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由于髂嵴位置高于L5~S1椎间隙,使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其疗效,探讨介入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1999—08/2003—09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5例。通过分析及研究其髂嵴与L5~S1椎间隙的关系,对患者采取了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对穿刺针能够平行进入L5~S1间隙中部时,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方法治疗,当穿刺针无法进入L5~S1间隙或进入较浅时,应用盘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而对大多数的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穿刺针斜行进入L5~S1间隙,采用双介入疗法,即PLD 胶原酶化学溶核术。结果:PLD术25例,优19例,良5例,差1例;胶原酶溶解术8例,优4例,良2例,差2例;联合介入疗法52例,优43例,良7例,差2例。均无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为94.12%(80/85),无效率5.88%(5/85)。结论:介入治疗应根据髂嵴与L5~S1椎间隙关系来选择,对于大多数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穿刺针及套管只能斜行进入L5~S1间隙,双介入疗法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腰背疼痛,恢复感觉和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2.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微创手术路径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微创手术径路的安全性。方法:125例经皮穿刺椎间盘微创手术患者,其中男73例,女52例。其中L4~5突出45例,L5~S1突出32例,同时有L4~5和L5~S1突出48例。常规在CT下进行L4~5、L5~S1椎间盘薄层扫描,层厚3mm。测量后外侧径路的穿刺点P距正中矢状面距离(PM)及穿刺角度PCM(CP与矢状面的夹角)。测定两侧小关节间距和硬膜囊最大横径。结果:L4~5椎间盘全部采用后外侧径路穿刺成功,男性PM值为8.5±1.6cm,PCM45.2±5.3°;女性PM值为7.2±1.6cm,PCM43.2±4.6°。椎间盘小关节间距和硬膜囊最大横径男性分别为1.9±0.2cm、1.6±0.1cm;女性为1.8±0.1cm、1.5±0.2cm。L5~S1椎间盘21.25%(17/80)采用后外侧径路穿刺成功,78.75%(63/80)采用侧隐窝径路穿刺成功。L5~S1椎间盘男性小关节间距和硬膜囊最大横径分别为2.8±0.3cm、1.4±0.1cm,女性分别为2.4±0.2cm和1.2±0.2cm。L5~S1椎间盘平面小关节间距明显大于硬膜囊最大横径。结论:CT引导下进行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径路和侧隐窝径路分别是L4~5、L5~S1椎间盘微创手术的安全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背景: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髓核从断裂的纤维环中突出,因此可以设想,在髓核脱出前使其凝固成一个坚韧的整体是有可能阻止椎间盘突出发生的。目的:观察明矾溶液对椎间盘髓核的凝固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2—09/2003—04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动物实验部完成。 材料:成年健康杂种犬,离体实验9只犬,在体实验17只犬,体质量16-20kg,雌雄不限。 方法:①离体实验:从5只犬取20个离体椎间盘,分为4组,每组5个椎间盘,分别置于2.5%,5%,10%明矾溶液及生理盐水溶液中浸泡1d和10d。另从4只犬取16个离体椎间盘,包含L2/3,L3/4、L4/5、L5/6,将4种溶液015mL分别注入离体椎间盘标本中。②在体实验:另外从17只犬体中取68个活体椎间盘,分成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入组、10%明矾溶液1点穿刺组、10%明矾溶液2点穿刺组,每组17个椎间盘。分别于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取材。 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椎间盘髓核的凝固效果、组织学变化,初步筛选合适浓度的明矾溶液。②对椎间盘髓核进行大体观察、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①离体及在体实验中,生理盐水对椎间盘髓核无凝固作用,明矾溶液浸泡可以使离体椎间盘的髓核凝固,且随着明矾溶液的浓度增加,凝固的髓核体积逐渐变小。②离体椎间盘内注入明矾溶液后,髓核未产生凝固。在体椎间盘内注入10%明矾溶液后,椎间盘髓核发生凝固,术后1个月达到最强的凝固效果表现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的凝集反应,2个穿刺点时可出现2个凝固的团块,凝固髓核的间质成分增多。③组织化学和扫描电镜检查证实间质中为大量增生的胶原纤维。 结论:明矾溶液可促使髓核产生以注射点为中心的凝固作用.其可能与明矾溶液刺激髓核继发产生的胶原增多及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837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用二步牵引复位法进行快牵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37例,经一次牵治疗后1周观察疗效。