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各期高血压病人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 (TCD)对 384例高血压病人及 5 0例正常对照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后动脉 (PCA)、椎动脉 (VA)、基底动脉 (BA)的平均血流速度 (Vm)、血流脉动指数 (PI)及频谱形态进行观测。结果 高血压Ⅰ期组病人MCA、ACA的Vm升高 ,PCA、VA、BA的Vm无变化 ,PI无变化 ,频谱形态正常。Ⅱ、Ⅲ期病人颈内动脉系统、VA、BA的Vm渐降低 ,PCA无变化 ,PI升高 ,并伴有频谱形态改变。结论 TCD检查可了解高血压病人的脑血管病理生理变化 ,评价脑动脉弹性功能以及脑供血情况 ,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龄段人TCD脑血流动力学参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人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正常值范围。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 90 8例不同年龄段人的大脑中动脉 (MCA)、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后动脉 (PCA)、椎动脉 (VA)、基底动脉 (B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 (Vs)、舒张期血流速度 (Vd)、平均血流速度 (Vm )、脉动指数 (PI)进行检测。 结果  MCA、ACA、PCA、VA、BA的 Vs、Vd、Vm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 PI在 10~ 4 0岁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 ,而 >4 0岁后 ,又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结论 提出国人不同年龄段的 MCA、ACA、PCA、VA、BA血流参数的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用于观察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的脑血流量异常率,同时观察并分析两组对象的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和大脑中动脉(MCA)的血管阻力指数(RI)、收缩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血管搏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异常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1.67%);观察组患者的左侧大脑后动脉(PCAL)、左侧大脑中动脉(MCAL)及右侧大脑中动脉(MCAR)的PSV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BA、左侧大脑前动脉(ACAL)、MCAR、MCAL和右侧大脑前动脉(ACAR)的RI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PCA、ACA、BA、VA及MCA的P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是观察该类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 (AF)对脑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 14例心功能代偿期AF患者作观察组 (AF组 ) ,18例同龄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仪 (TCD)以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Vm)及搏动指数 (PI)为观察指标。结果 :AF组脑动脉血流速度快慢不一 ,各动脉血管的Vm均较对照组降低 ,P <0 .0 5或 0 .0 1。AF组大脑中动脉 (MCA)、大脑前动脉 (ACA)的最大心搏平均血流速度 (MaxVm)及心室率控制在 6 0~ 10 0次 /min内时MCA的Vm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但MCA、ACA的最小心搏平均流速 (MinVm)及心室率低于 6 0次/min时MCA的Vm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AF组基底动脉 (BA)、椎动脉 (VA)及大脑后动脉 (PCA)的MaxVm、Vm、MinVm及任何心室率范围BA的Vm均较对照组Vm显著降低 ,P <0 .0 5或 0 .0 1。AF组与对照组的PI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AF对脑底动脉血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表现为Vm降低 ,供血减少。AF心室率低于 6 0次 /min对脑血流影响严重 ;AF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影响较颈内动脉系统严重。  相似文献   

5.
