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我院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外科经验。方法:29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全麻后行右第四前肋间小切口,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行右心房封堵房间隔缺损。结果:28例封堵成功,术后复查未见分流,1例封堵失败改体外偱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结论: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可靠,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疗效.方法 全组17例患者,年龄7~56岁.ASD直径14~36 mm.均在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隙胸骨旁2~3 cm小切口进胸,在经食管心脏彩超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7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4.3±16.3)min,术中失血量(33.6±9.5)mL,全组无死亡.术后3~6 d恢复后出院.随诊3~16个月,B超示封堵伞没有残余漏,没有移位,心功能较术前改善显著,肺动脉压下降明显.结论 经胸壁微创非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简单、难度小、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导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可行性及作用。方法:32例ASD病人,年龄3~59岁,平均20±15.6岁,术前用GE VIVI7D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胸测量ASD的大小及周缘。ASD封堵术中监测封堵整个过程,封堵器的牢固性,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结果:术前用TTE测量的ASD最大径4~32mm,平均16.7±6.3mm,选用的封堵器是8~40mm,平均24.48±7.3mm,TTE测量的ASD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r=0.94,P〈0.001)。所有ASD病人封堵器固定牢固,无脱落。结论:TTE可准确测量ASD的大小,是指导ASD封堵的可行、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敏  巩固  董辉  张英民  熊利泽  邵继风 《医学争鸣》2002,23(15):1439-1439
0 引言 经胸非体外循环治疗房间隔缺损是近来兴起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新技术 [1 ] .它是指经右胸壁胸骨第四肋间2~ 3cm的小切口入胸 ,在食道超声心动图的监视下经右心房置入一圆形或椭圆形闭器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 .该手术方法具有微创、切口小、无体外循环、不断胸骨、患者损伤小 ,恢复快等特点 .我院自 2 0 0 0 - 0 4至今采用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6 0例 ,临床效果满意 ,现将其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6 0 (男 2 6 ,女 34)例 ,ASA II级 ,年龄 2~ 6 1平均 (18.2 9± 13.6 7)岁 ,体质量 1.1~ 75…  相似文献   

5.
韩冬 《海南医学》2007,18(6):84-84,10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发病率的10%-20%左右[1],既往多在开胸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修补及导管介入封堵,但存在手术创伤大,介入封堵手术适应症窄等不足,为弥补这些不足,在两者的基础上产生了外科封堵技术,2005-2006年我科对30例房缺患者采用该技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1-4],其在一定范围内替代了心脏直视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内许多医院又相继开展了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微创继发孔ASD封堵术[5-6]。我院自2001年开展了经导管继发孔ASD封堵术,并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ject,ASD)的临床经验,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23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单纯继发孔AS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胸微创封堵术9例(A组),行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14例(B组)。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23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A组1例术后3小时封堵器脱落,换用大号封堵器后再次封堵成功;B组1例术后胸腔内大出血再次开胸止血,1例伤口出现排骨蜡反应。A组在手术时间、总出血量、ICU时间、术后带气管插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B组(P〈0.05)。23例患者经1~10个月随访,均无死亡及残余分流。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ASD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吴惠宁  罗菊霞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9):820-821,I0002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筛选及监测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经胸超声检查筛选ASD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封堵中央型ASD69例,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超声检测。术前以二维超声为主,多切面观察缺损部位、大小及与周边情况,剑下双房心切面尤为重要;术中超声监测封堵全过程,指导封堵器位置、大小的确定,残余分流及瓣膜反流的显示;术后即可观察评价封堵疗效。结果经胸超声测量ASD大小与术中球囊导管测值大小接近,选用封堵器直径通常较所测缺损值大约4mm,若缺损断端较软,则应适当加大封堵器直径。66例术中显示无过隔血流;2例封堵器腰部微量残余分流,宽约2mm左右,较术前明显好转;1例封堵器脱落行急诊开胸手术治疗后痊愈。68例病例3个月后复查,肺动脉压及房室腔内径明显改善,残余分流消失。结论经胸超声术前筛选、术中监测、术后即刻疗效评价及随访对ASD封堵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导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作用。方法:30例继发孔型ASD患者术前均采用彩色多普勒TTE加自然组织谐波功能经胸测量各切面ASD大小,监测封堵过程、封堵器的牢固性及彩色多普勒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封堵器释放后测量其腰部大小并与术前测ASD最大径比较。结果:用TTE术前检查ASD最大径为7mm~30mm(平均18.5mm),选用封堵器10mm~38mm(平均24mm),释放后封堵器腰径7mm~30mm(平均18.5mm)。TTE测量ASD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除1例封堵器移位改为经胸手术外,其余患者封堵器固定牢固、无脱落。结论:TTE可以较准确测量ASD大小,是指导ASD封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进行对比.方法 经超声心动图和临床表现诊断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采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者23例,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者19例,进行年龄、性别、体重、NYHA心功能分级、住院天数、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输血量、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住院天数、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更短,输血量、引流量更少,但是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治疗中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我院收治的 ASD 患者,A 组为经导管封堵术,B 组为经胸微创封堵术,C 组为胸骨正中切口修补术。