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影响食管瘤放射治疗长期生存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2年8月至1986年12月对788例食管癌放射治疗,1、3、5及7年生存率分别为54.7%、20.3%、10.5%及6.7%。影响长期生存的因素有:(1)病变长度;(2)X线分型;(3)病变部位;(4)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报告及文献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少见。本文对从国内文献收集的137例加上本院的5例共142例进行分析。发病年龄以50~60岁多见,男女之~为3.79:l,肿瘤长径范围为1.2~15cm,平均5.6cm。病变发生于食管上1/3者10例(7.5%)、中1/386例(64.2%)、下1/338例(28.3%)。髓质型50例(41%)、蕈伞型26例(21.3%)、溃疡型24例(19.7%)、腔内型16例(13.1%)、缩窄型6例(4.9%)。统计国内文献各该组发病率为0.7%~5.1%,本院组为0.1%。本病预后主,在可评价疗效的131例中,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全组为7.6个月和29%;单纯手术6.3个月和18.4%;单纯放疗11.8个月和36.6%;放疗加化疗12.3个月和50%;手术加化疗12.2个月和39.3%。单纯化疗和手术加放疗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5个月和5个月,无1年生存者。根据资料,作者认为使用放疗或根治性手术加用化疗可以提高本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探讨子宫内膜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82年1月 ̄1992年12月我院收治103例子宫内膜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4组,(1)手术组:18例;(2)单纯放疗组:16例;(3)术前放疗组:29例;(4)术后放疗组:40例。结果:1 ̄4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68.7%,89.7%,82.5%。第3、4组5年生态率明显高于第1、2组(P〈0.05)。结论:采用  相似文献   

4.
1976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们收治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34例,占同期食管、贲门癌病人的0.7%(34/5040)。全组食管病变全部为鳞癌,贲门病变中腺癌3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平滑肌肉瘤各1例。术前诊断率70.6%(24/34),手术切除率79.4%(27/34),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21/24)、45.0%(9/20)和18.8%(3/16)。作者认为:注意各项检查的相互配合及仔细的上消化道全面检查能提高诊断率,早期手术并扩大手术范围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刘庆深  李忆璇 《中国肿瘤》2000,9(8):381-382
目的 评价加速超分割放疗中对、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自1992年1月至1993年6月对240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加速超分割组(加超组)119例,常规分割组(常规组)121例。两组中又将病灶长度小于7cm及大于(等于)7cm的患者进行比较,并经统计深处果加超组的1、3、5年生存率为54。.6%、30.3%、14.3%,常规组的1、3、5年生存率为35.5%、17.4%、10.7  相似文献   

6.
120例超长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长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价值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1985年3月 ̄1992年12月收治超长食管癌120例,均采用^60Co外照射,DT60 ̄70Gy。结果:治疗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0%、6.7%、5.8%;病变〈11cm和≥11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疗终X线表现基本消失与部分消失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3.7%、0(P〈0.05);超长食管癌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24.2%,明  相似文献   

7.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45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合理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1983年10月至1993年10月间采用以化疗为主加或不加放疗治疗45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并总结和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全组治疗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61.4%,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36.4%。随访3~10年,37例死亡,8例仍生存。疗后全组1,3,5,7,10年生存率分别为40.0%,26.7%,19.4%,19.4%和0%。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组的疗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31.5%,26.1%和19.4%,优于单化疗组,分别为19.8%,12.1%和7.8%(P<0.001)。通过对疗后生存率与近期疗效、临床分期、化疗有效病例是否足量化疗及治疗的不同年代间关系的分析显示,近期疗效达CR者优于部分缓解(PR)、稳定(S)和进展(P);早期病变局限(Ⅰ,Ⅱ期)优于晚期(Ⅲ,Ⅳ期)病例;加放疗者优于单纯化疗者;有效病例足量化疗者优于不足量化疗者;近年(1988年至1993)治疗病例的效果优于早年(1983年至1987年)所治病例的效果。结论以足量化疗为主,辅以放疗的综合治疗,争取首程治疗达到肿瘤完全缓解是提高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疗后生存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1985年1月~1993年1月收治资料完整的肺癌骨转移病人85例,其中腺癌3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6例,鳞癌20例,其它癌5例。骨痛是肺癌骨转移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81.2%),次之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病理性骨折。肺癌骨转移与病理类型有关:腺癌最常见(40.0%),小细胞未分化癌(30.5%),鳞癌(23.5%)。骨转移的常见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48.2%)、胸椎(39.9%)、腰椎(35.3%)和骨盆(31.6%)。病灶以多发转移为主(78.9%)。放射性核素骨显影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优于X线。肺癌骨转移的治疗以对症治疗和局部治疗为主,对一般情况较好者,可补加特异性治疗.所有病人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7个月。单一与多发二者的生存期分别为3.3个月和2.1个月;局部治疗对生存期也无明显的影响。自确诊后的1年生存率为5.3%,2年生存率为2.1%,3年生存率为0。  相似文献   

9.
