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 ,是指脑内动脉、静脉自发破裂等原因引起的脑内实质性出血 ,本病发作突然 ,病情危重 ,病死率较高。临床以突然发病、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常伴有高血压为特征。因此除了抢救治疗为主外 ,正确得当的进行急性期护理是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复发的关键。1 一般资料我院自 1996年至今共收治 30例病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最大的 68岁 ,最小的 19岁 ,平均 58岁 ,完全性瘫痪 5例 ,不完全性瘫痪 2 5例 ,神志恍惚 10例 ,浅昏迷 17例 ,深昏迷 3例 ,手术 2例 ,死亡 2例。2 护理体会脑出…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门诊和住院部收治5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宗旨,给予控制颅内肿、高血压、降低颅内压治疗,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结果:5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后,行CT头部扫描,全部吸收率为73.2%,治愈24例(42.9%),显效15例(26.8%),好转16例(28.6%),无效1例(1.8%)。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临床易保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酌量给予甘露醇、硝酸甘油等,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急性期脑出血是神级系统常见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多应用于恢复期,而急性期的治疗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降低病残率至关重要,,中西医结合较之单纯西医治疗具有相当的优势和特色,但是目前临床上中医药参与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并未得到广泛开展,而且缺少规范的临床应用指征,故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参与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血化瘀是治疗急性出血性卒中的重要疗法,然而,目前对脑出血急性期是否能用本类药物,以及在应用的时机、范围、方法、药物的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不少争议,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无疑已影响到本类药物对脑出血这一疾病所特有的药效作用的发挥.笔者仅结合个人的实践所得,以及有关文献资料,对相关问题略呈管见,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探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况时祥 《中医药学刊》2004,22(8):1513-1515
活血化瘀是治疗急性出血性卒中的重要疗法,然而,目前对脑出血急性期是否能用本类药物,以及在应用的时机、范围、方法、药物的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不少争议,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无疑已影响到本类药物对脑出血这一疾病所特有的药效作用的发挥。笔者仅结合个人的实践所得,以及有关文献资料,对相关问题略呈管见,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综合疗法对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中成药静点;2组同时配合中药复方治疗;3组在2组基础上加康复及理疗,观察治疗后不同时期的神经功能缺损、颅内血肿的吸收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随着治疗措施的增加,1到3组在神经功能的康复、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远期疗效等方面都呈逐步增加;2、3组血肿缩小明显优于l组。结论:综合疗法对脑出血疗效肯定,且疗效与疗法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危急重症,病死率较高,因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以及心、肾等器官功能损害,且患者自我调节能力和机体代偿能力下降,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合并症。现结合典型病例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1月~2000年12月,我院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中风病)患者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有高血压史,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8~78岁,平均59.2岁;发病1~3d入院者78%,3~7d入院者22%;血压24~26.5/13.5~17kPa;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嗜睡16例次,浅昏迷2例次,肢体软弱无力9例次;肌力<Ⅲ级者16例,<Ⅳ级者9例,Ⅳ级者5例;病理反射阳性17例;全部患者无出凝血机制障碍;入院时血糖均正常。30例患者均经头颅CT检…  相似文献   

11.
