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交错内痔套扎、分段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开平市中医院确诊为环状混合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交错内痔套扎、分段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都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相比,交错内痔套扎、分段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可以减少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河源市和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MH)患者4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行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常规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效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肛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肛门生理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痔套扎悬吊外痔弧形切除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内痔套扎悬吊外痔弧形切除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肛门疼痛、排尿障碍、便血、创缘水肿、肛门狭窄等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肛门疼痛、排尿障碍、便血、创缘水肿、肛门狭窄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痔套扎悬吊外痔弧形切除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疗程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段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联合括约肌浅切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传统分段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联合括约肌浅切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第1、3天肛门疼痛评分,术后创缘水肿、肛门狭窄及肛门部分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联合括约肌浅切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较好效果,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套扎内痔结合外痔切除保留肛管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三明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0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取外剥内扎术,观察组采取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套扎内痔结合外痔切除保留肛管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环状混合痔患者中应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套扎内痔联合外痔切除保留肛管术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2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水肿、便血、尿潴留、肛门失禁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远期复发、皮赘残留、肛门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pph术和pph术配合外痔切剥治疗环状混合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单纯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和pph手术配合外痔切剥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pph术配合外痔切剥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少、单次手术成功率高、病程短、患者满意度高.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坠胀、异物感的强度及时间明显高于上组,12例患者重新施行外痔切剥,治疗时间延长,满意度低于上组.结论:单纯pph手术适用于3、4期内痔及以内痔脱垂为主合并外痔曲张的环状混合痔,对内痔合并明显结缔组织外痔的环状混合痔不适用,pph手术后必须同时行外痔切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痔剥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外痔剥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外切内扎术.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治愈230例,好转10例,均无复发、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肛门功能正常.结论:外痔刺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高,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李春耕 《河北中医》2009,31(12):1865-1867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辅助内扎外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环状混合痔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采用消痔灵注射辅助内扎外切术,对照组65例采用单纯内扎外切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齿线区损坏程度大小,出现感觉性肛门失禁的几率。结果保护齿线区功能、减少感觉性肛门失禁发生几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痔灵注射辅助内扎外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肯定,有效地保护了齿线区的功能,大大减少了感觉性肛门失禁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混合痔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加中药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治疗,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结论: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病情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外痔剥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外痔剥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外切内扎术。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治愈230例。好转10例,均无复发、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肛门功能正常。结论:外痔剥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高,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观察外切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外切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切内扎术治疗混合痔34例。观察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疼痛、肛缘水肿、尿储留、肛门坠胀和伤口愈合时问,肛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后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肛缘水肿、尿储留、肛门坠胀和伤口愈合时间,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外切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有效减少混合痔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保留肛垫痔上黏膜注扎外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留肛垫痔上黏膜注扎外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环状混合痔的患者采用保留肛垫痔上黏膜注扎外剥术治疗,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均随访3个月~10个月.结果:保留肛垫痔上黏膜注扎外剥术能有效地保护齿线及肛管上皮,术后无肛门狭窄、直肠黏膜外翻及大便失禁等后遗症,肛门功能正常.结论:保留肛垫痔上黏膜注扎外剥术能保护肛垫,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环状混合痔合理、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痔套扎外痔剥切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行内痔套扎外痔剥切缝合术,对照组45例行传统内痔结扎外痔剥切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肛周水肿、脱线期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肛周水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在术后尿潴留方面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痔套扎外痔剥切缝合术创伤小,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内痔注射横扎并整形小切口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8例予内痔注射横扎并整形小切口外痔切除术,对照组96例予外剥内扎硬注术。观察2组疗效、手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变化;观察手术后水肿、出血、肛门失禁情况;比较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潴留、肛门狭窄;观察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手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后疼痛较对照组减轻。2组水肿、出血、肛门失禁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后水肿、出血、肛门失禁情况均较对照组减轻。治疗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治疗组手术后尿潴留、肛门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痔注射横扎并整形小切口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简便易行,费用低廉,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加味三黄汤坐浴合内痔结扎合外痔皮瓣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对解决术后创缘水肿、出血、疼痛、愈合缓慢和肛门功能形态影响等问题的临床作用,以了解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和推广价值。方法:将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中药加味三黄汤坐浴合内痔结扎合外痔皮瓣整形术,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和愈合时间对照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减轻、创缘水肿及出血减少、创口愈合时间缩短、术后肛门功能形态维护良好。结论:中药加味三黄汤坐浴合内痔结扎合外痔皮瓣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程短、后遗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环状混合痔是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的内、外痔静脉丛曲张 ,相互沟通吻合 ,使内痔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 ,环绕肛门 ,具有内痔和外痔两种特征的一种肛门直肠疾病。笔者采用外剥内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6 7例 ,疗效满意 ,并与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 5 3例作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 0例均为我院 1997年以来肛肠科住院患者。治疗组 6 7例中 ,男 42例 ,女 2 5例 ;年龄 2 5~ 70岁 ;病程 1~ 35年。对照组 5 3例中 ,男 35例 ,女 18例 ;年龄 2 2~ 6 8岁 ;病程6个月~ 3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 ,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痔W形切口、内痔分段错位带皮结扎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83例。结果83例病例全部治愈,肛门功能正常,无痔核残留。结论外痔W形切口、内痔分段错位带皮结扎加硬化注射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治疗混合痔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内痔III、IV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内痔套扎+外痔切除)和对照组(传统外剥内痔术),各30例,评估两组患者疗效、手术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指数(术后24h、48h、72h),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半年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相当,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的手术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住院费用、疼痛指数、并发症和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在手术和住院时间方面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且不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疼痛,不失为治疗混合痔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环状混合痔属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我科自2002年以来在继承发扬中医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的优点的基础上,根据肛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肛门直肠动力学原理,通过临床实践,提出了内扎外切弧形缝合术这一新术式,治疗150例患者,与同期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