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全髋置换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EX)
后围拔管期及苏醒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拟行全髋置换
择期手术、ASA Ⅰ~Ⅱ级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DEX组,每组20例,
术毕前30 min各组患者分别静脉泵注0、0.5、1.5和2.5 μg?kg-1 DEX,10 m
in内泵注完毕。观察并分别记录各组患者用药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及拔管后3 min
(T3)各时间点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HR)和心肌耗氧量(MCO),同时记录苏醒时
间(t1)、拔管时间(t2)以及术后30 min(Ta)、术后35 min(Tb)、术后40 min(Tc)
3个时间点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T3时间点,DEX低剂量组患
者SBP、DBP、HR及M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中、高剂量组患者上述指标
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EX高剂量组患者拔管时间(t1)、苏醒时间(t2)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EX高剂量组患者OAA/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其他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5 μg.kg-1DEX能稳定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维持OAA/S。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全身麻醉手术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良好,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0.2μg/kg组(D1组)、右美托咪定0.6μg/kg组(D2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D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静脉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2μg/kg、0.6μg/kg,1.0μg/kg、生理盐水20mL。观察各组间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并比较各组出现心血管异常反应情况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结果:4组患者麻醉前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D1组、D2组、D3组拔管后1分钟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5.22±13.65 mmHg,106.66±18.87 mmHg,100.76±18.08 mmHg,98.33±14.38 mmHg;C组、D1组、D2组、D3组拔管后1min心率分别为92.35±19.71次/min,83.92±15.56次/min,71.64±15.56次/min,71.88±11.74次/min。D2、D3组拔管后1分钟心率、血压均低于C组(P〈0.05),D1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下降的趋势(P〉0.05)。D3组发生心动过缓12例,高血压16例,低血压12例;C组发生心动过缓3例,心动过速16例,高血压18例;D1组发生心动过缓4例,心动过速8例,高血压4例;D2组发生心动过缓4例,高血压2例,低血压1例。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抑制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心率、血压的异常升高反应,剂量以0.6μg/kg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2例老年高血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麻醉诱导前静脉微量泵入右旋美托咪定,对照组则微量泵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泵入前后、手术前后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HR、SBP值泵药后各时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泵药后15min时点两组患者DBP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开皮后10min和30min时点实验组H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BP值在开皮后30 min时点和手术完毕时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SBP值在开皮后30 min时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期间的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4.
叶伟光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15,37(8):739-741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行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年龄65~75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在手术关胸前15 min经静脉微量泵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和等容量生理盐水,输注时间为15 min.于给药前(T0),给药后5、10、15 min(T1-3),拔管前1 min(T4),拔管即刻(T5),拔管后3、5、10 min(T6-8)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指数(CI),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Ramsay评分.结果 观察组T2、T3的MAP、HR、CI较T0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T5、T6、T7的MAP、HR、C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减轻老年患者双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对麻醉苏醒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胥亮  龙丰云  葛亚丽  高巨 《吉林医学》2011,(34):7260-7262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分级3~4级择期神经外科血管瘤手术患者,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DSA介入栓塞治疗,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实验组),A组常规麻醉诱导与维持,B组先在10 min内静脉泵注负荷量右旋美托咪定1μg/kg(如患者年龄>65岁则负荷量为0.8μg/kg),然后以0.2~0.6μg(kg.h)速度持续泵注并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术毕拔管后或出DSA室前停用右旋美托咪定,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对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即时、术毕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结果:A组:与基础值[MAP(105.2±25.7)mm Hg(1 mm Hg=0.1333 kPa),HR(89.7±16.4)次/min]比较,气管插管即时[MAP(128.6±23.9)mmHg,HR(97.9±18.4)次/min]、术毕拔管时[MAP(131.5±22.3)mm Hg,HR(98.7±19.9)次/min]的MAP及HR均有升高(P<0.05);B组:与基础值[MAP(102.9±27.4)mm Hg,HR(86.9±17.6)次/min]比较,各时段MAP、HR[气管插管即时MAP(109.1±26.3)mm Hg,HR(88.2±17.7)次/min;术毕拔管时(MAP 110.4±19.8)mm Hg,HR(89.5±18.3)次/min]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A组气管插管即时、术毕拔管当时的MAP及HR与B组比较均有升高(P<0.05),各时段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心脑血管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能有效地减少麻醉诱导和拔管期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术后 患者90例,随即分成3组(n=30):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EX组)、盐酸咪达唑仑组(MID组)、对照组(C组)。术前10 min停 用所有麻醉药,同时DEX组首先给予负荷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1 μg/(kg.h),静脉泵入10 min,继以0.3 μg/(kg.h)的速度 持续泵入至术后20 min;MID组首先60 s内静脉给予盐酸咪达唑仑0.5 mg/kg,继以0.04 mg/(kg.h)的速度持续泵入至术 后20 min;C组无干预措施。记录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时、拔管后10 min、拔管后1 h患者Ramsay评分、 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自主呼吸的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DEX 组不影响唤醒及拔管,MID组有苏醒延迟(P<0.05);与C组相比,DEX组与MID组均可获得良好镇静,Ramsay评分控 制在2~4分;DEX组与MID组的心率、血压平稳,而MID组对呼吸有明显抑制(P<0.05);DEX组明显减少术后寒战、恶 心、呕吐的发生。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全身麻醉围拔管期,不影响唤醒及拔管时间,能够抑制异常的血压 升高及心率增快,而且减少躁动、寒战、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从而改善麻醉后的复苏。  相似文献   

7.
