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34岁,汉族,2015-04-02下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四肢乏力等症状,体温39.8℃,持续3~4 h,汗出热退,就诊于黎平县疾控中心。患者曾于2013-06-27~2014-09-01在印度尼西亚纳比雷县打工,有蚊虫叮咬史,曾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出汗后热退,在当地诊断为"疟疾",给予治疗(具体不详)。2014-09-02回国后  相似文献   

2.
输入性疟疾一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男,42岁,黑龙江省大庆市人,2002年4月赴加纳经商3个月。归国后自感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继而冷感约1h后开始发热,最高达38℃左右,持续4~5h后大量出汗,体温随之降至正常,但症状反复发作。来我室就诊,首次查耳血涂片疟原虫阴性。4天后复诊,患者贫血、皮肤黄染、体温39℃左右、头晕、腹泻、心悸、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采耳血涂片染色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焦作 454001)目的 分析河南省焦作市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消除疟疾后监测和防止输入性疟疾再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焦作市消除疟疾前(2010—2016年)和消除后(2017—2021年11月)疟疾疫情数据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1年11月焦作市累计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74例。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病例均以恶性疟为主,各虫种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34,P > 0.05),病例主要分布在武陟县、以20 ~ 59岁中青壮年男性为主,职业以境外务工的农民工、经商等为主,病例报告时间以每年6月和12月居多。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主要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但消除疟疾后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比例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89,P < 0.05)。消除疟疾后,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最长时长从27 d下降为18 d,中位时间从3 d缩短为2 d,3 d内确诊率由消除前的60.47%上升为消除后的83.87%([χ2] = 4.724,P < 0.05)。医疗机构疟疾确诊及报告比例上升([χ2] = 5.406,P < 0.05)。结论 2010—2021年焦作市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为恶性疟病例,消除疟疾后患者就诊意识和医务人员诊治能力有所提高;今后仍需加强完善疟疾监测响应体系,谨防境外输入疟疾再传播。  相似文献   

4.
佛山7例输入性疟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输入性疟疾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探讨治疗方法。方法联合应用氯喹和伯氨喹治疗间日疟疟疾患者,应用蒿甲醚治疗恶性疟疟疾患者。结果间日疟疟疾对氯喹仍敏感,恶性疟疟疾用氯喹治疗后短期内均复发。结论对于输入性恶性疟疟疾患者,应考虑出现耐氯喹病例,尽早应用蒿甲醚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017年北京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疟疾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北京市疟疾病例个案调查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年北京市共报告疟疾病例90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74例(82.22%)、间日疟10例(11.11%)、卵形疟4例(4.45%)、三日疟2例(2.22%);81例(90.00%)来自非洲地区,年龄在19~61岁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97.78%,44例(48.89%)有2次及以上的患病史。66例回国后发病的病例中,53例恶性疟病例在2周内发病(80.30%)。发病人群出境事由主要为务工(46.34%)和商务(41.46%)。81例在境外居住时使用了蚊帐,59例同时使用了蚊帐和蚊虫驱避剂。结论 输入性疟疾防控仍是北京市疟疾监测工作的重点,应持续保持高效的疟疾监测体系并提高境外务工人员的防疟意识。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了解成都市疟疾疫情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除疟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16年成都市报告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12-2016年成都市报告疟疾病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共240例,其中恶性疟165例(68.75%)、间日疟49例(20.41%)、三日疟6例(2.50%)、卵形疟16例(6.25%)、混合感染5例(2.08%),死亡3例,病死率为1.25%;自非洲输入224例,东南亚输入16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28/10万,年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3.87,P < 0.001)。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χ2]= 0.833,P > 0.05)。结论 成都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境外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工作,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输入性疟疾的监测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浙江省输入性疟疾疫情特征和病例诊断情况,为该省输入性疟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7-2020年浙江省报告的疟疾病例调查数据,对输入性疟疾疫情和病例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以及病例初诊和确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0年浙...  相似文献   

10.
