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后复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查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中复发病人的患病情况及社会经济、人口学因素.结果 邵东县2 73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治愈后有61例复发,复发率为2.23%,60岁年龄组复发率最高,复发率为3.49%.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P<0.05),复发病例以农民最多,占91.8%,治愈后复发最多的是在初治后1~2年内,占31.15%,2年内复发者占57.38%,因症就诊者复发率高于转诊患者(x2=21.49,P<0.01).农村自然村居住人口数与结核病复发率没有显著性关联(x2=0.13,P>0.05),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数较多的村复发率高(x2=6.89,P<0.01),乡村医生不健全的村肺结核复发机会增加(x2=16.36,P<0.01).结论 控制初治涂阳肺结核治愈后复发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结核病控制的重点是农村农民,肺结核患者较多的村应高度关注,调整稳定基层防痨队伍,是做好结核病控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余姚地区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在余姚地区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计算该地区结核病患病率,分析患病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该次抽样调查共30 671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7例,其中菌阳肺结核13例,涂阳肺结核6例,全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283.7/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42.4/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19.6/10万。随着年龄的增大,肺结核患病率逐渐增加,且45岁开始后,患病率增加明显,60岁以上老人肺结核患病率增加更为显著。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菌阳肺结核病人、涂阳肺结核病人中男性占较大比例,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51.7%。87例肺结核患者家庭收入低于余姚平均水平的有68例,占78.2%。8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给予强化治疗后,2个月转阴67例,转阴率为77.0%,3个月转阴80例,转阴率为92.0%。结论:余姚地区结核病情依然严峻,活动性结核患病率较高,仍为耐药性结核病的高发区,以老年男性为主,因此当地应加强健康教育,呼吁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降低传染机会,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来控制结核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宁德市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和治疗管理情况,为结核病防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2015年结核病防治报表及相关资料.结果 宁德市2010-2015年登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共4 103例,平均登记率19.82/10万,登记率呈下降趋势;治疗满2、3月末痰菌平均转阴率94.5%(3 879/4 103),痰菌转阴率每年均保持在90%以上;平均治愈率93.0%(3 816/4 103),治愈率每年均保持较稳定水平,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成效显著.结论 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开展,促进了患者的发现与治疗管理,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应对防治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目的阶段性分析评价清镇市现行化疗方案对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适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市CDC结防门诊《结核病患者登记本》中2008—2012年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2月末痰菌转阴及疗效情况。结果2008—2012年涂阳肺结核治疗丢失率为4.5%(51/1145),其中复治涂阳患者丢失率高于初治涂阳患者。1 094例按初、复治方案治疗后,2月末痰菌转阴率90.8%,而2月末痰菌未转阴组治疗前痰菌阳性等级分组平均秩次高于转阴组。治疗前患者痰菌结果对2月末痰菌转阴有重要影响。"治愈组"与"失败组"痰菌阳性等级平均秩次类似。总治愈率为92.4%(1 011/1 094),初治涂阳治愈率(93.3%)高于复治涂阳(88.0%)。结论现行化疗方案在我市治疗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均能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讨胸腺五肽对耐药菌阳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和痰菌阴转率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耐药菌阳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开始治疗前3个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肌肉注射胸腺五肽(1 mg,隔日1次),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第9个月末的CD3+、CD4+、CD4+/CD8+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在治疗第3、5、7个月末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治疗组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治疗第3个月末治疗组肺部病灶显吸率41.18%(14/34)、空洞闭合率29.41%(10/34),高于对照组的17.65%(6/34)、20.59%(7/34);治疗第9个月末治疗组肺部病灶显吸率85.29%(29/34),高于对照组的61.76%(21/34)(P<0.05).结论 胸腺五肽可提高耐药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镇江市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镇江市传染性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总结防治工作经验.方法用人口标化方法,对镇江地区1992~2003年肺结核登记年报表、项目工作季报表、传染病疫情分析表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镇江市12年结核病年平均新登记率为43.21/10万、涂阳新登记率为7.20/10万、痰涂片阳性检出率为20.96%,未痰检率20.41%.涂阳登记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u=5.37,P<0.01),是女性的2.29倍,与年龄成正相关(r=0.9954,P<0.001),15~64岁人群涂阳病人占总数的79.2%.农民年平均新登记率(56.12/10万)是其它职业人群(16.22/10万)的3.46倍.结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仍然在农村,DOTS策略的全面实施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治涂阳肺结核治疗中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到本门诊治疗的5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划分A组(n=25,抗结核药)和B组(n=25,胸腺五肽+抗结核药),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结果:B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均显著高于A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应用到复治涂阳肺结核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对痰菌转阴、病灶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洪义 《现代保健》2010,(26):71-72