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残余分流以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相比 B 组与 C 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B 组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治疗 ASD,而经导管封堵术相比其他两种术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经导管封堵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胸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80例为研究组,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112例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封堵成功79例,失败1例,成功率98.8%;对照组封堵成功109例,失败3例,成功率97.3%。研究组术后有3例残留少量心包积液,其余无其他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发现1例股静脉血栓,1例穿刺处血肿,5例少量心包积液。所有病例随访1年,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右房横径、右室横径及肺动脉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三尖瓣反流面积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使用的封堵器大小与超声心动图评价的ASD最大径呈正相关(r=0.940,P<0.01),对照组使用的封堵器大小与超声心动图筛选的ASD最大径亦呈正相关(r=0.928,P<0.01),研究组的相关性略高于对照组。结论: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治疗效果不亚于经导管封堵术,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经胸微创封堵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Cochrane图书馆(CL)、生物医学与药理文摘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 以“房间隔缺损、体外循环、外科手术、经胸封堵”为检索词,检索范围为建库至2017年9月;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报道,1 018 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2种手术方式在成功率、病死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相当。经胸微创组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传统外科手术(P<0.01);但经胸微创组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高于传统外科手术组(P<0.05)。结论经胸微创封堵较传统外科手术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安全、有效地治疗ASD。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患者术后均在ICU行心肺功能监测和护理,密切观察封堵伞脱落或移位征象,并观测术后间隔血栓形成的可能.结果:41例患者,封堵成功39例,2例封堵不成功,经对症治疗及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精心护理可尽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燕 《吉林医学》2011,(33):7100-710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动图(TTE)在经心导管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ASD患者应用TTE行术前筛选、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结果:16例患者在TTE监测指导下全部封堵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TTE在术前病例筛选、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以及术中实时监测和术后疗效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胸小切口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新方法,不需要正中开胸或侧开胸,也不需要体外循环,无辐射,只需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开一个3cm左右的小切口,在超声的引导下经胸送入一个封堵器,将房间隔缺损封堵住即可。我院于2006年7月在辽宁省首次开展并成功完成了2例经胸小切口微创房缺封堵术,2名小患者均于手术后第5天康复出院。此手术术后并发症极少,易于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婴幼儿多发性房间隔缺损(ASD)经胸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多发性ASD患儿,经右侧胸骨旁微创小切口显露右心房。在术中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指引下,测量ASD的大小及数目、孔间距,并据此选择合适类型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TEE引导封堵器的套管经房间隔缺损进入左房并对多发性ASD进行封堵,术后即刻评价封堵器治疗多发性房间隔缺损的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采用1个封堵器封堵多发性ASD成功。术后即刻TEE检查所有患儿封堵器位置良好,封堵器无变形、移位和脱落,多发性ASD无残余分流,心脏瓣膜功能不受影响。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多发性ASD是安全、有效的技术,TEE对病例和封堵器的选择及术中引导和监测、术后随访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0 引言 目前临床治疗心脏房间隔缺损主要经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缺损 ,或采用封堵器心导管封堵缺损两种方法 .外科手术效果好 ,但创伤大 ,恢复时间长 ;心导管封堵技术创伤小 ,但操作复杂 ,出现意外情况处理困难 .我们于 2 0 0 0 0 5 /2 0 0 2 0 4采用微创非体外循环封堵房间隔缺损的新术式治疗房间隔缺损 15 3例 ,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西京医院 2 0 0 0 0 5 / 2 0 0 2 0 4房间隔缺损患者 15 3(男 6 8,女 85 )例 ;年龄 2~ 6 4岁 ,体质量 12 .5~ 72 .0 (平均35 .6± 16 .2 )kg.房间隔缺损直径 5 .0~ 39.5mm ,其中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TTE)对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病例的选择和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方法:封堵术前对27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经胸彩色超声测量房间隔的前后径、左右径;房间隔残留端的长度;残留端组织距离房间隔顶部、距离主动脉壁的距离和三尖瓣、二尖瓣、上、下腔静脉口的距离。封堵术中封堵器释放的全过程,主要观察封堵器的房间隔缺损处的位置及张开是否正常、封堵器是否牢固、对瓣膜运动有无阻碍。封堵术后观察心房水平有无残余分流,封堵伞有无脱落,右房、右室、肺动脉内径有无变化,有无二尖瓣、三尖瓣返流。结果:TTE检测27例ASD封堵术患者,TTE测量房间隔缺损平均(14.71±6.42)mm,术后复查患者右房、右室内径缩小,心房水平分流消失。封堵器选择大于TTE测量值的4~6 mm。结论:TTE检查对于术前选择合适的ASD患者,选择ASD封堵器的大小,术中监测封堵器位置是否合适,术后观察有无残余分流,评价疗效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房间隔缺损的微创外科封堵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萧明第 《上海医学》2004,27(10):705-706
由于手术器械、内窥镜和导管介入技术的改进以及手术机器人的发明和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科技术逐渐进入徽创时代。以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的修补手术为例,除了传统的标准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外,还逐渐演变出胸骨正中、胸骨旁和右侧腋下小切口等手术方式;并且导管介入封堵和非体外循环的外科手术封堵技术也得到明显的改进和提高,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可靠性和安全性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