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Ⅰ型树突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测定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患者在免疫抑制治疗前、后骨髓中Ⅰ型树突细胞(DC1)亚群 (CD11c CD1a 细胞、CD11c CD83 细胞 )的改变 ,评价CD11c CD83 细胞与Th1细胞、CD3 CD8 细胞及造血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DC1在S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正常人为对照 ,用单克隆抗体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病期和恢复期SAA患者骨髓中Th1细胞、CD3 CD8 细胞、CD11c CD1a 细胞、CD11c CD83 细胞百分率及CD11c CD83 细胞 /CD11c CD1a 细胞比值的改变 ;评价CD11c CD83 细胞与Th1细胞、CD3 CD8 细胞及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人骨髓中Th1细胞、CD11c CD1a 细胞、CD11c CD83 细胞百分率及CD11c CD83 细胞 /CD1a CD11c 细胞比值分别为 (0 .4 2± 0 .30 ) %、(0 .38± 0 .2 9) %、(0 .37±0 .32 ) %、1.0 7± 0 .10 ,SAA患者发病期为 (4.87± 0 .5 4 ) %、(1.73± 0 .2 4 ) %、(3.38± 0 .5 6 ) %、2 .2 1±0 .32 ,SAA患者恢复期为 (0 .5 3± 0 .2 2 ) %、(0 .6 1± 0 .2 3) %、(0 .6 5± 0 .2 2 ) %、1.37± 0 .2 5 ;SAA患者发病期Th1细胞、CD11c CD1a 细胞、CD11c CD83 细胞百分率及CD11c CD83 细胞 /CD11c CD1a 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 ,MDS)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elper,Th)亚群数量和比例改变及Th1细胞所承担的肿瘤负荷情况。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2 1例MDS患者、18例正常对照和 1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胞浆内表达IFN γ的CD4 细胞 (Th1细胞 )和表达IL 4的CD4 细胞 (Th2细胞 )的数量和比例 ;分析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与Th1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骨髓Th1细胞、Th2细胞、Th1细胞 /Th2细胞分别为 (0 .4 8± 0 .10 ) %、(0 .2 4± 0 .19) %、2 .31± 0 .76 ;而MDS患者分别为 :(0 .36± 0 .11) %、(0 .76± 0 .35 ) %、0 .5 1± 0 .13,MDS患者骨髓Th1细胞减少 ,Th1细胞 /Th2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P <0 .0 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三者指标分别为 (4.75±0 4 9) %、(0 .4 0± 0 .2 8) %、2 6 .5± 8.7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Th1细胞明显增多、Th1细胞 /Th2型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P <0 0 1) ;随着MDS及MDS转为的AML患者骨髓Th1细胞数量下降 ,白血病转化倾向细胞 ,即原始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二者呈负相关 (r =- 0 .5 6 3,P <0 .0 1)。结论  1.MDS患者T细胞免疫异常 ,Th1细胞 /Th2细胞失衡 ,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Th1细胞数目减少 ,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IL 2R(CD2 5 )、TNF α和IFN γ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 118例肺癌患者外周血表达IL 2R、TNF α和IFN γ有核细胞的检出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IL 2R、TNF α和IFN γ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但其中未化疗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化疗者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未化疗者 (P <0 .0 1) ;在未化疗的患者中 ,伴转移者外周血有核细胞的IL 2R、TNF α和IFN γ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未转移者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的IL 2R、TNF α和IFN γ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化疗机制的解释和病人预后的判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Ⅲ型(Th3)、CD+ CD25+调节T细胞(Tr)数量和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索SAA患者细胞免疫耐受被打破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发病期和10例免疫抑制治疗(IST)后恢复期的SAA患者外周血表达TGF-β1的CD4+细胞(Th3)数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例新发SAA患者、9例IST后未恢复和10例恢复期SAA患者的Tr数量,并与12名正常对照比较,分析其与CD3+CD4+、CD3+CD8+细胞及CD3+CD4+/CD3+CD8+细胞比值的相关性;采用ELISA法检测25例SAA患者血浆中TGF-β1水平,分析其与Th3细胞、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Th3细胞、CD8+TGF-β1+细胞及Th3/CD8+TGF-β1+细胞比值分别为(5.10±0.91)%,(4.93±0.97)%、1.20±0.19;SAA发病组分别为(1.33±0.20)%,(1.72±0.24)%,1.00±0.25,Th3细胞、CD8+TGF-β1+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 