的改进措施.结果 产妇会阴切开率由活动前的74.5%降低到活动后的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助产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产妇会阴切开率,提升助产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熊世龙 《吉林医学》2010,(30):5356-5357
目的:探讨引流管持续负压冲洗吸引在腹部Ⅲ类切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82例腹部手术术后属Ⅲ类切口的患者,按是否应用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分为A、B两组进行比较。A组:应用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40例。B组:常规缝合腹壁切口42例。结果:A组40例均于术后4~5d拔出引流管,有2例(5%)发生切口红肿、积液,其余38例均工期愈合(95%)。B组42例术后有7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达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流管持续负压冲洗吸引是一种满意防止腹部Ⅲ类切口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的作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我院2大科室44名护士进行调查,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3个月后对2组护士进行职业倦怠评估。结果观察组护士职业倦怠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和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