PF方案化放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Gu Z  Wei Q  Huang K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5):392-394
目的探索用PDD/5-Fu方案化放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1989年12月~1990年12月间,选择76例Ⅲ、Ⅳ期鼻咽癌患者,先作3周期PDD(20mg(m2)-1d-1,iv,第1~5天)和5-Fu[700mg(m2)-1d-1,连续静脉滴注,第1~5天]诱导化疗,随后尽快作放疗,此为综合治疗组。以1989年作单纯放疗的86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作对照组。两组放疗方法、时间/剂量分割均相同。结果化疗有效率为89.3%,完全缓解率为18.4%。综合治疗组(综合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48.7%,对照组为33.7%(P>0.05)。综合组T2N3和T2~4N3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4.1%和3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6%及20.4%(P<0.05)。结论PF方案化放治疗提高了T2~4N3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23例原发气管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原发气管癌放射治疗的意义及加腔内放射治疗后能否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方法 原发气管癌23 例,其中单纯放射治疗13 例,术后复发或残留行放射治疗10 例。结果 (1) 全组1 ,5 ,10 年生存率分别为65 .2 % ,26 .1 % ,5 .9 % ,中位生存时间为25 个月。术后复发或肿瘤残留再放射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2 个月与23 个月。根治放射治疗组与姑息放射治疗组的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76 .9 % ,46 .2 % ,46 .2 % 与30 .0 % ,20 .0 % ,10 .0 % 。肿瘤局部控制率为30 .4 % (7/23) ,其中单纯外照射1 例,加腔内放射治疗4 例,术后+ 放射治疗2 例。(2) 病理类型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3) 第1 程放射治疗后局部未控复发再放射治疗7 例,未治7 例,其1 ,3 ,5年生存情况前者分别为6/7 ,3/7 ,1/7 ,后者1 年为2/7 ,无2 年以上生存者。结论 (1) 对不能手术、术后复发或肿瘤残留的患者,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2) 加用腔内放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3) 复发后再程放射治疗仍可缓解症状延长部分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女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且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食管癌的26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时间,并与同期的797例男性食管癌患者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影响女性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女性食管癌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3岁,病变位置中颈段及胸上段比例为16.9%,病变长度<5cm比例为90.0%,浸润深度为pT1~pT2比例为49.8%,病理TNM分期为Ⅰ、Ⅱ期比例为74.7%,淋巴结转移率为30.6%,脉管癌栓率为9.2%。与男性相比较,女性食管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晚,病变部位较高,病变长度较短,病变浸润深度较浅,病理TNM分期较早,淋巴结转移率及脉管侵犯率较低;而在病理类型、神经侵犯率、组织分化方面与男性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74.0%和66.7%,而男性患者分别为86.5%、65.8%和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肿瘤长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TNM分期是女性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女性食管癌在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变长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TNM分期、脉管癌栓等方面具有与男性食管癌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女性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要优于男性,可能与其病变长度较短、浸润深度较浅、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及病理TNM分期较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1978年1月至1983年10月对病理证实、资料完整而首次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1853例施行了单纯放疗,其中存活10年以上的110例,生存率为5.9%。影响远期生存的多因素中,病灶长度对预后不起决定性作用,关键是肿瘤的外侵程度,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和广度。39岁以下中青年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老年组,病灶位于下段者预后较差。腺癌、缩窄型病人无远期生存率。疗前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效果差。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Postoperativ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s after curative surgery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have been evaluated and graded, but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ir size has not been well investigated. METHODS: Of 322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urative operations with radic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170 (53%) had lymph node metastasis. A total of 784 metastatic lymph nodes were obtained, and the area of the cancer nests was measured microscopically in the cross section. The data from each patient included the area of the largest cancer nest in the positive nodes (Nmax), classified as Na (<4 mm2), Nb (4-25 mm2), Nc (25-100 mm2), or Nd (>100 mm2). RESULTS: The 170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Nmax value: Na, 31 (18.2%); Nb, 35 (20.5%); Nc, 49 (28.8%); and Nd, 55 (32.4%).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77.7% in patients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35.4% in those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When classified by Nmax,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77.8% for Na, 63.9% for Nb, 18.8% for Nc, and 12.8% for 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rvival rate between Na patients and those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Nmax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primary tumor size,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and number and location of metastatic lymph nodes, but not with histologic type or primary tumor location.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Nmax value,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and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while the location of the lymph node metastase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The area of the largest cancer nest in the lymph nodes w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esophageal cancers. This estimation is objective and reproducible and may be of great importance when deciding the therapeutic modality for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山西省食管癌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641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食管癌术后患者1、2、3、4、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92%、56.21%、43.75%、41.31%、37.52%,中位生存期为887.56 d.