张亚志 《中外医疗》2013,(25):189-190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103例无高血压、脑卒中等病史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并根据有无视网膜血管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42)和视网膜血管病变组(n=61),选择同期103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并对比分析2组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观察组的脑血管异率为8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6%(P<0.05)。观察组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和基底动脉(BA)的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血管病变组ACA、MCA、BA的收缩期峰速(Vs)和平均流速(Vm)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而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各血管的Vs和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检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敏感性较高,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可靠的血流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脑梗死老年患者康复治疗期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方法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30例脑梗死康复期老年患者治疗前后以及 2 0例老年健康对照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参数 :收缩期血流速度 (Vs)、舒张期血流速度 (Vd)、平均流速 (Vm)、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脑梗死组 MCA流速 Vs、Vd、Vm显著降低 ,RI、PI显著增高 (P<0 .0 1) ;(2 )体疗组经海水浴体疗运动 4疗程后 MCA流速 Vs、Vd、Vm明显增高 (P<0 .0 1) ,RI、PI显著降低 (P<0 .0 1) ,而休养组患者则改变不明显 (P>0 .0 5 )。 结论 脑梗死老年患者恢复期脑循环及血管贮备功能尚差 ,海水浴体疗运动一定疗程后可改善患者心脑血氧供应和脑血流动力学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依据头颅MRI检查,将入组病人分为LA组106例及非LA组136例,并对两组病人一般为危险因素进行匹配,Fazkas量表分析将LA分为轻、中、重度,半定量分析LA患者FLAIR序列双侧白质高信号容积,重侧与轻侧比率〉1.5标准差定为不对称,所有入组病人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I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S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白质疏松患者相较于非白质疏松患者MCAI、CA、ACA的Vm普遍减慢,PI增高;轻度、中度及重度LA患者的MCAI、CA、ACA的Vm及PI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LA程度的增加,Vm逐渐减慢,PI逐渐增高。不对称白质疏松重侧MCA、ICA、ACA的Vm较轻侧减慢,PCA、VA的Vm重侧与轻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对称LA的重侧PI较轻侧增高。结论白质区域主要由颈内系统供血,LA患者脑血流速度普遍下降,脑血流灌注普遍降低,脑血流阻力增高;随着LA程度增加,脑灌注逐渐降低。LA患者存在慢性缺血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葡萄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并比较了42例IGT患者和36例无慢性疾病、体检正常、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和频谱形态。结果 IGT组MCA、ACA、PCA、VA、BA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I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IGT患者存在脑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的血流动力学、血流声频和频谱形态的变化,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脑白质疏松症的评估价值。方法我院神经内科入院治疗的病人,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为LA组60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的一般危险因素相匹配,并根据Fazkas视觉量表,将LA分为轻、中、重度组各20例。所有入组病人均行TCD检查,记录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末端(TI-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数值,血流声频及频谱形态情况。结果 LA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LA组患者MCA、TICA、ACA的Vm减慢,PI值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VA、BA的Vm、PI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及轻、重度LA患者的MCA、TICA、ACA的Vm及PI值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LA程度的增加,Vm逐渐减低,PI值逐渐增高。轻、中、重三组血流声频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频谱形态特征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A患者的MCA、TICA、ACA的Vm均减慢,PI值均增高,且与LA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CD血流参数及频谱特征变化可以反映LA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张艳  董梅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36-1137
目的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探究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患者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状况。方法应用TCD仪检测17例Takayasu患者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及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 17例Takayasu患者ACA、MCA、PCA、VA、BA的血流速度、PI、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TCD能准确实时评价Takayasu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评估疗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颅内结核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其动力学变化特点及其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相关性,分析TCD在颅脑结核诊治中的价值。 方法 连续纳入2016年3-9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颅内结核患者52例作为病例组,另取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52例颅内结核患者在腰穿术前一天行TCD检查,获取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及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和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的流速峰值(spectral atlas systolic peak velocity,Vs)、流速均值(mean velocity,Vm)、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Vd)、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等指标。统计分析以上数据及腰穿术所得ICP。 结果 颅内结核组MCA和ACA流速较正常对照组下降,BA、VA和PCA流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所测动脉PI值均升高。相关分析结果提示PI值与ICP呈正相关。 