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医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实行以慕课为背景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该课程改革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对促进中医的发展、推动中医惠及社会与人民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和主干课,其教学质量对学生临床应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内容涵盖了中医诊法和辨证以及临床病历书写等重要内容。为了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质量,从知识、素质、能力的人才培养三要素出发,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把提高中医诊断技能,培养中医诊断思路作为教学核心,运用多元化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努力营造仿真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中医诊断思路的形成和中医诊断技能的掌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中医诊断学具有知识繁多、零散的特点,而大一学生对中医理论尚未深入掌握,本研究旨在使大一学生牢固掌握中医诊断的知识点,尽快建立中医临床思维。方法 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优化整合教材内容,并按照以下原则:1)提纲挈领,归纳原理;2)删减重复内容;3)采取图表形式;4)以表格比较异同;5)突出操作性内容。结果编写一本《中医诊断学精要》,给学生课下复习使用。并将其中内容做成题目,随堂测验。结论优化精炼教材内容给学生复习使用,作为课上讲授的辅助,使学生便于抓住要点,牢固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知识,而且形成清晰的临床思维,为今后各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中医、针推、养生、康复等专业的主干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中医基本理论,训练学生四诊、辨证的中医思维方式及基本操作技能。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从实训课改革入手。此文分析了实训教学现状,以实训教学目标为中心,探索实训课教学内容、手段、方法、考核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承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紧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将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这一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实践技能;有利于实现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  相似文献   

6.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为了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型医学人才,需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作者从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数字化色诊、数字化舌诊、数字化脉诊、中医辨证软件的使用和开展《中医诊断学》网络慕课等方面探索了《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旨在培育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中医专业学生,为中医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要课程。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既不同于中医院校的中医专业,又不同于西医院校的西医专业。为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现对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的评价。文章结合《中医诊断学》课程体系的特点,围绕《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重建、完善《中医诊断学》形成性成绩评价体系,重构形成性评价内容比例,强化临床技能实训课考核比例,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相结合,以期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摘 要〕 基于云班课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中医诊断学》创新性课程教学体系,将课堂的主体交给 学生,改善传统教学中模式僵化、实践不足、资源短缺等不足。云班课平台有效解决了《中医诊断学》庞大的理论知识体系、 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将知识内容碎片化,结合教学视频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并且通过实践练习进行学习梳理,从而提升 学习效率。此外,教师通过学习反馈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分析,及时厘清认识误区。基于云班课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该模式在高等院校中医专业《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和中医诊断学自身的特点,现今高校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中医诊断学教学的需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如趣味性、简单性、易记忆,可以有效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并受到师生的欢迎。本文旨在介绍微课的特点及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应用反思,为微课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国内外微课建设现状,从中医诊断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微课在医学高等教育教学中优势等方面探讨了建设中医诊断学微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中医诊断学微课建设的思路: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精心的教学设计、特色的教学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技术、精致的拍摄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它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教学难度大等特点,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对习医者后续临床各科的学习,乃至于临床应诊能力的高低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目前《中医诊断学》存在着内容繁杂抽象,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学生主动性缺乏,多为考试  相似文献   

13.
西医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是临床各门学科的基础和入门课程。长期以来,西医诊断学在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都是必修课、主干课,但由于西医诊断学课时较少,内容偏于繁杂,例如单个症状就涉及多种疾病,学生掌握起来很困难,也经常抱怨教师上课单调、呆板,授课内容多、分散琐碎,记不住,学习过程中有畏难情绪,非常不利于本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中医专业学生的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提高未来职业胜任能力。方法:授课重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导向,结合某校中医诊断学慕课、题库等在线课程、在线考试系统进行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结果:该校2018年执业中医师考试通过率比2017年提高8%,中医诊断学在所有中医科目中成绩最高。结论: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注重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才能更加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中药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鹏  田栓磊  金华  于虹 《中医教育》2010,29(5):41-42
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医辨证用药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临床中药学课程是重点介绍中药学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用的一门中医药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对中医类专业学生而言,临床中药学上承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下接方剂学及临床各科,是培养中医理、法、方、药辨证思维模式的重要环节;对中药专业学生而言,临床中药学是中药学各分支知识学习的临床理论指南课。  相似文献   

16.
在明确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中涉及四诊实训重点范围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中医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阐述了在中医诊断学四诊实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的途径和方法,积极促进课程与临床需求相结合。以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分阶段考核的侧重为切入点,突出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的重点,引导中医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构建中医思维,以便提高中医执业医师两阶段考试的通过率,培养高素质的临床中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聚焦《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辨证思维和基本技能等要点,构建"课前知识的推送、课中导学与互动及课后拓展与巩固"三环节创新性《中医诊断学》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将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拓展新的教学空间,保证教学持续性,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翻转;将信息化手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该模式在高等院校中医专业《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辨证诊断技能,探索如何实施中医诊断学案例教学。方法:分析学生现状及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病案及案例,根据教学需要分类、加工;在教学全程中实施多种形式的病案及案例教学。结果:多种形式案例教学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的辨病、辨证能力明显提高,专业思想进一步巩固。结论:中医诊断学案例教学的内容及模式都有其独特之处,不能完全借用中医临床课的模式,应当注重病案奠基,循序渐进,难易结合,多法并用,课内课外全方位运用,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诊断的技能、形成规范的中医辨证诊断思维。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其理论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在实际教学中讲授本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高职学生更加要侧重技能的培养。本文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技能实训、课后总结等方面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专业的基础与主干学科,是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间的桥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训课是在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主导的课程,故作者希望实现实训教学理论简单化、生活化,展现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中医诊断学的实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把实践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四诊”实践教学中,争取做到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勤练则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