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4~5天)和晚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9—10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在ICU行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呼吸机治疗时间〉48小时,且插管前无肺部感染,均预期行气管切开,入ICU即行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将这些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予早期气管切开,对照组予晚期气管切开,观察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7天、14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差异。结果: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建立人工气道7天、14天观察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天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予早期气管切开可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对远期预后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严重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预后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68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分为强化组(n=38)和对照组(n=30).强化组控制血糖在4.0~6.0mmol/L,对照组血糖水平控制在8.0~11.1 m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日平均血糖、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强化组的病死率(18.4%)低于对照组(40.0%)(X2=3.877,P<0.05);强化组存活病例日平均血糖、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低丁对照组(P<0.05);强化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血培养阳性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胰岛素方法治疗严重胸部创伤患者,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ICU1住院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经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创伤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30)及对照组(n =3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微创手术,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患者的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膝关节创伤患者,经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可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在急诊抢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行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50例分为光棒组(A组,n=25)和直接喉镜组(B组,n=25)。根据 Mallampati分级气道分为Ⅰ~Ⅳ级,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各组患者镇静药使用率、使用量,记录各组首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镇静药用药率、用量均低于B组;A组Ⅰ~Ⅱ级首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 组首次插管成功率(84%)较B组(76%)高( P<0.05);A组Ⅲ~Ⅳ级插管时间(58.2±8.6)s短于B组(88.4±11.2)s ( P<0.01);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光棒引导插管操作简便、插管时间短、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高龄及困难插管患者,值得在临床急救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郑树林 《中外医疗》2014,(33):102-103
目的: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创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跟踪62例该院住院并且已经进行过气管切开治疗的重度颅脑创伤患者。按照气管切开的先后,把62例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早期组29例(≤8 d),晚期组33例(>8 d),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病死率、基本治愈率和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已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早期组重度颅脑创伤患者的病死率为13.7%,基本治愈率27.5%,晚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5.1%,基本治愈率为2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HAP发生率37.9%(11例)、抗生素使用时间为(8.7±4.6)d、住院时间(12.2±5.5)d、住院费用(3.12±1.28)万元。晚期组的HAP发生率63.6%(21例)、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5.9±9.4)d、住院时间(18.8±7.3)d、住院费用(7.24±1.32)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创伤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和基本治愈率不受影响,但能使患者发生肺炎的几率下降,使得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大大缩短,可以节省在住院费用上的支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性应用。方法将58例高危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nCPAP组30例.生后2h内预防性应用nCPAP,PS组28例,生后2h内预防性应用PS。结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病死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使用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及氧气使用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CPAP组气胸的发生率较PS组高;其他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nCPAP的应用是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另一良好选择,但需重视并积极预防nCPAP导致的气胸。  相似文献   

7.
占乐云  覃兆军  周文  刘婷婷 《广东医学》2016,(15):2284-2286
目的:评价一次性气管插管用引导管芯(国家专利)用于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患者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20~65岁,体质指数21.2~28.6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Cormack&Lehane分级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C组和D组。 C组采用普通管芯引导气管插管;D组采用气管插管引导用管芯(专利产品)引导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后插管前(T0)、插管后1 min(T1)、3 min(T2)及5 min(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及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计算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及气管插管总成功率。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T2时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增快(P<0.05);与T1时比较,两组患者T3时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减慢(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气管插管时间减少、插管次数减少、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总成功率均增加(P<0.05),患者口咽黏膜出血及气管导管拔出后24 h内咽喉痛发生率均降低(P<0.05)。结论一次性气管插管用引导管芯可提高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曾彬  吴倩  邓秀云  梁萍 《重庆医学》2016,(3):401-403
目的:把控气管插管操作环节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439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仅观察组应用气管插管操作核查表监督气管插管操作各环节,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26.2%,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P<0.01)。结论应用气管插管操作核查表可以从源头上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陈征 《中外医疗》2014,(12):86+88-86
目的:对重症脑卒中早期开放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在入院后立即将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对照组36例在出现血气指标降低或呼吸衰竭时建立人工气道,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肺部感染发生率、误吸率、病死率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与病死率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误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入院第3天时,观察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开放人工气道可促使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钟剑洪  刘妙雯  梁江惠 《广东医学》2016,(16):2424-2425