目的 观察和评价微卡治疗老年煤工尘肺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微卡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对照组),观察治疗致病菌转阴情况和空洞闭合情况.结果 3个月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6.7%和42.9%,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7.8%和48.6%,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空洞闭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7.2%和22.9%,6个月空洞闭合率分别为77.8%和54.3%,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卡能提高老年煤工尘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促进空洞闭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2008-2011年上海市黄浦区肺结核流行特征,为今后的肺结核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专报中,首管理单位为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核实、汇总;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黄浦区肺结核发病率和涂阳率递减,但2011年较上一年升高;男性肺结核发病率和涂阳率均比女性高,但女性疫情出现回升比男性早;肺结核患者平均年龄为(48.14±20.26)岁,男性发病年龄显著高于女性(P=0.001),70岁以上年龄段的发病率迅速上升;以每年7、8月为发病高峰,老西门社区发病率最高;目前病例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为主(53.98%),但健康检查方式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发病类型以新发病例为主,复发病例的涂阳率显著高于新发病例(P<0.01).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黄浦区肺结核疫情监测与分析,探索2011年疫情回升及女性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加强对肺结核防治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对肺结核患者,尤其是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复治涂阳肺结核应用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13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左氧氟沙星与阿米卡星结合治疗者作为对照组(60例),行左氧氟沙星与卷曲霉素结合治疗者作为研究组(70例),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免疫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3、6个月后转阴率55.71%、65.71%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8+、CD4+、CD3+和CD4+/CD8+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治涂阳肺结核经左氧氟沙星、卷曲霉素治疗后疗效显著提升,且免疫能力改善,可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648-4650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结核病防治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导出重庆市40个区县2008~2009年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个案资料,分析就诊延迟、发现延迟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30 845名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38.0 d,其中超过2周23 895人(占77.47%);发现延迟时间中位数为46.0 d,其中超过4周21930人(占71.10%).涂阳病人的发现延迟与职业、年龄显著相关.相较于其他职业,农民发现延迟时间更可能大于4周,OR=1.474 (P< 0.05);相较于年龄小于65岁的患者,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发现延迟时间更可能大于4周,OR=1.234 (P< 0.05).结论 重庆市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就诊延误、发现延误情况较严重,特别是农村老年结核患者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涂阳肺结核患者2个月强化期治疗后痰菌未阴转的影响因素以及早期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痰菌未阴转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涂阳肺结核患者87例,同时选取同期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并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早期血清HbA1c、FBG、HOMA-IR对强化期治疗后痰菌未阴转的预测价值。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涂阳肺结核组治疗后痰菌阴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清HbA1c、FBG及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有空洞及治疗前、2个月强化期治疗后血清HbA1c、FBG、HOMA-IR的高水平均是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未阴转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bA1c、FBG预测痰菌未转阴的AUC均明显高于HOMA-IR(P<0.05);HbA1c预测痰菌未转阴的敏感度>FBG>HOMA-IR,而HOMA-IR的特异度>HbA1c=FBG。结论早期、定期对血清HbA1c、FBG及HOMA-IR进行综合监测对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涂阳肺结核患者2个月强化期治疗后痰菌阴转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下的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患者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海河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临床路径管理下1 646例出院诊断为初治菌阳肺结核和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天数、是否手术、疾病转归、医疗付费方式、住院次数、住院年份和住院费用等信息。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1 646例患者中,男性1 263例(76.73%),女性383例(23.27%);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1 295例(78.68%),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351例(21.32%)。患者的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3 d(P_(25)~P_(75):10~15 d),住院费用中位数为12 007.61元(P_(25)~P_(75):9 397.20~15 540.99元)。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住院费用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住院天数(β=0.692)、年龄(β=0.209)、手术与否(β=0.103)和疾病转归(β=0.09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医院管理层面开展临床路径,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越长、年龄越大、进行手术、疾病转归为死亡的菌阳肺结核患者住院费用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呼伦贝尔市2011-2015年涂阳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做好本市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呼伦贝尔市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来源资料,分析患者来源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15年呼伦贝尔市共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2 193例,其中主动就诊者所占比例最高为41.86%;男女性患者比值为2.47,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44岁年龄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22.21%;全市登记涂阳患者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农牧民,占38.30%.结论 结防工作重点应放在农牧区,主要防治对象为青壮年男性.通过加强医防合作,加大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力度,以达到涂阳结核病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控制传染源,减少结核病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感染情况,探讨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10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肺结核筛查分析.结果 10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191人中,患肺结核39例,感染率为20.42%,传播率为39.00%;中心地区和边远地区患者家庭成员中的密切接触者感染肺结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P=0.032),而非家庭成员的密切接触者中感染肺结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2,P=0.47),以文化程度为文盲者传播率最高(57.14%),密切接触者中以文盲感染率为最高(33.33%;中心地区与边远地区涂阳患者的卫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4,P=0.0000),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9.48,P=0.0000).结论 涂阳患者随地吐痰不良卫生行为是造成密切接触者高感染率的根本原因,加强对密切接触者检测力度和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减少肺结核传播.  相似文献   

16.
