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的异常改变与冠心病痰瘀证候的关系。方法:应用Meta分析法对10篇文献中冠心病"痰浊证"、"血瘀证"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TC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TC含量显示,血瘀证患者比正常对照者标准差高0.99~2.426倍,Total合并=0.71,Total合并95%置信区间为0.16~1.25;痰浊证患者比正常对照者标准差高1.019~3.761倍,Total合并=1.05,Total合并95%置信区间为0.43~1.68。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瘀证和痰浊证的TC含量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TC含量的异常改变可作为冠心病痰瘀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TG)的异常改变与冠心病(CHD)痰瘀证侯的相关性。方法:应用Meta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资料中CHD"痰浊证"、"血瘀证"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TG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TG值血瘀证比正常对照组高2.334~5.048倍标准差,Total合并=1.02,Total合并95%置信区间为0.27~1.76;痰浊证比正常对照组高2.732~6.73倍标准差,Total合并=1.41,Total合并95%置信区间为0.64~2.18;痰浊证组比血瘀证组高1.069~2.401倍标准差,Total合并=0.48,Total合并95%置信区间为-0.07~1.03。结论:CHD患者血瘀证和痰浊证TG值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痰浊证和血瘀证间比较TG值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总体趋势上痰浊证的TG值高于血瘀证,TG的异常改变与CHD痰瘀证候呈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改变与冠心病(CHD)痰瘀证候的关联性。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纳入文献中CHD痰瘀相关证型及正常对照组LDL-C含量进行分析。结果:CHD患者血瘀证、痰浊证LDL-C含量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痰浊证与血瘀证比较LDL-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从总体趋势来看,痰浊证LDL-C含量要高于血瘀证。结论:LDL-C的异常改变与CHD痰瘀证候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与血脂及脂蛋白水平的关系在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气虚血瘀38例、气滞血瘀19例、痰浊瘀阻28例、痰浊血瘀35例。对TG、TC、HDL-C、LDL-C、APO-A1、APO-B、LPA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血脂及脂蛋白水平在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差异。结果:痰浊瘀阻、痰浊血瘀组TC、LDL-C、APO-A1水平方面明显高于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组(P 0. 05);与其他3类证型比较,痰浊血瘀组的TG水平上升最为显著,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0. 05)。结论:由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发现痰浊与血脂及脂蛋白异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的辨别,也可作为判断冠心病病情发展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6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血瘀证37例,痰浊证31例)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同时观察健康人62例以作对照。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血瘀证、痰浊证的血液流变性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共同之处为全血比粘度(低切变速度下)和血浆比粘度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清甘油三脂增高。而血瘀证血液呈高度“浓、粘、聚”状态,全血比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更甚,红细胞压积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痰浊证血液流变学改变反映了痰浊阻滞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血浆比粘度和血清甘油三脂的增高。此为冠心病辨证分型提供了参考依据并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同证型患者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意义,比较代谢参数并探讨血瘀证患者纤溶系统失衡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30例和非血瘀证组50例(包括痰浊组27例,气滞组23例);设健康对照组20名;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检测血脂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PAI-1活性显著增高,与非血瘀证组(痰浊组,气滞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非血瘀证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也有差异(P<0.05).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t-PA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中,PAI-1与胆固醇(TC)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54(P<0.05).结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纤溶活性降低,可能是血瘀证形成的病理改变之一,血脂增高是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纤溶活性降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血瘀证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痰浊痹阻证(痰浊证)、心血瘀阻证(血瘀证)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探讨代谢组学方法在研究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痰浊证患者和10例血瘀证患者的血浆样本进行氢核磁共振(1HNMR)检测。用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处理图谱数据,研究2组血浆代谢物图谱的差异。结果:1HNMR图谱模式识别分析显示,2组血浆样本代谢物差异显著。