目的:探索儿科腹腔镜术中全麻使用喉罩及气管插管对于气道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实施全麻腹腔镜手术的患儿,按照麻醉实施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气管插管,对照组使用喉罩,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麻醉深度、术后气道恢复质量(低氧血症、感染、发热、咳痰、喘鸣及肺部啰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置入气管导管或喉罩时、手术开始后10 min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NT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观察组 NT 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患儿术后感染率及术后出现喘鸣症状观察组患儿分别为13.33%和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热、咳痰、肺部啰音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气管插管比较,小儿腹腔镜术中使用喉罩进行气道管理对于患儿气道刺激性小,术后感染率低,气道不适症状轻,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冲洗在抢救婴幼儿重症肺炎痰堵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治疗肺炎的基础上,对痰液黏稠,痰堵致呼吸困难的20例婴幼儿重症肺炎行气管插管冲洗、吸痰,开通气道,解除呼吸道阻塞。结果:20例患儿中痊愈19例,1例因就诊时间过晚,插管成功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气管插管冲洗可迅速开通气道,解除呼吸道痰堵,清理上、下呼吸道分泌物,是改善通气功能,纠正呼吸衰竭和进行辅助呼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吉乡  张戬 《海南医学》2004,15(7):24-25
目的 强调气管插管在急诊科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方法 对 41例严重创伤患者插管指征、方式、时机及影响插管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 (orotrachealintubation ,OTI)组成功 10例 ,8例插管失败 ,成功率 5 5 .6%( 10 18)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blindnasotrachealintubation ,BNTI)组成功 19例 ,4例插管失败 ,成功率 82 .6%( 19 2 3 )。结论 对急诊科严重创伤患者施行气管插管 ,能有效地保证气道开放和通气、保护气道减少误吸 ,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了基本的生命支持。提倡在急诊科强化此项急救技术的培训 ,使之成为所有急诊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气管插管吸痰对小婴儿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婴儿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儿80例随机分为nCPAP+气管插管吸痰组(A组)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组(B组)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A组采用nCPAP给氧治疗联合气管插管吸痰,B组采用婴儿型呼吸机机械通气。观察血气分析动态检测,治疗效果、平均呼吸支持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儿在改善通气有明显效果,能取得纠正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但弱于B组改善通气效果。两组治愈率相似,两组呼吸支持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相近;治疗费用A组低于B组,经统计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CPAP+气管插管吸痰治疗小婴儿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安全有效,技术要求较低,容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气管插管术在238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爱云 《中外医疗》2009,28(27):15-16
目的分析紧急气管插管术成功的方式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实施238例紧急气管插管术的回顾分析。结果238例中无需药物诱导直接气管插管54例,快速静推地西泮诱导后气管插管184例。经口气管插管195例,经鼻气管插管43例。总插管成功236例,成功率99.4%。一次插管成功220例,成功率94.5%。插管失败2例,失败率0.6%。并发症发生率6.2%。结论提高紧急气管插管成功的关键是:制定明确的急诊插管适应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精练插管方法;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评估气管插管困难程度,掌握气管插管的技巧,熟悉气管插管失败后的挽救措施;预防气管插管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早期持续气管插管抢救重症药物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经验,旨在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尽早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迅速以便携面罩呼吸器接纯氧辅助呼吸以改善缺氧状态,赢得插管时机,然后选用呼吸机支持呼吸,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作适当调整,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适当应用镇静药物,把握插管留置时间及拔管指征。结果本组53例抢救成功率81%。结论早期持续气管插管抢救重症药物所致呼吸衰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但须强调在插管成功后,除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相应处理外,加强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金华  姚小军  陈军 《安徽医学》2015,36(11):1381-1383
目的:探讨 TruviewTM EVO2光学喉镜与普通喉镜在抢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需行紧急气管插管救治的呼吸衰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光学喉镜)和对照组(普通喉镜)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声门暴露 C/ L 分级、一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操作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气道声门暴露C/ L 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而Ⅲ~Ⅳ级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75%,SpO2最低下降值范围分别为93.75%和(97.98±1.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和(91.26±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气管插管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ruviewTM EVO2光学喉镜具有插管成功率高、声门显露好的特点,适用于呼吸衰竭抢救。  相似文献   

17.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of the trachea is a rare tumor. This investigation reports on a case of a 67-year-old male with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in the lower 1/3 of the trachea.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intermittent coughing and hemoptysis lasting for 1 month. The preoperative investigation revealed an intraluminal polypoid mass in the posterolateral trachea with 75% stenosis of the tracheal lumen. A rigid bronchoscop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irway before surgery, and the tumor was mechanically resected using the tip of the rigid bronchoscope just before intubation. Finally, the tumor was completely removed, and the airway was successfully reconstructed. At 6 months after surgery with no 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the patient was free of diseas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快速诱导经口旋转盲探气管内插管法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3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气管插管全麻、麻醉前预测为困难气管插管患者60例,根据Cormack-Lehane分级分为两组,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和Ⅳ级为困难气管作为盲探组(25例),采用旋转盲探插管法;Cormack-Lehane分级Ⅰ级和Ⅱ级作为明视组(35例),采用Macintosh喉镜常规插管法。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及气管插管后5 min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后咽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明视组比较,盲探组在气管插管总时间、1次成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0%;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后和插管后5 min的SBP、DBP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管插管即刻SBP、DBP无显著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后比较,气管插管即刻的SBP、DBP和HR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O2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咽喉并发症。结论快速诱导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法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吸痰管导引经鼻气管插管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淮北矿工总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78例,采用吸痰管导引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观察插管成功率及插管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70例一次插管成功,成功率90%,插管时间20~60 s,4例患者在气管插管钳帮助下插管成功,3例患者改经口气管插管,1例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失败,改气管切开。3例患者出现鼻腔少量出血,很快自行停止,无喉痉挛、严重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大咯血、心跳骤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吸痰管导引经鼻气管插管能快速、简便、安全地建立人工气道,有较高的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改良逆行气管插管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伴有困难气道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逆行气管插管法进行救治,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进行抢救,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插管成功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能够明显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插管并发症,明显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