结果:一次牵引治疗总有效率达83.72%,其中对L4/5椎间盘突出者有效率明显高于L5S1椎间盘突出者(P<0.05);未破裂型椎间盘突出者有效率明显高于破裂型椎间盘突出者(P<0.05);中央偏一侧型突出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央型和极外侧型突出(P<0.05);而中央型突出有效率又明显高于极外侧型突出(P<0.05),极外侧型突出疗效最差;椎间盘突出<6mm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椎间盘≥6mm者(P<0.05)。结论: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但疗效与突出部位、突出性质、突出方向、突出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椎间盘炎患者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盘炎的特征。方法选择1988—06/2000—05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椎间盘炎患者15例。L4-5椎间盘手术12例,L5~S1椎间盘手术3例,其中同时行L4-5和L5-S1两个节段手术2例。发生感染间隙L4-5,12例,L5-S1 3例。于发病后1~7周,14例患者进行血沉和白细胞检测;9例患者进行X射线检杏;7例患者进行CT检查;11例患者MRI检查。结果纳入15例患哲,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14例血沉平均为(38.0&;#177;2.7)mm/h;9例白细胞增高为11.8&;#215;10^9L^-1。②X射线片检查结果:6例无明显变化,3例椎体边缘模糊,终板破坏。③CT检查:5例椎间隙密度减低,2例异常软组织影突入椎管内,起病后45d1例见椎体终板破坏,边缘有硬化骨形成。③MRI检合:11例,T1W像感染椎间隙、临近椎体、硬膜信号明显减低,椎板及附近软组织信号也有减低;1、2W像感染椎间隙及临近椎体、硬膜囊信号明显增强;在横断面上,椎管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椎管内可见软组织影突入,层次分界不清。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症状消失,又重新出现剧烈腰腿痛,伴不规则低热,血沉升高即应想到椎间盘炎。MRI对早期确诊椎间盘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背景:合适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是椎间盘组织工程研究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模型制备方法。目的:采用C形臂辅助下经皮纤维环穿刺法制备兔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定新西兰大白兔L2/3和L3/4椎间盘作为穿刺干预椎间盘,L1/2和L5/6椎间盘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C形臂辅助下经皮穿刺法干预椎间盘。于术后2,4,8,12周各选择2只兔麻醉后拍摄兔腰椎核磁共振影像,处死动物采集椎间盘,进行椎间盘髓核蛋白多糖测定。核磁共振检查观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二甲基亚甲蓝染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髓核中蛋白多糖含量变化。结果与结论:术后4周穿刺干预椎间盘髓核区域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及髓核内蛋白多糖含量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均下降(P〈0.05),其后两者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结果证实,C形臂X射线机辅助下经皮纤维环穿刺法可用于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制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MSCT)的多平面重组成像(MPR)技术和空间成像(InSpace)功能辅助设计腰5骶1(L5S1)椎间盘侧后方穿刺路径的可行性,并分析影响穿刺的主要因素。方法对81例临床拟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常规扫描,B31Smediumsmooth 2.0mm层厚重建,利用MPR和InSpace观察,测量所需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共55例(67.9%)适合直接穿刺,穿刺参数:穿刺高度(3.80±1.19)cm,距后正中线距离(9.00±1.69)cm,进针深度(11.99±1.62)cm,与水平夹角(42.71±7.88)°,与尾侧夹角(26.22±7.61)°。②不适合直接穿刺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显示因髂嵴阻碍穿刺5例;15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椎体及关节突关节的增生其中因关节突关节阻碍8例,因椎间隙狭窄7例;穿刺至椎间盘但未位于椎间盘中央区6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可协助确定L5S1椎间盘侧后方直接穿刺的可能性并精确定位穿刺点及确定穿刺参数;影响L5S1椎间盘穿刺的原因是多因素的,髂嵴高度并非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8.
