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110例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患儿,依据不同的研究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55)与试验组(n=55),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一次穿刺成功率、首次见回血率、穿刺2次以上见回血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穿刺2次以上见回血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首次见回血率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良好的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并予以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产生良好的护理服务效果,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穿刺2次以上见回血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患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技巧及护理措施。方法该次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参照计算机抽选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于下肢内踝大隐静脉最低点进行穿刺,观察组患儿于下肢内踝经脉最高点进行穿刺,均辅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95.45%、首次见回血率97.7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二次以上见回血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患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实施穿刺留置针成功率较高,应注意穿刺技巧的运用,同时做好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以及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选取该院接收的120例患儿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穿刺部位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将下肢内踝下方大隐静脉可触摸部位作穿刺点进行穿刺,观察组将内踝上方大隐静脉最凸部位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对比两组患儿穿刺情况。结果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和首次见回血率方面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次见回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患者,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将下肢内踝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研究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该接受治疗的480例小儿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例数均为2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穿刺方法,即对患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可见部位最低点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观察组患儿选择内踝上方大隐静脉最凸处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两组患者穿刺过程中均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将两种穿刺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和回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不同部位进行穿刺后,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和,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8,P=0.021);两组患者的首次穿刺回血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第2次、3次回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选择内踝上方大隐静脉最凸处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回血率,值得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在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5月该院儿科收治的12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3)、对照组(n=63),为对照组患儿实施下肢内踝下方大隐静脉穿刺,为观察组患儿实施下肢内踝上方大隐静脉穿刺。对比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患儿59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65%,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患儿50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9.37%,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12±0.52)d、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07±0.72)d,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与其家属总满意率为93.65%,对照组患儿与其家属总满意率为80.95%,观察组患儿与其家属总满意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患儿实施肢内踝上方大隐静脉穿刺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且能够提高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患儿病情好转及身体康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来该院儿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20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儿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管留置时间以及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结果试验组患儿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患儿家属的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一定的技巧对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实施留置针穿刺并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改善患儿家属的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护理技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2例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注意技巧,并加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对小儿实行整体护理方法,对小儿的病情进行观察,对临床效果进行总结。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该院所抽取的10例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小儿,2019年1—5月为研究时间,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为5例。在研究时间内,对比两组小儿不同护理工作所取得的差异效果。结果在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之后,研究组的小儿生活质量以及康复情况较对照组小儿而言要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要强于对照组小儿。结论对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小儿进行整体护理工作,能够将小儿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并且能够将小儿的生活质量进行提升,促进小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CQI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保留时间,统计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留置针保留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穿刺技巧、专业知识、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健康宣教、沟通技巧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QI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对需要接受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技术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采血时间、完成静脉输液时间与静脉采血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8%,穿刺回血率95.6%,留置针采血成功率97.8%;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7%,穿刺回血率51.1%,留置针采血成功率55.6%。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成功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穿刺时间、采血时间以及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成功率较高,穿刺时间短,留置针采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刘亚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163-164
目的:探讨留置针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及护理技巧。方法:通过对302例患儿使用留置针时运用恰当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技巧,观察其穿刺的成功率及留置天数。结果:302例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0%,较前提高了15%;留置3天以上者92%,较前提高了18%。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掌握恰当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技巧,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延长留置天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合适的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和固定方法,以期提高静脉留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4例住院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及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30~40°进针穿刺及弹力绷带开口固定方法,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留置针固定效果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留置针脱落率低于对照组,药液外渗、静脉炎、压疮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40°进针穿刺及弹力绷带开口固定,能够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和固定效果,提高小儿治疗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改进方法的使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儿科500例患不同疾病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操作中采用常规方法:见回血后将针芯退出0.5cm,再将导管并针芯送人静脉内;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进针前反折头皮针软管,距静脉最清晰点后0.30cm处,以10。角进针,直刺静脉血管,见回血后放开反折头皮针软管并轻轻挤压,降低角度,顺血管方向来行进针直至导管进入1/2,退出针芯。结果: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后留置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3%),而两组在导管留置时间相差2天,封管时间上相差0.2天。结论:改进方法可减轻患儿痛苦,保护患儿血管,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将5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双手送管法,实验组采用单手送管法。每组各进行头皮静脉穿刺100例,四肢静脉穿刺150例。比较2组患儿在头皮静脉穿刺及四肢静脉穿刺中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补送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头皮静脉穿刺及四肢静脉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补送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单手送管法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5.
王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36):140-14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来院医治并需要通过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应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提高使用成功率,护理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邵建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65-165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法在老年患者静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按穿刺日期单双号进行分组,单日穿刺患者36例(83例次)采用常规置管方法为对照组,双日穿刺患者36例(91例次)采用穿刺进针见回血后直接拔出针芯送管的方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穿刺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进针见回血后直接拔出针芯送管的方法在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血管脆性增加、静脉弯曲多等因素的患者中应用方便,简单易学,置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实施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评估头皮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路径对患儿穿刺成功率、留置天数、静脉炎发生及满意度等的影响,本文作者对收治的40名小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穿刺成功率、留置天数、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通过头皮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达到提高患儿穿刺成功率,增加留置天数,降低静脉炎,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最适合新生儿静脉治疗和静脉高营养的留置针方法。方法: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在患儿腋静脉置留置针,对照组采取在患儿四肢或头皮静脉置留置针,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保留天数及护理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保留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护理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后对穿刺及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患儿120例,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品管圈管理方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穿刺及留置情况;分析意外拔管原因;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意外拔管率较对照组低,留置96h率较对照组低;意外拔管原因中观察组为导管脱出、折叠、异位及管路堵塞,对照组除此外还存在药物外渗、静脉炎、自行拔管和感染情况;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品管圈能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意外拔管,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推进中西医结合科静脉留置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例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留置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品管圈活动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率分别为100.00%与98.00%,与对照组患者(70.00%、69.0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推进中西医结合科静脉留置针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并有利于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延长,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