痰浊证组乳酸含量较高,血瘀证组丙氨酸含量较高,说明2组都存在能量代谢紊乱;痰浊证组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脂类化合物、酮体含量均高于血瘀证组,高密度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血瘀证组,说明痰浊证组比血瘀证组存在更严重的脂代谢紊乱;痰浊证组葡萄糖、半乳糖、N-乙酰糖蛋白含量均高于血瘀证组,说明痰浊证组比血瘀证组存在更严重的糖代谢紊乱;痰浊证组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酞胺、白蛋白赖氨酰含量均高于血瘀证组,丙氨酸、瓜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含量均低于血瘀证组,说明2组氨基酸代谢紊乱程度相当。结论:2组血浆样本的1HNMR代谢物图谱存在差异,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特异的标志性代谢物。血浆代谢物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的相关性,为冠心病中医辨证提供更多客观化依据。方法:对12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积分进行统计,并测量患者血清IL-6水平,分析血清IL-6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IL-6水平方面,冠心病有"痰"组患者高于无"痰"组(P=0.00),有"瘀"组高于无"瘀"组(P=0.00),"痰瘀互结"组高于"非痰非瘀"组、"痰浊"组(P=0.00)及"瘀血"组(P=0.005),"痰浊"组高于"非痰非瘀"(P=0.002)。IL-6水平与痰证、瘀证积分呈高度正相关。IL-6水平与痰证证素积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与瘀证证素积分存在曲线回归关系。结论:1)冠心病患者血清IL-6水平与痰、瘀密切相关;当两种证候要素兼夹存在时,IL-6的水平高于痰瘀皆无,或仅有痰、瘀中的一种证候要素存在时。2)"瘀血"组与"痰浊"组比较,IL-6水平2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方向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GNB3基因C825T多态性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中医证型中的血瘀证、痰浊证、非痰非瘀证与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多态性发病和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方法检测22例血瘀证、23例痰浊证、22例非血瘀证冠心病患者及20名正常人的GNB3基因型,同时检测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指标。结果:冠心病痰浊证、血瘀证与GNB3基因825TT基因型相关,与其它证型及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痰浊证与血瘀证比较,痰浊证TT基因型携带率高于血瘀型,但是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NB3基因825TT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血瘀证、痰浊证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冠心病稳定期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方法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研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或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冠心病患者,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研73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454例,占61.7%。冠心病稳定期常见证候是血瘀(501例,68.1%)、痰浊(363例,49.3%)、气虚(344例,46.7%),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常见证候是血瘀(312例,68.7%)、气虚(220例,48.5%)、痰浊(216例,47.6%)。冠心病稳定期合并高血压者气滞证多于不合并高血压者(P=0.027),亚组分析显示女性、有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多见气滞证(P〈0.05)。结论冠心病稳定期合并高血压病的基本证候是血瘀、痰浊、气虚,气滞是其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模拟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生发展,以期探讨大鼠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评价标准。[方法]健康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痰浊组、血瘀组、痰瘀互结组5组。空白组、假手术组、血瘀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痰浊组和痰瘀互结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在8周末,对血瘀组和痰瘀互结组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假手术组行只穿线不结扎术。采集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血清中血脂指标、心肌酶指标、血流变指标、血小板聚集指标,并评价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结果]超声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收缩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s)、左心室质量(LV M)显著降低,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s)、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LV Vols)显著升高(P0.05,P0.01);血脂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痰瘀互结证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降低(P0.01);心肌酶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痰瘀互结证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M-MB)和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升高(P0.01);血流变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痰瘀互结证组BV1/s、BV5/s、BV30/s、BV200/s和PV显著增高(P0.05,P0.01);血小板聚集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痰瘀互结证组血小板聚集率(PAR)、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显著升高(P0.01);心脏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2,3,5-氯化三苯基四氯唑(TTC)染色:痰瘀互结组大鼠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纤维排列不规则,结构紊乱,肌纤维空隙较宽,间质水肿,大量炎性浸润、坏死,可见明显白色梗死区域。[结论]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证模型。  相似文献   

12.