11.
江苏省2010年输人性恶性疟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2010年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个案分析,研究其发病和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全省输入性恶性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苏省网络直报的恶性疟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江苏省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病例207例,比2009年(101例)上升104.95%.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主要分布于出国务工人员较集中的苏中和苏北地区,扬州、泰州、南通和淮安4市共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为109例,占全部病例的52.66%.207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均为从非洲或东南亚等疟疾高度流行区的回归人员.207例患者中21例为临床诊断病例,占10.14%,186例为发热患者血片镜检疟原虫阳性,占89.86%;207例患者中初发病例125例,占60.39%,再燃病例82例,占39.61%.结论 江苏省输入性恶性疟日趋增多,应加强重点地区劳务输出归国人员的疟疾防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 分析2004-2013年沭阳县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为下一步制订有效的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 据。 方法 方法 对2004-2013年沭阳县网络报告的疟疾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沭阳县2004-2013年共 报告疟疾病例31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18/10万。其中本地感染22例, 输入性病例9例; 本地感染病例发病高峰在 8~10月; 本地感染病例以男性为主, 男女性别比为2.87: 1, 年龄分布集中在10~39岁。 结论 结论 2004-2013年沭阳县疟 疾流行趋势由本地感染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输入性病例为主。针对目前的流行特征, 应做好流动人口管理, 加大培训、 宣 传力度, 在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基础上, 加强输入性疟疾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国输入性三日疟与卵形疟发病趋势和病例分布特征,为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11—2013年全国三日疟及卵形疟疫情数据资料,应用SAS 9.2和ArgGIS 10.0软件就病例增长趋势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我国2011—2013年共报告三日疟病例97例,卵形疟病例174例,均为输人性病例。其中,三日疟病例各年分别报告17例、22例和58例,分布于我国的7个、8个和14个省份;卵形疟病例各报告15例、34例和125例,分布于2个、10个和18个省份。自非洲输入的三日疟和卵形疟为240例(88.56%),其中自西非与中非输入共219例(80.81%);自东南亚输入16例(5.90%)。结论我国输入性三日疟与卵形疟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地应加强鉴别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根据临床路径对输入性疟疾治疗的管理及其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疟疾住院患者的资料,分为临床路径组(43例,年龄25~56岁)和对照组(37例,年龄16~61岁),评价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临床疗效以及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医疗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  临床路径组疟疾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6.1±1.5)d,对照组为(8±2.1)d,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总费用分别为(2 766±721)元、(4 393±1 392)元;西药费(576±291)元、(1 145±597)元;检验费(1 355±504)元、(1 939±645)元;检查费(109±16)元、(445±73)元;治疗费(73±22)元、(104±43)元;临床路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临床路径组患者对疟疾知识掌握程度、对医疗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临床疗效及30d内同一疾病非计划再入院无差异。 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在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降低了本病的医疗成本,避免了过度用药、检查及治疗,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模式更有利于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的 了解2012-2014年河南省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 为该省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方法 方法 收集2012-2014年河南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相关资料, 对疟疾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结果 2012- 2014年河南省共有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569例, 其中恶性疟445例、 间日疟48例、 卵形疟61例、 三日疟14例、 混合感染1 例, 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洛阳市、 郑州市、 濮阳市、 新乡市、 安阳市、 许昌市和南阳市, 占病例总数的 68.54%; 25 ~ 50岁青壮年男性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2.43%; 职业以农民、 工人和民工为主, 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3.59%、 21.79%和13.36%; 3年来发病数较多的时间均为春节和5、 6月份。