0.01和P<0.05);SAA恢复组分别为(2.19±0.21)%,(2.07±0.33)%,1.71±0.52,Th3细胞、CD8+ TGF-β1+细胞比例均较SAA发病组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正常对照组Tr比例为(8.25±1.96)%;新发SAA组为(3.32±0.8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AA治疗后未恢复组Tr为(7.09±1.84)%,较新发SAA组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A恢复组Tr为(7.49±1.27)%,较新发SAA组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A患者Tr与CD3+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呈正相关(r=0.855,P<0.01:r=0.729,P< 0.01),而与CD3+CD8+细胞呈负相关(r=-0.488,P<0.05);正常对照组血浆TGF-β1水平为(11.06±0.49)μg/L,SAA组为(2.49±0.51)μg/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SAA组血浆TGF-β1水平与Th3细胞呈正相关(r=0.396,P<0.05),与血小板水平呈正相关(r=0.701,P<0.01)。结论SAA患者外周血Th3细胞、Tr数量和血浆中TGF-β1水平下降可能导致SAA患者细胞免疫耐受被打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在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设立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组 ,检测 3组患者血清中TNF α和IL 6的含量。结果  3组的TNF α(pg/ml)和IL 6 (pg/ml)测定结果分别为 :正常对照组 2 .6 18± 0 .92 1,2 7.6 5 3± 19.939;哮喘组2 1.2 86± 12 .4 16 ,937.4 97± 170 .732 ;COPD组 2 0 .5 2 4± 10 .35 4 ,975 .0 35± 2 5 3.913。哮喘组和COPD组血清中TNF α和IL 6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组内TNF α和IL 6的含量呈正相关 ;哮喘组与COPD组比较TNF α和IL 6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TNF α和IL 6参与哮喘和COPD的气道炎症 ,在哮喘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患者外周血CD4 、CD8 T淋巴细胞早期激活标志CD6 9的表达及血清、骨髓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1和 2 (sTNF R1和sTNF R2 )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将外周血在 2 0 μg ml植物血凝素 (PHA)条件下进行全血细胞培养 ,于 0h和 4h分别用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对CD4 、CD8 T淋巴细胞CD6 9的表达进行分析。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骨髓中sTNF R1和sTNF R2的水平。结果PHA刺激前重型再障 (SAA)患者CD4 、CD8 细胞CD6 9的表达率增高 [分别为 (8.96± 7.2 3) %和 (10 .6 7± 7.5 8) % ],慢性再障 (CAA)患者CD8 细胞CD6 9的表达率增高[(7.36± 5 .4 9) % ];PHA刺激后再障患者CD4 、CD8 细胞表达CD6 9明显增强 [SAA为 (71.73±11 91) %和 (6 1.74± 13.4 4 ) % ;CAA为 (5 9.35± 10 .15 ) %和 (4 8.78± 8.2 5 ) % ],CD4 细胞CD6 9的表达率高于CD8 细胞。SAA患者两种sTNF R水平均明显升高 [sTNF R1血清为 (12 5 8.5 8± 385 .6 9)ng L ,骨髓为 (16 5 0 .6 0± 6 6 5 .0 1)ng L ;sTNF R2血清为 (12 5 7.10± 2 95 .4 9)ng L ,骨髓为 (2 0 73.5 7± 5 6 1.17)ng L]。CAA患者骨髓两种sTNF R水平升高 [sTNF R1为 (10 94 .2 1± 2 91.93)ng L ,sTNF R2为 (15 0 2 .4 8±385 .5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熟及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及临床肿瘤治疗的应用提供技术方法。方法 应用IL 4、GM CSF培养小鼠骨髓细胞 5~ 7d ,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培养至第 5~ 6d ,加入黑色素瘤 (B16 )冻融抗原继续培养 1~ 2d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6 ,并与同种异体T细胞混合培养 72h ,终止培养前 16h加入 3H TdR(0 .5 μCi 孔 ) ,γ 液体闪烁仪测定cpm值。 