年龄、工作状态、经济状况、肿瘤解剖部位、分化程度、侵犯层次、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治疗方式、手术方式、病理形态、肿瘤大小、阳性淋巴结转移数、上消化道癌家族史各水平间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细胞类型、切缘情况、食管癌家族史各水平间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经济状况、解剖部位、侵犯层次、治疗方式、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数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 0.05).结论 食管癌侵犯层次越深、淋巴结转移越多,预后越差.早期治疗对食管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应提高早期发现率和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大体肿瘤体积( gross tumor volume,GTV)对T分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8例行根治性切除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GTV分级的病理T分期分布情况、5年生存情况以及局部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 GTV 分级与T 分期总符合率为72.16%,一致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一致性( Kappa =0.402,P<0.01)。随着GTV分级升高T分期逐渐增加,且相邻T分期GTV分布有重叠现象;随着GTV分级升高食管癌患者整体生存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900,P=0.000)。 GTVⅠ级组和Ⅱ级组1、3、5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GTVⅢ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TV分级升高食管癌患者整体局部区域复发率先下降后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8,P=0.023);随着GTV分级升高食管癌患者整体远处转移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9,P=0.797)。结论随着食管癌患者GTV增大T分期逐渐增加,5年生存率逐渐下降,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microRNA-21(miRNA-2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72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临床样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食管癌组织、周围正常食管组织miRNA-21表达水平;以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情是否恶化等作为观察指标,分析miRNA-21与临床资料的关系。再以肿瘤中位生存期作为观察指标,筛选出影响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食管癌组织miRNA-21相对表达量为(7.57±0.14),周围正常食管组织相对表达量为(1.37±0.08),食管癌组织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P﹤0.05)。72例食管癌患者分为miRNA-21高表达组42例和低表达组30例,miRNA-21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进展有关,即淋巴结转移、肿瘤进展及肿瘤临床分期越晚,肿瘤miRNA-21表达也越高(P﹤0.05);miRNA-21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20.7%,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38.6%,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15,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进展、miRNA-21表达水平是影响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iRNA-21在食管癌组织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且miRNA-21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miRNA-21可以作为哈萨克族食管癌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检测食管癌组织ERCC1、ERCC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间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137例,剔除双重癌、曾接受放疗、应用非铂类术前化疗患者共29例,入组病例为108例,对其进行临床病理资料登记并随访至2006年12月31日。共随访97例并建立患者临床资料Excel数据库。选取可随访97例食管癌患者纳入病例组分析,同时选取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RCC1、ERCC2在食管癌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蛋白水平表达,分析ERCC1和ERCC2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ERCC1、ERCC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1%(37/97)、24.7%(24/97),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0%(26/50)、42.0%(21/50)。ERCC1在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0.05),ERCC2在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亦高于癌组织(<0.05)。ERCC1、ERCC2表达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长度、浸润深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无相关性。ERCC1阳性表达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1.35%(19/37),ERCC1阴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26.67%(16/60),经Kaplan Meier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ERCC2阳性表达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0.00%(12/24),ERCC2阴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31.51%(23/73),经Kaplan-Meier分析,两组差异接近统计学意义(=0.070)。结论 ERCC1、ERCC2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食管癌组织,且均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ERCC1阳性表达者预后优于阴性者,ERCC2阳性表达组则显示预后优于阴性表达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349例食管癌IMRT为主的长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食管癌IMRT为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影响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2年349例食管癌IMRT为主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Kaplan-Mierer法计算1、3、5年LC率及OS率,Cox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 3、5年样本数分别为174、63例。全组患者1、3、5年LC率分别为 72.9%、61.2%、58.4%,OS率分别为66.5%、39.1%、24.0%。亚组分析显示<54.73 cm3组1、3、5 年LC、OS率均高于≥54.73 cm3组(P=0.001、0.000);有无淋巴结转移的1、3、5年LC率相近(P=0.393),1、3、5年OS率分别为62.7%、35.9%、20.4%和83.1%、53.3%、38.3%(P=0.003);CR、PR、NR者1、3、5年LC率和OS率均不同(P=0.000、0.000)。≥2级急性RP发生率为11.3%,≥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9.0%。肿瘤体积、近期疗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OS的因素(P=0.038、0.000、0.008)。结论 食管癌IMRT为主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随肿瘤体积增加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出现,患者预后变差,近期疗效评价与LC和OS情况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DF方案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DF方案 (DDP + 5 -Fu)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 98例 ,单纯放射治疗 92例。结果 化放组和单放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60 2 %、43 9%、3 1 6%和 44 6%、2 9 3 %、16 3 % ,3年局控率分别为 45 9%和 3 1 5 % ,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 11 2 %和 2 2 8% ,化放组明显优于单放组 (P <0 0 5 )。化放组无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 DF方案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能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局控率 ,减少远处转移和提高生存率 ,且不增加严重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