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承泰  王左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2):130-130,132
目的观察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影响,并初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44例随机分为醒脑静组(21例)、醒脑静合生脉组(23例),在西医常观处理基础上分别予醒脑静注射液和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TNF水平。结果醒脑静合生脉组血TN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其程度优于醒脑静组(P<0.05)。结论抑制急性脑出血的炎症反应,切断血栓形成、自由基反应、缺血损伤的发生发展途径,可能是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发挥疗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针灸防治脑出血疗效肯定,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致使针灸防治脑出血的实验研究相对滞后于临床发展.作者在目前针灸防治脑出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开展针灸对脑出血防治研究的体会,提出应加强针灸防治脑出血的理论研究,主张建立以"病"统"证"的接近人类临床发病实际的脑出血动物模型,开展富有成效的治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直面临床,切实处理好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针灸防治脑出血实验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头穴针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钠-钾ATP酶(Na+-K+-ATPase)及乳酸(LA)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针刺作用机制。方法: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后3组又分为24、721、68 h 3个小组,每组/小组8例。采用胶原酶/肝素联合注入法(右尾核,2μl)制备脑出血模型,给以"百会"透"太阳"穴电针治疗(连续波,频率2 Hz,电流1 mA,30 min),梯度离心制备血肿周围脑组织线粒体悬液,比色法观测SDH、Na+-K+-ATPase活性和L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SDH活性72 h开始、线粒体Na+-K+-ATPase活性24 h开始明显下降(P<0.05),LA水平24 h开始显著增高(P<0.05);3个指标的变化情况都有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的趋势。与假手术组比,针刺组SDH(168 h开始)和线粒体Na+-K+-ATPase活性(24 h开始)也显著降低(P<0.05),但绝大多数时段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LA水平各时段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247、2 h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脑出血后的能量代谢,调节线粒体功能,减少乳酸蓄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3 种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 收集我院2005 年1 月至2011 年4 月采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及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 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3 例,按照血肿量分为3 个讨论组,并对3 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和适应症作一分析.结果 对高血压脑出血GCS 评分较高(11~14 分)、血肿量较小(20~50ml )的病人选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可降低致残率.血肿量较小(20~50ml )及中等量血肿(51~80ml )的病人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能明显减少死亡率.巨大血肿(>80mL )的病人采用骨瓣开颅能明显降低死亡率.结论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3 种术式各有其优势及缺点.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并能及时有效地解除脑受压的特点,但有较大再出血风险.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的损伤大,患者康复时间长,但止血确切,可明显减少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雷鸣 《亚太传统医药》2013,9(5):171-172
目的:观察醒脑静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铁蛋白的影响,以期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神经内科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铁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显著进步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变化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d和治疗后28d两组水平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静能显著降低铁蛋白含量,从而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开灵对脑出血后大鼠体内继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Rosenberg法改良后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根据脑出血不同时点(12h、24h、48h和72h)分为4组,每个时间点再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利开灵组,观察利开灵对肠组织相应病理改变的影响,并用终点显色法检测各组血浆内毒素(LPS)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浆LPS各时点均明显升高,在48h达高峰(P<0.01);血清TNF-α、IL-1β升高,均在24h达高峰(P<0.01)。同时发现利开灵可明显改善肠组织病理形态损伤,下调血浆LPS以及血清TNF-α、IL-1β过高表达。结论:脑出血大鼠继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利开灵对其有较好的调控作用,这对改善脑出血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丹参注射液治疗脑出血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 (ICH)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将 68例ICH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33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 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 25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 14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15天观察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 .05,P<0 .001)。提示丹参注射液能促进ICH血肿的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中风胶囊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风胶囊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射法制作大鼠实验性脑出血模型,行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测血肿周围细胞凋亡程度,行免疫组化法观测血肿周围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设立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中风胶囊大(2.7g·kg^-1·d^-1),小(1.8g·kg^-1·d^-1)剂量组。结果:中风胶囊组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并降低血肿周围IL-6的阳性细胞比例数。结论:中风胶囊能降低脑组织中IL-6蛋白的含量,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具有减轻炎症,减轻脑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后形成初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损伤。为了应对这种损伤,大脑启动了如小胶质细胞极化及细胞自噬活动等自我修复机制,旨在通过抑制损伤、促进修复以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态。然而这种内源性修复具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外源性干预以促进机体抑制损伤、促进修复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脑出血因其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作用特点,得到广泛关注。探讨脑出血后中医药干预发挥的促进机体抑制损伤、促进修复双重作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和提高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行为学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自体血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不造模者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以脑含水量、脑指数作为脑水肿观察指标;以Rosenberg行为学评分法作为行为学观察指标。结果脑出血后第7日,中药各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脑指数和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脑出血后第3日,中药各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第7日改善明显。结论犀角地黄汤和尼莫地平均能降低脑出血后大鼠脑指数和脑组织含水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