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阻断小胶质细胞的MAPK-p38信号通路对肠易激综合征(intestinal bowel syndrome,IBS)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为探讨IBS内脏敏化的神经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0只昆明鼠用旋毛虫灌胃的方法成功制作IBS模型,随机分为Ⅰ和Ⅱ两个大组,各组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生理盐水IBS对照组、单纯IBS组、SB203580组,每组5只。IBS大鼠通过脊髓插管给予小胶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MAPK-p38的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干预小胶质细胞的功能。Ⅰ组用于观察痛行为学积分、腹直肌肌电以及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Ⅱ组再取5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用于测定骶髓DCN单位放电。结果 SB203580组的痛行为学积分、腹直肌肌电反应变化(频率、振幅)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OD值显著低于脊髓插管给予生理盐水IBS对照组、单纯IBS组(P<0.05)。脊髓插管给予SB203580组DCN的单位放电频率显著低于脊髓插管给予生理盐水IBS对照组、单纯IBS组(P<0.05),但高于空白对照组DCN的单位放电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胶质细胞参与了IBS大鼠的内脏敏化反应,当其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被阻断,即可明显阻断后续疼痛反应的发生,提示小胶质细胞在IBS内脏敏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反应可能是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途径P38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躯体和内脏伤害性传入冲动在猫海马单位会聚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在箭毒化浅麻醉的成年家猫上进行。在背侧海马CAl区共记录了80个单位、其中43个单位做完了全部试验程序。33个单位与内脏痛相关,能发生会聚的单位26个(79%)。在轮换或同时刺激内脏大神经和隐神经发生反应的26个单位中,15个单位的反应形式和反应时程与单纯刺激内脏大神经基本类同;6个单位与单纯刺激隐神经基本类同;5个单位小于任何刺激单一神经所引起的反应。当刺激间隔缩短为5秒时,被试验43个单位的37个(86%)出现放电脉冲减少的后抑制效应。 上述结果表明,来自内脏和躯体痛冲动可在背侧海马单位会聚,从而引起该单位的阻塞和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i,PVN)内组胺H3受体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的调控.方法:根据Elwood方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中枢立体定位技术,在PVN内微量注射组胺H3受体激动剂R-(α)-甲基组胺[R-(α)-methylhistamine,R-(α... 相似文献
4.
分析外侧下丘脑降压反应的机制。方法:大鼠脑内或静脉注射不同药物,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L-谷氨酸兴奋LH引起的降压反应可被酚妥拉明,心得安或甲基阿托品衰减,也可被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内分别注射酚妥拉明,心得安,阿托品或GDEE削弱。进一步的实验显示LH降压区内预先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庆碱可反转Glu兴奋该区引起的降压反应。 相似文献
5.
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流时脊髓神经元对躯体和内脏传入刺激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只大鼠用乌拉坦麻醉,箭毒制动。通过阻断腹主动脉血流以模拟腰段脊髓的局部缺血和再灌流损伤,玻璃微电极记录L2节段脊髓单位放电(SCUDs),观察缺血再灌流时脊髓神经元对腓神经刺激(PNV),内脏大神经刺激(VLNV)及两者同时刺激(SV)的反应。结果在缺血前所记录的133个自发放电单位中,对3种刺激均产生兴奋(E)、抑制(I)及无反应(NR)3种形式的反应,表明大鼠L2节段脊髓存在躯体、内脏和躯体内脏反应性神经元,并有会聚和阻塞现象。在脊髓缺血再灌流时,神经元对PNV、VLNV、SV也产生E、I、NR3种形式的反应,提示脊髓缺血再灌流时神经元对躯体和内脏传入刺激的反应形式不受影响;但缺血时SCUDs对PNV、VLNV产生反应的单位数减少,这表明脊髓缺血损伤时神经元对躯体和内脏传入刺激的反应性减弱,随着缺血损伤加重,脊髓神经元对躯体内脏信号的整合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内脏动脉阻断性休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烟碱对内脏动脉阻断性(SAO)休克大鼠总体生存率、颈动脉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及乳酸值的影响,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在SAO休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动脉复制SAO休克模型。3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SAO组、烟碱组、六烃季胺组和α银环蛇毒素(α-BGT)组,每组6只。实验期间连续观察平均动脉压,再灌注1 h后取血行血气分析和乳酸值检测。