湖南地区早发冠心病血瘀证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早发冠心病(PCAD)血瘀证证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各亚型证型特征。方法对322例早发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资料分析研究。结果PCAD血瘀证存在明显的脂类代谢异常,其比晚发冠心病血瘀证存在更显著的脂类代谢和血流变异常;BMI、吸烟、TG、LDL、高血压是PCAD血瘀证的危险因素;血瘀证各亚型血瘀证积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痰浊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阴虚血瘀证(P〈0.05);早发冠心病血瘀证各亚型中,0~1年病程以痰浊血瘀为主,2~5年病程以气滞血瘀居多,5年以上病程以气虚、阴虚血瘀为主(P〈0.01)。结论血瘀证存在明显的脂类代谢异常,且PCAD血瘀证比晚发冠心病血瘀证存在更显著的脂类代谢和血流变异常;BMI、吸烟、TG、LDL、高血压是PCAD血瘀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刘鹏  张鹏  徐伟建  毕力夫  王伟 《中医药研究》2012,(11):1281-1283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痰瘀辨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之间的关系,为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68例,观察冠脉病变程度(累及支数、狭窄度)与痰瘀辨证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狭窄程度例数在各中医痰瘀辨证的分布:轻度、中度狭窄以非痰瘀证多见;重度狭窄(51/368)、完全狭窄(26/368)以痰瘀相兼证主(P〈0.05)。不同狭窄程度支数在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轻度、中度狭窄以非痰瘀证多见(P〈0.05);重度狭窄、完全狭窄以痰瘀相兼证(123/755、41/755)为主(P〈0.05)。冠脉病变支数与痰瘀辨证关系:冠脉单支病变者以非痰瘀证为主,多支病变者以痰瘀相兼证为主。各中医证型组间冠脉病变总支数由痰浊证、血瘀证、痰瘀相兼证、非痰瘀证逐渐增加。结论冠心病痰瘀辨证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老年冠心病痰瘀辨证与血清脂蛋白谱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本研究对确诊冠心病(CHD)老年患者171例(行冠脉造影术者81例)进行痰瘀辨证,观察5种证型与血清脂蛋白动态平衡紊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鼠模型,以模拟心肌缺血复合动脉粥样硬化(AS)病理特征,从而达到模拟小鼠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理变化。[方法]健康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血瘀组、痰浊组、痰瘀互结组。痰浊组和痰瘀互结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其余各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在8周末时,对血瘀组和痰瘀互结组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假手术组行穿线不结扎。[结果]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超声心动图,对小鼠血清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心脏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主动脉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进而评价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鼠模型建立。[结论]ApoE~(-/-)小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联合高脂饲料喂养12周,明显出现心肌缺血及AS病理特征,提示本实验方法可成功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6.
ApoE血清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痰瘀证候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基因多态性角度探讨冠心病(CHD)痰瘀证的实质。方法:将9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痰证组、瘀证组、痰瘀讧组;另设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35例。应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核苷酸分型技术检测冠心痛痰瘀证ApoE的基因型。结果:CHD组与对照组ApoE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HD组各证型ApoE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证型比较,痰瘀证组较其他2证型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瘀证亦高于痰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3/4基因型和E4等位基因频率在痰证患者中明显高于痰瘀证及瘀证患者(P〈0.05),而E3/3基因型及E3等位基因在痰瘀证及瘀证患者中的频率则明显高于痰证患者(P〈0.05)。结论:ApoE第4外显子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候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变异等位基因E4携带者更倾向于发生疾证,表明E4等位基因,特别是E3/4基因型可能是CHD及中医痰证的主要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冠心病痰瘀证中的分布规律,寻找冠心病痰瘀证的客观生化指标。方法 检索CNKI、WANFANG、VIP、CBM、PubMed、Embase、Medline和Wed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02月26日。检索对象为研究Hcy与冠心病痰瘀证(包括单元证——痰浊痹阻证、心血瘀阻证;复合证——痰瘀互结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结果 冠心病痰瘀证(痰浊痹阻证、心血瘀阻证)血Hcy均高于非痰非瘀证(气阴两虚证、寒凝心脉证)(P<0.05);冠心病痰瘀证组间比较,Hcy在痰浊痹阻证与心血瘀阻证间的分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痰瘀互结证组Hcy则高于痰浊痹阻证、心血瘀阻证组(P<0.05)。结论 (1)Hcy在冠心病痰瘀证中的分布较非痰非瘀证更多,高Hcy或许可以成为冠心病痰瘀证的客观生化指标;(2)痰瘀互结证组Hcy高于痰浊痹阻、心血瘀阻证组,说明随着单一证演变为复合证时,Hcy水平呈正相关上升,提示Hcy水平与冠心病痰瘀证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作用机理。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瘀血证、痰浊证110例随机对照观察。结果:痰瘀互结组心绞痛缓解率、中医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瘀血组和痰浊组(P<0.05~0.01),并具有较好的改善血脂代谢、血液流变性和抗氧化作用。结论: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痰瘀同治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心贴对冠心病(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80例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贴敷通心贴,每穴贴敷每次12h,每日1次,治疗3周;对照组39例,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粒22.5rag),每日3次,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18、M—CS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hs—CRP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贴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