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介职业暴露的概念及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如:感染的危险因素、物理性危险因素、化学性危险因素及社会心理性危险因素。探讨临床护士的职业危险和防护措施:避免针刺伤、锐器伤、防止血源性传播,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减少暴力发生的诱因。增强防护意识,加强教育,提出防范措施,掌握预防缓解及技术,提高自我防护职业安全,预防职业危害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工作环境中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各种ICU中存在的有害因素,提出重在自我防护的相应措施。结果:充分认识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增强ICU护理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力求将职业危害降至最低限度。结论: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仅影响了护理质量,同时也影响到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避免伤害的方法在于积极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窥镜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危险,完善其防护措施.方法:分析内窥镜室医护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结果:内窥镜室医护人员职业损伤因素客观存在,健全规章制度,措施到位.结论:加强内窥镜室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增强自身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内窥镜室管理,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尽可能降低职业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人员面对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探讨针对性的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定制完善的防护制度,规范防范措施;营造护理安全文化,保证身心健康。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职业危险因素造成的伤害,保证护理人员身心安全。结论:充分了解妇产科护理人员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护护理人员免受危险因素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方法:分析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结果: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较多,要全面提高感染科护士的知识培训、自身防护意识,确保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麻醉复苏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麻醉复苏室护理人员的安全保障。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3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麻醉复苏室护理人员危险因素的暴露率高达80%以上,其中以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物理因素暴露率最高,分别为100%、90%和89%。在化学因素中,消毒剂和麻醉机呼出气的暴露率最高,分别为86%和89%;生物因素中呛咳的分泌物接触率为85%;物理因素中的锐器割伤和电损伤的发生率为79%和87%。结论:麻醉复苏室护理人员存在严重的职业危险因素暴露,对护理人员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隐患和干预措施。方法:分析造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隐患危害的因素。结果:医院改建了消毒供应中心,提高了对护理人员职业隐患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了职业安全管理,确保了护理人员健康安全。结论:增加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制定出一整套职业干预措施,让职业隐患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肿瘤放疗科护理人员潜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提高防范意识,维护自身的健康与安全。方法:随机选取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肿瘤放疗科的护理人员45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通过参考肿瘤放疗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的相关文献,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调查分为2次进行,第1次调查于2016年1月进行,统计护理人员在2015年月均遇到的危险因素。第1次调查结束后,加强护理人员安全防护意识的教育,大力开展防护工作方面的培训、指导与监督;然后于2017年1月进行第2次调查,统计护理人员在2016年月均遇到的危险因素。要求调查的45名护理人员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结果:第2次调查中,肿瘤放疗科护理人员受危险因素(电离放射、锐器损伤、噪音污染、化学药物、化学消毒剂、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的损害明显低于第1次调查(P0.05)。结论:应重视肿瘤放疗科护理人员潜在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意识与能力,以减少伤害事件的发生,保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9.
孙艳  张晓雯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5):114-115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中常见职业暴露危害的分析,使手术室护理人员能有效的得到防护。方法:找出职业暴露中的危险因素,提出应对防护措施。结果:对手术室工作中常见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应对防护能力得以提高,减少了职业暴露造成的危害。结论:重视和有效的职业防护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护理行业的独特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使得护理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危险中,因此发生职业损伤是护理人员所面对的主要危害。内镜室护士的主要职业损伤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感染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四个方面,针对这些职业损伤因素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和避免此类职业性损害是提高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内镜室护士应当强化自身的防护意识,确保职业安全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提出防护对策。方法:针对造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对策。结果:提高了护士对职业危害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了职业安全管理,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确保了护理人员的健康安全。结论:根据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合理的职业防护对策,让职业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急诊护士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结果:常见职业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化学性因素,机械或者物理损伤,病原微生物因素,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危害,身心健康方面。防护措施主要有:避免化学性损伤措施,针对物理损伤的防护措施,对病原微生物的防护措施,提高自身处事和心理素质。结论:充分认识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同时要作好相应防护工作,才能为急诊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急诊护士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结果:常见职业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机械或者物理损伤;病原微生物因素;化学性因素;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危害;身心健康方面。防护措施主要有:对针物理损伤的防护措施;对病原微生物的防护措施;避免化学性损伤措施;提高自身处事和心理素质;院方注意改善职业条件。结论:充分认识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同时要作好相应防护工作,才能为急诊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从针刺伤、锐器损伤、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社会身心危害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外科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针刺伤、锐器损伤、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社会身心危害等,对此提出防范对策,加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结论: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减少或消除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避免或减少有害因素对护士身心造成的危害,从而提高外科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5.
护理在救援医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又加之急诊科护士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与特殊性,使急诊科护士常暴露在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但其风险高,工作强度大,突发事件多,致使护理人员心理负担重,若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措施落实不严,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现将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探讨急诊护理人员在急诊救治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通过对职业暴露的强化教育和医疗废物的规范化处置,医疗操作程序的严格执行和重视个人标准预防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感染的发生,保证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介入病房护士职业安全的各种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分析介入病房护士职业安全的各种危险因素,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并提出各种相应措施进行防护.结果:各种职业安全危害减少,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增强,能有效得到防护.结论:通过提高防护安全意识,健全安全制度,进行人性化关怀,能促进医疗职业安全,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产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现状,为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控制提供必要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某妇产医院的200名护理人员,采用问卷形式,内容包括是否接受过职业防护培训、工作中有无防护措施、是否接触过传染病患者、是否在工作中受到过器械损伤、是否接触过化疗药物等,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5%的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职业防护措施培训;日常护理中,处理患者排泄物时采取防护措施的比例最高,占86.0%,进行生活护理时采取防护措施的比例最低,仅占24.5%;工作中接触过传染病患者的护理人员占88.0%。结论:妇产医院的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防护意识,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培训,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依然存在,因此应加强对妇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职业危害的防护方法,降低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加强宣教,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配备防护用品,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加强监管,执行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及普遍干预的管理体系。结果:通过采取措施,降低了护理工作人员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引起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因素,给予正确及时的防护措施,才能保护护理人员免受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为制定合理可行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妇产科特点及查阅相关文献,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妇产科护理人员危险因素的暴露率高达80%以上,其中以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物理因素暴露率最高,分别为100%、100%和95%。在化学因素中消毒剂的暴露率最高,为80%;生物因素中体液、血液的接触率为100%;物理因素中锐器割伤的发生率为80%。结论:妇产科护理人员存在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对护理人员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