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死亡和存活之间的关系 ,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 1991- 0 1~ 2 0 0 1- 0 1在苏州大学附二院神经科住院的 10 8例自发性脑干出血病人 ,按年龄、性别、出血部位、病前危险因素、并发症分组 ,观察上述因素对出血后死亡和存活的影响。结果 自发性脑干出血病人男性大于女性 ,以 6 0~ 79岁多见 ,出血部位多发生于桥脑 ,其次为混合性出血和中脑出血。以出血后存活 2 8d计算 ,本组病人总死亡率 5 4 6 3% ,伴有病前危险因素的脑干出血病人 ,以抽烟、高血压、冠心病、饮酒死亡率较高。出血后并发症以脑疝死亡率最高 ,其次是心律失常和肾功能障碍。结论 自发性脑干出血多见于 6 0~ 79岁老年人 ,死亡率高 ,积极防治病前危险因素可能使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此外 ,完善急性期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改善病人存活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脑干出血临床分析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发性脑干出血患的预后及出血量、出血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了我院经脑CT或MRI确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100例自发性脑干出血的病人。结果:(1)发现脑干出血好发部位主要在桥脑基底被盖部、被盖部,其次为中脑,最少见于延髓。(2)本组死亡率为51%,其中桥脑被基部死亡率(62.2%)较高,其次为桥脑被盖部(43.7%)和中脑(42.8%)、桥脑基底部(30.7%)。(3)虽然延髓出血罕见,但因易累及生命中枢,即使出血量少,死亡率极高。(4)>5ml组(分别为86.7%)死亡率最高,1-5ml组相对较低(28.9%),<1ml组(6%)最小。(5)经统计死亡组出血量平均为5.8ml是存活平均值(2.3ml)的2.5倍。结论:脑干出血的预后因素受多因素影响,可与年龄、性别、体温、意识障碍、血压、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其中出血部位和出血量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发陛脑干出血的救治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救治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自发性脑干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痊愈9例,好转1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7例。结论 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是影响自发性脑干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脑干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脑干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CT或MRI检查诊断脑干出血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首次CT检查诊断脑干出血69例,余6例经MRI检查明确诊断。临床内科治疗治愈14例,好转32例,死亡29例。结论脑干出血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病死率与出血量密切相关,同时临床表现和并发症是脑干出血死亡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32例脑干出血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干出血患者的预后与出血量、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我院经脑CT或MRI确诊的32例脑干出血患者。结果 本组病例出血量为0.24-19.6ml,平均5.16ml。病死率40.6%,死亡病例出血量平均为8.21ml,是存活者的3倍。32例在发病过程中有9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死亡4例,有7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死亡2例。结论 脑干出血的预后 与出血量密切相关,并发症是脑干出血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并发症与出血量之间无明显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治疗脑干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自发性脑干出血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是脑血管疾病中预后最差、病死率最高的疾病,而出血部位累及呼吸中枢,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则预后更差,病死率更高,积极治疗呼吸衰竭是提高脑干出血存活率的关键。我院于2003-01~2008-01共收治脑干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13  相似文献   

7.
32例脑干出血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干出血患者的预后与出血量、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我院经脑CT或MRI确诊的32例脑干出血患者。结果本组病例出血量为0.24~19.6ml,平均5.16ml。病死率40.6%,死亡病例出血量平均为8.21ml,是存活者的3倍。32例在发病过程中有9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死亡4例,有7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死亡2例。结论脑干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量密切相关,并发症是脑干出血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并发症与出血量之间无明显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脑干损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5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在伤后的GCS评分、体温、呼吸节律、血糖水平、脑干有无出血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影响原发性脑干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入院时GCS〈8分、呼吸节律有明显改变、血糖高于11.2mmol/L、合并有脑干出血者,其死亡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积极预防和控制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继发性损伤与各种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106例丘脑出血的临床、CT表现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106例丘脑出血的临床,CT表现及预后分析,旨在加强对丘脑出血各种临床损害的认识,阐述丘脑出血预后取决于病人的病后意识水平、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是否累及下丘脑、脑干、以及有无严重的并发症及伴发病。并指出丘脑出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致残率及死亡率高,据本文统计;急性期死亡率占总数的18.9%,存活病人出院时遗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者为存活患者的89.4%。对丘脑出血应该及时采取适宜而有效的治疗手段,以便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脑干是呼吸、循环等生命中枢所在地,该处出血会引起意识、呼吸循环等功能障碍,病情常进行性恶化,死亡率高。发病后昏迷深,延髓性麻痹,病程长,常因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因些脑干出血抢救成功与否,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我们对30例脑干出血患者,以预防并发症为主,加强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同时自发性多灶脑出血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19例病人,并结合国内文献报道118例,从发病率、病因病机、出血部位、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全面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占同期脑出血病人的1.7%,19例共44个病灶,其中基底节区14例21个,脑叶7例11个,脑干6例6个,小脑6例6个。