权彩凤  陈冰  李曼丽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759-2760
目的 探索涂阳肺结核督导管理的新途径.方法 将12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督导管理的基础上采取网络通讯督导管理,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督导管理方式,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总体服药率、规则治疗率、2和3月末痰菌阴转率、满疗程转归情况.结果 干预组总体服药率为96.7%,对照组总体服药率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3.103,P<0.01).干预组规则治疗率90.0%,对照组规则治疗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5,P<0.05).干预组2月末痰菌阴转率93.3%,3月末阴转率95.0%.对照组2月末阴转率80.0%,3月末阴转率83.3%.2和3月末干预组与对照组的阴转率分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15和4.227,均P<0.05).干预组治愈率96.7%,对照组治愈率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70,P<0.01).结论 在常规督导的基础上开展网络通讯督导工作,是肺结核督导管理的新途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肺结核患者痰涂片与痰培养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592份痰标本,采用直接涂片萋尼染色法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法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涂片阳性率为11.9%,培养阳性率为12.7%。其中初诊涂阳率为12.8%,培阳率为15.8%;随访患者涂阳率为9.4%,培阳率为4.4%;初诊患者培阳率与涂阳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初诊患者涂阴培阳率为3.7%,涂阳培阴率为0.7%;随访患者涂阴培阳率为2.1%,涂阳培阴率为7.1%,涂阳培阴标本痰菌量为79.5%(31/39)在2+以下,77.4%(24/31)涂阳培阴出现在治疗第2、3月末的痰标本。随访患者涂阳培阴率明显高于初诊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3,P0.01)。培养和涂片联合检出阳性率为15.1%,其中初诊患者阳性率为16.5%,随访患者阳性率为11.5%。结论痰涂片和痰培养联合检测,可以大大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杆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涂阳肺结核病人痰菌量分布特征及对疗效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和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近年发现的625例涂阳肺结核病人痰菌分布及痰涂片阴转结果按性别、年龄、职业、初复治及有无空洞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病人痰菌含量高于女性,农民病人及肺部有空洞病人痰菌含量较高。肺部有空洞、痰菌含量高的初治涂阳病人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低,65岁-组(老年)初治涂阳病人满疗程痰菌阴转率低于15岁~64岁组。复治病人痰菌阴转率较低。结论肺结核病对男性及农民的威胁更大。在规范化疗的基础上,痰菌含量、肺部空洞、患者年龄对痰菌阴转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武平县"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实施效果,为推行新防治模式提供借鉴。方法对武平县2010~2016年结核病的报表及相关资料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6年武平县报告肺结核患者年均发病率为48.62/1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发病率为44.87/10万,均呈下降趋势(P0.01、0.05),与福建省整体趋势一致;初诊患者就诊率为3.64‰,查痰率为98.76%,涂阳患者满2个月痰菌转阴率为93.76%,涂阳患者治愈率为91.98%,活动性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3.26%,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追踪到位率为96.74%、总体到位率为98.46%,均高于结核病防治监控与评价指标的参考标准,也高于福建省的平均水平,但转诊到位率无明显优势。结论 "三位一体"防治模式充分发挥定点医院的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优势及疾控中心在组织监测、督导与管理方面的优势,达到高发现率、高治愈率及高治疗成功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因子变化和生命质量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确定肺结核综合防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温岭市结核病防治所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检测抗结核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干扰素γ、白介素2、白介素10和白介素18的水平,同时应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其生命质量情况,并分析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结核患者治疗2个月后干扰素γ和白介素2水平分别为(97.3±40.5)和(54.1±19.3)ng/L,均高于治疗前的(43.2±17.3)和(36.3±13.9)ng/L,白介素10和白介素18水平分别为(82.3±29.4)和(130.9±50.3)ng/L,均低于治疗前的(116.2±44.7)和(243.0±86.8)ng/L(均P0.05);治疗2个月后痰菌转阴患者的干扰素γ和白介素2水平分别为(109.8±35.4)和(58.1±18.7)ng/L,均高于痰菌未转阴患者的(50.4±16.3)和(39.0±13.3)ng/L,白介素10和白介素18水平分别为(77.3±24.2)和(107.6±33.6)ng/L,均低于痰菌未转阴患者的(102.4±32.9)和(221.3±69.2)ng/L(均P0.05);肺结核患者SF-36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分别为(70.14±23.07)、(45.32±21.69)、(67.42±18.26)、(61.28±26.34)、(49.32±16.85)、(57.64±12.46)、(64.71±11.31)、(52.83±20.47)和(512.25±132.57)分;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职业为农民、有债务负担和患慢性病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较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年人均收入≥20 000元、有医保、治疗2个月后痰菌转阴和治疗3个月后病灶吸收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较高。结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细胞因子水平增高,但生命质量较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年人均收入、有无医保、有无债务负担、是否患慢性病、治疗后痰菌是否转阴及病灶是否吸收是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