51椎间盘前入路髓核摘除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L5/S1椎间盘经腹穿刺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L5/S1椎间盘前方的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结果①L5/S1椎间盘前方仅见部分下腔静脉[(3.33±3.28)%]和左髂总静脉[(6.67±4.56)%]的主支走行,骶正中动脉位置恒定,骶正中静脉变异较大;②回肠和乙状结肠加压时可推移至穿刺靶区以外.结论在L5/S1椎间盘前方尤其在其正中偏右侧区域存在着穿刺入路的安全间隙.  相似文献   

9.
腰椎椎间管和椎间管外区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腰椎椎间管和椎间管外区同有性结构特点。方法:作者对32具肿国成人 腰椎骶椎骨标本进行了形态研究。结果:L1-L5椎弓根水平宽、椎板峡部宽、下关节突最外侧缘至正中矢状面距离和L1至S1上关节突最外侧经级至正中矢状面距离逐渐增大,尤以L4、L5增大显著;L4、L5横突基部下缘较其它3个椎骨横突基部下缘显著下移,因而L4/L5、L5/S1关节突关节显著上移。结论:从后面观,L1/L2至L5/S1手术窗逐渐减小并显著向外侧移,尤以L4/L5、L5/S1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刺髓核构建退行性变椎间盘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目前对椎间盘退行性变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实验性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建立,是研究椎间盘退行性变病理过程和尝试基因治疗等的基础,建立的动物模型要求与人类的椎间盘退行性变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拟性。目的:拟建立一种稳定、重复性强的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10/2006-03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手术组15只,对照组15只。方法:手术组以18#腰穿针针刺L1~5节段椎间盘,至少穿刺5次,直至胶冻样髓核组织出现为止:对照组做同样皮肤切口,拨开肌肉,暴露椎间盘后即缝合。主要观察指标:手术8周以后通过MRI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情况。结果:①对照组腰椎MRI检查未见异常;手术组L1~2腰椎间盘则相继出现T2加权像低信号、T1加权像信号无明显改变等变化。②组织学切片显示,手术组椎间盘髓核纤维软骨样变性。结论:针刺髓核的方法可以成功构建椎间盘退行性变新西兰大白兔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导向穿刺活检术在儿科临床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 采用自动同步负压活检取样装置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术。分析超声引导下不同部位组织活检163例组织学诊断结果和并发症。结果 肾活检穿刺148例,组织学诊断141例,组织学诊断率95.3%;其它部位肿瘤穿刺15例,组织学诊断14例,组织学诊断率93.3%。肾脏穿刺后出现肉眼血尿6例(4.1%),肾周或肾包膜下血肿4例(2.7%);肿瘤穿刺后无出血、感染及肿瘤破溃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准确,快速可靠的病理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改善婴幼儿化脑合并脑室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利用超声波实时引导下床边经前囟测脑室穿刺 ,分析脑室液变化 ,诊断并结合静脉用药 ,辅以脑室内给药治疗脑室膜炎。结果  2 1例化脑中检出脑室膜炎 12例 ;脑室膜炎组共穿刺 2 7(平均 2 .3± 1.5 )人次 ,一次成功率为 10 0 % ,其中 2例酚红试验提示CSF循环阻塞 ;12例脑室膜炎脑室内给药共 10 4(平均 8.6± 7.7)人次 ;单、双侧脑室固定持续引流分别为 10、2例 ,仅 1例在引流期间发生脑室出血 ,经调整引流针尖位置后出血停止 ;9例治愈或好转 ,3例死亡 ,死亡率 2 5 %。结论 实时超声引导下经前囟侧脑室穿刺能动态观测穿刺、脑室给药及引流过程 ,应用于诊治化脑合并脑室膜炎是安全、简便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The use of ultrasonic scanning in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disease is reviewed. A procedure for the examination of the pancreas with a compound scanning technique and the ultrasonic appearance of the normal and diseased pancreas is described. Diffuse or localized enlargement can be demonstrated and the latter be differentiated as to whether it is solid or cystic lesion. Percutaneous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of solid lesions and percutaneous puncture of cysts can be performed with great accuracy under the guidance of ultrasou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limitations in pancreatic scann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多功能穿刺针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新型多功能穿刺针,提高临床诊疗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 研制的多功能穿刺针(外径1.2mm)由针鞘和针芯二部分构成。