结论 颅内结核异常改变波及整个颅内动脉系统。MCA及ACA流速较快,与ICP和PI均增高有关,且流速越快则可能提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后循环流速减慢可能和患者颅底结核渗出物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和CT在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46例均接受TCD和CT检查的CP患儿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组;将同期接受TCD检查的30例正常儿童纳入对照组。观察TCD、CT对CP检查异常率,比较TCD对2组小儿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检测结果差异,观察CP患儿CT检查情况。结果 TCD对CP检查异常率与CT检查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小儿ACA、MCA、PCA及BA Vm均低于对照组,RI、PI均高于对照组(P<0.05)。CP患儿CT可见脑室扩大、脑发育迟缓、脑萎缩、脑软化、蛛网膜下腔变宽等病理改变。结论 TCD与CT对CP诊断中均有一定价值,各具优势,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 TCD观察高血压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TCD检测 15 0例高血压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前动脉 (ACA )后动脉 (PCA )、椎动脉 (VA)及基底动脉 (BA )的血流速度及 S/ D、PI、RI等参数并观察血流频谱。 结果  15 0例高血压患者 TCD检测出 12 4例异常 ,异常率 94 % ,主要表现为脑血管血流速度加快或减慢及频谱改变 ,且 S/ D、PI、RI与血流速度减慢等几项指标在各年龄段的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TCD技术能直接了解颅底 Willis环各血管的血流速度变化 ,判断血管弹性及血流量状况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 (TCD)在诊断和预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TCD诊断仪对 6 4例 5 0岁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及 5 9例同年龄段正常对照组进行脑血流检测。 结果 糖尿病组的 PI值增高 (P<0 .0 1~ 0 .0 5 ) ;血流速度亦增高 ,其中 MCA、ACA、PCA的 Vs、Vm、Vd及 VA的 Vs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0 .0 5 ) ,BA的 Vs、Vm、Vd及 VA的 Vm、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糖尿病组颈内动脉系统血管 PI值较椎基动脉系统血管 PI值明显增高 (P<0 .0 1)。 结论  TCD对糖尿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灵敏度较高 ,在诊断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预测和减少脑血管意外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CD观察高血压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TCD检测150例高血压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及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及S/D、PI、RI等参数并观察血流频谱。结果:150例高血压患者TCD检测出124例异常,异常率为94%,主要表现为脑血管血流速度增高或减慢及血流频谱的改变,结论:TCD技术能直接了解颅底Willis环上各血管的血流速度变化,判断血管的弹性及血流量状况,能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受试者(LA组)102例为LA病人(脑MRI证实),对照组为96例无LA的正常老人。LA组再依据Fazkas量表进行不同病变程度分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TCD检查,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I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SA)的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LA组MCA、ICA、ACA的Vm值较对照组减慢(P < 0.05~P < 0.01),PI值升高(P < 0.05~P < 0.01)。LA组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Vm值逐渐降低(P < 0.05~P < 0.01),PI值逐渐升高(P < 0.05~P < 0.01)。结论脑白质区域的血液主要由颈内系统提供,LA病人的脑血流速度减少,血流阻力升高;随着LA病变程度的改变,脑灌注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2019年4月—12月期间收治的ACI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汤治疗,两组...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脑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cerebral hemodynomics in patients with virus encephalitis (VE). METHODS: Within the initial 24 h and 21 days after admission, respectively,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VE (n=38) suspected to result from viral infections were examined with serial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TCD) for measurements of the systolic flow velocity (Vs), mean blood velocity (Vm) and the pulsatility index (PI) in the middl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ies (MCA, ACA, PCA) and the basilar artery (BA). RESULTS: TCD showed normal findings in 11 and abnormal findings in 27 patients, with a positivity rate of 71%. The Vm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MCA, ACA, PCA, vertebral artery and BA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V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30 normal control subjects (P<0.001-0.05). The PI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MCA, PCA and BA (P<0.001). CONCLUSION: TCD finding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cerebral vasospasm in VE during the acute phase.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联合组采用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针刺后即刻、针刺2个疗程后,分别测定两组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和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①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针刺后即刻,联合组各动脉Vm较针刺前均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artery,A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V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两组各动脉PI值与针刺前比较,及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针刺2个疗程后,两组各动脉Vm均较针刺前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各动脉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PCA、VA、BA的PI值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PCA、VA的P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脑血流量增加,脑血液循环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