所有病例中, 534例来自非洲国家 (占93.85%), 35例 来自东南亚国家 (占6.15%)。从发病到确诊平均天数为6.22 d, 中位数为4 d。569例病例中, 确诊单位为各级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分别有290例和279例, 占50.97%和49.03%。结论 结论 近年来河南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明显增 多, 应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相关宣传和培训力度, 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疟疾病例, 避免继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云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时间分布特征,掌握输入性疟疾的流行动态。方法收集疟疾个案调查表和流行病学资料,剔除本地感染病例,整理归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具有季节周期性(Q=26.574,P0.05)和趋势性(Q=35.487,P0.05),输入高峰为5月,低谷为2月,输入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19,P0.05)。简单季节性模型为最佳分析预测模型(R~2=0.677,BIC=4.867),残差序列为白噪声(Q=14.226,P0.05)。运用模型对2016年1月、2月、3月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数进行预测,预测值(95%CI)分别为29(7~50)、22(0~44)和31(8~54),实际发病数为29、24和38例,均在预测值的95%CI内。结论云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具有季节性和趋势性特征,所构建模型对近期病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目的 了解2008-2013年辽宁省疟疾流行趋势和特征, 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08-2013年辽 宁省疟疾疫情数据,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08-2013年辽宁省共报告疟疾病例202例, 均为散 在病例, 无暴发流行等疫情, 年平均发病率为0.08/10万。共报告本地感染病例17例 (均为间日疟), 输入性病例185例 (其 中间日疟33例, 恶性疟113例, 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感染13例, 卵形疟3例, 未分型23例)。报告病例的男女比例5.91∶1, 年龄以31~45 岁最多, 占47.52%; 职业主要以赴境外劳务回归人员为主, 占46.04%。输入性病例中有179例的感染地为 非洲、 东南亚等境外疟疾高发地区, 6例为安徽、 云南和香港等国内其他省区; 本省感染病例中有16例的感染地为丹东市边 境地区。结论 结论 辽宁省疟疾年发病率虽然低于1/10万, 但因赴境外劳务回归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呈逐年增多趋势。今后应 加强劳务输出回归人员的疫情监测、 健康教育等管理工作, 持续开展发热病人监测、 处置现患病例和疟原虫基因溯源工 作, 防止继发二代病例、 降低疟疾传播与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对宝应县2007-2009年输入性恶性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5例恶性疟患者均治愈。表明当地针对输入性恶性疟的防控对策和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江苏省南京市疟疾消除前后输入性疟疾疫情特征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消除疟疾后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南京市疟疾消除前(2012—2016年)和消除后(2017—2020年)疟疾疫情数据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20年,南京市累计报告疟疾病例178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消除前报告99例疟疾病例,其中恶性疟78例(78.79%)、间日疟5例(5.05%)、卵形疟10例(10.10%)、三日疟3例(3.03%)、混合感染3例(3.03%);消除后报告79例病例,其中恶性疟63例(79.75%)、间日疟5例(6.33%)、卵形疟9例(11.39%)、三日疟2例(2.53%);疟疾消除前后,各类疟疾病例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400,P > 0.05)。病例感染地均以非洲地区为主,消除前后来源于非洲的病例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93,P > 0.05)。消除前,1月和5—7月出现疟疾病例报告高峰;消除后病例分布无明显季节性。消除疟疾后,居住地为南京市的疟疾病例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2.15%,高于消除前的55.56%([χ2] = 5.187, P = 0.023)。消除前,经商人员和留学生疟疾病例所占比例均为5.05%;消除后,两类人群所占比例分别提高至15.19%和1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229、4.229, P均<0.05)。区(县)级医院首诊确诊率由消除前的18.75%上升至消除后的61.11%([χ2] = 6.275, P = 0.012),确诊病例占比由消除前的4.04%上升至消除后的13.92%([χ2] = 5.562, P = 0.018)。2012—2020年,就诊后1~3 d确诊的疟疾病例占比由消除前的27.27%上升至消除后的4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433, P = 0.011)。结论 南京市疟疾消除后,输入性疟疾疫情依然严峻,病例感染地仍以非洲地区为主,病例地区分布和职业分布发生变化,区(县)级医院诊断水平提高。今后应继续完善疟疾监测体系,进一步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疟疾诊治水平,以巩固消除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