另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O组和烟碱组,每组10只,记录3组大鼠4 h总体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时间。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O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缩短,各时间点的生存率均显著降低(均为P<0.01);再灌注后MAP持续低下,并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高乳酸血症。与SAO组比较,烟碱组平均生存时间延长,各时间点的生存率均显著提高(均为P<0.01);再灌注后MAP下降幅度减轻,代谢性酸中毒缓解。经六烃季胺及-αBGT拮抗后,烟碱处理的上述效应则完全抵消。结论:烟碱能够提高整体生存率,逆转SAO休克中严重低血压,改善休克状况,减轻酸中毒。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杂志》2022,(20):1555-155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主要参与细胞分裂增殖、个体生长发育以及物质合成代谢。近年来临床实践数据表明, IGFs影响男性睾丸发育、青春期启动以及精子生成。本文将综述IGFs对男性生殖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总体来说, IGFs可作为神经内分泌因子以及自分泌/旁分泌调节因子, 在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不同水平发挥特异性调节作用。在下丘脑层面, IGFs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发育、迁移和激活。在垂体层面, IGFs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激活。在外周生殖器官层面, IGFs参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睾丸发育和性别分化, 以及睾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精子生成。未来对于IGFs治疗能否改善少精弱精症患者男性生殖功能是此领域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整合膜蛋白22(SMIM22)在肺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TCGA数据库获取SMIM2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H1299和H1975细胞中干扰SMIM22基因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观察其干扰效果并用CCK8检测干扰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肺癌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干扰SMIM22对H1299细胞中p-MEK、MEK和c-myc蛋白水平的影响;qPCR检测干扰SMIM22对c-myc下游基因Cyclin D2、Cyclin E1、CDK2和CDK4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SMIM22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5);SMIM22高表达与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SMIM22表达降低,能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敲低SMIM22后,与MEK-MYC通路相关的蛋白(如p-MEK、 c-MYC)表达水平降低,相关基因(如Cyclin D2、Cyclin E1、CDK2、CDK4)表达水平也降低(P<0.05)。结论 SMI...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外侧下丘脑(LH)降压反应的机制。方法:大鼠脑内或静脉注射不同药物,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L-谷氨酸(Glu)兴奋LH引起的降压反应可被酚妥拉明、心得安或甲基阿托品(i.v.)衰减,也可被延髓头端腹外测区(RVL)内分别注射酚妥拉明、心得安、阿托品或GDEE(Glu拮抗剂)削弱。进一步的实验显示LH降压区内预先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可反转Glu兴奋该区引起的降压反应。结论:Glu兴奋LH降压区可能通过其内的GABA能中间神经元抑制LH升压反应而产生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下丘脑Hypocretin神经肽在缰核(Hb)对睡眠-觉醒调节中的作用,为探讨Hb在睡眠-觉醒调节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灌胃给予催眠药唑吡坦5 mg•kg-1,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待唑吡坦药效达峰值时,将大鼠断头处死,取出Hb组织,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b中HcrtR2 mRNA的表达水平。另取大鼠(n=5)单侧Hb微量注射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采用CTb逆行追踪法观察下丘脑内是否有免疫阳性神经元存在。结果:经RT-PCR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Hb中HcrtR2 mRNA的表达水平(相对平均灰度值分别为0.13±0.03和0.26±0.0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大鼠下丘脑外侧区(LHA)、外侧视前区(LPO)和弓状核(ARC)都可见CTb标记免疫阳性神经元。结论:下丘脑Hypocretin神经肽及其受体参与Hb对睡眠-觉醒调节的作用,且Hb接受下丘脑内睡眠相关结构LHA、LPO、ARC的纤维投射。 相似文献
11.