结果 IL 4、GM CSF培养 3d可见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细胞形状不规则 ,培养 5~ 6d时 ,有刺状突起、拉长 ,为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特征 ;抗原装载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D83、CD86表达 ,IL 4 +GM CSF +TNF α组 (6 1.6 8% ,71.2 5 % )及IL - 4 +GM -CSF +冻融抗原组 (6 3.11% ,76 .88%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4 1% ,3.88% )及单纯IL - 4 +GM -CSF培养组 (2 1.86 % ,2 8.6 9% ) (P <0 .0 0 1) ,IL - 4 +GM -CSF +TNF -α组与IL - 4 +GM -CSF +冻融抗原组比较CD83、CD86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 ;液闪仪检测结果显示 ,IL - 4 +GM -CSF +冻融抗原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组 ,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P <0 .0 5 )。结论 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可以成功诱导扩增出足够量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V)患者骨髓CD34 细胞凋亡受体FAS(CD95 )及凋亡相关蛋白Bcl 2、Bax的表达。方法 应用双色流式细胞仪检测 2 1例PV患者及 8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和 11名正常人骨髓CD34 细胞CD95、Bcl 2、Bax的表达 ;应用RT PCR方法检查PV患者及对照组骨髓造血细胞Bcl 2、Bax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D34 细胞CD95表达率PV患者为 (4 2 .6 5± 15 .5 6 ) % ,ET患者为 (4 5 .31± 17.6 2 ) % ,与正常对照组的 (37.5 5± 15 .19)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Bax表达率PV患者为 (35 .83± 9.33) % ,与正常对照组的 (4 1.6 5± 9.0 4 )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Bcl 2表达率PV患者为 (79.35± 14 .4 3)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5 5 .84± 13.4 3) % ,(P <0 .0 1) ;Bax/Bcl 2的比值PV患者为 0 .4 7± 0 .14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 0 .76± 0 .2 4 (P <0 .0 1) ;骨髓造血细胞Bcl 2mRNA的表达PV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BaxmRNA的表达PV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PV患者CD34 细胞Bcl 2高表达与CD34 细胞的凋亡呈负相关 (r=- 0 .4 97,P =0 .0 2 6 )。结论 PV患者骨髓CD34 细胞低凋亡的机制之一是抗凋亡蛋白Bcl 2高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 6(IL 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46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 2周后血T淋巴细胞亚群、IL 6、TNF α水平并与 5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急性期CD3、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1) ,IL 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 (P <0 0 5 ) ,TNF 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2周后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IL 6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 ,TNF α仍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存在显著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IL 6对神经元损伤修复作用减弱 ,TNF α含量增高 ,促进了免疫功能改变及在脑梗死中的致病作用 ,提示改善人体免疫功能 ,阻断TNF α的表达 ,增强IL 6的抗损伤促修复作用 ,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CD28、CTLA-4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以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23例发病期AA、10例恢复期AA患者和15名正常人骨髓细胞中CD3^+CD4^+T细胞上CD28、CTLA-4表达率,Th1、Th2细胞比例,评价CD28、CTLA4表达与Th1/Th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CD3^+CD4^+T细胞上CD28、cTLA4表达率及CD28^+/CTLA-4^+比值分别为(31.40±10.83)%、(2.45±1.30)%、17.02±13.44,AA患者发病期分别为(39.84±10.89)%、(1.43±0.67)%、43.04±37.61,AA患者恢复期分别为(22.00±9.08)%、(3.46±2.26)%、10.49±7.8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A患者发病期CD28显著升高(P〈0.05),CTLA-4显著下降(P=〈0.01),CD28^+/CTLA4^+比值相应地亦显著升高(P〈0.05),而恢复期上述数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对照组Th1、Th2细胞、Th1/Th2比值分别为(4.21±2.11)%、(1.99±1.27)%、2.46±1.28,AA发病期为(11.13±4.96)%、(2.46±1.65)%、5.20±1.98,恢复期分别为(5.39±4.29)%、(2.53±2.41)%、2.87±1.4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A发病期Th1增高,Th1、Th2平衡向Thl偏移(P值均〈0.01),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AA患者CD28^+/cTLA4^+比值与Thl/Th2比值呈正相关(P〈0.05),ANC与CD3^+CD4^+CD28^+T细胞数呈负相关(P〈0.01),与CD3^+CD4^+CTLA-4^+T细胞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①AA发病期患者骨髓CD4^+T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CD28升高,而CTLA-4下降,AA患者骨髓T细胞处于“预激活”状态;②CD28/CTLA-4比值与Th1/T12.