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为多,占14例(73.6%),年龄在60岁以上者15例(占78.3%),多灶体征12例(占63.1%),偏侧体征7例(36.9%),死亡7例,占(37%)。结论:同时多灶出血少见,临床表现、预后与病灶部位、多少、出血量大小有关。以高血压患者易发生,死亡率比同期脑出血死亡率高。CT是确诊该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脑动脉瘤破裂的早期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尽管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死亡率仍然很高。北美每年因脑动脉瘤破裂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28000人,其中有10000人在第一次出血后死亡或残废。在住院病人中,因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以及保守或外科治疗发生合并症死亡和残废者占44.4%。分析上述病人在手术前和在延期手术后合并症死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动脉瘤破裂的继发性出血。在动脉瘤破裂2周内继发性出血的占14%~44%,死亡率在20.5%~85%之间。其中继发性出血病人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性脑干出血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干出血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期及进行生存分析。以随访GOS评分为预后的判断指标,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作多冈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脑干血量及并发症是影响脑干出血预后的因素(P〈0.05);其中人院时GCS评分13~15分,腑十出血量≤5ml及无并发症的病人预后较好。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和行发症是高血压性脑十出血预后相关的独立凶素(P〈0.05)。GCS评分越低,病人生存时间越短;有并发症者明显较无行发症者预后差。结论发病时GCS评分、出血量和并发症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0 例中死亡2 例(6.67%),临床治愈和好转出院28 例(93.3%).2 例死亡病例死亡原因为再出血脑水肿脑疝.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高,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颅内高压、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并早期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针对出血病因如动脉瘤进行血管内栓塞或手术治疗后可有效预防再出血,以改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对脑干出血患者的急救处理、临床护理干预及预防并发症的处理过程,总结提高脑干出血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01我院神经科56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病历及各项护理记录。结果 56例脑干出血患者,治愈8例,好转20例,恶化5例,死亡23例。结论临床诊疗中,脑干出血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经各种精心治疗护理措施,部分轻型患者是可达到临床治愈;针对中型、重型的脑干出血病患,在出血量较大的情况下,正确及时的治疗措施和精心的临床护理配合得当,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同时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枕角穿刺和前角穿刺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将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人49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4例在入院6h内行枕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对照组25例在入院6h内行前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其余基础治疗两组基本相同。结果 治疗组脑室积血吸收较对照组快,治疗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枕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可以更加早期清除脑室出血,降低死亡率,其疗效优于前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母细胞瘤(HB)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手术治疗的86例CNS-HB的临床资料。根据初次手术年龄分为四个年龄段(≤20岁、21~40岁、41~60岁和≥61岁),分析不同年龄段临床特征、预后差异。结果 CNS-HB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其次是小脑症状。肿瘤主要位于幕下,其中小脑占65.6%、脑干占17.7%,其次是脊髓(11.5%),幕上极少(5.2%);实性肿瘤43例(44.8%),囊性肿瘤53例(55.2%)。年龄≤20岁组病程[(1.68±1.87)个月]较年龄≥61岁组[(26.50±50.66)个月]明显缩短(P<0.05)。年龄≤40岁病人VHL病发生率较年龄>40岁病人明显增高(P<0.05)。不同年龄段病人的肿瘤部位、肿瘤性质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1例(42.7%)出现坠积性肺炎,年龄越大,发生肺炎的几率越高(P<0.001)。术后15例(15.6%)出现颅内并发症,实性肿瘤及脑干肿瘤病人术后颅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囊性肿瘤或肿瘤位于其他部位病人(P<0.05)。末次随访,预后良好78例(81.3%),预后不良8例(1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肿瘤位于脑干以及实性肿瘤是CNS-HB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年轻HB病人的病程较短,而老年HB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是年龄不是HB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肿瘤部位及肿瘤性质与HB病人不良预后有关。40岁以下病人VHL病发病率较高,建议年轻病人积极进行VHL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5-07~2008-09在本院住院的308例产后出血病人各相关因素作出分析.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胎盘因素,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存在的孕产妇易出现产后出血.结论 产后出血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对于高危妊娠者,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做好产前检查,正确处理产程,产后认真观察,细心护理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干出血的治疗方法以及患者预后的康复锻炼和预防.方法 对我院从2005-2009年收治的51例脑干出血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出院半年复诊的情况、以及如何预防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死亡17例(33.3%),存活者34例 (66.7%).结论 重症监护、控制血压、镇静、重视呼吸循环系统的支持、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白蛋白在急性脑干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将48例脑干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甘露醇及常规治疗。治疗组早期给予白蛋白10g静滴,1次/d,共7d。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病死率明显降低(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白蛋白治疗脑干出血可明显著提高生存率及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