针鞘头端呈45度斜角并设有多个侧孔,底部可与标准注射器连接。针芯特制有二根,针芯1与针鞘配合主要用于液性目标的穿刺抽吸;针芯2与针鞘配合则用于实性目标的组织活检。结果 完成106例,共128次颈、胸和腹等部位的穿刺诊疗操作,穿刺成功率为100%(106/106),全组病变物理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胶布的固定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意外失血的影响,以避免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动静脉穿刺针脱出的现象,确保透析安全,提高透析质量。方法:改进前固定动静脉穿刺针的胶布为6条,改进后为8条,其中增加的2条胶布分两种情况固定,其一将增加的胶布于针翼下交叉固定针翼于穿刺口两侧,其二将增加的胶布于针翼之上交叉固定左右针翼。结果:改进后的胶布固定方法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穿刺针完全及不完全脱出的现象明显减少,由2002~2005年的19例减少到2006~2008年的2例。结论:8条胶布的固定方法对减少患者意外失血明显优于6条胶布固定,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低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法的改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改良低位颈内静脉的穿刺置管方法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选择肝胆手术病人共400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穿刺点定位在胸锁乳突肌前缘,锁骨上缘约2.0~2.5cm,穿刺针方向针对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外侧缘.结果试穿成功率统计,首次试穿成功354例(88.50%),2次试穿成功为38例(9.50%),3次以上试穿成功为8例(2.00%);正式穿刺置管成功率统计,首次穿刺置管成功349例(87.25%),2次穿刺置管成功37例(9.25%),3次以上穿刺置管成功9例(2.25%),改用其他途径穿刺置管成功5例(1.25%).误穿动脉4例(0.10%),无1例发生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的低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向心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启用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顺向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早期启用的影响。方法按时间顺序将 5 5例初次使用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 ,选择同侧下肢大隐静脉或任意一条非瘘静脉作为静脉回路。对照组 (常规穿刺法 )动脉出路距瘘口近侧头静脉离心方向穿刺 ,静脉回路选择动脉端 5cm以上任意静脉向心穿刺 ,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血流量、内瘘堵塞率、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动脉端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5 .71 %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为 80 .30 % ) (P <0 .0 1 )。动脉端皮下血肿发生率实验组为 4 .2 9% ,明显低于对照组 (为 1 2 .1 2 % ) (P <0 .0 1 ) ,静脉端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实验组内瘘堵塞率为 3.5 7% ,明显低于对照组 (为 2 5 .93% ) (P <0 .0 5 )。实验组透析中血流量可达 2 0 0ml/min以上 ,为 82 .82 % ,对照组为 77.2 7%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早期启用可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  相似文献   

18.
虹吸原理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虹吸原理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随机将 84例患者分为两组 ,一组用虹吸穿刺法 ,即将输液瓶放置在离穿刺部位 6 0cm左右的下方穿刺 ;一组用常规法。结果 :两组中用虹吸法立即回血占 88 1% ,用常规方法立即回血占 2 1 4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此法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徐龙华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320-1321
1,6-二磷酸果糖(简称FDP),是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中间产物,近年来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肝硬化等,效果好,毒副作用较少。在其应用过程中,引起穿刺点局部疼痛是其常见不良反应。现将我科2007年9月~2009年3月对158例应用FDP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非血管性介入诊疗过程中导向不准所致操作不易掌握、病人损伤大、诊疗范围窄的问题,利用数显及激光的优势研制出一款新型穿刺导向设备.它由体架、头架及导向系统构成,利用精确的微型角位移传感器实现X轴、Y轴、Z轴的任意三维角度数字显,应用激光光标导向技术,在具体穿刺诊疗过程中,能够按照预先确定穿刺角度、深度给予精确导向,且操作简便易掌握、准确无顾.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导向精确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