袁川  李红兵 《河北医学》2014,(11):1818-1821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麻醉镇静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全麻诱导前10min持续静脉微量泵入右美托咪定0.3μg· kg-1· h-1,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入室时(T0)、插管前1min(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2min(T3)、拔管前1min(T4)、拔管后2min(T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RSS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胶体入量、术中晶体入量、术中尿量、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T4、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较T0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1时SBP、DBP、HR较T0时均下降,但是T2、T3、T4、T5时SBP、DBP、HR较T0时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0、T1时SBP、DBP、HR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T2、T3、T4、T5时SBP、DBP、HR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T4和T5时RSS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能抑制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插管等应激反应,提供适当的镇静作用,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提高气管拔管安全性。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麻醉恢复室苏醒期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不同时间点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RSS镇静评分、躁动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二组手术一般情况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SBP及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即刻(T3)和拔管后(T4、T5)HR、SBP及DBP水平较拔管前(T1、T2)显著增高(P〈0.05),拔管后20min(T6)恢复至拔管前(P〉0.05)。二组T1、T2、T6时间点HR、SBP及DBP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及T5时间点对照组HR、SBP及DBP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各时间点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T5及T6各时间点RSS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T5时间点RSS镇静评分明显高于T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与对照组的40.00%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给予适量右美托咪定,能维持拔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躁动发生率,可有效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盆腹腔开放性手术的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术毕前30 min A、B 2组患者分别采用静脉微量注射泵泵注0.5μg.kg-1右美托咪定和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的HR、SBP、DBP、SpO2及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有无躁动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为(123.0±15.2)min,B组为(125.0±12.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 A组患者的SBP、DBP、HR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 2组患者的SpO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躁动(1-3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结论术毕前30 min静脉微量注射泵泵注0.5μg.kg-1右美托咪定,...  相似文献   

10.
姜波 《当代医学》2016,(30):28-29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实施子宫切除术患者66例,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用生理盐水,观察组34例用右美托咪定,统计2组麻醉药物的用药量,以及右美托咪定给药前(T0)、术前腹膜子宫打开操作开始时(T1)、子宫操作开始10 min(T2)、20 min(T3)、30 min(T4)、子宫切下时(T5)以及后腹膜缝合结束时(T6)的HR、SBP、DBP水平,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含量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测量。结果对照组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以及手术时间分别为(40±6)μg(、1.11±0.20)mg、(425±115)mg、(92±13)min,观察组则分别为(30±5)μg、(0.80±1.13)mg、(325±120)mg、(94±9)min,观察组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T5血压高于对观察组,T1~T5 HR快于T0,对照组T1~T5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含量以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观察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子宫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DEX)对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 7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术毕10 min时静脉泵注DEX 0.5 μg/kg 10 min,对照组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同时间泵完.比较2组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术毕清醒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记录气管拔管前患者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1 ~4 h舒适评分(BCS)及痛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2组患者术毕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泵注DEX后心率有所减慢(P< 0.01);对照组气管拔管时患者呛咳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且心率、血压升高(P< 0.05~P< 0.01);对照组术后1~4 h BCS评分低于观察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P< 0.01).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拔管期间应用DEX可获得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沈勤  肖建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3):294-295,29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全麻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Dex组(D组)与芬太尼组(F组)。D组手术前10 min开始用微量泵泵入Dex直至手术缝皮时停药,F组在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观察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并记录患者苏醒期恶心、呕吐、嗜睡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F组(P0.01);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也显著少于F组(P0.01)。结论:Dex可以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且没有呼吸抑制,用于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后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90例,年龄28—55岁,体重56~74kg,ASAI-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右关托咪啶组(n=45)。