比值呈正相关提示:CD28、CTLA-4表达失衡可引起Th细胞格局偏移,Th1型细胞增多。③ANC和CD28、CTLA-4间相关分析进一步说明CD28、CTLA-4与AA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DC1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1型(DC1)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正常人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轿.(SAA)为埘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MDS、SAA 骨髓中 Th1细胞数、DC1亚群-CD11_ CD1~a~ 细胞、CD11_~ CD83~ 细胞数量及比例改变;评价 CD11_ CD83~ 细胞与 Th1细胞、网织红细胞(Ret)、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人比较,MDS 患者 Th1细胞及 DC1亚群均未见增高(P<0.05),CD11_ CD83~ 细胞与 Th1细胞、ANC 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 Ret 呈正相关(P<0.05)。SAA 的 Th1细胞、CD11_ CD1_a~ 细胞、CD11_ CD83~ 细胞、CD11_ CD83~ 细胞/CD11_ CD1_a~ 细胞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AA 患者 CD11_ CD83~ 细胞数与 Th1细胞呈正相关(P<0.01),与 Ret、ANC 均呈负相关(P<0.01)MDS 的 CD11_ CD1_a~ 细胞、CD11_ CD83~ 细胞、CD11_ CD83~ 细胞/CD1_a~ CD11_ 细胞均低于 SAA(P<0.01)。结论:MDS 患者 DC1亚群处于相对静息状态.但激活 DC1可能有助于 MDS 造血恢复。MDS 和 SAA 的免疫发病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T辅助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数量和比例改变及异常核型细胞与Th1细胞的比例,评价MDS与Th1细胞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MDS患者、18名正常对照和1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骨髓Th1细胞和Th2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检测18例MDS患者和15名正常人染色体核型,分析MDS患者肿瘤细胞负荷与Th1细胞的比例关系及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与Th1细胞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骨髓Th1细胞、Th2细胞、Th1/Th2比值分别为(0.48±0.10)%、(0.24±0.19)%和2.31±0.76;而MDS患者三指标分别为(0.36±0.11)%、(0.76±0.35)%和0.51±0.13。MDS患者骨髓Th1细胞减少,Th1/Th2比例明显降低(P<0.01)。SAA患者三指标分别为(4.75±0.49)%、(0.40±0.28)%和26.5±8.7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h1细胞明显增多、Th1/Th2比例明显升高(P<0.01)。MDS患者异常核型细胞占中期细胞的(50.00±0.10)%,而正常对照为0。随着MDS疾病进展及MDS转为AML的患者骨髓Th1细胞数量逐渐下降,原始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二者呈负相关(r=-0.563,P<0.01)。结论①MDS患者T细胞免疫异常,Th1细胞与Th2细胞比例失衡,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Th1细胞减少;②随着骨髓Th1细胞数量下降,MDS逐渐向白血病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T细胞极化状况及其与骨髓上清液中促凋亡因子TNF—α、INF-γ水平及造血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MDS患者骨髓T细胞极化亚群状况,用ELISA法检测骨髓上清液TNF—α、INF-γ水平,并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状况,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①MDS患者骨髓,Th1细胞百分比[(10.1±1.6)%]和Tc1细胞百分比[(24.0±3.6)%]以及Tc1/Tc2值(50.0±11.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分别为(4.0±0.5)%,(5.8±0.6)%和13.4±2.7];MDS患者骨髓上清液INF.1浓度[(58.6±21.7)μg/L]和TNF—α浓度[(15.7±3.8)μg/L]较正常对照[分别为0和(0.3±0.2)μg/L]明显升高;MDS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凋亡指数[(7.8±1.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2.1±0.3)%,P〈0.05]。骨髓Th1细胞数与骨髓上清液INF-γ和TNF—α浓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和0.39,P〈0.05),并与造血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33,P〈0.05)。