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明确各证候的诊断依据,为新药临床试验中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主、次症的确定提供参考,为构建辨证方法新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分别是精神抑郁、神疲、烦躁、面色异常、睡眠质量差等,这些症状的发生率均在95%以上;患者以肝气郁结和肝郁脾虚型最为多见,二者所占的百分比均为35%,其次为心胆气虚型和忧郁伤神型。结论:治疗抑郁症患者时要着重改善其主要症状,应重点从肝论治,同时注意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2.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中医证候研究的重要方法 临床流性病学从宏观或群体的角度,采用人群对照设计方案,研究疾病的分布特点、流行因素以及消长规律,从而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原因心。作为一门方法学,临床流性病学有以下特点:①多学科相结合:临床流行病学以临床医学为基础,并与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相结合动态发展,从而将最佳的评价方法提供给临床实践。因此,多学科互相渗透为其学科特点。②以群体为研究对象: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个体为基础,扩大到相应的群体中,从医院个体病人的诊治扩大到社会人群的防治,体现流行病学特点。其结论建立在对大样本临床数据的分析与综合评价上,是从个体研究出发扩大到群体,其结论最终用来指导个体的研究过程。③方法学特点:强调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学,强化科研设计,排除各种偏倚和干扰因素的影响,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及提供最佳成果和最佳证据,指导临床诊治的决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虚型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的特征。方法:收集天津、上海、辽宁营口、河南开封四个地区7家三级医院的570例肾虚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建立中医证候数据库,对肾虚型老年性痴呆中医四诊信息、脉象、舌象进行描述统计,删除指标构成比10%的变量。分析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证型、证候要素、主要的症状及舌脉的分布。结果:肾虚型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年老体衰、情志失调;证候要素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精亏、阳虚、阴虚、瘀、气虚、血虚、气滞、内火、内风;肾虚型老年性痴呆以肾精亏虚为最多,其次为肾阳虚、肾阴虚、阴阳两虚,兼夹证型主要是气滞血瘀、心脾两虚、痰浊阻窍、肝郁气滞、心肝火旺。结论:肾虚型老年性痴呆证候特点是除肾虚外,同时兼夹痰、瘀、火等致病要素,反应了老年性痴呆作为慢性老年性退化性疾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学特征,明确各证候的症状构成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05年11月间连续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进行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在全部接受调查的肾衰患者中出现的频率为90~95%,其次较常出现的症状是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舌苔多色白稍厚,脉象多以沉脉为主.[结论]"乏力"几乎在每个慢性肾衰患者都可见到,是慢性肾衰竭常见的全身伴随症状,在确定中医证候主次症时,应考虑将其作为各类证候的主症之一.同时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时要分清标本虚实并着重从脾肾论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市县/区级医院的6688例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全国范围内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以肾气虚证(17.34%),脾气虚证(13.25%),气血两虚证(12.62%),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6.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公共卫生工作中最基本的内容,在调查的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决定了最终的结果是否可信。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进行了北京地区4000例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对现场调查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数据质量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7.
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6个关键环节:(1)临床信息采集表的合理制定是正确收集临床数据的前提;(2)临床数据采集人员的统一培训是保证数据真实的前提;(3)数据的合理分析是保证结果可靠的前提;(4)分析结果的合理解释是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关键;(5)证候诊断标准的科学验证是推广应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证候因素和证候特征。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调查问卷的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和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技术,对横断面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骨痛、驼背、身高变矮、骨折外,中医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视物模糊、发脱、腿沉、倦怠乏力和畏寒肢冷;次要症状为怕热、眼睛干涩、烦躁易怒、头晕、齿摇、耳鸣、气短、便秘和盗汗。(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证候为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主要证候因素为阴虚、阳虚、气虚、气滞、湿浊和血瘀;(3)阴虚决策树诊断模型以五心烦热、盗汗和便秘三个变量为主,阳虚决策树诊断模型以畏寒肢冷、大便稀溏、腰膝酸软、头晕和气短五个变量为主。结论:(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6个主要症状和9个次要症状,主要证候因素为阴虚、阳虚、气虚、气滞、湿浊和血瘀,常见证候为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和肝肾阴虚证。(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肾、肝、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湿浊、血瘀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证候因素和证候特征。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调查问卷的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和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技术,对横断面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骨痛、驼背、身高变矮、骨折外,中医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视物模糊、发脱、腿沉、倦怠乏力和畏寒肢冷;次要症状为怕热、眼睛干涩、烦躁易怒、头晕、齿摇、耳鸣、气短、便秘和盗汗。(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证候为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主要证候因素为阴虚、阳虚、气虚、气滞、湿浊和血瘀;(3)阴虚决策树诊断模型以五心烦热、盗汗和便秘三个变量为主,阳虚决策树诊断模型以畏寒肢冷、大便稀溏、腰膝酸软、头晕和气短五个变量为主。结论:(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6个主要症状和9个次要症状,主要证候因素为阴虚、阳虚、气虚、气滞、湿浊和血瘀,常见证候为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和肝肾阴虚证。(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肾、肝、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湿浊、血瘀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天津市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学特点,讨论哮喘中医病因病机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天津市成人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并提取各个证型的病位及病性要素,分析其发病特点。