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置入尿管。右美托咪啶组关腹前经静脉输注右关托咪定0.5μg·kg^-1(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10min注射完毕),对照组输注20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关托咪啶组麻醉苏醒期MAP降低、HR减慢,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旋关托咪啶可减少全麻后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美托洛尔预防高血压病人气管拔管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注射液在预防高血压病人气管拔管心血管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32例全麻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美托洛尔组手术结束前约15分钟静注美托洛尔注射液0.05mg/kg,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2~5ml,比较两组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指标。结果:对照组在拔管前1min至拔管后10min与基础值相比心率显著增快,血压显著增高,美托洛尔组无明显变化,且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拔管前1min和拔管后1min与基础值相比心输出量显著增高,美托洛尔组无明显变化,且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气管拔管可引起高血压病人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不良反应,拔管前静注美托洛尔0.05mg/kg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胃癌手术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反应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20例。分别于手术结束前20 min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D1组)、0.1 mg/kg(D2组)、0.2 mg/kg(D3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2 ml(N组)。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拔除气管导管前吸痰时(T1)、拔除气管导管时(T2)、拔出气管导管后5 min(T3)、拔出气管导管后10 min(T4)的平均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拔管质量评分和术后躁动评分,采用语言描述评分法(VRS)评估拔管后5 min时的疼痛程度。结果:D1组T1~T3、D2组T1 和T2、 D3组T1及N组T1 ~T4时患者的MAP均较T0升高(P<0.05~P< 0.01),D1组和N组T1 ~T4、 D2 组和 D3组T1 ~T3时患者的HR均较T0明显加快(P<0.01)。D2组T1 和T2、D3组T1 ~T4时患者的MAP均低于N组(P<0.05~P<0.01),D2组T1 和T3、D3组T1 ~T4时患者的HR均低于N组(P<0.05~P<0.01)。D3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延长(P<0.01),D1组、 D2组和N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D2组、D3组拔管质量评分均优于N组(P<0.01),且D2组优于D1组(P<0.01);D2组躁动评分优于N组和D1组(P<0.01);拔管后5min时的VRS评分:D1组、 D2组、D3组均优于N组(P<0.05~P<0.01),且D2组、D3组均优于D1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地佐辛可减轻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反应,且0.1 mg/kg地佐辛能有效抑制苏醒期躁动,对呼吸及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在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64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
为A组(41例)、B组(43例)、C组(40例)和D 组(40例),A、B、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时给予0.05、0.10、0.20 μg·kg-1·min-1泵注瑞芬
太尼直至拔管,D组拔管前不给任何药物。观察患者麻醉前(T1),拔管时(T2)和拔管后1 (T3)、3 (T4)、5 min(T5)时的血流动力学
变化,苏醒时间及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各组在T2、T3时段的SBP、DBP及HR显著高于T1时段(P<0.05),A、B、C 3组显著低
于D组,且B组和C组显著低于A组(P<0.05)。各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和B组恶心呕吐、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0.10 μg·kg-1·min-1瑞芬太尼应用于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最佳,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后路内固定加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经伤椎椎弓根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08年2月应用后路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T113例,T1221例,L123例,L29例。结果56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个月)。术前椎管占位25%-75%(平均37%),椎体压缩40%-70%(平均56%),cobb角21.5°-42.3°(平均29°)。术后椎管内占位5%-20%(平均13.6%),椎体高度65%-98%(平均82.5%),cobb角3.1°-9.3°(平均5.6°)。长期随访术后cobb角丢失〈1°,椎体前缘高度丢失〈2 mm。结论后路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人工骨植骨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方法,与单纯前、后路内固定手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曲马多对全身麻醉苏醒期和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苏醒期静脉注射曲马多对全身麻醉苏醒、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患者120例,按随时平均分为C组(对照组)、T组(研究组),两组在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曲马多(2mg/kg)稀释液5ml,在2min内注射完毕,3min后减浅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速度,气管拔管反应及全麻并发症。结果:两组在完成指令性动作和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上无差异;但在拔管时C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显著高于T组;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PO2),拔管时即刻C组低于T组,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C组亦低于T组,但无统计学意义;T组并发症显著少于C组。结论:在全身麻醉苏醒期应用一定剂量曲马多不影响患者苏醒,不抑制呼吸而且可以抑制气管拔管反应并有助于减轻苏醒后疼痛,减少全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利用注药型气管插管注射表面麻醉药对咽喉气管内实施表面麻醉对患者苏醒拔管期应急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注药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5~54岁,BMI 22~26 kg/m2,在手术结束前约20 min停止麻药时随机分为试验组(注药组,n=20)和对照组(非注药组,n=20).试验组注射1%丁卡因共1.5 ml(声门上0.5 ml、声门下1 ml),对照组不注药.观察并测定患者苏醒拔管期间的应激反应参数.结果 与T0相比,拔管前5 min、0 min和拔管后0min、5 min,试验组SBP分别升高10%(P< 0.05)、12%(P< 0.05)、12%(P< 0.05)、4%(P>0.05),对照组分别升高24%(P<0.01)、26%(P< 0.01)、31%(P< 0.01)、8%(P<0.05),组间相比P<0.05 ~ 0.01.HR变化,与T0相比,拔管前后试验组基本没有变化,对照组T1、T2、TO分别升高24%(P< 0.01)、34%(P< 0.01)和40%(P<0.01),组间相比P<0.01.拔管后(T3)患者E、NE和Cor血浆水平试验组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围拔管期试验组患者呛咳、挣扎、呕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发生率低(P<0.01).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苏醒拔管期的气管咽喉内表面麻醉,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身心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