骨髓上清液INF-γ,和TNF—α浓度与造血细胞凋亡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和0.73,P〈0.01)。②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组(18例)Th1、Tc1细胞百分比,Tc1/Tc2值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P值均〈0.01),T细胞向Ⅰ型反应极化;RCMD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CMD—RS)(4例)、RAEB—1(5例)、RAEB-2组(7例)T细胞未显示异常极化。③IPSS低危组病例Th1细胞百分比、Tc1细胞百分比及Tc1/Tc2值均较正常升高,而高危组T细胞未见异常极化。④染色体核型正常的RCMD患者骨髓Th1细胞百分比、Tc1细胞百分比及Tc1/Tc2值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而核型异常组T细胞未见异常极化。结论MDS患者骨髓中Th1、Tc1细胞比例增高,Th1/Th2、Tc1/Tc2平衡向Ⅰ型反应极化,其中以RCMD组、IPSS低危组和染色体核型正常组患者的T细胞I型反应极化明显。骨髓造血细胞过度凋亡与Th1细胞以及INF-γ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提示Th1细胞通过分泌INF-γ和TNF-α导致造血细胞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免疫抑制治疗(IST)前、后外周血树突细胞(DC)亚群数量、比值的变化,测定外周血 T 细胞激活协同分子(CD80、CD86、CD40)在树突细胞及 B细胞表面的表达。方法用单克隆抗体三标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发病期和13例 IST 后恢复的SAA 患者外周血髓系 DC 前体(pDC1)与淋系 DC 前体(pDC2)的数量、比例,并与15名正常对照比较。其中10例患者检测了治疗前、后2个月的 pDC1与 pDC2的数量。检测16例 SAA 患者及12名正常对照外刷血 DC 及 B 淋巴细胞表面 CD80、CD86、CD40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外周血 pDC 总量、pDC1、pDC2及 pDC1/pDC2比值分别为(0.72±0.08)%,(0.41±0.05)%,(0.30±0.05)%,1.58±0.18:而初发 SAA 患者为(0.96±0.18)%,(0.67±0.13)%.(0.32±0.06)%,2.70±0.32,pDC1显著增多(P<0.05),pDC1/pDC2比例明显失衡(P<0.01);恢复期 SAA 患者上述指标下降为(0.77±0.13)%,(0.43±0.10)%,(0.34±0.09)%,1.78±0.36,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 值均>0.05)。10例 SAA 患者治疗前 pDC1、pDC2及 pDC1/pDC2比值分别为(0.87±0.31)%,(0.35±0.09)%,2.65±0.40,治疗2个月后分别为(0.24±0.09)%,(0.14±0.04)%,2.16±0.26,pDC1、pDC2显著下降(P值均<0.05)。正常对照组外周血 DC 表面 CD80、CD86、CD40的表达分别为(1.61±0.84)%,(11.97±4.31)%,(0.56±0.45)%,而 SAA 患者分别为(9.14±4.08)%,(29.84±3.02)%,(7.04±3.79)%,SAA 患者 DC 表面 CD86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CD80、CD86、CD40的表达分别为(9.38±0.92)%,(2.57±0.44)%,(1.86±0.32)%,(7.34±1.22)%;而 SAA 患者分别为(11.12±2.26)%,(5.17±0.68)%,(5.98±0.96)%,(8.85±2.49)%,CD80~+细胞、CD86~+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 值分别为<0.05和0.01)。正常对照外周血 B 淋巴细胞 CD80、CD86、CD40的表达分别为(28.22±3.56)%,(8.04±0.66)%,(81.6±6.48)%;而 SAA患者分别为(23.06±3.73)%,(20.46±2.78)%,(81.57±5.29)%,SAA 患者 B 淋巴细胞上 CD86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SAA 患耆 pDC 亚群明显异常,与 Th1细胞激活有关的pDC1明显增多,这种变化与 SAA 病情密切相关。SAA 患者 T 细胞活化所需要的共刺激信号 B7-2途径处于高度激活状态,这可能是导致 T 细胞异常激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Toll样受体4(TLR-4)基因的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贴壁培养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分离MSC,通过细胞形态、成骨分化潜能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表型以鉴定其纯度;半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SC在不同浓度(1、10、100 μg/ml)LPS存在条件下培养24 h的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MHC-Ⅱ)的表达水平;ELISA法定量检测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 骨髓MSC低表达TLR-4mRNA(相对表达量0.61±0.10),同时表达CD80[(9.56±0.69)%]、CD86[(22.03±2.03)%]、MHC-Ⅱ[(2.51±0.97)%],少量分泌TNF-α[(4.97±2.98)pg/ml].MSC经LPS处理后,其TLR-4mRNA、共刺激分子表达和TNF-oα分泌水平均升高,其中10 μg/ml LPS培养组升高显著,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1.55±0.02;CD80、CD86、MHC-Ⅱ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1.70±2.92)%、(59.72±2.00)%、(24.56±2.19)%;TNF-α分泌水平为(213.12±69.08)pg/ml,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100μg/ml LPS处理组与10 μg/mlLPS处理组相比,各项检测指标均降低,但MHC-Ⅱ和TNF-α的降低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MSC低表达TLR-4,体外LPS可促进骨髓MSCTLR-4的表达,且与浓度相关.