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足采取足底按摩以及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于该院收治的4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联合组患者在治疗糖尿病期间采取足底按摩与护理干预,普通组患者在治疗糖尿病期间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9例(90.48%),比普通组患者高出19.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踝肱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踝肱指数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普通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足采用足底按摩与护理干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逆转神经病变,减缓病变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6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6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西药疗法,研究组行桃红四物汤与足底穴位按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局部症状评分、踝肱指数。结果研究组患肢皮色(0.95±0.31)分、患肢酸胀(0.97±0.26)分、患肢疼痛(0.86±0.34)分、患肢活动受限(0.85±0.2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踝肱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踝肱指数为(1.16±0.1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行桃红四物汤与足底穴位按摩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随机择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该院收治的84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手段,在此基础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24%)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良好,护理人员与患者间会形成良好的相处氛围,病人的护理依从性提高,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应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中医药》2016,(11)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联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8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基础上联合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于出院前1d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3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非常满意30例、一般满意12例,满意度为97.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9例、15例及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联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释放负性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其他治疗手段实施,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共7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控糖治疗,观察组联合进行中药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BI、足背动脉内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提高疗效,还能改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促进循环,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足部熏洗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对0级糖尿病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01例0级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50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和降血糖治疗,同时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足浴器行中药足部熏洗及足底穴位按摩;10~14d为1个疗程,共做2个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英国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积分及踝肱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42.00%(P〈0.05)。结论:中药足部熏洗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对0级糖尿病足症状改善,提高足部神经传导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延缓糖尿病足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84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情况、截肢率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61±3.27)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3.89)d(P0.05);观察组足部皮肤皲裂、疼痛、麻木等症状均得到改善者占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观察组截肢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2%(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1.62±9.87)分和(42.36±10.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27±11.53)分和(52.68±11.94)分(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护理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截肢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泡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泡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8.33%、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良,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对糖尿病足患者局部组织中bFGF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饮食和降血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英国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积分及踝肱指数进行客观比较,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组织中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果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足部神经筛查及踝肱指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足部神经筛查及踝肱指数改善水平更显著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 <0.05),但足部神经筛查及踝肱指数改善治疗前后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局部组织中bFGF表达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中药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足部神经传导功能,改善局部炎症水平,故具推广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实施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后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肿瘤患者12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结果:经过干预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为9.73±1.05,对照组评分为15.24±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睡眠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护理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均等分组后,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数变化,研究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差异,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数更加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护理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病症有缓解作用,存在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中药足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在老年0级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74例0级糖尿病足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7)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37)加行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1.89%、踝肱指数(1.18±0.24),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应用于老年0级糖尿病足患者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足部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可以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常规疗法联合抚触与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纳入200例足月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00例。2组均接受新生儿常规退黄治疗和护理,联合治疗组加予标准抚触手法联合穴位按摩干预7 d。记录2组患儿的排便情况、胎便转黄时间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检测黄疸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天开始,联合治疗组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1.0%,联合治疗组为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应用抚触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黄疸,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胎粪排出,并可有效减少小肠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体内的胆红素浓度,加速黄疸消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导报》2016,(24)
目的:观察"足底操"下肢替代穴位护理辅助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接收控制血糖、每天洗足、正确修剪趾甲、修除胼胝等糖尿病足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固定人员协助下接收"足底操"护理,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压力、总冲量、局部压力和局部冲量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足底操"下肢替代穴位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足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双足与保健》2019,(20)
目的探究足部按摩联合常规护理对痔疮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自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来该院收治的56例痔疮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外加用足部按摩。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便秘解除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4.68±1.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6.74±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便秘解除率为75.00%,显著低于对照组9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8.5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足部按摩联合常规护理对痔疮患者进行干预,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了便秘情况,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有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焕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4,(5):64-67
目的 研究穴位按摩联合认知干预训练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3年1月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康复干预措施,其中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联合认知干预训练,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康复训练依从率及干预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并且干预后观察组认知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资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