结果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分布情况为:热哮占39.7%,风哮22.5%,冷哮13.6%,虚哮12.8% 病性要素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气郁、痰、风、热、气虚、阴虚、血瘀、寒、阳虚、喘脱 病位要素从高到低依次为:肺、脾、肝、肠、胃、肾、表。结论哮喘发作期以热哮为主,其次是风哮、冷哮和虚。肺、脾、肝、肾在哮喘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提示发作期应注意清肺化痰、健脾舒肝、补肾益气。痰、气郁、风、火为主要致病因素,在治疗中要注重化痰、解郁、行气、祛风、清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明确各证候的症状构成,为新药临床试验中中医证候辨证标准中主、次症的确定提供参考,为构建辨证方法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对我院2005年9月至11月间连续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抑郁症患者100例进行中医证候信息采集,并将这些信息统计处理得出抑郁症常见证型及其症状构成。结果抑郁症肝气郁结证的主症为精神抑郁、神疲、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神情淡漠;次症为心悸、叹息、胸闷气短、健忘、悲伤欲哭。同样,肝郁脾虚证的主症为精神抑郁、神疲、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神情淡漠;次症为心悸、胸闷不舒、健忘、悲观、倦怠乏力。两证型的症状积分总分值均在15分到30分之间。结论通过对抑郁症患者的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得出了此病常见证型的症状构成及各症状的发生率。抑郁症肝气郁结证和肝郁脾虚证这两个最常见的证型中,除存在一些共同具备的症状,如精神抑郁、烦躁、面色异常等,还存在各自证型具有的一些独特症状,肝气郁结证中有急躁易怒、叹息、气短、悲伤欲哭等肝郁症状,而肝郁脾虚证则有乏力等脾虚症状,这些不同症状作为证型的次症构成可能更能体现该证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归纳有肾系内伤基础疾病兼有感冒的患者的一般证候特征,以期为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感冒病程、肾功能变化、慢性肾脏病积分、感冒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的异同,探讨肾系内伤基础上感冒的证候特征。结果寒邪、燥邪是肾系内伤基础上外感致病的主要因素。肾系内伤基础影响外感病的病程,使病势缠绵难愈。外感病对患者原有的肾脏病会产生影响,在外感病发病初期,即表现为肾功能降低,尿潜血和(或)尿蛋白增加,虽然随着外感病的痊愈,肾功能及原有肾脏病的情况亦会有所恢复,但均无法恢复到外感病前的水平,说明外感病会加重肾系内伤基础疾病。结论有肾系内伤疾病的患者临床症状多且复杂;外感病对其大部分临床症状会产生影响,加重原有的临床症状;肾系内伤基础的感冒,多发生在肾阳虚、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的本虚基础之上,而又多兼有湿、痰、瘀、郁等证候。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Graves病患者证候分布情况并探索其规律.方法:对山东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门诊581例Graves病患者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有效573例,数据处理采用频数分析方法.结果:在Graves病中,虚证多于实证,病变脏腑主要责之于心、肝,病理改变以气虚和阴虚为主,其中心气虚证为最重要;肝气逆证与肝气郁证为Graves病...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13-1316
目的:制定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方法:第一步,对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四诊信息、证候要素、证候类型进行文献回顾;第二步,结合前期工作建立专家咨询表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并初步建立调查问卷;第三步,预调查并形成最终调查问卷。结果:通过对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信息条目文献回顾,结合课题组专家讨论,总结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的特征,制定专家咨询表,广泛征求不同地区专家的意见,就其对老年性痴呆证候分布规律的认识进行归纳,制定调查问卷进行预调查。预调查中检验调查者与老年性痴呆患者对调查问卷内容理解程度、反应程度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据此进行调整,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信度和效度良好,形成正式流调表。结论:总结前期文献整理与挖掘成果,集成当代专家集体智慧,科学地制定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流行病调查问卷,对进一步实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出现概率在10%以上的中医症状包括阴虚、气虚、阳虚、湿热及血瘀症状;其中气阴两虚证最多(41.4%),脾肾阳虚证最少(8.1%);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肺气虚证患者比例下降,而脾肾阳虚证患者比例上升;兼证中湿热(31.6%)和血瘀(28.9%)最为常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证(P〈0.05);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血压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P〈0.05)。结论 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型与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来源于新疆的HIV/AIDS患者和同地区、基本人口学特征相同的非HIV感染人群。 1.1调查对象 1.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艾滋病诊断标准(2001年修订版)。中医辨证标准:参照研究者手册。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部分人群亚健康状态中医基本证候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北京市部分人群中亚健康状态的症状分布及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基本证候,为制订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北京市15家单位中筛选出一年内进行过健康体检的非疾病人群,采取问卷调查与中医临床专家现场访谈后进行中医证候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结果应用EpiData2.0进行数据录入,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身心症状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北京部分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为67.6%。亚健康人群身心症状以疲乏、身体疼痛、头昏沉等为主。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以虚证为主,其中又以阴虚证、气虚证为主;亚健康状态人群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脾脏、肾脏、心脏。结论了解和分析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身心症状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对今后亚健康状态的中医预防、干预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光明中医》2021,36(20)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天津市养老院590位老人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确诊87例为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组(VD组),进行一般情况、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以及中医辨证量表调查。结果 通过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的调查,发现血管性痴呆患者最常见的证型为肾精亏虚型,其次是瘀血阻络型。中医辨证量表的积分上,2组老人在每个证型上的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管性痴呆组积分均高于正常组。结论 血管性痴呆并非单一脏腑疾病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