伴随TLR-4表达水平的升高,CD80、CD86、MHC-Ⅱ表达水平及TNF-α水平同时升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通过Fas/FasL途径选择性去除移植物中成熟T细胞的可能性 ,本研究借助反转录病毒途径 ,以FasL基因转染骨髓CD34+ 细胞 ,与经过富集的T细胞进行单向混合培养 (刺激细胞 /效应细胞比例为 5∶1) ,加入或不加入IFN γ ,IL 2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和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培养 5天后的细胞凋亡率 ,并比较两种细胞因子对移植物中CD34+ 细胞的影响。以转染外源FasL的CD34+ 细胞为刺激细胞 ,T细胞凋亡率为 (12 .1±1.5 ) %〔对照组为 (3.2± 1.1) % ,P <0 .0 1〕 ;经IFN γ或IL 2作用后 ,转染细胞诱导T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上升至(2 0 .1± 2 .3) % ,(17.6± 1.3) % (P <0 .0 1) ;且IL 2对CD34+ 细胞Fas抗原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 ,转染外源FasL的骨髓CD34+ 细胞可诱导同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凋亡 ,IFN γ和IL 2增强上述致细胞凋亡作用 ,且IL 2更有利于临床应用 ;提示该方案可选择性清除移植物中同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 ,可望为临床上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先扩增、后诱导的两步法从脐血(CB)CD34+细胞和动员外周血(MPB)CD34+细胞诱导所得DC的产量及功能,将免疫磁珠分选获得的CB-CD34+细胞和MPB-CD34+细胞用FL、TPO、SCF、GM-CSF等细胞因子先扩增10天,然后加入GM-CSF、IL-4及TNF-α、CD40Ab、PGE2等细胞因子组合诱导获得D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DC刺激异基因T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DC分泌IL-12能力,Transwell板检测DC在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介导下的趋化功能.结果表明 ①扩增10天时CB组、MPB组细胞中CD14+CD1a-细胞含量无显著差异[(40.48±16.85)% vs (28.07±23.19)%, P>0.05].但由于CB组细胞扩增倍数显著高于MPB组(388.88±84.63倍vs 79.67±10.32倍, P<0.01),CB组CD14+CD1a-细胞扩增倍数显著高于MPB组(189.42±25.02倍vs 28.74±23.27倍, P<0.01); ②TNF-α/CD40Ab/PGE2条件下与TNF-α条件下相比,CB组和MPB组所得DC均表达更高的CD83[分别为(34.52±11.22)% vs (3.70±2.27)%、(36.69±13.36)% vs (7.34±3.364)%, P均<0.01]; ③CB组与MPB组在TNF-α/CD40Ab/PGE2诱导条件下所得DC均高水平表达CD83、CD86、HLA-DR、CD11c、CD54、CD40,CB组所得CD83+细胞的扩增倍数显著高于MPB组(198.72±117.53倍vs 33.95±6.19倍,P<0.01); ④CD40Ab/PGE2/TNF-α条件下CB与MPB来源的DC在刺激异基因T细胞增殖、IL-12的分泌[(16.2±4.31)pg/ml vs (13.5±4.1)pg/ml]以及SLC介导的迁移率[(28.09±7.76)% vs (18.5±3.47)%]上均无显著差别(P均>0.05).结论 在两步法培养体系下,CB-CD34+细胞与MPB-CD34+细胞来源的DC具有相同的功能,而前者产量显著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2激活骨髓抗骨髓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 2)激活的骨髓(ABM)抗骨髓瘤活性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应用rIL 2体外分别激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及正常对照骨髓,同时设未激活骨髓(NBM)为对照。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正常对照组的ABM对U266细胞的杀伤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72h后MM组骨髓瘤残余病变标志(CD45-CD38+CD138+细胞百分率)的变化,ELISA法检测MM组及正常对照组不同时间段ABM、NBM培养液中TNF α、IFN γ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NBM 72h对U266细胞的杀伤率为( 43. 20±12. 39 )%, 24h杀伤率为(26. 53±5. 48)%,ABM 72h对U266细胞的杀伤率为( 69. 70±26. 57 )%, 24h杀伤率为( 34. 25±11. 93)%, 24h及72h的ABM细胞杀伤活性均较NBM增高,其中72hABM与NBM对U266细胞杀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MM患者骨髓经rIL 2激活72h后CD45-CD38+CD13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下降[激活前为(8. 46±3. 66)%,激活后为(4. 79±1. 56)%, P<0. 05];正常骨髓及MM患者骨髓经rIL 2激活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TNF α、IFN γ的含量增加,无论24h或72h,两组ABM中TNF α、IFN γ的水平均较NBM明显增高(P<0. 05);正常对照组ABM 24h及72h培养液中TNF α、IFN γ的水平分别与本组同时相的细胞杀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