吗啡长时程作用对新生鼠TM神经细胞cAMP和cGMP的影响以及青藤碱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鼠下丘脑结节乳头核(TM)神经细胞在吗啡长时程作用下胞内cAMP及cGMP水平的变化以及青藤碱对它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7d的TM神经细胞,加入含100μmol/L吗啡的培养液培养48h,形成类吗啡依赖神经细胞,经100μmol/L纳洛酮戒断后,用EIA法测定细胞内cAMP和cGMP含量。不同剂量的组胺或青藤碱存纳洛戒成断前30min作用于细胞,同时测定药物对正常TM细胞内cAMP和cGMP水平的影响。结果以100μmol/L吗啡作用于新生鼠TM细胞48h后,胞内cAMP及cGMP含量明显升高,经100μmol/L纳洛酮戒断后.胞内cAMP含量出现反弹性超高现象,而cGMP含量则明显下降,cAMP与cGMP比值明显增大。30、100μmol/L青藤碱及40μmol/L组胺对正常TM神经细胞的cAMP及cGMP含量无明显影响,300μmol/L青藤碱及80μmol/L组胺可使正常细胞内cAMP含量明显升高。三个剂量的青藤碱及40μmol/L组胺预先作用可明显降低吗啡依赖的TM细胞经纳洛酮戒断时的cAMP超高水平,同时明显升高cGMP水平,使细胞内增大的cAMP与cGMP比值减小。结论在吗啡(100μmol/L)长时程(48h)作用下,TM神经细胞内cAMP及cGMP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可能参与了吗啡依赖的形成与戒断过程,青藤碱可显著降低吗啡依赖细胞戒断时的cAMP超高水平,同时升高cGMP水平,使两者比值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鼠下丘脑结节乳头核(TM)组胺能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从新生鼠(24 h内)下丘脑后部分离出TM神经细胞,采用含有B27的Neurobasal Medium培养液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从新生鼠下丘脑中分离的TM神经细胞,在本实验条件下生长良好。原代培养7~9 d的神经细胞在形态上趋向成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培养的神经细胞呈组胺免疫反应阳性,为组胺能神经细胞。结论 新生鼠下丘脑TM神经细胞可进行体外原代培养, 它可作为研究中枢组胺神经系统的体外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D大鼠的朝向行为是否受多模态信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声-光组合信号组和单独的声信号组,分别给予单模态信号和具有不同空间方位差别的声-光组合信号,观察大鼠的朝向行为.结果:当给予的声-光组合信号空间方位一致时,较单独光信号引导动物寻找隐藏平台的反应时间显著缩短,正确率提高,表现出明显的听-视整合效应.这种整合效应在光信号强度较弱时更为明显,其增强效应达到(87.3±8.5)%,明显高于光信号较强时的增强效应(27.6%,P<0.05).结论:行为学的实验结果符合多模态整合规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毒素(LPS)对鼠肺和肠微血管及体外培养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凋亡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1)观察内毒素血症时大鼠肺、肠组织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2)观察LPS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通透性的影响。(3)观察LPS对体外培养HUVEC凋亡的影响,从而探讨凋亡在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结果(1)在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中,5ms/ks和10mg/kg LPS均可造成肺、回肠组织伊文氏兰含量增加(P〈0.01或0.05)。(2)100μg/ml LPS可显著增加体外单层HUVEC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P〈0.05或0.01)。(3)LPS可引起的体外培养内皮细胞的凋亡。结论(1)LPS能迅速提高体内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而LPS作用后6h肠微血管通透性开始增加。(2)LPS可剂量依赖性的引起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3)细胞凋亡可能是引起内毒索血症时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简称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将100例肝衰竭采用人工肝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服务模式。实施12个月(2015年2月~2016年2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可以降低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精神障碍,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其发病机制与各种神经递质系统的失调有关。组胺H3受体及拮抗剂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独特且关键的作用,可以作为重要的药物干预靶点。目前,H3受体拮抗剂/反向激动剂对改善精神疾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结论不一致。因此,本文对组胺能H3受体及其拮抗剂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中的作用作一阐述,并对H3受体及其拮抗剂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治疗中的潜在用途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组胺对大鼠脑皮质内血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胺对大鼠脑片皮质内血管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1和H2受体在大鼠脑皮质内血管的表达。采用鉴别干涉对比显微镜观察大鼠脑片额叶皮质血管,实时检测和记录组胺引起的血管内径变化。为观察组胺对脑皮质内血管的收缩作用是否与组胺H1、H2受体有关,用H1受体拮抗剂苯海拉明和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预处理脑片,再观察组胺的作用。结果H1受体和H2受体在脑皮质血管壁呈免疫反应阳性。组胺产生浓度依赖性血管收缩,血管收缩率从(1.48±0.67)%到(32.91±7.91)%。除在高浓度(30、100μmol/L)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各浓度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苯海拉明预处理脑片,组胺没有引起血管变化。用西咪替丁预处理脑片,组胺仍引起血管收缩,各浓度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单纯加入组胺相比,在10和30μmol/L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组胺可引起脑皮质内血管的收缩,其机制是通过H1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与医学学科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琼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4):195-197
介绍了信息技术整合的概念,讨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研究了信息技术与医学学科的整合,指出了目前整合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20.
临床医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课程整合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调研国内外课程整合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试点,对学校4个年级10个班的五年制、七年制医学生制订并实施了课程整合“三步走”方案,并于实施后召开了教师、学生座谈会,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学生考试成绩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改革的师生对课程整合的总体评价予以充分的肯定,实施课程整合班级的学生各学科的考试成绩与普通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通过专家追踪观察,课程整合班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和临床诊治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班学生。整合课程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医学生循证医学理念的建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